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8-25 19:52 发表 
这二个使我想起商业上的原罪和政治上的腐败。
第二个写的好。很生动。问好老方。
谢谢阳光兄弟来读,20年前我是写朦胧诗的,20年后的今天,贫富悬殊如此之大、社会矛盾如此之多,西藏、新疆的事不宜谈,就拿可以谈的来说,去年8月贵州瓮安十多万人围攻焚烧县政府,今年6月湖北石首几万人抗议,本省公安不够,还要从其他省调动警力支援,上月吉林通钢职工不满于国企改制,忿怒的工人们将总经理活活打死。。。。。。最通常的解释是少数不法分子煽动了不明真相的群众,那么,是谁不把信息公开、让我们的群众不明真相?那么,我们的群众为什么常常不响应政府的号召、却偏偏听从不法分子的煽动?不少有权者的权力是万能的,是不受限制的,可以不准人自由思考、不准人自由说话,可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却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定律。如果不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爆发动荡和革命的可能不是没有,更何况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喜欢革命的种族。我们的诗歌传统中,忧患意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我写的也许不是诗,但我希望保留一点时代的影子,更希望有极少一部分人也能像我一样。如果所有的诗人一生都闭着房门写幻想中的诗意的爱情和奇特的意象,那诗的结局就只能是自己写来自己读了。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的“新鬼烦冤旧鬼愁,天阴雨湿声啾啾”,文天祥的“洛阳一别四千里,边庭流血成海水”等,同样是没有多少诗意的。近段时间我在重读梁启超和康有为的文集,相形之下,感觉到现在的读书人很猥琐,只是各行各业的工匠,却不是士。事物总是进化的么?我颇怀疑。我有许多年没读当代诗了,去年11月进入论坛读了不少诗,感觉现在的诗人们知识范围比上世纪90年代的诗人更窄、且更自我化,他们鄙视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这话是绝对的真理。我本来是最喜欢读诗的,现在在论坛上读诗感觉收获甚少,这是我最苦恼的。
总之,现实是躁动不安的,诗歌是顾影自怜的,爱情是转瞬即逝的。是坚持还是离开,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认真考虑的问题。朱学勤教授有言:“生于这样的时代,不会有好心情”,的确如此。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8-27 12: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