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718|回复: 26

对青蓝彼岸几篇近作的品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一场泪的感伤,给我们一个答案》

                                     ——————品读蔓芷诗作:《我和诗的一场泪水》
                           

在蔓芷的文字里,我们继续被扭曲的又重新拼接的意象惊悚。以至于我们经过训练的对文字的素养,在她的文字里也会变得有些不知所措。曾经的经典,如果以水的形式无形里顺畅的打通每一个阻挡的石头,那再这样出现的经典意象就会当一个引路人,引我们去熟悉的桃花源,或让我们坐看云升起而一任水继续流尽。但显然蔓芷,以她并不知道的一种理念,解读这个世界与内心的触动。看似一个弱女子,但她显然诡谲的,不是将泪或笑意放在达芬奇或凡高的画作里,而是毕加索而是达利的画作里。时间开始柔软,挂在枝头上,披在一匹白马的身上像柔滑的鞍甲。因为她,强大的内心,一一指导着自己重新感受着这个我们过于习惯的世界秩序。

如果说我们习惯于诗以意象在言说诺言和谎言,诗以意象形成的意境在营造某个我们不以为然的秩序,那么蔓芷则从形象思维里挣扎的跑了出来,她在支解,重构。将我们熟悉的心境与情境隔离,是的,如果心境以更大的陌生感在展开,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进入情境里去。一如陶潜从桃花源里出来之后,就永远不可能再进入这个令人不知秦汉遑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这首诗可以说是蔓芷自我的解剖。我与诗以一场泪水相遇,在这个相遇时刻,令人激情四溢而显现疯狂,但真正用诗句能表现出我们的内心的伤痛和历经的苦难吗。诗者陌然的提醒着命运永远是一个单行道,让我们疲乏的被过滤去。或者此时,疯狂的诗意,只是一种病态,是一种过敏。对内心与经历的过敏。

诗歌,多少次在背离命运的单行道,单行道上没有现代的车站也没有古代的驿站,那诗歌的投宿,永远只是奢望。那奢望着,诗者不无感叹着,自己能在这奢望里,不做白日梦,心跳声此时多象声词的顺着时间的秒表滴达。

笔抢在我们的表达之前在作表达,在形成意义的时候,将我们扔弃。它开始以诗意,平静的营造我们的梦境。将我们的泪水连接起来更平静的陈述一切在命运的单行道中发生,但不会在梦境里发生。

诗在此时已经像月杳不可及,不靠岸的飘荡,只是贴近云层,在自己的倒影上站住。诗意在如此虚无的状态,让诗者放弃奢望的可能,在消失之前敛住内心的飞翔。

诗者在内心纠缠着诗意,在对抗这场泪水中邂逅的一份感伤。如果心境因为消失而变得虚无,我们是否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们是否回到这个熟视无睹的世界里而处处是诗的情境。诗者不断的质问,失去了心境我们的诗意是否还会发出声响。

诗者在陈述语气里质问,在肯定语气里坚决不作回答。这首诗本身,我们先不说是诗吧。因为诗者在定义的是她回答不了的问题。她在向自己告别,而自己在虚无里存在,在绝望的消失里存在着。

作为读者的我们一样的找不到答案。那期待诗者,再次回来再次以一场泪的感伤,给我们一个答案。

附蔓芷作品:

《我和诗的一场泪水》

疯狂有许多种方式,伸张、垂落
时常分裂记忆。疮痍是用嘴巴说不清的
它只在命运的单行道里,过滤来,过滤去

透过开满花瓣的草地,我看到黄土泥
层次不分明里,那段关于诗歌的投宿
得以慰藉。我睡在其中,模拟着象声词

这里的字符什么都埋,若推不开它
就会被染指。墨笔划过的弧度逃蹿到
语义场里,更曲折的锁链,连接起泪水
它象一个陈述句,梦,一直做它的定语

幻灭的欲望卸下包袱,月牙来不及靠岸
我沉默的深度,始终站在自己的倒影上
在诗歌面前,做一个膜拜虚无的人
我需要一次又一次绝望,再永久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四月的沼泽地我们挣扎,但终究挣脱而展现飞翔的姿态》
                     
