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63|回复: 3

西泠桥望西泠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杭州,有机会与诗友秋山道人相见.他是百分之百的文化人,学的是中文专业,又一直从事文化事业.如今是诗书画皆能,坐在西湖边林荫道旁幽静的办公室里.近期出了装帧很漂亮的诗集<秋山道上>,签名赠我一本,并豫籍两位诗友各一本托我转呈.

    秋山兄留我一起吃晚茶,并顺便邀了几位文化人,其中一位是西泠印社中人,也是我闻知的.下午与秋山兄聊天时,曾听说西泠印社加入中国书协的"西泠门"事件.显然,浙江书法界内部也有些不和谐声音.初次见面不便涉及过深和敏感话题,但还是专程游历了一番孤山上的西泠印社.到杭州总是要到西泠印社看看,这次就更是带着些想法去看了.凡印人,到西泠参观都会情不自禁的肃然起敬.如今出了个"西泠门"事件,匪夷所思.

    百年西泠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品牌,守望西泠,就要奈得住寂寞,这是艺术与学问的要求.在今天官本位气息日浓的中国,一批批官场中走过来的政客,源源不断地坐上了各级文艺团体和协会的主席台.原来以为他们不会坐主席的,可是近来主席也有被占领的.文化人的世俗心态也同样让人心酸,要职称要官衔待遇,要房子车子和票子.这些不是不能要,关键是人们似乎忘记了"取之有道"这句古训."西泠门"折射出了诸多事件背后很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甚至超出了文化界本身.让杭州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这类党政部门酝酿西泠的明天,让热衷于功名的二三子来运筹西泠印社的未来,西泠印社真是可怜极了.西泠印社要不要加入中国书协,不管是什么理由,以什么形式,都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话题.

    走出西泠印社,直到坐在离开杭州的列车上,西泠的念头都没有消失.顺便吟了一首绝句,算是心理的一种表达吧.

    雕虫小技岂雕虫,流派工夫更不空.

    可笑百年西泠月,欲追热闹日头风.
发表于 2009-8-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门"事件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界的现状。

其中折射出的诸多问题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问好高伯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杭州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这类党政部门酝酿西泠的明天,让热衷于功名的二三子来运筹西泠印社的未来。
“西泠印社真是可怜极了.”

问好古风的版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门"事件是怎么回事?因为没有事先交待,也是孤陋寡闻,所以读的不是很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