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45|回复: 17

借助想象之翅,打开“青蓝彼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初读青蓝彼岸的诗是在《诗选刊》逐鹿论坛,接触得比较多是在《诗歌报》挑战者论坛。说实在的,青蓝的诗,的确不好解读。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她之前颇受争议。但无论是在《诗选刊》还是《诗歌报》,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青蓝的诗,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绵密的意象和丰富的词汇,彰显了诗人的底蕴,构建着诗歌的壁垒。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诗歌生命得以成长与延伸的主要力量。想象,同时也是读者欣赏诗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那么,就让我借助想象之翅,试着去做一次诗歌阅读的旅行,打开“青蓝彼岸”吧。
    阅读青蓝的诗歌,我不得不佩服作者丰富、大胆、新奇的想象力,在冥想中跟着诗人想象打开的心灵之羽,在语言锻造的意境中沉醉、思绪。
   “灯光摇摇晃晃,始终不能与琴瑟和鸣
    浸入肺腑的事感伤了沉吟的蟋蟀
    我把梳理月光的汉字一一打开
    墨汁,开始寻找心跳” (青蓝彼岸——《八株向日葵》第一株)
   “灯光摇摇晃晃,始终不能与琴瑟和鸣”,在这种感伤的氛围中,诗人打开情感的阀门,借助诗意的想象,找到了“梳理月光”(心绪)的工具——“汉字”,继而通过“打开”的“墨汁”寻找“心跳”——生命苏醒的象征。灵动、跳跃的诗语,于轻柔舒缓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让人心动的画面,让人沉醉,不由陷入思绪的漩涡。
    “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泪光饱含暮色
     路和灯是一对好伙伴
     它们都带着我理想中的引申
     阔起来,又美起来
     之后旋转” (青蓝彼岸——《八株向日葵》第二株)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泪光饱含暮色”。基调,依然是沉郁的,也许生命太过沉重了,使得诗人的心腑无法释然。那么,是什么使“泪光饱含暮色”,显示出巨大的忧伤和苍茫感?“路”和“灯”,“它们都带着我理想中的引申”,它们以曾经的“阔”和“美”引领着“我”,给“我”以怎样美好的想象——对理想、对人生…..但是现实并不是竟如人意的,“之后”的“旋转”使诗人陷入了一种灵与肉的折磨,诗人渴望着挣脱,却难于跳出它巨大的磁场。
    如果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那么,思辨性则是诗的质核,灵魂的所在。阅读青蓝的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闪亮的光芒——从现实的实像升华出的哲思,以及借助精神或理念对应物在情感逻辑与隐喻中巧妙的结合,写实性思辨与象征式思辨糅合着。
   “柔软的反义词都有一幅钢铁的脊梁
    支离震碎镜子,腰越来越弯
    低到一定程度,我终于看见你们所说的幸福
    如何伸着懒腰” (青蓝彼岸——《八株向日葵》第一株)
    理想的对面是现实。虽然“柔软的”理想骨子里有着“一幅钢铁的脊梁”,但是再硬
的脊梁,也会被冷酷的现实“支离”、“震碎”,使得“腰越来越弯”。显然,这并不是作者所希望看到的结局,但作者又能奈何?末句的结尾巧妙地将这一现实提升到哲思的高度。“低到一定程度,我终于看见你们所说的幸福/如何伸着懒腰”,现实是什么?当作者处在最低的姿态中,终于疼痛地发现,大部分人所说的幸福,其实都长着一副可怕的懒腰——安于现状、委曲求全……
    “我告诫过自己,必须跨过一些坎
     比如现在,比如香案。还有腰肢的难耐
     比如恩宠,比如沸腾。还有一个城市的夜晚” (青蓝彼岸——《八株向日葵》第二株)
    “坎”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是广泛的,安逸、磨难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抵达理想境地的“坎”,我们必须跨过它,才能真正的得到超越和解脱——来自现实的束缚和羁绊。
     当然,青蓝的诗还是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纷繁的意象如何适度的掌控,怎样使诗意更通透和悄然无息地抵达诗歌的意旨等。
     每个人,因了自身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己的暗影。正如青蓝自己所说“写诗的人不可能都写同一种风格的诗,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争取把握得更好在保持自己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在行进的过程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或超过自己目前水准的抒写方式,在一个更疏阔的范围内,在未知的道路上探寻一条诗歌的未知之路。”让我们用包容的心,去试着抵达青蓝,并祝福,她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吧。

[ 本帖最后由 北溪高羽 于 2009-7-26 15:49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6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高栩的评!

每个人,因了自身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己的暗影。。。

--诚如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诗歌生命得以成长与延伸的主要力量。想象,同时也是读者欣赏诗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那么,思辨性则是诗的质核,灵魂的所在。阅读青蓝的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闪亮的光芒——从现实的实像升华出的哲思,以及借助精神或理念对应物在情感逻辑与隐喻中巧妙的结合,写实性思辨与象征式思辨糅合着。

每个人,因了自身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己的暗影。

——————————————————————————
很精彩的评,立足青蓝诗歌文本解读诗歌,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深入的解读,诗歌就越有味
学习了。问候高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高羽啊,青蓝现在可以大胆地不再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了,嘿嘿。解得挺好的。我还是想说,走入我的诗歌其实不难,这一字一句里,其实是有筋脉的,骨头始终是连着筋的。
珍藏。握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蓝的诗,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绵密的意象和丰富的词汇,彰显了诗人的底蕴,构建着诗歌的壁垒。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诗歌生命得以成长与延伸的主要力量。想象,同时也是读者欣赏诗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很赞同这样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7-26 19:58 发表
每个人,因了自身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己的暗影。。。

--诚如斯言!

——————————————————————————————————————————————————
谢谢兴昌兄来赏,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7-27 10:02 发表
青蓝的诗,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绵密的意象和丰富的词汇,彰显了诗人的底蕴,构建着诗歌的壁垒。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 ...

赞成的。想询问下青蓝,你是怎么想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乡巴 于 2009-7-26 20:14 发表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诗歌生命得以成长与延伸的主要力量。想象,同时也是读者欣赏诗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那么,思辨性则是诗的质核,灵魂的所在。阅读青蓝的诗,我们可 ...

————————————————————————————————————————————————————
谢谢乡巴兄弟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醉后言语 于 2009-7-26 20:52 发表
越是深入的解读,诗歌就越有味
学习了。问候高羽

————————————————————————————————
谢谢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7-27 15:43 发表

赞成的。想询问下青蓝,你是怎么想象的?

嘿嘿,就是写的时候想着怎么不象怎么写,再用一条合适的纽带连接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26 23:48 发表
呵呵,高羽啊,青蓝现在可以大胆地不再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了,嘿嘿。解得挺好的。我还是想说,走入我的诗歌其实不难,这一字一句里,其实是有筋脉的,骨头始终是连着筋的。
珍藏 ...

——————————————————————————————————————————————————————————————————
青蓝的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28 12:41 发表

嘿嘿,就是写的时候想着怎么不象怎么写,再用一条合适的纽带连接起来。

这是个很宝贵的经验,似乎鲁迅先生有这么说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7-27 10:02 发表
青蓝的诗,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绵密的意象和丰富的词汇,彰显了诗人的底蕴,构建着诗歌的壁垒。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是诗歌美丽的翅膀,是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