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46|回复: 2

8周年大赛稿件《忘忧草诗集》(不可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忘忧草》

我有一棵蓝色的忘忧草
我的忘忧草圣洁而美丽
就象梦中的神话
可是就不容易找到
一叶,一晶莹
一叶,一个故事
风中哦传
芳香四溢
  
我有一棵蓝色的忘忧草
我的忘忧草圣洁而美丽
就象梦中的神话
只要用爱去找,一定就能找到
一叶,一惊喜
一叶,一个心愿
风中哦传
芳香弥漫

《艾 叶 草》

小时侯
举起艾叶草
问你
“哎——”
满脸羞红

长大了
捧着艾叶草
问你
“是那棵吗?”
脸色凝重


后来啊
递过艾叶草
问你
“这是什么?”
一脸迷惑


而现在
拿着艾叶草
问自己
“爱——”
坟草凄凄

《艾叶草》诗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若一份执着缘于童年一场游戏诱出女主人公说出那个“爱”字,这看似平常“爱的游戏”却伴随诗人经历了年少时无限憧憬,成长后漫长的企盼、不悔的等待,以至最后催人泪下坟前的吐露。全诗用了“艾”与“爱”同音,大胆创新构画了一幅经历一生旷世悲剧的故事。
诗人藏情不露的以女主人公脸色“羞红”——“凝重”——“迷惑”暗喻了爱的变奏曲。诗人的爱从始至终永不止息,一次次送艾叶草来探问,唤起女主人公对童年美好的忆起,那是一种天真孟漫、弥足珍贵的情感,那是一种凝固在岁月记忆里越发显得清淳、圣洁的原爱,这种爱虽然深埋心底却自己发芽、生根、开花、繁茂永远存在过无法抹去,因为有种种无法抗拒的因素这份爱无法实现甚至没有机会表白,许多年过去,诗人执着的等待,无论女主人公情境是好是坏,发生什么变化,一如既往,而这一等待却是一生一世。诗人在坟前痛彻肺腑的呐喊一个“爱”字把诗推向悲剧的高潮,霎时间,悲风四起,草木为之动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悲剧?这已经不重要了,诗人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真爱。


《你的气息》

你的气息是 抽茧的丝
你的气息是 杯弓里的影
你的气息是 薄暮的雾
你的气息是 造彩的虹
你的气息是 木质的清
你的气息是 牛乳的浊
你的气息是 糜烂的苹果
你的气息是 不凋谢的花
你的气息是 猛虎的咆哮
你的气息是 沧海的怒吼
你的气息是 妖琴上的魔音
你的气息是 摄魂的咒语
你的气息是 闽惹的欲念
你的气息是 雅恶的地狱之火
你的气息是 婴儿最初的哭声
你的气息是 基督徒弥留之际的话语
你的气息吹拂我的脸颊是瑕意的春风飘进
快乐的天国 是所有的想象之美

诗析:
恋人的气息啊,轻如云丝,魂牵梦绕,是杯子里弓影;是薄幕的云,神秘而轻氤;是造彩的虹,绚丽多姿;是木纹清秀可见又似浊白的牛乳浑如天云;是醉人的酒;是心头永不刁谢的花。有时似猛虎令人胆寒又似汹涌澎拜的波涛令人敬畏,有时似初生婴儿的哭声,悠远而洁静;又像是基督徒祢留之际的喃语,虔诚而令人信服;有时是妖琴上的魔音;是摄魂的咒语;是地狱之火令我为之疯狂,深陷,不能自拔。恋人的气息啊,每次拂过我的脸颊似春风吹过快乐的心园,凝具着万物,是灵感之源,想象之美。让我长久地沉醉你的气息,让我用洁净的手触及你的气息就好象不幸的人接受天使之吻。啊,如果你知道在你柔如彩虹的气息中,我所看到的一切,感到的一切和听到的一切,是多么美妙啊。 啊,如果你愿意,我愿永久的注视着不让你惊觉我的爱慕。


《思痕》

多少次
多少次
朦胧的灯夜
也是这样的雨季
托颈长望
忆起
挽袖式水花
忆起
共剪西窗烛
忆起
执手相看泪眼
窗外
雨水淅沥
托不动思愁
是否,在桌上
留下深凹的思痕

