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09|回复: 21

大海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望远
   我的故乡是近海的温州;由于工作忙,五年没有回去了,但心里却时时翻起蔚兰色的波浪,海鸥银白色的翅膀也常在梦中掠过。这次办完父亲丧事,归途便乘温州至上海的海轮,以便了结对大海的思念之情。
   上船后,便上甲板观赏鸥江两岸风光。轮船平静地行驶在江面上,看江南的田野,似明快的画面上画家随意抹出的一笔翠绿,恬静地飘在江面上,远山是淡淡的青黛色,只是那田野上富有诗意的黑瓦白墙的点点农舍已极为少见,换成三至五层带阳台的楼房了,我不禁纳闷,这难道是远离市区的农家住房吗?
   轮船过后,在江面上掀起一排排浪头,那靠得最近的小机船就要受点颠波之苦了,但看那神态,似乎毫不经意,反而陶醉在“弄潮”的乐趣之中。江面上,偶尔有几只野鸭子在水面悠悠漂浮着,陪伴着孤单的浮标在阳光下做着懒洋洋的梦。凉爽的江风温柔地吹动女人和男人们的长发和格式多彩的裙子,在这酷热的仲夏,旅行飘摇在江面的轮船上,真是胜过琼瑶仙镜。忽然,江北岸冒出一副壮丽的工地剪影;据知情人介绍,这建设工地是全国重点工程之一的温州火力发电厂,设计容量超过一百万千瓦,投资为三亿元。在一个蜂窝煤要卖2角钱的温州,建设如此规模的火力发电厂,真是不容易啊!
   轮船进入海域后,由于有三至四级逆风,船体不复那样平稳;在船上走路已列有醉汉的步态了,广播也开始播放防治晕船的知识,大海在风的挑逗下,激动的掀起有节律的海浪,一次又一次热情的拍击船体,卷起千堆雪,发出巨大的轰响。海浪每一秒钟都在动态中神奇地变换其曲线和雄姿,不断地粉碎,带着熔岩的冲动,一排排向行进的船体压过来,此时,马达的隆隆声是坚定而沉稳的,和大海的轰响构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
放眼远望,有捕鱼的小机船如树叶飘荡,在激动的海浪上,时而被浪峰轻轻托起,时而又隐入浪谷。据说,风越大,鱼也捕得越多;我想,这些用生命和海浪捉迷藏的船夫们才是海上真正的勇士啊!
大海是蓝色的,人人皆知。但是,我每一次看到的大海总是略带土黄的绿;随着海域的不同,有时是深绿,有时是浅绿,但从未见到过蓝色,倒是青海湖的瓦蓝远远胜过大海的颜色。那么,大海的蓝色在那里呢?如果真是如此,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坐飞机或大轮船作洲际旅行的人,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大海的蓝色了。我为此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黄昏,突然刮起七至八级的热带风暴,铅色的大块乌云阵阵滚来,沉重地压在椭圆形的海面上,使人喘不过气。船颠波的更厉害了,大部分人都躺在床上避免晕船,我倒想见识一下大海发脾气时的面容。我刚刚摇摇晃晃地走出舱门,一个大浪扑来,头发和衬衣就全湿了。大海像一个沸腾的大锅,海浪像发疯的牦牛群,在乌云下嚎叫骚动,黑压压的大浪撞击在船体,发出闷雷似的轰响。船身震动了,但没有停止前进,在人类钢铁意志和暴虐的大海的搏斗中,风声、浪声和马达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进行曲。船头的海平面一会儿急剧升高,一回儿突然沉降。我想,在如此排山倒海的大浪上逆风航行,这不大的海轮也不过是一片树叶而已,在八十年代的今天沉船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它却是客观存在,我们也绝不会因海底有先辈父兄的骸骨,而停止在大海上航行。