                      ——————品读青蓝彼岸作品:四月,横躺在一片沼泽里(一组)

第一首:《把自己还给自己》

四月,在艾略特的笔下,是疯狂的。迷失的,理性纠缠着感性的荒原。
那作者,则坚强的站在四月里。因为虽然我们现代,但我们也知道三月,三月的桃花开放,三月李白送他的好友碧波天际下了扬州。那在四月里,我们不提了三月的古典,只提四月。在这个月份里,艰难的寻找,寻找一个空屋子里,那空心人,那空心之后的自我。于是,风筝已经吹掉了筝面的尘埃,于是,在冷暖相向的时候,忍受漫漫黄沙,在触动自己时,感动着。而婆娑眼眶。坐在四月里,我们在还原自己。

第二首:《和洞房花烛无关》

情感深处,总有行人早早远去,黎明之前就早早的人迹霜桥,更有过客黄昏之后不赴柳后的月升起,只是纵歌而烟花里。情深深深过几许,是一份期待。在夜色里,花朵在火柴里开放(一盒火柴把流泪的花朵点燃---这是一句很漂亮的动人的句子,我不由得专门赞叹一声),而那些往昔呢,难道是记忆里更冰凉的物质?汽过的爱情是热恋,水过的爱情是情深,而冰状体的爱情呢,是什么,行人不归,过客忘掉佳期,于是所有的晚上,不再是朝朝暮暮里的情愫,更不能确定地天长地久,那柔性如水,更不堪的是酒醒时分,佳期不再。不再有烛影摇红,描眉深浅的幸福时分。
诗句敛着如此的深,或许诗者的伤情,太悲凉了吧。

第三首:《与与生俱来相对》

既然是一组,如果四月寻找在第一首里,而情感深处失落在第二首里,那失而复得的就在第三首中。他来时,她像个石头一样的不知如何对峙。他离去时,她又像找不到方向的迷路人。失而复得,也还罢。若失魂落魄,一定是千年长恨悠悠像东去的长江水。那孤独里,将面具脱去,率性的真情的,警醒着,告诫自己。在某些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不再在来与去时,像黑色的夜间,自己更黑的迷失,在空荡荡的空屋子里,自己更空的拥有。此时,充实。是因为失而复得的,不是对面的那个归人,是自己。
嗯,诗者,找到了。

第四首:《滞涩的行程》

孤独,不是可耻的。源于诗者此时,找到了自己。无谓与有谓之间,来一次赤条条了无牵挂的放开。灯光会在这个时刻吓得闭上眼睛,称自己是盲人,而诗者,从镜子看到更真实的自己。污浊里,有柔韧,有坚强里有泪珠,但不流下来,不浇灌更荒凉的脸面。只是噙着。
不停的复制,更不如说是复苏。对生命的认真的质问。我们的行程虽然难,与生俱生的前行律令,依然清醒的知道:上了路,就不再问路。道路是曲折的,而我们坚强的行走,总可以触到光明。

第五首:《将我憔悴的妆容啄破》

四月,还刚刚开始。那敛住忧伤,泪,往心里流,流的声音是血管里的声音。不让别人知道。行程,如前半程已经错了,那错了一半,还可以修正纠偏,因后半生,后半程里,我洗去的污浊,还原成了干净。
那,路也罢,我走着。水也罢,我舟着。天也罢,我白云着。
因为,我在孤独里,找到了自己。自己,体温一量,嗯,还是温血型的。血脉,我拿了一下,没有贫血体质。
那,这首,是一内心的独白,是内心的世界呈现。一切,我想,真正的寻找,在下面一首。这首,是一承接。是前面的几首的承。也是为了下面一首的接续。
那,我作为读者,去看下面的一首...

