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050|回复: 18

《喊你一声姐姐,不求你回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你说你提灯夜游天空》

泪,冷再冷一些,就固体成烛
烛,再生动一些,就幻化成蛾
蛾,再美丽一些,就梦成传说
说,要说什么

花,再花那么一点,就美成春天
春,再湿那么一滴,就檐下成雨
雨,再安两个翅膀,就飞成远方
远?会有多远

天色,再暗一片,就合上小窗
门,再开条小缝,达达的马蹄声就回荡到心上
心,抹些粉红的颜色,烛泪就有温度
你,尽可怀想,夜还未央  


二、《你说姐姐的心是一个杯子》


你,一个女人
心,空着像一个杯子
装进什么,就是什么

无论是什么水
茶水
咖啡
或者其它
都会摆成杯子的形状

杯子,可小可大
小,装一滴泪水,溢出月光
大,盛一片大海,沸成诗章


三、《你说提灯时,你在寻一座山种一朵花》


一杯酒,邀不来敬亭山
一个夜,装不下残存的月光
一个人,眼眶藏不住一滴海洋

谁负手而去
让山,抓一顶飞过来的云当作帽子
开始流浪
让月,滑落在半掩的小窗

只存一滴
搁浅在脸的荒漠上
或成为内陆河,没入心灵
说:美,因人而异
桑田之后没有沧桑
那里种下的渴望已经开花
梦是
它枝的分叉


四、《写一些押韵的句子,赠给你》

如果我小声的,很嘶哑的喊你一声:姐姐。
你会答应吗,即使只在心里面应我一声?
哪怕你回过头,向人来人往的街头望去,我早就淹没在这人群当中。让你有些陌然,但你心里面有份温暖吗。

美,如果主观一些。那就主观一些吧。不要因为眼前无飞花,我们就叹惜着我们生活在沙漠里。
美,如果残缺,我们依然可以继续模糊眼睛,用我们感伤的泪水。但佛在心里住着时,我们何不面带微笑,像佛手上的那朵花。如果神明在我们的头顶三尺,我们何不充满着纯净的渴望。我们不能被我们自己打垮,我们就能感受到美的力量,或对命运的对抗。

此时,就写一些押韵的句子。在大家如此厌倦韵律的流行状态时,我们保持一种错位的错误,不说是坚持与顽固。只是写了,押韵啦,有这个想法啦。赠给你。

如果你提灯夜游,在孤独里,在天空,用你的诗篇反复擦亮灰暗的星星。

你说感受孤独,就是享受孤独,孤独可以以花的形态,独自开放。

[ 本帖最后由 风浩荡 于 2009-6-9 15: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6-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等别人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有些绕,这一手法虽然构成回环的效果,但个人觉得稍微显得硬了些。
前几个语言和节奏给人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
欣赏后两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浩荡的前二首诗像铁画,把一节节枝叶焊接起来,看上去苍劲有力。中国古典园艺中有一句话叫做“寸有三折”(好像是这么说的),这样的推进和抵达也是一种形式的美。
后二首逐渐开阔起来,情感和诗意荡漾在其中。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和题目之间是否有点远?喜欢内容。但不喜欢题目。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平凡的意境里架构出的不平凡的表达,或者以最平常的词汇描摹出超越平常的意境,是大哥最拿手的诗歌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不显得冗长,不显得娇柔做作,是一种无声的挥洒和散发。但要真正的理解和穿透,其实是并不容易的。好在大哥的笔头利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不知大哥写给谁的,纳闷中。好象应该是位会写诗的姐姐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核深沉,表达有气势,顿挫悠扬的一组,可感很稳的驾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6-9 14:46 发表
读读。。。等别人评吧。。。

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乡巴 于 2009-6-9 18:41 发表
第一个有些绕,这一手法虽然构成回环的效果,但个人觉得稍微显得硬了些。
前几个语言和节奏给人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
欣赏后两个

有道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6-9 20:29 发表
浩荡的前二首诗像铁画,把一节节枝叶焊接起来,看上去苍劲有力。中国古典园艺中有一句话叫做“寸有三折”(好像是这么说的),这样的推进和抵达也是一种形式的美。
后二首逐渐开阔起来,情感和诗意荡漾在其中。

...

你的评语文字比喻很有新意,不得不说,你的更有道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艾华昌 于 2009-6-9 23:40 发表
内容和题目之间是否有点远?喜欢内容。但不喜欢题目。学习,问好

确实是给一个较我年长的写诗的女子写的。
老实人,不敢在题目是夸张,但可以诗句里稍作夸张一些。
不过,得说,你说的有道理的。我收下啦。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6-9 23:44 发表
在平凡的意境里架构出的不平凡的表达,或者以最平常的词汇描摹出超越平常的意境,是大哥最拿手的诗歌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不显得冗长,不显得娇柔做作,是一种无声的挥洒和散发。但要真正的理解和穿透,其实是并不 ...

青蓝妹妹,一下子就看出我的这个手法啦。那说明我估计近期少了手法上的新的突破而有些游滑原有的写法里。我要注意。但你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个手法的心得,我没有好好的提炼出来,但看到你的后面的解释,不得不叹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6-9 23:45 发表
嘿嘿,不知大哥写给谁的,纳闷中。好象应该是位会写诗的姐姐哦。

没见过没聊过,只是一种铁画,或雾画的写法。想当然的想象着美好一些的,是年长于我的写诗的女子。以赠之。或许由此诗句相对婉约了些。还好,整体诗句还是打得较开的。

厉害。不过说实话,我题目就标上啦,当然我没说假话。明眼人一看即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飞儿 于 2009-6-10 00:06 发表
内核深沉,表达有气势,顿挫悠扬的一组,可感很稳的驾驭

你对这种表现写法解释也很到位,我是心领的。谢谢你这有道理的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