    一夜风暴,翌日晨,我一觉醒来便奔上甲板等看日出壮观。此时,天已大亮,除海天交接处有一条状雾?,天空如洗,大海平谧如产后的孕妇,空气清新湿润。由于有雾霭阻隔。无法看清日出一瞬间的奇观,只见太阳跃出海面时呈透明的玫瑰色,很像五月十五的圆灯笼,此时雾霭由浓浓的灰紫色变成透明的紫金色如仙女的面纱。对应于太阳位置的海面,有闪闪的金色鱼鳞跳跃,很是辉煌。太阳渐渐地从镀金的薄云层中升起,像一个燃烧的金盘,肉眼再不能直观,转看海面上的金色波鳞,其亮度和太阳相似,我贪婪地多看了两秒钟,便觉满眼金光,眼前便出现了五六个兰色的形似太阳的光圈,直至我回转床位闭目二十分钟,那幻觉才渐渐消失,人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太阳啊,你竟是如此神圣而不容人直视的吗?
    在风平浪静中又行驶了几个小时,海水由土绿渐变为土黄色,轮船便驶近了上海港外的崇明岛。温州至上海的旅途快要结束了,我仍没有见到大海的蓝色。而且又添了一条遗憾,在航程上,我没有见到一只海鸥的影子,倒是几年前在青海高原的人民公园的人工湖上常有两只白色的鸥鸟在水面掠过,给高原的公园增加了几分诗意,但这两年却不见了,海鸥白色的翅膀,海子心中“上帝的裤衩啊”大概是只能在梦中去寻觅了。
    上海港到了,人们提起自己的大包、小包拥挤在过道准备上岸,流满汗水的脸上再不是那样悠然泰然,使我想起《参考消息》一个外国人写的题为“西宁至北京的旅途上”所描写的像战争中逃难的人们,睁着一双木然呆滞的眼睛,茫然地望着远方的景象,这些干部,工人、商人、小贩、学生和渡蜜月的情侣们,她们各自有着自己的事业和目标,虽然这些目标时闪时灭,但仍然是他们心中希望的灯,这蠕动着的杂乱的一群,这分离又集合的散沙或泥土,为了更好的生存,在金钱的磁力下,有着内在的巨大生命力,他们由分散的各地聚集到轮船,在两天的飘摇之后,他们又要踏上坚实的土地,走完自己生命尚未完成的旅程。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8-27 12:36 编辑 ]
发表于 2009-8-27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很简单的蓝,却变成遥不可及的梦---当自然的色彩和生灵远离我们,人类你不孤独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7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动荡,也沧桑,也襟抱情怀出那湛蓝之下稳重低调的追索的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之丑丑 于 2009-8-27 06:27 发表
原本很简单的蓝,却变成遥不可及的梦---当自然的色彩和生灵远离我们,人类你不孤独吗?

