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837|回复: 33

品读星海左岸诗歌:《游弋诗歌的段落里,他在左岸托起一枝独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弋诗歌的段落里,他在左岸托起一枝独芳》

         ——————品读星海左岸诗歌:《哦,山楂树》(七首)

在现代化进程里,都市生活的喧嚣以及我们近乎机械化的生活的烦躁,让我们或多或少都悬浮在特质高度与精神高度相对空虚的一种状态,但我始终相信,诗歌会是这个大的人文背景下的精神产物之一,是值得爱诗人坚持和追求的。星海左岸,无疑就是这个阵线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创作手法上,艺术修为上,都值得我们学习。左岸的诗歌,通常采用迷人的缩略法,也就是采用多片断的,简练的形式,类似格言而又同于格言,在一种近乎神秘的氛围内进行一种表现诗人的心理主张和思想倾向的抒情或描述。

当诗歌的导向表面进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时,那种对现实和幻境的冥想仿佛一道从房顶照射下来的微光,它空旷而不失落;它弥漫的范围不会太远,也不会太激越。左岸的诗歌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如果给他一个触摸的空间,他就能点燃一些字码;如果给他一个高度,它就能给它以无边地铺展。而这种点燃和无边却依然是建立在有序基础上的有效攀援和铺展。他总是以简约的,省略的,跳跃的思维创作方式将我们引向宽广的联想,引发他没有说出的油然而生。这种创作手法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左岸的诗歌明显的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做得不错。

一首诗就是一个旅程,每一个诗者都在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终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诗是要具有攻击性的。这种所谓的攻击性其实就是对意象拿捏的个性,对诗歌文本展开意图的演示的个性,对诗歌文本抒写技巧运用的个性。我所选取的左岸的这一组诗歌,几乎每一首诗里都隐藏着苍凉,旷远,力量和美。当这种表达假以诗的语言和创作结构一步一步生发出来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创作的误解。但我以为,正是这种误解,正是这种在误解中从诗作者到读者的相互之间的转换和感染,才有了诗歌的达观之态。收拢并不是诗歌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撒网才是。

《哦,山楂树》
   
永远有一种电击的深入
在山岗,在大片的云遮蔽的草地
我曾用女友的骨灰
种下的一颗精灵,它的舞蹈开始为世人瞩目
我听见它的歌声走遍山谷
穿透所有的苦难
美好变得可触摸。她从地下挖出
那么多红色的宝石
分给过路者,让人享受另一种天堂的滋味
我简直不敢相信,生命的转换
是如此的平静与自然,这时我扼制泪水
是有罪的。哦,山楂树
别替我担心,这些年,我从别人的眼睛里
慢慢找回了我自己

【简述】这首《哦,山楂树》切入得很雷厉,诗者用这种雷厉的切入展现的却是一种爱的回忆和希望的求索。回忆的蛊里栖满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作者对“山楂树”这个意象的启用下显得蓬勃。并与“骨灰”这个意象形成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彰显出不会疲倦热爱,不会摒弃拥有的那种不拔的心性。他不会指望时间以及时间的下面的另一段时间,它的本质是正视,是前行。这种并不僵硬的抒写是有憾力的,更具有被缝进心灵的情感的张力。

《弱者》
   
被一阵不测的大风
刮到一起,两个素不相识的人
在不毛之地相遇
恐慌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而比恐慌更可怕的是
饥饿。他们几乎同时发现
灌木枝头,点缀着几只野果
不顾一切冲了过去,一共四只果实
一人独得三只,而另一人得半只
可见平均主义多么不得人心
   
由于误食了毒果
多吃的那人,倒下了
另一个人,产生了负罪感
要是阻止他不吞噬那么多
或者一家一半
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就煽自己耳光的疾病

【简述】左岸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诗句中很少有说理的成分,但整首诗读下来却理路分明,诗者有时变换角度,有时逆向思维,让一切不可能之成为可能,让一切不合理趋之合理,这不仅诗者智慧的表现,也是诗者创作手法独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只要我们跟着踏入他所营造的语言氛围场中,就能够慢慢理解他的那些谵语妄言都是对生活现象和本质进行一种曲折的反映。他是在“非”中求“果”,在“果”中求“实”,皆因万事因果在其中。这首《弱者》是为然也。