第六首:《离天黑还早着呢》

一路是风景,当然也会有灾情。暴风雪还在咆哮,树叶,还在空无的地面上,给春天一个令旗。是的,春天的脚步正紧锣密鼓的到来。而我,继续走吧。
面向海,而飞在海的中央。
在海上相遇,我们春暖花开,但知道这样的目的地,是一更大的残忍的欺骗与谎言里,我们终避而不谈。因为诗者,在这里,有着比海子的心灵更强大。
于是,保持着足够的前行的脚步,而所到之处,不指明任何方面。但坚强的,继续。

总论:

这组诗,因为极度的内醒,而显得沉重。因为极度的自湎,而显得伤绝。
但岁月流逝,人生在沼泽地里,挣扎。
不,不是所有的沉重会给人更大的打击。
不,不是所有的自湎而给人更大的毁灭。
不,可能我们还在挣扎,但我们,至少从诗者的诗句里,得到的,还有更大的启示。因为挣扎时,我们也在挣脱。脱离开去,我们就会展现飞翔的姿态。

附青蓝彼岸作品:

四月,横躺在一片沼泽里(一组)

《把自己还给自己》

四月已到,别再提三月三
天黑之前,要学会把风筝上的风晾干
借以剥落心灵的鳞片,一枝桔梗纤尘不染

找到的同时失去,褐色原野托管的风流
还在云阻雾隔的路上迟疑着,比风甜
我再次与它冷暖相向时,黄沙漫卷

把自己还给自己,是未曾归去的结局
而匆忙和慌乱,为何泪流满面
弧线打上破折号的过程,不需要太多时间
我坐在你对面,黑暗一直在空屋子里转

《和洞房花烛无关》

有人打马黎明,有人纵歌黄昏
那种埋藏在黑夜的感觉裸露着干唇
一盒火柴把流泪的花朵点燃
睁开或者闭上眼睛,冰魄之梦都在旋转

斥力辗轧深陷下去的额头
雪地上的爱,寻找遗落的星星
作为温暖的异常物
它们在零度以下仍旧没有结冰

一枚刚发芽的叶子无限扩展
四月的曲折,和洞房花烛无关

《与与生俱来相对》

注定要用遗忘捂严忍痛的伤口
注定要用一生中的一年过来凭吊
你来临的时候,西山里的石头安详
你离去的时候,东边的我成为迷路的人

真正的活着,并不一定就是直立行走
我们在围成一圈之后,脱去面具
一种高贵,并不适应原始的水性
将十个手指伸开,让它们与与生俱来相对

摒弃那些对美与丑的虔诚,我们警醒
黑对黑的漩涡里,空又对着空

《滞涩的行程》

白泡沫编造一些不得已的逻辑
我们可以发泄,可以痛快
还可以面无惧色,把飞翔推开
无谓与有谓之间,只是一次献身
灯光忽然失明,敞开门,无人

折射光芒的凹面镜,还是那么污浊
远离伪善的车辙,掌心击落大海的硬
那些海草采用的是柔韧的形象吗?
比坚强更深的裂缝,噙住泪珠

风暴被复制,波纹卷走滞涩的行程
拱形的楼顶就在对面

《将我憔悴的妆容啄破》

请把四月埋葬在胭脂里
请把胭脂涂抹在无泪的脸上
它夜兰一样的香气粉饰了忧伤

忧伤的过程也是一种抒情
为了证明是对还是错
我必须不断去修改行程
这种游离的唯美,叫干净
干净的心中,装满白花花的太阳

抒情的栈道,将我憔悴的妆容啄破
对面有一面大镜子,我注视它时
只有血液和体温保持着完整

《离天黑还早着呢》

最先折腰的暴风雪还在风中彩排
折戟沉沙之后,它才能够轻舞飞扬
而我所坚守的树叶一直镌刻冷峻
春风拂面,一片尘埃颤动了

剥掉一截失色的桔枝,继续走吧
海域静寂,离天黑还早着呢

那抹沉淀的霞光正准备包袱和武器
如果在海上相遇,我们要勇于无言
孤帆远去,我们避而不谈

我看到已经抖开多时的一角衣裙
比海市蜃楼消失得更残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斑的文字,于我来说,还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我常常在青斑的文字边缘,想象这个有些神秘的女子,如何用一枝笔,架构一座座迷宫!