斑竹简练深刻的评将本文的主题点出,使本文的内涵得到提升和拓展谢谢斑竹一直关心我的文字并予以真诚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海声 于 2009-8-27 07:55 发表
也动荡,也沧桑,也襟抱情怀出那湛蓝之下稳重低调的追索的坚强。

谢谢海声兄提读并给予诗意的评,温卅到上海的轮船自温卅火车站建成后就成为历史,由于当时是中小海轮,才有了这种巅波之苦,才有了这种人生旅途上值得留恋的记忆,谢谢你的鼓励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入妙妙《赏读》(十五)梦中的大海蓝,人类还有净地吗? 杨望远《大海及其它》 87 楼

楼主用色的精准得益于自身的绘画功夫,大海在作者的眼里就有了常人难以描摩的情状。即使是海上望陆地,江南的田野,也有了“明快的画面上画家随意抹出的一笔翠绿,”更不要说“远山淡淡的青黛色”在视角的轻触中“看似恬静地飘在江面上,”
大海略带土黄的绿,是对蓝色大海向往后的现实遗憾。尽管人人皆知的自然纯净色,被人为地污浊成不堪入目的杂色。但执着的心,还是希望会出现奇迹。远海会是什么颜色?这个提到嗓子眼的悬念,吸引着读者欲罢不能地和作者一样焦急地期待着。
“随着海域的不同,有时是深绿,有时是浅绿,但从未见到过蓝色,倒是青海湖的瓦蓝远远胜过大海的颜色。”这里的对比运用得恰到好处,放得很是时候,我们的心同作者再次沉入了谷底!
“那么,大海的蓝色在那里呢?”问题提得非常地及时,每个读者也是和作者一道疑惑!“如果真是如此,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坐飞机或大轮船作洲际旅行的人,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大海的蓝色了。我为此而感到深深的遗憾。”苦恼再次突出,与之前的遗憾形成递进式关连。
我们的期盼被托上海面,总不能老沉降着被淹没。于是情随笔走,移步换景等看日出壮观。大亮之后的天,会是什么颜色?“无法看清日出一瞬间的奇观,只见太阳跃出海面时呈透明的玫瑰色,”这里的用色是绝顶的,玫瑰色呈现出透明度,至少妙妙我之前没有看到过。“雾霭由浓浓的灰紫色变成透明的紫金色”。对应太阳位置的海面“有闪闪的金色鱼鳞跳跃,很是辉煌。”
“太阳渐渐地从镀金的薄云层中升起,像一个燃烧的金盘,肉眼再不能直观,转看海面上的金色波鳞,其亮度和太阳相似,”色彩缤纷而来,谁能不贪婪“我贪婪地多看了两秒钟,便觉满眼金光,眼前便出现了五六个兰色的形似太阳的光圈,”从此看出幻影是对大海蓝色的错觉,楼主用笔大胆也懂写作技巧的经营。
直到轮船驶近上海港外的崇明岛“海水由土绿渐变为土黄色,”“温州至上海的旅途快要结束了,我仍没有见到大海的蓝色。”这次更加再三的递进,是对大海蓝色向往后更深的绝望!“而且又添了一条遗憾,在航程上,我没有见到一只海鸥的影子,倒是几年前在青海高原的人民公园的人工湖上常有两只白色的鸥鸟在水面掠过,给高原的公园增加了几分诗意,但这两年却不见了,海鸥白色的翅膀,海子心中‘上帝的裤衩啊’大概是只能在梦中去寻觅了。”
不难看出,对于大海色彩多角度的呈递,本该有鸥鸟的海却绝迹了。这样的描写看似远离大海的蓝色,却是荡开一笔再回环往复的加强。作者是在用心加深对大海蓝色的梦想。人类最后的净土在现实中被瓦解,这才是作者遗憾、遗憾、再遗憾的心痛!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09-8-29 02: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要担得起一个首席评论,的确会比旁人用心辛苦。每天二、三个小时的舞蹈课和瑜枷塑身,再加上宝宝、上班,读书与英语是暂停一边。
忙不过来也没有理由偷懒,《赏读》是心情文字的主打之一,写到头晕眼花就半夜偷吃冷饭,你是我爸爸就会心疼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8-28 00:03 发表

谢谢海声兄提读并给予诗意的评,温卅到上海的轮船自温卅火车站建成后就成为历史,由于当时是中小海轮,才有了这种巅波之苦,才有了这种人生旅途上值得留恋的记忆,谢谢你的鼓励之词


再读并紧握望远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8-29 03:09 发表
有时要担得起一个首席评论,的确会比旁人用心辛苦。每天二、三个小时的舞蹈课和瑜枷塑身,再加上宝宝、上班,读书与英语是暂停一边。
忙不过来也没有理由偷懒,《赏读》是心情文字的主打之一,写到头晕眼花就半夜偷 ...