《思痕》诗析
这首诗创作风格类似于英国十七世纪约翰•多恩玄学派诗,即善于“奇 想”把看不见的思愁——浓,化为看得见的思痕——重。无形化有形而不着一个“重”字,可谓别具匠心。
此外诗另一个特色,采用古典诗句中“共剪西窗烛”许多人熟知的典故作景语,全出自然无生搬硬套之痕,更增诗的思愁之浓郁,也给人“似曾相识”不流于生疏之感。
三个忆起都竟扣雨夜这一特定的环境,使诗无论从“情力”还是结构更趋紧密。淅沥的雨声,朦胧的鹅黄的灯,晶莹的水花使诗具有了声、色、景、情多种感官享受。诗以幽静,恬淡表现一种想象美。


《相似圆》

就象昨天的仲夏
并排坐在石凳上,双声低语
圆圆,屋檐双行雨
行行,从天降
归处,各不同
你我好比相似圆
圆圆形相似
心心却相离
                     
就像明天的仲夏
并排坐在石凳上,双声高语
圆圆,屋檐单行雨
行行,从天降
归处,也相同
你我好比相似圆
圆圆形相似
心心更相印

《相似圆》诗析
这首爱情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意象清晰,语言流畅。在夏雨纷飞的季节里,诗人沉浸浓浓的思愁里,屋檐落雨给诗人无尽的想象……,“圆圆形相似,心心却相离”。象征诗人与所爱的人彼此仰慕,情同意合,迫于事境相隔一方,双行雨喻分离,单行雨象征企盼团聚。
诗作者从天数滴雨中只取单行和双行雨,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独特视角,这种表现手法对于痴迷中恋人,“除了爱天视它物存在”情同一澈,故取喻不仅形象更是生动。
诗作在形式上没有跌宕起伏的变化,而是不断运用反复重合的歌谣流畅似的句子造就一唱三叹的抒情气氛而正是在这样的重复中,生生相依相爱的咏叹已力透纸背。

饥饿的诗人
诗是美,是圣洁,是崇高   
         
                                   
————谨以献给捍卫诗王国的人们
犹如一个颓废的乞丐
在华丽的马路上踯躅
穿过破碎的黑衣
依然透着冰雪肌肤
荣耀啊! 曾经的诗人
顶戴金黄桂冠,一身绿褛衣
晨风中吟唱  今万物生辉
如今
散落的诗稿成了街头飘零的落叶
点缀诗的钻石,现在它是你的主人
人们往往为金钱大动肝火
但决不会对诗产生非异
仅仅、因为
诗是美,是圣洁,是崇高
我们的生活里不欢迎诗人
诗人啊! 你要去哪里
无人的沙漠,还是荒凉的山野
难道每一寸阳光都染上罪念的物欲
心中的圣地啊!
是否,早已荡然无存
象一个沉重叹息的老人
在灰色的城市作最后的回望
然后
在冰硬的水泥地上
留下逝去的拖声








指戒


指上金光
是女子赠送的戒指
戒指上红豆
忆起爱的誓言
雍容大方,华贵端庄

美丽的戒指,不假修饰
金光依旧
竟不知
送戒的人已走远



《指戒》诗析
抒情主人公躺在葡萄架下摇椅里,夕阳柔软的光线如伤感的红酒隐约从绿叶间遗漏下来,屋檐前渐拉长的树影栅栏中慢慢移动的光斑,菊花怒放着,紫槐树下落红一地,好象有秋的叹息和盈而不落的泪。忽然一道刺眼的金光扎了如痴如醉的他,是一只戒指映射的金光,影影约约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出现在眼前,恍惚他忆起这只戒指曾是一位深爱女子的饰物。戒指上晶莹别致镶嵌着一颗猩红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春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从赠送如此贵重的信物可见主人公与女子已是恋人关系)。他恍惚忆起如痴如醉倾听女子爱的誓言,那是多么美丽动人的一幕啊,雍容端庄的姿仪,华贵的言辞,信誓旦旦的真诚,一瞬间他为她流下激动的热泪,仿佛自己置身于爱的天堂,拥有了整个世界的幸福……
然而现在抒情主人公独自躺在摇椅上想那个离他而去廖无踪影的女子,想那女子留下的戒指,恍如昨日相赠时灿烂如新,物在人非,他不禁感叹自言自语的说,指戒、指戒你为什么不加掩饰仍然金光毕露灼伤了我,你知道吗?你的主人把你遗弃,永远的离你而去。


