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141|回复: 20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不清是在若干年若干月若干日若干时之前,仿佛答应过要为W君的诗写几句话,谁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不知过了若干年若干月若干日若干时,今日闲来无事,到长江边溜达,先是观看那“杨柳依依”,想起了“雨雪霏霏”,想起了“载饥载渴”,想起了“莫知我哀”; 再是观看那“大江东去”,想起了“早生华发”,想起了“人生如梦”,想起了“是非成败转头空”;又猛然间想起了欠W君一笔账,于是匆匆跑回家,打开电脑,打开她的博客,用了若干时若干分若干秒,把她若干年若干月若干日若干时以来的诗歌(含文章)囫囵一过,给我的印是:接近于简单,接近于不隔,接近于悲天悯人,我以为这三点是W君诗歌的三个角,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才始终没被天天猛刮的东南西北的世风和诗风吹得东倒西歪。知堂先生认为简单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废名先生说不隔是古诗最优良的品质;金圣叹的学生廖燕说:“凡事做到慷慨淋漓、激宕尽情处,便是天地间第一绝妙文字,若必欲向之乎者也中寻文字,又落第二义也”;我在给堰鹤先生的回帖中说:“20世纪中国有影响的作家诗人,没有几个是科班出身的,决定文学成败的是深刻的前瞻性的思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之乎者也顶个屁用!”。还是举例说明吧。

“风轻了一些
月亮也高了一些
当草儿停止生长
即将匍匐在大地
它最后一次清脆的拔节声
将拔高整个秋天
——《一贫如洗》

这是简单,这是一贫如洗的百万富翁。


“男人们板着面孔
故作深沉
沉甸甸的心里挤满肥胖的念头
男人们对家事漠不关心
对琐事漠不关心
他们在追逐中耐心守候
在另一条灯光的长河中迷失”
——《公车纪事》

这是不隔,对人世很洞彻。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此的比男人自己还了解男人,恐怕没有一个男人能进入W君的视野,恐怕W君的日子就更多一些冷清与落寞吧。


早晨上班经过那儿,
我常常带去一些食品。
那时他刚刚睡醒,
镜片后露出嘲讽的微笑,
那眼神好像在说:
“你才是乞丐,你们
才是一群真正的乞丐!”
——《乞  丐》

这是仁者爱人的悲天悯人,只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才能被每一个生命尊重。

   好句子太多,此是九鼎之一脔,欲饱餐的朋友请到W君的博客,定不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
   诗是人写的,说了诗,就改说诗后面的人吧,我看她的博客点击率近8万人次,可见人气是高的,我看里面留下的足迹是天南地北,可见朋友是多的,我看诗文都登在大大小小的杂志上,可见文运是颇佳的。但对我来说,却不知她姓甚名谁、家居何处、高矮胖瘦、声音容貌,可谓陌生得很;但读了她那么多诗文,觉得在诗文的旨趣上相似相通处颇多,仿佛是老朋友似的,可谓是形疏而神密。据我观察,她好像躲在高耸的碉堡内,通过瞭望孔注视着人世的一切变化,一切都了然于胸,而对碉堡外的人来说,她是遥远的,她是模糊的,也是永远走不进去的。她在写给她的友人的一篇文章中有几句话特别精彩,引来作为我这篇短文的结束,说得不对的地方请W君包涵——
“我这儿今天下雨了。屋子里有些幽暗,但不妨碍外面低调的明亮。我的热情也是,在一场雨中。和你的交流让人愉悦。这多么让人惊喜。”
[/font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8-1 17: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6-2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恰当,这样的文字是在认真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26 14:43 发表
写得恰当,这样的文字是在认真读。


谢谢飞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悄先生对秋桐拙文不吝笔墨。你的抬爱是对我的鼓励。再次谢过:)
珍藏。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太差,写得不好,给你的诗蒙上了灰尘,原谅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解读诗比写文字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6-27 00:41 发表
呵~!解读诗比写文字更难。


是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笔素描,却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独醒独活,宁静而7幽远的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草风起 于 2009-6-27 20:57 发表
几笔素描,却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独醒独活,宁静而7幽远的女子。


落草风起君的“独醒独活,宁静而幽远的女子”12个字,远胜过我那罗罗嗦嗦的文字,向你学习。这12个字我谨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文字很疏朗,读来很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草风起 于 2009-6-27 23:04 发表
你的文字很疏朗,读来很舒服。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堂先生认为简单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废名先生说不隔是古诗最优良的品质;金圣叹的学生廖燕说:“凡事做到慷慨淋漓、激宕尽情处,便是天地间第一绝妙文字,若必欲向之乎者也中寻文字,又落第二义也”;我在给堰鹤先生的回帖中说:“20世纪中国有影响的作家诗人,没有几个是科班出身的,决定文学成败的是深刻的前瞻性的思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之乎者也顶个屁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纸上悲欢 于 2009-7-4 21:38 发表
知堂先生认为简单是文章的最高境界;废名先生说不隔是古诗最优良的品质;金圣叹的学生廖燕说:“凡事做到慷慨淋漓、激宕尽情处,便是天地间第一绝妙文字,若必欲向之乎者也中寻文字,又落第二义也”;我在给堰鹤先生 ...



谢谢纸上悲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