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42|回复: 28

龙舟韵律 (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望远

   1                     
彩色的长龙,意念中的图腾
在真实的水面,穿梭
如蜈蚣,展开三十六支木桨

    2
男人三角肌组成的杠杆
搅动清波,鼓点锣声
滚雷似的呐喊,涌动在
水天之间,鸟声消失

3


拼搏、冲剌,没有终点
胜利的花环
如擦肩而过的少女
淡淡的一笑,瞬间即逝
4

红色的龙,绿色的龙
黑色的龙,白色的龙
金色的龙,银色的龙
色彩斑斓的图腾

汇集在市区广阔的河面
搏击波浪的线条,如
梵高疯狂的笔触,如
五月雨中的闪电,如
季节燃烧的欲望
南方汉子隆起的胸肌
在细雨中颤动

5
河岸,柳树上一串串闪光的眼睛
在风中,如女人
飘扬的秀发

6
我看见,快艇上女巡警的
白手套,舞动的手语
没有感动,佇立龙舟之首
英俊少年的背影(我猜想是那个在龙须的庇护下休闲的年轻人)
7

天空倾斜
南方的汉子裸露脊背
坐在龙的鳞片上
蓝色或红色的木桨
膨胀的精血,插入
丰乳的清波

卷起千堆雪
那是乳房涌出的奶水
8
弓着弹性的腰,将泪流满面的桨
深深插入,再粗暴的搅动
拨出,声嘶力竭的嗥叫
再一次到达波浪欲望的核心

9
旗幡贴在水面上舞动
菩萨背靠智者的大手
鼓点召唤
三十六支坚挺的桨
其实,那是一柄柄钢铸的利剑
在波浪甜蜜颤抖的缝隙
滑过,抵达天堂的火焰
在裸露的身体流淌
但所有的节奏和韵律
被老谋深算的舵手把持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6-6 17:58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你配的诗?图文并茂,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5-28 16:46 发表
都是你配的诗?图文并茂,好

照片也是我照的.诗写得匆忙一些.你这么忙还抽空来读'很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良苦。照片和诗文交融,图腾了龙的热血澎湃,分明那震耳欲聋的鼓点,敲击的不是皮革而是龙的子孙的心脏。
加红,大家品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人的心没有这么齐过。河岸上男女老少的呐喊,龙舟上紧握的每一柄浆,都在内心汇成龙的心声:向前;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人的私欲在物质里膨胀,还有什么能让大家齐心协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每年忆起,屈原的爱国精神,不就是渐被人们遗忘的——齐头并进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5-29 08:44 发表
当我们每年忆起,屈原的爱国精神,不就是渐被人们遗忘的——齐头并进的力量。


屈原的爱国精神是齐头并进的力量   学习。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5-29 09: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5-29 08:33 发表
用心良苦。照片和诗文交融,图腾了龙的热血澎湃,分明那震耳欲聋的鼓点,敲击的不是皮革而是龙的子孙的心脏。
加红,大家品评

我还不十分正确的了解加红的意思大概是评手推荐出来.大家去阅读讨论发表意见.对吗?是否和诗歌大厅的理疗相似.或是低级别的理疗?你的短评外延了诗歌的有限的内涵.给了诗歌飞翔想像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5-29 08:42 发表
当人的私欲在物质里膨胀,还有什么能让大家齐心协力?

这一句说到点子上.如出鞘的长剑上游走的阳光.唯一能在妙妙的诘问前面无愧色的诗人有谁?那就是虽已休眠而未曾休养生息的是妙妙自已和静听夜雨.深圳欲望任彩初.陕西姜华山东诗韵.王西平经天霜儿等评手.他们牺牲了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创作的历程.延伸开来.可作为当代人思考的必答题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5-29 08:44 发表
当我们每年忆起,屈原的爱国精神,不就是渐被人们遗忘的——齐头并进的力量。

屈原的精神应该永远活在民族的心中.是中国人独步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本来.我要将屈原的爱国精神的发扬作为收尾,但诗中一些诗句有可能被误引入岐意,因此有可能误解诗意而导致对圣人的不恭.记得中央美院副院长朱乃正在画民族之魂屈原披发从江面升起的油画前.均在沐浴后才虔诚的动笔.故没有写有关屈原的文字.另.当时在亲戚的厂里电脑上写,端午节要提前下斑.时间来不及.妙妙的画龙点睛之语扩展了诗歌的生命力.在此表示感谢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5-29 09:04 发表


屈原的爱国精神是齐头并进的力量   学习。

静听夜雨兄也是英雄之见略同.可见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我们正直的诗人的正直不诃的良心的跳动处于同一个频率,共振出来的声音.将响亮在风吹过的每一寸空间,谢谢斑竹的支持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0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诗作你注重了细节的描述,却淡化了整体的气韵,那种赛龙舟的气势没有表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蜈蚣,------可以更加美化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5-30 08:46 发表
这个诗作你注重了细节的描述,却淡化了整体的气韵,那种赛龙舟的气势没有表达出来。

你说得基本对.我创作的诗一般在二十行到一百多行.在诗的结构上没有下什么功夫.整体控制可能有问题.以前在纸刊发,编辑也不要求'一般是不动你的字.他也没那个功夫.一次在青海日报发一首五十行的诗应该是看面子了.一句未删.但改了一个字;把葡萄肿胀的情欲的"欲"字改成"感".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