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62|回复: 22

276临屏6~10号作品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9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号作品

1、命题诗《深耕六月》
文/了无痕迹
阳光 鲜花 黄梅时节的雨水
一起盛开的六月
天空是如此的洁净
我的小小的爱情
破 茧 而 出
恋人那  告诉我
在这个多情而又惶惑的季节
我将怎样深耕细作开花结果

【简评】
了无兄弟的这首诗歌显得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作者对这个命题的深入仍显不够,浮光掠影式的呈现出一个拥有阳光、鲜花和雨水的六月,并将自己的爱情也浮光掠影式的放置在这个背景里,就像一个单薄的、明净的布单,被作者甩开了一下,然后就平静的展开在地面上,缺乏跳动和有力的局部细节作为支撑,因而,这块布只是落下来,后续的空间和意味就比较欠缺了。有一个问题,在作者那里,六月是多么的洁净,无论是阳光、鲜花的六月,还是雨水的六月都透露出一种几净明快的色彩,这正是爱情的一种映衬。深耕的不够,但愿现实生活中的了无兄弟,能够将自己的爱情耕耘的更深入些。

2、意象诗《迟到的归来者》
文/了无痕迹
我是迟到的归来者
那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已经准点出发
像如约而来
从未缺席的春天
爱人 我唯一的爱人
我卸下行囊和宣言
回到我们分别的埠头向你张望  
我怎能忘却曾经坚守的岁月
爱人那  我唯一的爱人
请您一定要原谅。。。。。。

【简评】
显然,这一首比上一首要动情些。作为一个生活的个体实在,我们往往都是迟到的归来者,时光总是不为谁停留片刻,而我们的内心却总是很容易就忽略了最初的誓言,迷失了最初的方向。作为一个身体的存在者,我们往往是时光的追随者,没有谁能够跑在时间的前面,甚至也没有谁能够和时间保持着同步。这里的时间,可以是我们的梦想,宣言,可以是我们本该在那个时间做那个事情,但是我们没有做,成为迟到者。了无兄弟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永远和梦和内心保持着一种滞后的存在,这就是人的宿命,也是神的旨意。

3、赏图诗《母与子》
文/了无痕迹

孩子 别害怕 你还不懂
这个黑暗的深夜
那个尚未归来的父亲
已经不会回来
可是我们拥有爱
拥有尚未降临的新生命
孩子 别害怕
和母亲一起祝福 期待。。。。。。

【简评】
了无兄弟的诗歌总体上给我的感觉是构思和呈现有一种仓促感,思绪并未有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展开,因而显得单一,单纯,如果这种情感、和内蕴的主旨没有很恰切的传达出来,很容易给人单调和单薄的感觉。这就需要在构思和呈现的技巧上,有一种精致的呈现,达到主旨的最大化释放,因为,此时,你的语言已经失去了花哨,失去了文气,失去了在文化背景里的韵味,那么只能在对物象、事象、意象的认识中,达到一种情感的、哲理的认同和发现。并在这种认同和发现中达到一种“即自超越”的境界。《母与子》这首诗歌虽然短小,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并不小的内容。


