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23|回复: 15

274临屏,10号、11号、12号作品点评,迟到的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74临屏,10号、11号、12号作品点评,迟到的作业

【10号作品】
[固定诗]《童年的记忆》 文/郁汀

提着铁环用饥饿的手柄滚动贫穷
母亲的呼唤最是诱人
回家吃饭了——
回家。单调的餐桌,一盘水煮萝卜
胜过饕餮大餐,足以把蠕动的馋虫制服

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
还要和小伙伴炫耀细致的针脚
母亲别出心裁的造型让大家羡慕
破铅笔头画一个褴褛的丫头
惹得同桌小姑娘哭得一塌糊涂

浸泡在苦难和贫瘠里的童年
是我和孩子们的代沟
在如今这个富足的时代
老在梦里滚着铁环——滚出童年,滚出贫穷
滚来一段段耐得嚼味的精神财富

【乡巴简评】
这首诗歌把我带入了那个贫瘠和苦难的童年。铁环、水煮萝卜、褴褛的衣衫、母亲的针线活、童年的乐趣……这些对于从贫瘠和苦难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熟悉,这些构成了我们童年的全部。郁汀重新将我们带到了那个苦难和贫瘠的时代,那些童年生活细节的叙述,让人陷入对那段童年生活的回忆。就诗歌文本而言,也仅仅能够带给我们回忆,我们并没有从这些“物象”与“事象”中看出超越的意味,或许诗人将这种超越直接呈现了出来,而没有留下足够唤醒我们思考的触角,因而显得“味道”不足。诗歌固然需要有活性的“物象”与“事象”乃至“意象”,构建起诗歌丰腴的内容,但诗歌更需要在这些“物象”与“事象”乃至“意象”中看出超越自身的意味。


【11号作品】
[固定诗]《童年的记忆》 文/山桃花

你说小时候,你身体不好
像一棵细细的绿豆芽,我没吭气
趴在太阳下,在干净的纸上,画你
画一棵,再画一棵,它们就像一群
头戴钢盔的小伞兵,一个接一个
从蔚蓝的天空,投在我
小小的心波
我精心设计这场
浩大的飞翔,是想
轻抚你心底,脆生生的痛

【乡巴简评】
读山桃花的诗歌总能让我心悸,我知道这是诗歌带给我的愉悦与冲击。山桃花展现出了对生活超强的提炼能力,在这种能力中,我看到了她对“物象”与“事象”乃至“意象”本身特质的把握,更看到了对“物象”与“事象”乃至“意象”之“象”的超越。而这种超越在我看来,就是诗。我觉得这首诗歌应该这样阅读:你需要在山桃花的诗歌中把握一种冲突与转化,这是世界本身的存在方式,也是发展方式。其一,我们需要在山桃花的诗歌中把握一种局部和整体的冲突与转换。这首诗的整体就是作为“童年全部生活”的整体,这首诗的局部则是“身体不好”的局部,这个局部就是典型的细节,山桃花巧妙抓住了这个典型细节,将童年的贫瘠和苦难的这个“童年的整体”鲜活的表达了出来,诗人不提贫瘠和苦难,却为我们传达出了最让人心悸的贫瘠和苦难;这首诗还有另一个整体,那就是诗人对诗人对话主体“关爱之心”的整体,局部则是在纸上画出的树,树作为典型的细节,鲜明而传神的表达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其二,我们需要在山桃花的诗歌中把握一种瞬间和永恒的转化与嫁接。这首诗歌的瞬间是即自之物、之景、之事的片段存在,像绿豆芽的身体即是童年记忆的瞬间物化,它表达了对童年“贫瘠与苦难”这一永恒实事、永恒认知与永恒回忆的主题;这首诗歌还有另一个瞬间,那就是诗人画出的树,作为诗人情感物化的形象,树的飞翔、树的象征、树此时的功用都是作为“关爱之心”这一恒久主题而显现出了它作为“树”的自身的超越。


[意象诗]《画》 文/山桃花

一抹殷红,是
故乡眉间的痣
母亲很美,童谣很美

我的唇轻启
轻启一颗鲜红的思念
轻启一湾流水,炊烟如帆
渐行渐近的故乡,惹行云欣羡

回来了,母亲,你可曾看到
你一直站在我的唇端,我衔着你
多像一只小鸟,衔着一颗
玛瑙似的红樱桃
吐出,是一轮太阳
咽下,是一颗心

【乡巴简评】
山桃花的精彩就是在这种平常的语言中,倏地,来几个精美绝伦的句子。这句子既是当下引证的“物象”、“事象”乃至“意象”的准确揭示,又展现了其自身的超越。这是情感物化的力量,这仿佛是一种“移情”,却在本质上,体现出了诗歌的审美向度。在山桃花的诗歌里,它的“物象”与“事象”乃至“意象”的“象”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它们既是作为情感物化的个体而存在,又是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各种“象”在传达情感所建立起来的相互纠结、相互移情、相互映衬的关系。“玛瑙似的红樱桃/吐出,是一轮太阳/咽下,是一颗心”,这是一种多么让人动情的存在,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感怀的内心传达。有时候觉得,诗歌光靠象之间的存在是不足以获取一首诗歌的魅力的。诗歌需要调动起象之间的关系,使之组成一个生命整体,我们才更能够在这样一个整体里,感受诗人的情怀与诗歌的魅力。以我观物,万物皆在我内心;以我观物,我心皆在万物的内心。