红   石   榴

红石榴
一直种在深深地乡梦里
那梦就在北方的树荫下
挂着
一挂就是二十年的春秋

犹似咬一口酥香的烧饼
有些芝麻,有些糖
以及山野椑草长穗划过腰际
一点点痛来一点点痒

犹似叔叔吹起嘹亮的唢呐
循入幽静的旷谷
白花花的天、刺刺的光
一行黑雁低低地掠过
以及叫蝈蝈幸福的躲在草丛里
窥视着和我捉迷藏

犹似教室里冷若冰霜的女孩
脸上映满了冬日景象
以及老师亲切的话语
余温在心头弥漫

红石榴
就这样挂着
红红的垂在古老树荫下
挂在了我浓浓的乡愁里
挂满了二十年金色春华


二十年的乡别,诗人从未忘怀,每每魂牵梦绕。《红石榴》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百感交集”乡念之情.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在于把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给人多种感官享受视觉:红色石榴,黑色芝麻,白花花的天,刺刺的光,黑雁,冷若冰霜的女孩,金色年华听觉:嘹亮的唢呐,叫蝈蝈;味觉:酥香的烧饼感觉:余温在心头弥漫,一点点痛来一点点痒



     
  一   生

生命短暂,附于什么才会不朽?
为了这个神话,我倾付一生的精力
望着佝偻的背影,年轻的心变得沉重
撒碎的时间,威胁着原先的信念

天与地是不朽的,它养育万物
如美钻穿上真情的外衣,才得以恒久
爱与美是不朽的,它创造了人类
我的记忆不会老,因为永驻一个十七岁的女孩

为什么快乐不属于我?
难道是我一生的命定
不是耶酥虔诚的信徒
却背负带血圣十字架

别以为生活的美满
阴影比阳光还要多

语文书上积淀的千年文明
我不敢说现在是进步
能买到的东西向来不是我所珍视的
并不憎恶与金钱却耻于所受缚的人

别以为我坐在辉煌的宫殿
现在饥饿仍然令我心悸
我只能做的预言一切
竟管我的言语不能改变世界
但我仍然不停的预言
只到生命最后一切

对于亲人,无法相信他们的善意
无爱和蹂躏,一直是我不愈的伤口
对于情人,无法交出自己
庸俗的妥协决不是我的本意
我把自己交给了写作
脖子套上了饥饿的枷锁
心灵却得到暂时的宁静





我在自己的王国是快乐的王子
偿还着灰姑娘所有的梦
雪白的婚纱
绒羽的飘裙
顶戴金蓝的花环
她要和他的王子在百草园里散步
……
以为替人类赎罪
就可以拯救支离破碎的灵魂
以为给心灵修筑了家园
就可以一劳永逸忘了伤痛
其实我的伤口从未愈合
一直流着晦涩不安的血

