《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85|回复: 4

从缅北丛林走来的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0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缅北丛林走来的歌者
                                 ——读启文其人其文

    杨启文是我认识还不算长,但可以说是相交甚深、无话不谈的挚友。多年前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俩的文字经常在报纸上碰面。在边地,当时执着写作的人少之又少,诗歌写得清新脱俗的更是凤毛麟角。我经常读到他那略带伤感而又清新质朴的诗句,眼前总是为之一亮,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大概2003年前后,我到昆明寻求出版我的长篇小说和诗集,认识了他的一个同学,顺道为他带来了一位诗友的诗集。从那以后,通过他同学的介绍和联系,我俩于2004年与昆明的几位文友共同策划了《守望红土地文丛》,各自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从此我俩便在一起谈诗论文,成为挚友。
    在德宏的文友圈,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启文是“三栖明星”,因为他涉足经济界、法律界和文学界三个领域。在经济界,他干过某县某银行的副行长;在法律界,他是某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现正攻读清华大学的法学硕士;在文学界,他是德宏文坛的代表性作家,先后出版了诗集和文集。前两个领域是他安身立命,施展抱负的职场;后一个领域,则是他抒发情感,寄寓闲情的园地。基于此,在我们文友圈内,他可以算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我对他在前两个领域取得的成功与否并不十分关心或是更多的在意,我俩更多的交流来自文学。阅读启文的诗歌和散文,总是能挑动心灵里最为敏感的神经,文字的清新自然和情感的真诚流露,总是能让人久久回味和难以释怀。通过阅读他的诗文,我们总是在字里行间寻觅到他那浓烈的情感记忆和略带忧郁的乡愁。他的心是柔软的,总是对现实生活发出了无奈的痛苦呻吟和呐喊。他怀着悲悯的心情,抒写着少年时的苦难记忆、亲人的异地分离和异国故乡离乱的情景。
    启文是缅甸归侨,缅甸是他的故乡,缅北的一个小村江心坡是他的出生地。在散文集《流水的缅甸》的作者手记里,他这样描述他的出生地:“在这片最原始、最荒凉的地方,一群没有国籍的人,一群终生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忧郁的歌唱,他们无言的悲伤,没有人关注……”。这就是他的特殊故乡,也是他诗文避不开的悲悯情结所在。但确切的说,启文的故乡又不是缅甸,而是中国。“祖父走时,据说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黄昏/翻越边界的荒山野岭,向西/与大盈江水流的方向一致/五十年后,我给这一事件下的定义是:逃亡……”(《祖父的旧宅)。由于五十多年前的那个特殊时代和特殊背景,启文的祖父带着他的父亲选择了逃亡和流浪,从此缅北的江心坡便成了他的特殊故乡。而他儿时的成长历程是:“在这一片丛林中伴随着罂粟花长大……”(《从前的流水,从前的村庄》)。
    在那片被遗弃的土地里,他的祖父、父亲和众多当年一起逃亡的特殊人群成了一群无国籍的人:“没有传统意义的‘乡愁’,也没有国籍的概念,他们没有‘根’,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国籍,没有身份证;仅只有当地武装派别颁发的‘帕士’(暂住证)……故土虽有,在千里之外,也成了‘别人’的故乡,人是回不去了;这块生死依托的土地,却也是别人的”(《没有国籍的人群》)。这种状况成了启文祖父、父亲和这些特殊人群心中永远的痛。但启文的祖父和父亲又是非常开明和充满智慧的,他们将启文和他的弟弟先后送到国内求学。通过这一途径,启文和他的弟弟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他的祖父、父亲和其他几个兄妹却依然在异国他乡流亡。
    苦难的人生经历是启文书写诗文的最大素材,悲悯的情怀是启文诗文最动人心弦的所在。他用诗文的叹息,抒发着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我看见父亲的泪水∕流下来∕父亲第一个走出家门∕空了双手∥那年夏天∕我和我的亲人们∕远离家园∕四处流浪”(《父亲》)。“像多年以前∕坐在这间干净的屋子里∕看母亲的双手∕缝补我破烂的衣裳∕想到这么多年来∕我虚度光阴∕想到死去的亲人  流浪∕只有老家的屋顶∕护佑我和我的过去”(《老家的屋顶》)。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启文的童年是充满苦难的。