七号作品

1、命题诗《深耕六月》
文/莫求
谁站在高大的松树下沉思
蝉鸣被一阵空白捕捉
我见过初冬的犁耙
耕耘祖父心中的淮北平原

夯歌响在六月的打麦场
你甩起的鞭子
抽扬起一个季节的金黄
汗水是最甜的微笑
背起的手掌牵起家族的夕阳

我在你的目光里走向海边
深读文章,如你般耕耘
所有红薯叶的深情
等候一个又一个冬季的来临

我站在六月的手搭起凉棚
西瓜地熟透了田塍之家
你就是其中的一棵
沉睡在乡野和学校的喧嚣中

我想起有关你的六月
三年前的你仍捡起干柴烧灶
现在流光是道浅浅的青河
我只能在岸边
望着倒影中你的皱纹
默默地耕耘自己

【简评】
莫求的这一首诗写六月,却从初冬起笔,作者事实上为我们呈现的是六月的收获,而非六月的耕耘,因为在第一节作者就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正好暗合了淮北平原的农事时令。在淮北平原,深耕总是在秋收以后的事情,而夏天的收获后,并不一定要深耕,这要看种植的作物是什么,种大豆只需要在麦茬上播种下去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深知生活,这种对生活的了解奠定了莫求诗歌中那种朴素的基调。
莫求写深耕,在我看来,写了三种深耕。其一,祖父的深耕,这是最表层意义的深耕,也是现实意义的深耕,这种深耕一方面作为生存的物质生产,托起祖父农事的生活态度:最甜的微笑与深情,另一方面,这种深耕寄托了家族的传承;其二,作者背离故乡,走向海边这一生活状态所构成的深耕,对于知识的深耕、对于梦想的深耕;我觉得还应该能看出第三种深耕,那就是作者内心的深耕,这是对人性和修为的深耕。
莫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构思,不过,在这个构思里,仍感觉到了遗憾,首先是作为对命题的偏离,深耕六月,如能在这个层面上稍作交代则更好;其次,虽然有着生活的背景和对生活认知的把握,我觉得这种从生活中来比较容易,高于生活则比较难,达到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发现则更难,莫求仍需要在这方面有所超越。当然,任何人都需要这种超越。有时候觉得,秉持这种超越思维和超越努力的创作者是多么值得尊敬。


2、意像诗《告别》
文/莫求
长发轻扬,我的指尖过于沉重
无法背起行囊
索性两手空空,目光坚定

告别一个影
在绝望和虚妄里徘徊的光
我不想站在埠头

别再说些有关永恒的宣言
如果像风,就飞扬吧
雪花终究会消融

不过是荒诞的星体
怎样的旋转
终究是落在同一个罗马

告别,多么伤感的词语
我的指尖开始疼痛
不想说话,连手语也忘记怎么打

【简评】
不要在莫求的诗歌里,试图寻找性别特征。那种深沉的情感,如此稳重而厚实的从一个女子的心底流出来,着实让我有些诧异。这肯定有这生活的深切经历,有着人性深处的冷静关照,有着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热切追问与思考。不过,莫求在生活诗化的努力中,仍显得这种提炼功力的虚弱,诗歌中缺乏醒目的,能够揪取阅读者内心的句子的欠缺,正是这种生活诗化功力的表现。


3、[赏图诗]《写给80后》
文/莫求
我的呼啸伏在你的肉体之上
你该是我的弟弟
妹妹也好
手掌深情地将你们疼惜

手足之情,我多想和你
吮吸同一对乳房
爱着我们共同的母亲
拥抱你,就是拥抱这修来的永生

隔着时空的孤独呼啸直上
环住自己的肩膀
80后的天空开始了
那一场对阳光的呈服

叛逆的叶子在体内疯长
我无法触摸,无法拥抱的兄弟姐妹
血液里流淌着殷红的心事
当另一个我如我这般的年纪

他应该不会只能拥抱自己
她应该不会只能拥抱自己
他们应该可以拥抱同一个母亲


【简评】
这一首紧扣题目,应该说是这期在对画面的文字展开上,比较忠实于原图的一首,正是这种忠实,方显现出莫求的这一首诗歌写得比较实了。虽然比较恰切的表达了画面的主旨,但这种主张的挖掘和延伸,显得比较局限,没有能够生发出去,告诉我们一个更让我们动容和新鲜感的认知与发现。而这对一首诗歌是多么重要,这种独创性往往构成诗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过,莫求这一首写得还比较不错的,我们在她的朴实、自然的释放里,感受到作者深切的情感和对80后的一些思考。


八号作品

1、[固定诗] 《深耕六月》
文/青青小草
秋雨绵绵的季节
即将远行
临别的六月
拿起沉重的笔杆
夜耕
羞涩的墨水堵塞
换上稀薄的泪水吧
流得太多
早已没有了盐的比重
这样更能让桌上的纸张
全部蓬松

【简评】
感觉是有些乱的,对这个命题的思考不够,构思显得浮泛。秋雨绵绵的季节远行了,说明冬天到了,而后为何写到六月临别呢?其实后面的想象和嫁接还是不错的,墨水和泪水的切换,写出了深耕的一种情感。小草的语言上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在构思,在对写作物象的思考,在这种诗化的呈现,多读多联系,相信会有大的进步的。


2、意象诗《寻找》

文/青青小草
细雨飘飞的海边
我背起空空的行囊
巡视着埠头的各个角落
寻找那双送行的眼睛
昨天的耳语还有温热
铿锵的宣言震荡着余波
不知那个多情的蜜蜂
又迷恋上哪株妖艳的花朵儿

