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93|回复: 11

【盘江石】@连载中 ....... 随时有停摆的可能,就想听听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幕

   
  (温馨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坐。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在盘江流域某边城,富藏天然奇石,尤以国家保护文物贵州龙化石闻名于世。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某劳改系统下属507锑矿,分来一个学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他风度翩翩,目光敏锐,儒雅俊秀,与当地一小学教师结为秦晋之好,共同厮守岁月,奉献青春。他以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赢得大家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很快成为中层干部,得以掌管地矿岩洞的勘探实权。他利用制作地矿标本的工作之便和人们对保护国有矿产资源意识淡薄的客观环境,将大量稀有矿石据为已有,还将贪婪的目光盯上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贵州龙化石。他私自出卖稀有矿石,将所得在省城购房置产,上下打通关系后调进省城。从此他更加肆无忌惮在更大范围买卖龙化石,他发誓要捞足1000万元,为出国作准备。20003月初,公安机关发出通辑令,他在一年后被从某国抓获归案。
  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成立了贵州龙博物馆。


附剧中人物介绍

张汉江:大学生 地矿科长 买卖文物 通辑犯

文 秀:中学地理老师 张汉江之妻。

岑三更:村长

杨安禄:矿长

岑天青:村长大女儿 矿山打工妹 张汉江之情人

查榕树:护林员 陈小青的丈夫

张汉河:张汉国之大弟 公务员 停薪留职 文物走私犯 

张汉水:张汉国之二弟 文物走私犯

钱 红:公安人员 张汉国之妻 

岑小青 村长小女儿 大学生 与张江江之儿子张超同学 

张 超:张汉江之子 与陈小青大学同学 恋人

司马龙:某大学校长

刘 健:境外文物走私犯

王二棍:文物制假者、走私犯

王公安:当地派出所长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集


  公元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过,山里人已开始筹划年头岁尾的大事小情。
  峡谷岸边,月黑风高。
  狗吠声时远时近。树林深处,隐约可见半岩上农家小院稀疏的灯火。
  “砰!砰砰!枪声从后山边划破宁静的夜空。
  “老更,老更!”从熟睡中惊醒的葵花婶边喊边用手向枕边推,床那边是空的,心就陡然一紧。
  “娘,娘!”隔壁房间小女儿惊喊起来。
  惊惶中的葵花婶扯起小青推门而出,大声喊叫着。
  “老更他巡后山还没回来!”
  “老更他还没回来唉!”
  先往村长岑三更家赶过来的是榕树。榕树右手提着电筒,左手牵着一条撵山狗:“婶,婶,你别急!我们马上去找!”
  很快,惊醒起来的几十户村民从各自的家中站出来,女的互相帮衬着,男的拿棍拿钗,约成一团朝后山方向围过去。
  后山在密林深处,后山有成片的贵州龙化石,更远的后山还有汉墓群。
  崎岖的石子路,在初霜的深夜行走,脚下很滑。
  村民们分成两路摸着找过去,边走边喊。
  快靠近后山腰的太师椅岩下,查二娃忍不住找个蹲处大解,脚下被一团东西绊了一下,心一虚,直起身朝前面大声喊起来:     
  “喂,快照过来!照过来看是榔子?”
  “岑支书!”
  “三根叔!”
  “三根哥!”
  任大伙怎么喊、怎么叫,岑三更双眼圆睁,半张着的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已没了气息,身体渐趋僵硬。
  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哭喊着,乱成一团。还是退伍回来的榕树见过些场面,他翻身站在坎上,朝空中放了一枪,大喊一声:“大家听我的!”
  村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抬头望着坎上孔武有力的查榕树。
  “从现在起,请岑五更你们几个叔伯辈老人分开围成个圆圈守住坎下的岑支书,保护好现场,不准任何人再靠近一步。”
  “韦二娃、查老三、小柜子你们三个赶紧在附近多搞点柴,负责把火烧燃,等派出所王公安他们来。”
  “剩下的跟我回去,准备后事,我去报案。”
  榕树说完后,用手擦把脸,转身下坎就走。村民们开始行动起来。
  后山林涛阵阵,山雾更加弥漫。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村,依江靠山,四季如春,鸡鸣三省可闻。村上约有八十来户布依人家,一水的吊脚楼背山面水而建。村民以岑姓、查姓为主,世袭的乡规,民风古朴,恪守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一家如有难,全族必相帮。村中有一颗十抱开外的千年古榕树,参天伟地,傲立人间,乡民敬为神树,常有中外游人慕名而来。农闲时节,乡民围在大树下,演习布依八音坐唱,闻之如山风扑面,山泉入口。