    为了脱离苦海回到祖国的怀抱,儿时的艰难历程成了启文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他在《从前的流水,从前的村庄》里这样记录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只身一人钻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踏上了远行的林中小道,这个黑脸的少年,身穿一件蓝色短衣,腰束一条青丝织带,挂一柄锋利的克钦长刀,行色匆匆,宛若一名镖客疾行在古木森森的山道上。那个黑脸少年,就是二十年前的我”。那就是他二十多年前从缅甸到中国求学的艰苦历程的真实描述。
启文是幸运的,凭着他的聪明和努力,他最终考取了大学,工作后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了我们眼中的“三栖明星”。他忙碌于三个领域,意气风发,生活多姿多彩。但就在启文看似浪漫多彩,放荡不羁的生活背后,隐藏了他对亲人、对故土、对初恋情人甚至对儿时的乡邻的深深眷顾和忧郁情怀。
    对于离开缅北,离开家人回到祖国的怀抱,启文既感到兴奋,却又在内心里感到不安,他的心充满了矛盾。因为他的一部分亲人和乡邻还在缅甸,无法与他一起回国,他对生活发出了无奈的感叹:“如今我要去天涯∕向谁告别∕跨上时光的黑脊背∕假如我害怕∕如何呼唤你们”(《岁末寄众兄妹》);“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是祖国,这是祖父的故乡……像祖父一样可以依靠和信赖”(《祖父的旧宅》);但“作为长子  我不敬不孝∕鱼一样逃窜大海∕被异域的海水淹没∕您的目光  一如既往∕追踪我深深浅浅的行程”(《诗37号》);“当我写下这行文字∕妹妹早已远嫁他乡”(《当一辆马车把我载向远方》)。
    此时回想起来,启文对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祖父和父亲异常怀念:“归乡的梦在风雨中飘摇∕守候百年的空屋∕你孤独的亡灵∕飘飘荡荡”(《祖父》);“杨柳依依∕你仿佛听到十年前∕父亲苍老的咳嗽∕飘出小屋”(《回乡》)。
他怀着悲悯的心情通过文学这个载体抒发着对亲人的怀念,对儿时苦难历程的不堪回忆和对一群特殊人群的同情。这是郁结在他心头的悲悯情结所在,也是他的诗歌和散文最动人心弦的忧郁情怀。这个从缅北丛林走来的歌者,怀着虔诚的心一路走来,一路歌咏,对文学坚毅而执着。他终于找到心中郁结的出口,将情感如流水一般渲泄而出:“多少年了,我一直在诗歌中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在大地上迁徙,在夜色中游荡,我的歌唱从清新到浑厚,从激情到绝望,像锋利的流水,无情的分割了我的青春”(《流年》)。启文发自内心的呼喊:“诗歌,唯有诗歌,才能医治我内心的伤和痛”(《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
    诗歌贵在真诚,启文用滴血的文字抒写着内心的无奈和痛苦。手捧他的诗集,他真诚的诗句一再感动着我,读着这些诗句,我异常的感到心酸和难受。读完他的诗集《启文的村庄》和散文集《流水的缅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无法释怀,为此,我写下了这篇文字。

2009年9月30日
发表于 2009-10-3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挑动心灵里最为敏感的神经,文字的清新自然和情感的真诚流露,总是能让人久久回味和难以释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身一人钻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踏上了远行的林中小道,这个黑脸的少年,身穿一件蓝色短衣,腰束一条青丝织带,挂一柄锋利的克钦长刀,行色匆匆,宛若一名镖客疾行在古木森森的山道上。--------现在都还看得到这种景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序文,认识诗人的艰辛和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8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