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27|回复: 17

观望秋日记忆烟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望秋日记忆烟云




黄海声


(一)


秋日宁静,还不见萧杀。写作在黄昏的阅读中流失着,而我的内心却坦然旷寂着。


走出家门,在乡间秋野上,悠然散步。此时,贫困的记忆烟消云散,心中摇曳着徘徊着若有若无的幸福。
每日此时的情景正常浮现,一片秋野被遥望得异常遥远。


想起前天散步时,好象就有那么个人,终于刺激起我关于贫困的记忆。其实,再耐心些,就能等到记忆最终的尽头。天地间的寂寞穷愁就是在那里轻轻与我挥手而去的吧?是啊,深秋黄昏森森降临的光线中最容易令我回忆起这些。而晚风啊,正一天天清扫着我的身体。是啊,有一种我无法得知的过程快结束啦,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秘密啊!我尽量让自己再柔和些,遥望得再远些,而天空此时正分分秒秒地一步一步地降低着。


(二)


秋夜,是一天中流露寂寞最多的。辽阔深远,露珠累累,淋漓炸落。一切所见情景都波动回旋,投身于古老的苍凉中缓缓飞尽。是啊,天更凉了。那人在屋内清白月影下翻找早晚要加穿的衣服,同时和我一起计算着怎样尽快还清新添的债务。


然而,是什么继续在飞尽?阅读的阴影趁机飘移进写作的真空里。可今晚的阅读啊,弥漫出更加惊人的枯褐与漆黑。那里面,我突然看见出现了一只璀璨华丽精彩绝伦的犹如一个外省那么大的孔雀!激光似的湮没了我全部的忧愁。深邃无底的遗忘中,油然进入梦乡。走在百年不遇的梦境中烂漫琳琅的国土,慢慢沉入海底般那波涛汹涌的幸福。不用问,此时,那肯定已经不可说,不可说啦。


(三)


忽然想起,一些预感在下午全部消失。这究竟是怎麽回事?下午的散步一直持续到天黑后很久才回来。下午,金碧辉煌又平淡萧瑟的下午,令人心中起伏奔腾着罕见奇异的大雾。


(四)


还是秋夜,心事详细,默想着那些分歧与黯然,激化与坦然。唉,该停止就停止吧!这正可以好好想象着今冬的一场大雪。一场洪水似的大雪。就像照片洗得无比清晰,一些人将行进在滔天的大雪中停下踉跄的脚步,默默怀想自己那遥远的罪恶。而更大的雪暴千里迢迢飞天席地而来,想想吧!多么酷似释放回来的俘虏们在望见故乡山河时浑身猛然爆发飘落的以霜挂雷电的姿态显现的湛蓝的素质!


(五)


想起自己愈来愈精通于那安然观望了。秋日夕光映照进青石苍苔越来越深。


想起下午那人倚在一辆沾满泥泞的摩托车上回头时粲然一笑,她周围环绕着秋日记忆的五彩烟云。有些凉啦!想起下午,去寻访一个深居公安部门的朋友三次不遇。孤身立于报刊亭前心不在焉地翻看《花卉》、《运动与休闲》、《老人天地》、《钓鱼》等等杂志。什么年龄啦,熬到此时,恍惚间觉得竟都是不易。

是今天下午吗?还是前天?这个下午是今年的还是去年的?在河北霸州市新华书店进行不屈不挠的秋日阅读。翻看了民国时期的诸多名家散文,《弘一大师文集》中的照片、书法、印章以及书信部分,丰子恺全集里的照片及书画作品部分······,······,然后,轻飘飘虚幻幻航行出充斥着“不要长时间看书昂看目录昂不买就别看起来没完昂不买就出去昂看脏了就没法卖了昂”的叫嚷声中的霸州市新华书店。


光阴紧迫,秋风寒急。落叶堆满或划破重重记忆烟云里的长安。而是谁在说:急不得呀,急不得,记忆里的烟云,请你慢些飘散,慢些飘散······。


(六)


晚上,电灯光晕昏黄。窗下秋虫清冷甘洌的哨音茫茫簇簇。是啊,它们在加倍地珍惜时间。


而上午呢,秋风卷啸,仿佛来自一个浩大无垠生命魂魄里的一腔湛蓝,游走在云雪难分的高端。在那里,灿烂老了,虚无老了,霓裳羽衣舞也老了。


行走中,有些陶醉,有些忙碌。不知不觉间竟忽略并忘记了不同层次光阴中的冷言冷语。可依然有一句话让人太感意外啦。是啊,秋风茫烈而金黄。秋风里云絮飞扬,谁离了故乡,谁来自远方,耳闻万里云海,目睹朔气雷霜。有时我真得听见冰铁在秋风里炸裂!想象力在秋风中一次次全部洗去。
而此时,流星借寒衣,银河备素装。


(七)


上午的上午,在霸州市市府道上匆匆行走。征尘漫漫,一眼无边。一次次“月亮梦破鸡声白”中的阴晴圆缺,一次次途经此地,心底总是突然泛滥起海枯石烂之感。此时此刻,是刹那间领悟体验到了“行路难,摧心肝”?而恰恰就在此时,一位朋友在离我不远的一个地方紧紧盯住我很长时间后忽然掉头远去!