  快近中午的时候,几辆闪灯鸣叫着的车子开进村里,停在大榕树脚下的路边,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村民们认识的李副县长、马乡长、王公安都在。一行人冷着脸就近处的石坎上或坐或蹲,穿黑皮夹克的马乡长赶紧掏出烟发一转,边点火,边说着什么。早有村民抬着几张二板凳过来,稍倾参加搞过土改在供销社当过会计的龙二爷也泡缸茶抬着杯子送过来,招呼着。
约两袋烟的功夫,村民们才用门板抬着老支书岑三根的遗体回到村子里。哭着、等着的人们立时七手八脚地忙开了。
  “各位乡亲,对岑支书岑三根同志被杀害,各级领导非常痛心和愤慨,下面请李副县长安排。”马乡长用手作喇叭状先来了个开场白。
  李副县长一脸严肃面向忙碌着的村民:“乡亲们,经公安初步断定,这是一起持枪盗窃文物杀人案,我们将一查到底,把犯罪分子一网打尽,绳之以法。”乡民们静静地听着。
  “岑三根同志是殉职,是因公殉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这样的好同志,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我们现在要化悲痛为力量,请逝者家属和各位父老乡亲要相信公安,相信政府。下面我宣布,从现在起由峡谷乡和江岸村两级抽人成立一个治丧小组”,组长由马志国乡长担任,要全力帮助家属解决困难,把后事办好。”
  李副县长顿了顿,目光四射,提了提嗓门:“最后,烦劳各位乡亲搭把手,扛两肩,送一程!” 说完,李副县长转过身,正对白布覆盖下的遗体深情三鞠躬,人群中顿时哭声一片。
  车上下来的几个领导,在李副县长的带头下,每人都自发从各自的口袋中摸出一、两张100元的红票子递到葵花婶的手上,说了几句安慰之类的话语后,低着头、沉着脸朝屋外走去。
  除马乡长、王公安外,先前从车上下来的人,都坐上去,那几辆车又闪灯鸣叫着快速开出村子。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晚8时,县有关领导听取了案情汇报。
  “综合直至下午以前我局现场刑侦勘检情况,可以确定,这是一起文物盗窃杀人案,凶手使用的凶器为防造的‘五四式’手枪,从犯罪现场散落的三枚弹壳及死者身上的弹头可以确定。死者姓名岑三根,身高1.72米,现年61岁,家住本县峡谷乡江岸村二组,是该村支部书记,义务护林员,死者真实身份已经其家属、乡民确认无误。”县公安局长江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死者岑三更身中三枪,其中一枪被击中左胸腔,另有一枪中左前臂、一枪中左上腹。本案只有一个枪杀现场,就是死者倒下的地方。从枪杀现场往上是太师椅岩,岩上有盗挖贵州龙化石的犯罪现场,以及来不及收拾的一些作案工具和两个烟蒂、一个气体打火机,还有就是深浅不一有待进一步调查的脚印。”
  江山局长扼要介绍案情,最后他提出此案应向省公安厅汇报并成立专案小组的建议。
  县政法委旷书记听完公安的案情汇报,用右手拇指揉了揉双眼,扫了一下会场,说道:“事不宜迟,先在我们这个范围内成立专案组,还是按老样子,我任组长,江山局长任副组长,先把架子搭起来,有变化再调整。”
  “2000年元月3日凌晨,是案发时间,死者更确切的死亡时间还要等尸检报告出来,”江山局长插了一句:
  “此案可暂定代号为‘013’大案。”
  与会各位在若有所思中微微点头,并无他议。会场气氛有些松动,有人小声议论起来。旷书记呷了一口茶,扫视一下会场,提了提嗓门:
  “同志们,我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个‘013’案子不同以往,既是命案,更牵涉到我县国家保护文物贵州龙化石的被盗被挖,这在过去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因此一定要当个大案、要案、特案来办,其它工作可以缓,此案刻不容缓!”

  第二天下午,江山局长带上刑侦队长郑义驱车直奔省公安厅,到陈挺副厅长办公室专题汇报发生在江岸村的“013”枪杀案。
  陈副厅长的办公室在9楼左侧,淡红榉木装修的双开大门旁,赫然立有一块木板:说情者止步!
  “报告陈副厅长!”
  “请进!”
  陈副厅长从公文堆中露出一对剑眉来,点了点头,站起身朝对面的沙发走过来,伸出右手作欢迎状:
  “来来来,坐,坐!”
  刑侦队长郑义刚一握手便机灵地走向饮水机旁:“陈厅长,您坐,我们自己来!”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间,机要秘书小孟轻巧地拿着公文夹进来:“厅长,这是你要的资料。”转身出去时,孟洁与老同学郑义笑着点头招呼了一下。
  “小孟,你通知一下张处和李处和杨主任到我办公室来。”陈副厅长面朝门口说了一句。从郑义手中接过自己的子弹型全钢真空杯。
  江山的专题汇报在陈厅长接听两次办公电话后结束。
  “对‘013’这个案子,省厅非常重视,明确由我专挂,认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文物盗挖枪杀个案,因此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你们要与过去的文物盗挖盗卖案件联系起来,有什么问题,可直接与张处、李处汇报,省厅全力支持,必要时可直接向我汇报。别外,这几份传真资料你们带回去认真研究一下。”此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电话又再次响起。
  “今天就这样吧,回头你们到食堂吃了饭再回去。”陈厅长边说着边起身过去接。