《后背的草帽》
   
现在大家都异常忙碌
甚至一次雨中用过的草帽
都忘记从后背取下来,长时间沐浴
风风雨雨,这些草,复活了
后来隐隐约约听见
一两声虎啸
人们误认为自己神经过敏

《某人》

他卖水果。从没听他说过一句话
街坊喊他哑巴,他不容置否
一旦卖够坐车钱,立即收摊,匆匆消失
来到大山深谷,他又朗诵起
那些多年以前的台词,样子很恐怖
   
早晨来临。他若无其事地继续卖水果
刚打了个瞌睡
感觉后背被某种熟悉的东西
轻轻推了一下

【简述】诗人从某个角度来讲,都是面世而坐的。表面在创作上,在这个抒写的过程中,为诗者应该是摒弃任何形而上的杂念的。通过与人与自然的默默相对,通过对自然中的有形转到诗意构筑中的无形之通,再到创作终结的绝版体现,达到一种物我二一的和谐。这里面有一个间离开的问题,也就是说可以稍许相悖,稍许抛锚,这个效果的价值走向,最终决定于诗者如何在荡得不远的前提下,如何再拉回来,巧妙而旋,在旋转中求得一种诗意进程上的圆满。如果诗者能够将这种单行切开的文字形体,经营得空间感强,而又独立,那么,我认为这个创作过程就是成功的。上面这二首《后背的草帽》和《某人》我认为在这个方面的体现是非常到位的,值得我们为诗者借鉴。

《暗物质》
   
一只猫从他头顶跳过的时候
留下静电,这一瞬间促使他怀念过去
怀念一棵大树,树洞里曾留下他的信物
他决定找回感觉。在树下
他们同时相逢,再看去
那个女生全身各个部位都小了一圈

《一分钟的鸟》
   
走在路上,身体渐渐向
两侧的风景线扩散去
   
不知什么原因,一只鸟儿
落上了我的肩头,可能它太累
不得已而为之。看见此景,我站住了
屏住呼吸,尽量让它有一种安全感
   
它在我的肩头很快乐
唧唧喳喳欢叫不停,一次次用喙梳理它
灰色的羽毛,像老农翻地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分钟
它头也不回地飞远,忘记带走小小的体温

【简述】《暗物质》和《一分钟的鸟》这二首诗的手法很隐秘,意象串联奇,展现空间大,仿佛一排排附着在棒子上的文字,均是用很经济的篇幅对生命和社会现象进行了一种深刻的揭示。穿梭在命定的光环里,诗者这种最自由的表达方式,让我们体悟到了灵魂深处欢畅的倾诉。而这些文字呢,就变成诗者手中的暗器,一旦瞄准,命中率绝对百分之一百。一任诗者展转腾挪,也不会脱离诗歌的本质。从左岸的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左岸的审美情趣在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上。他对大自然这个物象世界的情感体悟以及敏锐的思维方式,为他的文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爱情》
   
我为我的素描
设计了一个新课题
对象是一块拳头大小的冰
仔细端详
安置在桌子上的这个尤物
冰清玉洁,婀娜多姿
谁都想找各种借口
靠近她小小的寒意
我拿起了笔,开始在画布上
宣泄我的激情
一笔一划,精雕细刻
得意之处,不由笑出了声
我要把我的忠贞
甚至有过一次失败的初恋
全部告诉她
当我稍微控制一下情绪
从画布抬起头,看她
她却无声无息地消逝了
留下一小汪水
不住摇着头的我
恍然大悟
忽略了一只蝉正在窗外
弹奏革命练习曲

【简述】这首《爱情》的展现品味很高,切入角度也独特别致。冰冷和融化表示洁白无暇,其实这个点有时是非常难以抵达的。在一些句子和词语之间,诗者把这种感受播种于心灵无力的荒原。这里面有回忆,有渴望,有思绪的翅膀潮湿地前行。那种把渴望浸泡在水里的感觉伴随词语滑翔,可以串联起月亮。这是一种可以让人屏住呼吸的描述方法,整首诗没有几乎断格,在气息上也没有太大的抑扬,一种姿态一通到底,却很抓人眼球。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我愿意把它比喻为曼陀罗,平静无痕,却绝艳无比。

综观,左岸是一位有大气魄的诗人,他胸怀里装着世界,不仅仅装着自己。而在属于我们共通的世界里,生长是最好的表达。对于诗歌创作来讲,无疑,左岸的创作法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大气质,并且已经站在一定的高度和水准上了。但是,对语言艺术的追求确是没有止境的,追求完美就会让人有更大的进步。但完美却只是一朵绚烂至极的彼岸花,对于追求者来说永远在路上,我们只能无限地去按近它,却永远无法真正的触摸。正如他人的赞许,像硬币的二面,是并不能同时向上的。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应该是一种达观之度。左岸正是这样做的,他对诗歌的平稳之心,他对诗歌之外喧嚣的淡然之态,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自然有四季,生命也有四季,那么诗歌也一样会有四季。而这个四季的诗歌段落是把握在诗者自己手中的。正象左岸自己所云:“我的嘴,一块石头的裂缝。”这个裂缝里能够吐出的什么?能够装下的又是什么?这也是左岸留给我们的诗歌的谜底。