那时那人手里拎着一瓶马上就要喝完的矿泉水。那人百分之百觉得我并没有发现他(她),于是那人先愕然屹然然后毅然然后决然然后怡然。曾在刹那间,那人捏呆呆愣在那里,凝视着我,一动不动,一言不发!我则是皑皑前行,心底诵过《赠汪伦》与《梁父吟》。那时,一种意想不到的幸福的光芒缓缓敲打在我脸上!一张正艰难地仰起为了把泪水默默端平的、一张枯黄而黯淡的脸!


上午仰起的脸晚上就悄悄低了下去。身边的人已经默无声息。你就真得找不到一个能借给你钱的人吗?


(八)


无比陌生的时代的晚上。独坐在离“我贵府”深宅大院(就是那天你亲眼所见的狭窄脏乱破烂看后绝对令人魂飞魄散)不远的霸州市第五中学校园外的操场上。在这里,自己把自己寂寞得酷似一壑雾气腾腾的深谷,我不说话,淡淡沉浸在月影浓荫中瀑布般倾泻下来的一棵棵大树木的沉重的香气!是啊,我依然不说话,独坐此处,万籁低落,就象醉卧夜航船上的天涯孤客。西风掠过,身边没有一丝波澜。只有刹那间的梦中的锦鳞在游泳,其影悄然布于深谷大石之上。


(九)

贫困,可依然坦然。秋风飒飒中,依然频频略近无耻地走亲访友,控制着人为的越来越随心所欲而释放出的寒冷。然而,一些精细的计划也在不断取消。2000年北京国际图书节不去了。一本散文集也决定不再出了。多少有些英明啦。秋风里背诵着《秋声赋》,从空荡荡的心底匝匝而过!


天蓝得不能再蓝了,至少蓝得不能再那样蓝了。天天就这么蓝着,象核武器全神贯注烧烤出来的一样!漫不经心观望着太平乱世的集市街景。可心中是什么在觉醒?


今天临近中午的上午,深居家中,慢慢品味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在石家庄师专时开始读到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和更早一些在一九八一年九月霸县一中时读到的《绿》。多少次,秋风炸溢出金石气息(就象金农、虚谷书画中弥漫萦绕的),我面向秋野,举目观望记忆烟云,一直走进冷艳深沉的黄昏,此时我往往聚精会神悄然忆起能全然洞开我层层记忆的这两部美文名篇。


(十)


有时我仰望秋日白昼,那汪洋辽阔的气息,恰似在李白的大诗以及张旭的狂草中迷失!磊落叱咤,纵横浩瀚,或者壁立悠然!


征尘冷瑟。驻足于开满黄花的旷野路边,背手或袖手观望记忆烟云中渐渐模糊不清的岁月山河。飘摇不已或迢迢隔离,还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而寒意萧杀追落不断的晨昏及孤夜,客舍烛影下,记忆中的记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空气中弥漫着《小石潭记》、黄筌徐熙的花鸟画、宋徽宗的瘦金体(直如矢,劲如铁,望之如枯藤冒树,夭矫攫,亦如游丝鸟空,烟蕴直上)及《芙蓉锦鸡图》的气息。是啊,寒寂凄清与煌煌富贵在今夜密不透风地刺绣或编织在了一起。如此深秋夜,我还能回忆起什么?好象脑海中闪过扬州、无锡、南京、苏州、杭州的种种刹那幻影。(此生不能身居江南,叫人唏嘘伤痛!)还凝视着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及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感伤不息。


看见一些人在门可罗雀的亭台楼阁之上之内,梳妆打扮自己,粉面红唇,袭袭长纱白裙练练绕绕飘曳飞卷。她们时时盛开在后院的大树长野之中。唉,烟霭深深,柳雾朦朦,团团菊花侠肝义胆凛凛冉冉在沧浪之水边羞羞杀杀肆意喷薄着金黄的自己。染指盖儿花花魂牵绕腥腥漓漓在一片片落红中!(仅仅象丰子恺书画中的落红!)悠悠惊喜,痴痴吐露着蝶儿般或小红舌头似的柔柔透透容容嫩嫩的花瓣儿。


还有一人,在秋风中不断淡化着自己嶙峋身世,在忧愁与苦难所幻化出的山顶洞的袅袅蓝烟中日日出游,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历史大图景中,浑身辐射金缕玉衣式的纷呈异彩。

还有一人,在秋日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是:深秋雨夜,他越来越爱不释手那两本一套的昼夜不绝散发着孤黄暗绿旧僻荒薄气息的《唐诗选》了。一共八百页两本仅仅2·1元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那人十六岁时在一九八二年(孤弱薄乏贫白晶莹地流落在华北平原高中时代的其中一年)购买的《唐诗选》啊!如今要到何处去找寻如此廉价而又丰饶坦荡悠远之书!那淡绿色封面上飞浮且深隐着青瓷及花布的浅织织的光晕之影。唉,那人简直真得在这花纹深处的《唐诗选》中饮食起居且深居简出日益丰满且完善了。


