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33|回复: 17

《深耕六月》(磨渔郎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耕六月》

六月 乌云聚合
灵魂与风彼此穿越

谁在等待
犁的旧痕划出新伤
去种下一场滂沱

不要预测泪水的高度
和绝望的蓝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派和第四空间派合作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6-17 22:08 发表


《深耕六月》

六月 乌云聚合
灵魂与风彼此穿越

谁在等待
犁的旧痕划出新伤
去种下一场滂沱

不要预测 ...

太有创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6-17 22:10 发表
忽悠派和第四空间派合作作品


双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去打江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在等待
犁的旧痕划出新伤
去种下一场滂沱
——————————
喜欢这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我挺喜欢这首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诗怎么没人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磨渔郎是谁?

喜欢这首,非常棒! 大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属玩诗一族的文字。
不欣赏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风来读,还有玩诗一族我也不知道,我还挺喜欢这首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欣赏,是可以的,我不持异议。

我说了我的看法,那下面,我就说多一些的理由吧。

不错的地方,是第二段。

不欣赏的地方,是第一三段。
第一段里,灵魂与风的词语,我认为显得空。
第三段里,预测,泪水的高度,及绝望的蓝,也存在空的问题。

其实,我素来认为这些词属于大词。是汉语里高度凝练的词汇。如果不对这样的词汇作具体而微的触摸,且诗文当中没有好好的作些铺垫,我的看法,就有些大而不太好了。
而欣赏第二段,则看法是,相对而言有写者的自我体会与神外之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风说的有些道理。关于空,我是这么想,诗歌的空间有三层含义,一是结构上的空间,是被诗歌切入现实的层面决定,要根据立题的想法;二是意境上的空间,是被手法决定,在延展的时候留下白来影射内容,产生镜像的想象空间,三是时空的空间,也就是诗意,诗意往往就藏在这个空间里。他的这首从感觉上有这三个空间,所以我挺喜欢。

第一段:灵魂与风:w.s默温在《又一个梦》中这样写:“我不知道死究竟是静默,或是一声呼喊冻僵在另外的岁月”,这种时空交换和错位给我很大的启示,所以我想做些这样的尝试,毕竟笔力不够啊,兴许没有达到效果。
第三段:预测,泪水的高度,及绝望的蓝:w.s默温在《《日出找蘑菇——为简和比尔。埃诺斯密斯而作》中这样写:
“它们出现的地方我从前似乎来过,
我辨认着它们的生栖地,
仿佛想起了另一种生命
既是现在我在别的地方
走着寻找我自己”
我觉得他给出的相对空间和距离产生出强大的张力,我想学习这样的写法,未达依旧是笔力和功底

其实我远没到玩诗的水平和能力,还在学习之中,要请风多批才是。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我有时上到这里来,看到你近期的感觉是不错的。这是实话。

而我之所以说这首不好,理由与看法也写了一些。并且我很高兴的看到你的交流之意。特别是下面的回贴显示你在不断的思考当中。

之所以说灵魂与风,显得空。而你在回贴里引用了一诗人的诗句。其实他前面一句的成功,是正因为后面一句:或是一声呼喊冻僵在另外的岁月。使得抽象的思绪与思考,有了具体的展开。而你的主贴里,没有如此做来。
第三段里,也是如此。西方的语言经翻译之后那语感肯定大失。但依然能够从中得到他思绪的流向。你所引用的,就是在翻译之后呈现一种很汉语当中的散文笔法。但从中是可以体会到这思绪的具体至微的进入。而你的显然也没有做到这些。

不是批评。只是交流。我提我的看法。源于至少生活当中我们可以轻松一下。但就诗而言,我总认为我们能随心所欲,这样的境界都远远没有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看看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