【简评】
哈哈,这首写得很有情致,是一首不错的小诗,自然,流畅,小蜜蜂和花朵的象征,很好的传达出一个负心汉的形象,传达出了少女内心的那种幽怨的情绪。

3、赏图诗《是弟弟吗》
文/青青小草
妈妈 妈妈
你的肚肚里是弟弟吗
我好想他
你和爸爸出去挣钱
就有人和我做伴了
打雷下雨的时候
我就不怕了
有坏人敲门的时候
弟弟就会学着小狗叫
把坏人吓跑了

【简评】
小草有一颗纯净的童心,写得轻松而有情致,紧扣题图,延展合理,这表现出了作者又一颗纯净的内心。

九号作品

1、命题诗《深耕六月》
  文/三姐
顺着指尖滑落了
一年里接近中间的时光
风耐不住寂寞
挽上雷电
把乌云划开一道道裂缝
放出大把大把的雨点
撒向大地  
或成为收获
或成为灾祸
麦浪吻着风在耳语
新荷盘点清新与翠碧
车轮前的幼蛙
兴奋地跳着死亡之舞
石榴花在雨中点燃起一簇簇火焰
种子在心中孕育逐渐丰满
万物汹涌
痴迷六月的风雨

【简评】
并未写深耕,而写六月的风、雨,写六月的麦浪、新荷与幼蛙,写石榴花的怒放,写六月里万物的表情,写来别开生面,写来情致盎然。

2、意象诗《南湖那盏灯》
  文/三姐
南湖上曾经有那样一盏灯
点燃在那只游艇上
点燃在国人的心中
有那样一群人
背负行囊 披肝沥胆
怀着对人民的宣言
走向革命的埠头
这么多时光流逝
我确信那灯至今未熄灭
历史和岁月
已把它育作闪光的传奇

【简评】
立意很好,有这三个意象联想段南湖,将自己对这三个意象或者词语的理解,放置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展示它所应有的主旨。个人觉得,作者的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可能是因为这个题材比较大,很容易写的空泛,而缺乏个我情感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不够开阔。

3,赏图诗《期待》
  文/三姐
眼睛里倾满期待
你准备重复生产的艰辛
眼神坚毅 燃放希望之光
孩子温暖的手
轻轻贴住蠕动的小生命
不断回旋的主题
紧偎着你
稚嫩的手
助你托住未来

【简评】
作为一个看图命题的诗歌创作,三姐的这首诗歌很忠实于图片,稍显延展不够,挖掘不够。


十号作品

1、命题诗《深耕六月》
文\堰鹤
麦子被镰刀俘获
大地鲜血流尽
一棵棵大树迷茫
望不尽的荒芜
从山影蔓延至云朵
春天遗留的庄园
无声退居幕后
一张张弛然的大网
在黑暗处轰鸣
爱情和生命都是鱼虾
挺立在大地的丘陵地上
站在鲜血的坟头
六月的天空
狂乱的野兔一般奔跑
用野火把种子煅烧
收获麦子的镰刀
阳光下和污泥结成知己
这人间亲密无间的兄弟
面对一张小方桌,掏出陈酒
喝下五月的淤血
让所有的荒芜此刻消失
只要一盏灯照亮天使的眉心
等待西天的战鼓擂响阴郁
六月,在风雨中舒展鳞羽
期待一次淋漓的屠杀

【简评】
首先祝贺堰鹤再次获得冠军,好像连续几次都是冠军啦,哈哈,不容易,值得俺们学习,不过,下次最好不要参加了,否则,俺们是没有办法拿冠军的。
这首诗歌,堰鹤用词很“厚”,俘获、鲜血、荒芜、坟头、煅烧、淤血、战鼓、阴郁、屠杀……这些厚重的词,自然赋予了诗歌厚重的基调,写得也比较长。像一个人在往锅里倒豆子,噼里啪啦的,随着意识毫无控制的留下来,如果这锅是热锅,自然会迸出更多的精彩来,如果是冷锅,则会少了许多生气,随着意识不加节制的落下来后,自然将锅盛得满满的。没有多少空间感可言,没有多少弥撒性给我们以回味。只能靠文字表面的重量来给人一种阅读的快慰。


