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91|回复: 12

人生何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有件事情,想要找某朋友帮忙,于是,联系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诗人,一个好姐们,发个问候短信:“好吗?最近?”,一般找人办事之前,不都是这个套路么,先叙叙旧,再切入正题。

她的回信及时到达我的手机——“我在北京挺好的,就是天气太热”,说明姐们的手机上还存着我的号码,没删。好奇地问:“最近这两年,不见你在网上发新作品了”。回:“工作挺忙的”。我又回她:“姐姐,看来你调到最高院这些年,在创作上还没有以前的状态好啊”。信来信往,最后我说:“啥时候来上海交流学习,兄弟我还请你喝茶。”

说到这位姐姐,真是诗人之间的君子之交,在诗艺上,能做到相互欣赏,也相互挑毛病,不讲客套。
某年,要去她们当地开诗会,她在网上听说了,说会到车站接我。我也没当真,我们一行诗人乘火车从上海达到当地的时候,她真的已经在车站门口等着我了,同行的诗人看我上可一辆法院领导的车,很好奇,我说没事,这是我的远房姐来给我接风的。吃饭时知道,“姐夫”是公安战线的,两个人兢兢业业为社会做着奉献,可苦了孩子,因为两个人都是忙人一个,今天抓案蹲点,明天外出监斩,孩子就自己管自己,她说有次回家看见上小学的儿子吃开水泡冷饭,自己切的一点点萝卜片撒点盐,就当下饭的菜,眼泪差点掉下来。所以他们的儿子都说自己是自己茁壮成长的,跟家长没什么关系。

后来开会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到现在历历在目,白天开大会、吃大餐、爬大山,没有功夫细聊,散会了,我去她住的那边看她,送自己的书给她,她同室住着的诗人姐妹也是不错的诗人,于是我们三个人聊聊天,不一会,另外一个“著名诗人”到了,他是冲着诗姐的室友某“著名女诗人”来的,一接上头,就开始单独聊天,把我和诗姐凉在一边,过了五分钟,我拉拉姐姐的袖子,说,我们到酒店大堂那边坐一会吧,姐姐犹豫中,怕影响不好,我说,咱们再不走,就是这个 —— 我把双手比合成圆圆的形状,指了指房顶上的电灯泡。姐姐抿着嘴笑着和我逃离现场,跑到酒店前台边的沙发上坐着说话,半个小时后,第2批喝酒的兄弟姐妹们陆续回来了。姐姐说,明天要去景点游玩了,早点休息。
诗会开完了,回上海时,姐姐自费请我和另外几个没赶上当天火车的诗人在某市区大饭店撮了一顿。
后来,她来复旦培训,我才有机会回请了她。虽然我没请什么好东西,但是老姐很感动。

诗人总是各有各的职业,生活着,偶而在网上谈谈诗,我们都是在生活的惯性里与时光做着赛跑,直到有一天,她的短信来了:“我的手记号码即日改为13XXXXXXXXXXXX”,一问,原来高升了,从地方上调到北京了,又隔了一些年月,有次我去人民大学讲学,老姐正好出差,没敲成她一顿北京烤鸭,可惜。

聊了几句,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要姐姐帮我办那件事,毕竟君子之交是好的。不能因为自己有难办的事,就好意思麻烦人家。

写到这里,还是希望老姐把仕途的心收一收,还象以前那样多写写诗,多批评我的作品,当我的知心大姐、诗坛诤友。毕竟这年头,能象她那么直言不讳表达对一首诗歌的真实看法的人很难得,不花公家的钱请朋友吃饭的人不多,头顶着国徽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是否恰当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还想跟老姐说,官可以慢慢做,博士可以迟点读,有时间多陪陪儿子吧,做一个普通的凡人也是有很多乐趣的呀。
发表于 2009-7-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沙发。人各有志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小鱼儿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活法。问好鱼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际遇便是如此吧!
问好鱼站!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9-7-7 0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总是各有各的职业,生活着,偶而在网上谈谈诗,我们都是在生活的惯性里与时光做着赛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各有志。过去的人能相处如此,真的已是很不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字的角度,很是欣赏小鱼儿记友的一些文字。朴素,不显文采,而让那人物,很生动的,或话语,或行为,去感染着进来读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儿是带着一种亲情般的情感在写,平平淡淡才是真哈,一并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遇到一个老同学,她问我上网不,在网上做些什么。我说上网,逛论坛。然后补充一句:“诗歌论坛。”她睁大眼睛看着我:“什么?我没听懂!”我说就是“看诗歌,写诗歌。”
她说“你一定不会得老年痴呆。我刚才不是没听清,而是想不到都这年代了,还玩那么酸的玩意。”好像诗歌是很久远的东西。
呵呵,你看在别人眼里,我们是这么奇怪。现在我们是不是也用那种眼睛看别人呢?

看到小鱼儿的文字,偶然想起~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终有奋斗精神的人,也是一种幸福,也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鱼儿 于 2009-7-6 18:43 发表
因为有件事情,想要找某朋友帮忙,于是,联系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诗人,一个好姐们,发个问候短信:“好吗?最近?”,一般找人办事之前,不都是这个套路么,先叙叙旧,再切入正题。

她的回信及时到达我的手机——“ ...

像对挚友叙家常一样,干净利索的文字,道出活着的理由和生命的真谛,那些“自由王国”中偶而碰到的缘份,但我们走不出“必然王国”的阴影,我们必须以老婆和家为中心,围绕中心的三个点是事业,朋友,诗歌。其实,这不过是哄老婆的真实的假话,有个名人说过:“女人以家为自巳的世界,男人以世界为家”这才是男人和女强人活着的理由,鱼头对师姐的无奈是可以理解的,诗歌是茶,咖啡,是酒,但首先要棒牢金饭碗铜饭碗橡皮饭琬。温卅乐清县有亇中年诗人,看其作品无疑是浙江省的大腕,但据《浙江作家》绍介,无业,靠教小学生作文糊口,他本可以在大学当正教授,但大学不缺教诗的教师,我在大学兼职教美术,橡皮饭碗还有满满的饭莱。但八百老师没有一个能读懂我写的传统风格的诗,大部分教师甚至看不懂张谋子的电影,学生据说有一两个会写诗的,找了几年也未找到一亇。这就是新诗的悲袞,鱼头和石头等強人支撑起新诗歌坛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的无私奉献,无疑是不可估量的,这是鱼头抛玉引砖,但这样的砖多了,大家也会讨厌。看了此文,才知鱼头是复旦的青年高级教师{?}我表妹浙江高老名列二十,清华,北大都可以去,但姑妈选了复旦,现全家移居美国,说明鱼头也是高材生出身,但我成份不好,中专毕业,靠自学拿了电专业,美术两个高级职称,文字方面,十六年前加入省作协,沒有金字塔式的功底,靠小聪明凑合点小诗,隨着年龄的增长,水平的滑坡是必然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着从队列中退下来,但还要坚持划桨,一颗玉引出一席废话,望包涵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7-8 00: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