左岸的诗心与诗情湖水般无尽,这里面所包含的纯粹与高远,这里面所蕴藏的洁净与幽深就象冰凌结霜的瞬间,虽可感却又遥不可及。我们可以选择去远观,但我们不会退之。就让晶莹剔透托起一枝独芳吧,任语言的暗香八方散落,他独自游弋千里烟波之外,于左岸悄悄看雪。

后记:青蓝所写的这个简评,根本不算评论,因为对于诗歌理论,我一直是盲者。我只是从一个非常个人的写诗者的角度,以自己很江湖的对诗歌的看法,对左岸老师的作品进行一次学习,而且是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学的。左老师的诗歌已经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如果没有一个相当高度的品评能力与他的诗歌相匹配,我想是很难真正走入他诗歌内核的。以青蓝的理解力、生活阅历、以及生命体验根本达不到全力展现出左岸老师诗歌风貌的程度,我只是走近,再走近而已。至于能够接近多少,那就是后话了,也是池塘里的话题。
发表于 2009-7-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欢迎青蓝姐的解读文字,其次说说这题目很不错,俺很喜欢,再次说说,评论下班后仔细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岸的诗歌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如果给他一个触摸的空间,他就能点燃一些字码;如果给他一个高度,它就能给它以无边地铺展。而这种点燃和无边却依然是建立在有序基础上的有效攀援和铺展。他总是以简约的,省略的,跳跃的思维创作方式将我们引向宽广的联想,引发他没有说出的油然而生。这种创作手法是需要把握一个度的,左岸的诗歌明显的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做得不错。


---------------------------支持这个说法。左岸首先具备一种构思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题目,用“托起一枝独芳”,也属于随风要认真追问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就是一个旅程,每一个诗者都在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终点。”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了看了这么多左岸的,有些忙不过来,还是改天再看~
不过相对来说,前面三个我更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09-7-9 17:04 发表
这题目,用“托起一枝独芳”,也属于随风要认真追问的地方。


是的。有时候觉得写评和写诗是有些不同的,甚至这种不同,体现在根本上的区别。写诗需要更多的是直觉、感性和感悟,写评虽然也离不开这些,但评论更需要的是客观、严谨、准确、明晰,更深层上说,评论属于科学性语言,由此看来,把左岸放置在更的的一个空间和背景里,他的诗歌虽然优秀,但一枝独秀的评语多少带有文艺特质而显得不够准确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枝独秀和一枝独芳是有区别的。也许我表达的你们都没看懂,那应该就是我没有表达清楚的问题了,呵。风浩荡帅和乡巴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9 14:10 发表

《游弋诗歌的段落里,他在左岸托起一枝独芳》

         ——————品读星海左岸诗歌:《哦,山楂树》(七首)

在现代化进程里,都市生活的喧嚣以及我们近乎机械化的生活的烦躁,让我们或多或少都悬浮在 ...

青蓝好,看了你对我习作的点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精彩,我把它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来看,有普遍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的倾诉,谢谢,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7-9 16:48 发表
左岸的诗歌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如果给他一个触摸的空间,他就能点燃一些字码;如果给他一个高度,它就能给它以无边地铺展。而这种点燃和无边却依然是建立在有序基础上的有效攀援和铺展。他总是以简约的,省略 ...

这段撇开我,很精彩,你很会选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09-7-9 17:04 发表
这题目,用“托起一枝独芳”,也属于随风要认真追问的地方。

问好风浩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海左岸 于 2009-7-9 23:14 发表

这段撇开我,很精彩,你很会选出精华

谢谢左岸,你诗歌精华的部分我很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的解读方式,融入个人的情思,问好!学习欣赏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7-10 13:41 发表

谢谢左岸,你诗歌精华的部分我很欣赏。问好。

阳光很会在文章或诗歌中挑出最优美的句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9 22:14 发表
一枝独秀和一枝独芳是有区别的。也许我表达的你们都没看懂,那应该就是我没有表达清楚的问题了,呵。风浩荡帅和乡巴帅。

不是也许,而是确实。

我所指出的,其实是,语法方面存在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