[赏图诗]《好时光》 文/山桃花
  
海苔捞完了么
海面如你的额,我多想俯身
那些被浸润的绿,铺满你曾经的船
它们搭在船舷,滴滴答答
开出一朵朵小花
它们越堆越高,年轻的胳膊
在甲板上挥舞着,就要上岸了
风徐徐吹来,机帆船远远作响
我站在水边,看这些
往日的好时光,从蔚蓝的海
卸在我的指尖,这纠缠
悄无声息,却叫人意乱心慌

【乡巴简评】
我在想,山桃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对于内心瞬间情绪的把握,她对于这种情感的物化传达,总能在不经意间,紧紧地抓住我的内心。读山桃花的诗歌,你会感觉到一种重量压在你的心口,你会觉得有一种疼痛卸在你的心间。由此,我觉得山桃花的内心,禀赋着一个深沉的缅怀与追忆的家园,这个家园基调伤感,这个家园始终是夕阳斜倚,这个家园始终牵扯着诗人的情感与内心,无论走到哪里,想象这个家园,内心的疼痛与悲悯情怀便袭击了诗人现实中的内心。让诗人永远都摆脱不了这个家园的召唤。我觉得,好时光这首诗歌中的船、岸就是这一家园情怀的另一种表达。


--------------------------------------


【12号作品】
[固定诗] 《童年的记忆》 文/海鸥飞海上

五分钱一个大饼
黑白芝麻均匀洒落
圆圆的,香香的
看上一眼就是解了馋
轻轻地咬一口
那是在梦里

穿新衣服的时候
知道这一天是新年
知道自己又增长了一岁
知道以后要更懂事
不能够随意向父母要钱
买零食

我是60年代的孩子
躲过了自然灾害
却躲不过贫穷艰辛的年代
童年的记忆里装满的是苦涩
和自强不息

【乡巴简评】
这首诗歌的细节刻画比较能够带给人那个童年生活的一些场景,也正是这种“事无巨细”般的摄取,给我们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作者需要在典型的意象的提炼中,从这些细节的把握上实现对这些细节的突破。



[意象诗]《我的童谣》  文/海鸥飞海上

我的童谣
没有装饰过
很自然

像行云
像流水
像父母的关爱

【乡巴简评】
太过于简洁了。不是说简洁不好,简洁是需要以内容的繁复为依托的,是需要一种诗歌的张力来支撑的。否则,将寡而无味。


[题图诗]《风中,你是一朵云》 文/海鸥飞海上

风中
你是一朵云

我的视线
因你而悠远
我的心情因你饱满
和亮丽

看见了
那,就是我的
明天

【乡巴简评】
同样的问题。海鸥飞海上的文字,简练到了极致,不枝不蔓,清新而内蕴情感。如果在这种平面式的呈现中,更多得引入一些思考和拓展,诗歌的风味将显得纯烈。期待更多好诗。


[ 本帖最后由 乡巴 于 2009-6-8 17: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收麦子,耽误了,几位朋友不要见怪哈。。
农民要爱惜粮食,颗粒归仓哈,迟到的作业,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问候乡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抹殷红,是
故乡眉间的痣
母亲很美,童谣很美

我的唇轻启
轻启一颗鲜红的思念
轻启一湾流水,炊烟如帆
渐行渐近的故乡,惹行云欣羡

回来了,母亲,你可曾看到
你一直站在我的唇端,我衔着你
多像一只小鸟,衔着一颗
玛瑙似的红樱桃
吐出,是一轮太阳
咽下,是一颗心

——临屏有好诗,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乡长的好评,学写着。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诗与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被乡巴深入内心的语言深深感动!完全和我的文字初衷相吻合。评论当不必说精到透彻,但就一份打开文字,将一条细细缠绕的丝线一点点找到头绪,一点点拉直,捋平,再从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透视到作者的灵魂深处的东西,真的不能不说乡巴的感受精准,情感细致丰富。写诗一年来,乡巴是第一个全面耐心深入挖掘我的文字的诗评者,在此,由衷说声谢谢,辛苦了乡巴!其实我实在惭愧,写不出象样的东西给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拿走了,谢谢各位朋友对桃花的厚爱,大家都是我的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桃花 于 2009-6-8 17:28 发表
我被乡巴深入内心的语言深深感动!完全和我的文字初衷相吻合。评论当不必说精到透彻,但就一份打开文字,将一条细细缠绕的丝线一点点找到头绪,一点点拉直,捋平,再从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透视到作者的灵魂深处的东西 ...


问好山桃花,本来是想写一个深入的评论文字的,要出差了,就作了一个短评。。一些个人的感受,很喜欢你的诗歌,期待更大进步。。问好

改了几个别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随风埋伏 于 2009-6-8 15:38 发表
一抹殷红,是
故乡眉间的痣
母亲很美,童谣很美

我的唇轻启
轻启一颗鲜红的思念
轻启一湾流水,炊烟如帆
渐行渐近的故乡,惹行云欣羡

回来了,母亲,你可曾看到
你一直站在我的唇端,我衔着你
多像一只 ...


这一首是不错的,我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6-8 15:48 发表
再读乡长的好评,学写着。问好。


我的乡我做主,嘿嘿,问好阳光诗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溪高羽 于 2009-6-8 16:17 发表
学习诗与评,问好

问好高羽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乡巴好评~
呵,顺便温习别人好诗~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6-8 18:04 发表
来学习乡巴好评~
呵,顺便温习别人好诗~
问好


哈哈,赏读是最好的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这种平面式的呈现中,更多得引入一些思考和拓展,诗歌的风味将显得纯烈。期待更多好诗。

谢谢!老师的点评,更喜欢你为我开出的处方。
相信常年积累的顽疾会在论坛里的各位老师和诗友的指点下,会有所改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