无法选择天定的命运
却无愧与生活的使命
如今我知道怎样结束伤痛
我把眷恋的泥土盖在身上
还要绣上青草的绿纹
一遍遍的呼唤母亲



死亡也变的可爱
我愿永久的沉睡
为了永世的沉睡
我把忘忧草也系在胸前
呵——我睡了
假如,恰好不经意的从我的面前经过
请你啊——
凝神息气,千万别吵醒我




《忘忧草》后记————对话录
小忧:你的诗显示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源于什么?写作动力又是什么?
作者:想象力源于孤独,它是创作重要成分。我创作最初萌发是痛苦的滞泄和寂寞的排遣。当爱与被爱的权利受到现实的剥夺和限制时。痛苦就从心灵的魔瓶释放出来,吞缀生命之青春树,而写作是一种唯一反抗和安慰心灵治愈方式。无法摆脱仿佛是与身俱来的重荷罗曼罗兰说过:“你失去的越多,你就越富有,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冬蝇》是我在极其消沉下,对生与死的选择,对生命意义的咭问,一只赢弱的冬蝇临死前迸发如此顽强对生的渴望的挣扎。深深的撼动我哪棵几息泯灭生命烛光。不止是因为生命仅有一次,而活的本身就是一种美丽。人类应珍惜生命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恶境。我从《冬蝇》提升生活下去的勇气。换一个视角观察生命价值。
小忧:《艾叶草》叙述一个美伦英奂的爱情故事。《忘忧草》完全是你心中一棵忘忧草。前者追求故事的容量和悲情的洞穿力。后者类似童歌般一咏三叹。追求心灵上的东西。你的感情受过重创吗?
作者:童年的强烈创伤体验是无法摆脱。它根植于深层潜意识中独立存活。在现实中一遇到爱伤就会象趋势避害退回原来的蜗牛壳里。我是从这个貌似神离家的废墟中挣扎爬出来的。这个原本被人类所赞歌美丽的天堂已经彻底的坍塌了。别人视为可接受正常挫折我却要经历可怕的战栗及沉迷于这种莫明的伤害。我绝尝思维带来的痛苦。犹如死刑犯人等待死神的降临。这远比死刑更可怕百倍。
远离人群使我心情愉快。在中国特别“人”这个迷字关系中,必定会被剥弱个体力量。从而进一步丧失“自我”。论为平庸的附和者。从作家角度来说他失去一双敏锐的眼睛。这是很可惜的。一直坚守这样原则:真正的作家是时代的弃儿是受害者而非得利者。我从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没有勋章的诗人。有网友发来电子邮件看了我在容树下8月23——9月23日发表《忘忧草》诗集说这个时代都重视觉和听觉。建议诗和画连映起来便于直观。难道我们这一代人真的缺乏了想象力?难道我的诗非要象数学方程式一样解析的一清二楚才算上是好诗?我的《忘忧草》诗集点击率近三千。这是一个不高的数字。但我仍然看到了希望之所在。也鼓舞文学新人前进的勇气。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知音能读懂我的诗我就会写下去,它的意义远远胜过于时下文人之间相互吹捧毫无去向“墙头草”的那一簇人。
一直以为泛黄的落叶。芝麻黑的蚂蚁和我的影子是自己亲密的伙伴。它们不会伤害我,欺骗我。童年也因为有它们的相随而躲避伤害,弥补对家庭温情的绝望。我害怕冷黑暗。无爱。特别尖锐的感触着冰凌的寒光但家里有一双比冰更冷的目光。所以我用想象创作诗《红线烛》构筑心灵的“避难所”。总是认为一片开阔的天及细细穗草地比没有爱缔结的家庭强过百倍。我甚至羡慕那朵被园丁所扶摸忍冬草。胜于我孤单生命的意义。物质上的清贫我不在乎。不原失去精神上的依托。渐渐地对华而不实。失去善良本性人视而不见。我甚至不原花时间去批评。他们不值。我从周围人的藐视中。不合适宜的感到了背离叛经的惩罚又感到了刺激。当我把目光从人群中挪开专注干自己的世界。恰似与失群的孤雁尽管独享灿烂的阳光但总遭群雁的攻击。一方面要考虑独自存在的理由。又要抗拒毁誉的攻击。这就是孤独付出的代价。
在往校园的小径上。有一株弯弯曲曲的小树。孤零零落在凹沟里。光者那病态的叶子。就知道是鸟儿成顽童无意种的。我不曾看见有人浇过一滴水。在缺养料里错过了季节正如我需要爱的错过了时间。在成长时失去了关怀。尽管我身体发育良好。但心灵俱焚无法修复,那叶子在回忆。我也在想。



hanyange@163.com
201200
浦东新区川沙镇西泥路108弄2号302室
张宇收
发表于 2009-7-1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参与,预祝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qydf先生好,谢谢您对8周年大赛活动的支持,您的大作我已收集汇总了,祝您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