(十一)


从霸州市老城区归来,继续坐在窗前老藤椅上向远方观望。那人在枯黄古旧乱烂折折的大风中徒步飘行。落叶擦擦杀杀,一片片灿烂在地上展翅惊唳!杳杳日光霭霭播放着糜烂无形的浩大尘埃。这样的日光让人的身体在铜铝色的老秋风中得到了久远沧桑的休养生息。


岩石之上的秋水将那人的身体越洗越瘦。这枯荷芦花似的身体和精神日日懒散没落于寒硬晶裂的秋水边。也将秋水飘剪地越来越平和淡远了。


减肥过度的秋水被大风吹洗地与天一色了。而雁群悠悠漫漫,向南向南!而寒露与霜降时节,大风一次次将秋水吹灭!那日,那人偶尔仰面,寂寥却火红的几星落叶之上,秋水犹如妖娆寒冽的长柔之剑,突然抽出然后扫舞旋射并一直指进长天深处。而被照射地突然失明起来的袅娜烟云在记忆中也全部回到了天上。


2000年初稿
2009-9-2修改
发表于 2009-9-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读书人的幸福与落寞,清寒与气节都在纸上了,海声兄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9-3 21:57 发表
一个读书人的幸福与落寞,清寒与气节都在纸上了,海声兄保重。

飞雪懂啊!清寒和气节,这真能说明问题啊!只是针对这四个字,我真也惭愧而汗颜啊!汗流浃背啊!因为我们或者这里只能说我自己常常很难做好啊!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

向前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时光漫步 于 2009-9-4 17:34 发表
向前辈致敬!

我想说:我们都是朋友!哈哈,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好像对于这个“写文章的态度”重视不够,这又因为对于周作人了解不多——他最重要的贡献正在于写文章的态度,用他自己在《谈文章》里的话说就是:“做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其一便是作态,犯时文章就坏了。我看有些文章本来并不坏的,他有意思要说,有词句足用,原可好好的写出来,不过这里却有一个难关。

以上是不久前看到的访谈止庵的一段话,觉得很好,转抄过来和黄版共勉。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6 1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真正的文人情怀已不多了,您算一个。总能在您的文字间读到民国初时文人的那种落寞和坚持。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6 18:00 发表
人们好像对于这个“写文章的态度”重视不够,这又因为对于周作人了解不多——他最重要的贡献正在于写文章的态度,用他自己在《谈文章》里的话说就是:“做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其一便是作态,犯时文章就坏了。我看有些 ...


啊,说得真好!止庵是很注重这个的。是啊,难关的确不好过的,所以叫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09-9-7 00:39 发表
如今,真正的文人情怀已不多了,您算一个。总能在您的文字间读到民国初时文人的那种落寞和坚持。学习了。

谢谢百合鼓励!愧不敢当!与民国初时文人的学养情怀相距甚远!单就传统文化的承载而言,他们可说还是处在比较源远流长,我却什么都没有!真的!我记得著名学人余英时说过一段话原文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如今四、五十岁以下的人就不用谈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没有资格,因为他们没有赶上当时儒家文化还在的那样社会空气起码的熏陶。回头我再查查这段话吧。想来也叫人无言啊!
问候您!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嗅到书卷气息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滴便是生活,生活便是精典。特来学习。问好!红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小龙 于 2009-9-23 11:44 发表
俺是嗅到书卷气息来的。


问候龙兄啊!书卷气那可真是我的奢望啊!“俺”,真亲切啊,山东豪爽大气的口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登山 于 2009-9-23 13:26 发表
点滴便是生活,生活便是精典。特来学习。问好!红一下。

阳光倾泻,道路婆娑;为了梦中的经典,心在远方和曙光一起燃烧辐射!
谢谢登山版大力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客气,小兄弟我是特来学习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海声 于 2009-9-3 07:47 发表


观望秋日记忆烟云




黄海声


(一)


秋日宁静,还不见萧杀。写作在黄昏的阅读中流失着,而我的内心却坦然旷寂着。


走出家门,在乡间秋野上,悠然散步。此时,贫困的记忆烟消云散,心 ...

又读海声兄洋洋洒洒的散文诗,我们看到了飘浮于极地的冰山,金字塔一样壮观,但隐埋于深海下的学问的容量远远大于视线中呈现的体积,令读者对海声兄的博学与真知肃然起敬,他的散文不散,字句如诗一样洗炼,看隨意摘录的几句,"一片秋叶被遥望得异常遥远",她周囲环绕着秋日记忆的五彩烟云,"大风一次次将秋水吹灭",没有真情,没有才气,没有灵气是写不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美文的,由于忙,未能及时拜读完你的佳作.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