  从省城往峡谷市的高等级公路上,一辆警字号牌的沙漠王子越野车威风四面地奔驰着。后排的江山局长紧锁双眉,从黑色公文包中拿出传真协查资料看起来。

(画外音,并展示文字图片资料)
  
——日前,上海海关查获了一起重大古生物化石走私案,缴获古生物化石500余件,包括8件“贵州龙”化石。这些国家珍贵文物险被违法者偷寄到国外。1999年10月18日,上海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检查犯罪嫌疑人杜平指使他人以“装饰石材”名义申报出境时,发现其申报出境的货物中竟然混有古生物化石8件。后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该8件古生物化石全为“贵州龙”化石标本,属于禁止出境的国家三级文物,其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此案主犯杜平案发后在 。
  ——广州市交警在处理一桩普通的汽车交通事故时,意外牵连出贩运“贵州龙”化石案。当时一辆黄色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两车司机理论过程中,又一辆大客车重重地撞上面包车的尾部,三辆车堵在半幅路面上,导致当时交通瘫痪。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大客车司机告诉刘警官,面包车上有两名乘客,不顾车被撞,急急忙忙从面包车上搬了6箱东西到后面一辆等着通过的小货车上。刘警官立即根据司机的指引,找到这辆小货车,打开车门,拆开木箱一看,那些用纸一层层包扎得严严实实的竟是一块块的“石头”,用手一抬,箱子沉重异常。刘警官当即叫来司机询问,货车司机说,他也是堵车以后受面包车上的两名乖客之雇,帮忙拉这些“工艺品”。待交警回来寻找面包车上的乖客时,发现两名乖客和面包车司机已无影无踪了。后请文物专家对扣留物品进行检查、鉴定:小点的化石共4箱,数量有42件,大的有4件,共2箱,全部6箱均为真品贵州龙化石、鱼龙化石,属无价之宝。
  ——最近,美国无偿返还我国查获的 93箱共计14吨重的珍贵古生物化石。这批古生物化石均属走私出境,基本都是自然形态,人工古生物雕琢痕迹少,99﹒9%产自贵州龙的家乡,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条大约四五米长的比较完整的贵州鱼龙化石、10条贵州龙和鱼类化石均产自峡谷市。

  略显疲惫的江山局长收好资料,摘下帽子,拂了拂警徽,把帽子正正地放在右边的空座位的公文包上,头往后靠,眯了起来。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咸丰五年冬月二十五日(1856年1月2日)的乡规民约碑,成了“龙脉”的保护神,使得这些化石得以安然无恙。江岸村的面作布衣村民发现了一块“四脚蛇”的化石,只不过当时人们不知此系何物,一时轰动全村,村民们议论纷纷,不知是福是祸。几们德高望重的室老认为,社是藏身于此山“龙脉”中的精灵,千万不能触动。控出的“四脚蛇化石”了不能带回家,否则,“火焰”太高,难以安居。为使“龙脉”不受破坏,“精灵”不被打扰,一致认为“龙脉”山上不能砍柴割草,放牧牲蓄。为使此议永久,于是刻石立碑,郑重申明:“天地之神灵,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然山深必因乎木茂,而人杰必赖乎地灵。”“以此之故,众室公议。”龙脉“牧放牲蓄,草本因之濯濯”;龙山“掀开石厂。巍石遂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惜,”为保护“龙脉”、“龙山”,公议“培植树木,禁止开挖。庶几龙脉丰满,人物咸宁。倘有不遵,开山破石,罚钱一千二百文;牧牛割草,罚钱六百文,勿谓言之不行矣!”
  晚风猎猎作响,天边暮云如带。

  江岸村。榕树下。
  今天是老支书三更叔逝去的第三天,昨天村民们用柏枝和松枝为他搭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灵堂。今天一上午,全村男女老幼就忙活开了,年老的打纸钱、搓麻线,妇女们忙着淘米煮饭洗菜,青壮男人则提了手锤、钢钎上山开石挖土修造坟墓。中午时分,20多张八仙桌己整整齐齐摆放在院坝上,居中的两张桌上爬着两头被杀好吹胀口中各含一个红苞谷白花花的大肥猪。





[ 本帖最后由 杨兴昌 于 2009-5-23 09: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感觉写就是,支持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带凳子坐着认真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报告文学的痕迹,也有小说的形式,有些句子带有诗歌的味道,在形式上比较杂,文字的环境你得统一一下比较好。还有,想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放下,别赶就是。

个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5-23 22:53 发表
我觉得,有报告文学的痕迹,也有小说的形式,有些句子带有诗歌的味道,在形式上比较杂,

那就当杂文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