2、意象诗《死亡的初恋》
文/堰鹤
人间的三月
是阳光少女般涂脂抹粉的开始
黎明的帆船上,我打开行囊
打开大地原始的潮湿
洁白的波涛被一群恶意的鲸鱼驾驶
头顶雄鹰,黑色的幽灵
盘旋着日月的浑浊
准备时刻扑向我
扑向初吻的埠头
不等宣言结束
三月的阳光就在黄昏中垂下窗帘
落水的夕阳
湿漉漉的长发被拉长
虚无的潮汐无言地跳下深崖

【简评】
堰鹤兄弟的文字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他很会用文字的彩度,来营构一个氛围,将自己和读者都安置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被这样的情绪化的流动所左右。

3、赏图诗《赤裸面对》
文/堰鹤
  
所有的人群都是摆设
一切的谣言都在风中融化
我怀揣二十一世纪的时钟
走在幽暗的磁场中点
看那些张开的爪牙空中集结
一场暴风雨昙花一现里炸开
我的孩子,请你靠近我
靠近这人间六月的发源地
我要煮烂昨夜的暗香
让一切糜烂的原汁原味撕裂
让一切围观的人群一起高喊
我袒露胸襟,面对群星的起伏
我无法躲避影子的追随,无法遥望海
在冰冷的记忆力憧憬落日的美丽
任幽暗的磁场显示无与伦比的卑鄙
我赤裸面对夜色,鄙视飞行的利剑
多么渴望化作一地雪景中的桃花
宁愿与桃花交换此刻冷俊的温存


【简评】
这三首中,个人比较喜欢这首,对命题的图片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所有的人群都是摆设”,开头就将这首诗歌安置在一个比较高的基调上。“一切的谣言都在风中融化”。作者似乎试图告诉我们一个不幸的、无奈而又带有一些倔强的故事,这个故事,孕育着一个争议的生命。留言?谎言?谣言?都张牙舞爪,写出了一些生活的真相。不过,接下来的写作中,个人觉得暴露了堰鹤在写作中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他的特色,那就是思绪打得非常开,犹如脱缰的野马,想象恣肆,而没有给予应有的节制。当然,这是个人看法,或许我没有领略到堰鹤兄诗歌中独特魅力,不当之处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这两天比较忙,提交任务晚了,以上是对6~10号作品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握手,感动中······再次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构思,不过,在这个构思里,仍感觉到了遗憾,首先是作为对命题的偏离,深耕六月,如能在这个层面上稍作交代则更好;其次,虽然有着生活的背景和对生活认知的把握,我觉得这种从生活中来比较容易,高于生活则比较难,达到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发现则更难”

写这个题目时,觉得很难!因为我觉得六月在北方是个收获的季节!有点无法下笔的感觉!但写出来又无法离开大地,就写成那样了!实际上没扣题,写得更多的是对祖父的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莫求在生活诗化的努力中,仍显得这种提炼功力的虚弱,诗歌中缺乏醒目的,能够揪取阅读者内心的句子的欠缺,正是这种生活诗化功力的表现。”

这首诗写得很随意,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融入里面,自我感觉是有点差的!谢谢点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比较恰切的表达了画面的主旨,但这种主张的挖掘和延伸,显得比较局限,没有能够生发出去,告诉我们一个更让我们动容和新鲜感的认知与发现。”
写这首诗的时候,心中融入更多的是情感了,融入更多对80后的思考了,情感没有沉淀下了。写作有点局促!

再次感谢乡巴的点评!辛苦辛苦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取经了,谢谢乡巴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乡巴斑斑的精彩点评!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有些乱的,对这个命题的思考不够,构思显得浮泛。秋雨绵绵的季节远行了,说明冬天到了,而后为何写到六月临别呢?其实后面的想象和嫁接还是不错的,墨水和泪水的切换,写出了深耕的一种情感。小草的语言上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在构思,在对写作物象的思考,在这种诗化的呈现,多读多联系,相信会有大的进步的。
哈哈,这首写得很有情致,是一首不错的小诗,自然,流畅,小蜜蜂和花朵的象征,很好的传达出一个负心汉的形象,传达出了少女内心的那种幽怨的情绪。
小草有一颗纯净的童心,写得轻松而有情致,紧扣题图,延展合理,这表现出了作者又一颗纯净的内心。
=========================
老师辛苦!敬茶!慢慢学习体会。
感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乡长的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巴又下功了,写评是很辛苦的,花费心血。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诗与评。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读读,感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09-6-19 20:20 发表
兄弟辛苦,谢谢精彩点评


不当之处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