在这儿问候妙妙!注意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因唱京戏外出三天,回来才发现大海一文被首席评论版主妙妙赏读,如一杯清茶或咖啡顿消路途坐车的疲惫,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字的评论使人感动, ,细读妙妙那看似轻描淡写的行文,在妙妙神奇的笔尖,如涓涓清泉涌动碎银晶莹的诱惑,把一篇未经细雕的作品放置于舞台视点中心,投射红、蓝、黄三色光,使作品的亮点凸现,把读者和作者本人导引到大海的深处,探求大海心中的蔚蓝。妙的评论好像是“大海及其它”这篇文章的主题和灵魂,没时间细读的人,还不如读读妙妙的评论。她的点睛之笔比文章本身更吸引人呢!谢谢妙妙的鼓励和支持。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9-2 00: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海声 于 2009-8-31 12:11 发表


再读并紧握望远兄!

谢谢海声斑竹再次读我的杂感似的散文,记录了一些真情和画面,当时自己是电力输送电工区的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不务正业,游移在技术,文字和绘画之間,由于电力系统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报纸网,加上青海省报的副刊和省文联期刊也控制在真正的文人手中,我们这些作者便有了平等发表文字的机会,并且我的一个不到四十岁的电力局的文友还混到省作协副主席的坐椅,不过他的诗和散文,评论也是省上首屈一指的,但八月中旬青海国际诗歌节却没有他的份,另外两个副主席兼诗人同样下场,但有一个专写打油诗之类的退休副主席却年年参加,,据说中外诗人来了二百多,开销据说超过六七百万,诗歌节虽然也朗诵了海子和昌耀的诗,但诗歌节由省党政要员参加主持,据说一个副省长也是诗人,这些消息使诗人振奋,我手中就有一本两年前诗歌节的名家作品{青海湖专刋},就我的水平判断,达到诗歌报高水准的作品不到一小半,另外,据我所知,<青海湖>把半年六期的版权转让给外省某企业集团,转让费每年只有十五万,以上数字都把我搞糊塗了,不知这次诗歌报顶尖评手受到邀请没有?不知海声兄有何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8-29 03:09 发表
有时要担得起一个首席评论,的确会比旁人用心辛苦。每天二、三个小时的舞蹈课和瑜枷塑身,再加上宝宝、上班,读书与英语是暂停一边。
忙不过来也没有理由偷懒,《赏读》是心情文字的主打之一,写到头晕眼花就半夜偷 ...

当首席评论斑竹真是太辛苦了,同样,所有版主也都辛苦,一月发千元营养费也不过,尤其是妙妙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还要考研,千万不能拼身体,虽然有保姆,但宝宝的智商情商发育还要靠母爱滋润,把爱心多给些宝宝,那"半边天"也不容忽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弦不能绷得太紧,我这个人青年中年都比较懒,虽然做事比较认真,但从来不加斑到夜十二奌,上了诗歌报论坛,人都老了,却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双肩胛和脊椎都有酸痛感觉了,望妙妙爱护自己身体,另,半夜吃开水冷饭{苏,沪,杭一带的习掼}不好,应喝牛奶加点面包饼干之类,宝宝同样,有利于夜间人体细胞分裂助长婴儿身高,你说对吗? 不是爸爸也心疼,海声应是你哥,他也有同感,看来宝宝的干爷爷是当定了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9-2 0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9-2 00:58 发表

当首席评论斑竹真是太辛苦了,同样,所有版主也都辛苦,一月发千元营养费也不过,尤其是妙妙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还要考研,千万不能拼身体,虽然有保姆,但宝宝的智商情商发育还要靠母爱滋润,把爱心多给些宝宝,那"半边天" ...

手上抓许多的东西,要放下才能轻松。休息,听从心的随波逐流。宝早就叫过你外公,那就做个干外公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9-1 20:57 发表
因唱京戏外出三天,回来才发现大海一文被首席评论版主妙妙赏读,如一杯清茶或咖啡顿消路途坐车的疲惫,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字的评论使人感动, ,细读妙妙那看似轻描淡写的行文,在妙妙神奇的笔 ...

感动是彼此的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海声 于 2009-8-31 12:12 发表


在这儿问候妙妙!注意休息!

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