看来风斑才是一个能穿越青斑的文字迷宫的人,所谓的以文相交的愉悦,应该大抵就是这样了吧? 问好风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阅读风兄
似乎点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挂赏!!慢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对心灵的一次逃散,再诗意的表述其实说到底,也是一次放纵和收敛的过程。青蓝的文字多是率性而为的,我不敢把它比作是天上的白鸽子,但最起码它也是天上的一个只小麻雀吧。我总是喜欢随性地鼓捣着这些分行的文字,并随着它们一起纷飞。在写的此刻,我就是我。可我写过了,我可能也不是我了。其实挺矛盾的。但回头想想,好象与大哥平时对我所说的置身其中,关乎其外有同样的效果,情境在内,心境在外,最后的提升之妙,才是诗意的最终抵达。只不过,我的主观度我还是没有把握好,虽然我在创作的时候一再回想着大哥对我所训。不能说我没有领会,没有体悟,只能说我做得不够好,运用得不够好。所以,一路诗过来,这几首诗歌,还是我的主观在占着上锋。

大哥的解读平静而泰然,却散射着五彩光芒。这种抵达不是表面的,而是直指我诗歌内质的纯粹的抵达。这些解读之字象一股悠扬的旋律弹奏着我诗歌的疲乏,有一股更耐人寻味的力量。其实,大哥字里行间的暗示我已经读出来了。在这诗歌的无涯的水平线,要靠什么取得平衡呢?这是我在今后诗歌创作上所必须面对和处理好的问题。

大哥一直以来的鞭策和鼓励,青蓝无以为报,唯有感谢的连继播报。与大哥握安并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是对心灵的一次逃散,再诗意的表述其实说到底,也是一次放纵和收敛的过程。

-----------赞成。学习浩荡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无边,经常提示我们芸芸众生,如何去除贪、嗔和痴。在善业里完成人在活的时候的意义,而止息于恶业的扩大与推广。就佛的最高境界自然还要提升自己,不能仅仅止于善与恶的对立对抗里,更要上升佛法里的业。超离善与恶的界限。
佛法更说过:口业之恶,更是恶里大极。积口德,修自身,而参悟佛法,完成人的意义本身。

上一番话,只是我偶尔看佛法书的一些粗浅认识。特别是近日与友人去访我所居城市名刹归元禅寺,见到一墙上存有许多伟大思想家与哲学家对佛教的认识。其中一句,印象深刻,所说之人是马克思,他说:佛教是最强的辨证法。
所悟马克思之评价,所体会的是:执于一贪,精于一嗔,溺于一痴,就辩证角度我们即可以从中得到益的收获,因为不痴不成戏,不满有一定程度是向上的车轮,贪婪有某些时候是人自私的必然,也是自我保护的基础。但有益时就有不好的地方。所以佛法提示我们人生,仿佛是永远装不满的杯子。学会自醒而自知。
何谓装不满的杯子呢:
一装满碎石的杯子,装满了没有?
没有。因为我们可以再装一些沙进去。
装了沙之后,杯子装满了没有?
没有。因为我们可以再装一些水进去。
装了水之后,杯子装满了没有?
没有,在水里放些或糖或盐融化其中。

又说了一通对佛的粗糙的理解。那言归到读青蓝彼岸的诗句。曾经与青蓝诗友说过苏轼的一个意思。诗在诗中更在诗外。推广开去,也可以说是即在心境之中,又在情境之中。打通融合,可能就是诗意的存在。

就白话文的发展,我们一般认为是上世纪的五四运动开始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去读四大名著,这些作品有的在宋朝就有话本,而成就于明朝,和清朝。其中除了《三国演义》我们感觉有些古语,其它三部难道不白话。说到这点,其实意在说明,我们的白话诗,就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其实不是凭空,更不能说是由五四运动一个提倡就无中生有而出的。推崇这四大名著,就旨在说明,文字内心的逻辑性,规律性,又何曾不是我们习诗之人要好好的揣摸与体会的呢。接着说下去,符合内心的某种逃离,又岂能不遵从外在的情景之韵呢。

结合蔓芷的这几首诗,其实作为一个喜欢文字,或者喜欢诗句的自己。我读到的她的文字或我所写的思考,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因为我们在这位作者的纷飞的丰富的跳动的散开的又不断的蒙太奇似的手法的面前,或许会产生困顿和迷惑。我相信蔓芷是认真的作诗,那这样的诗句我们如何理解与体会呢。于是,我理顺自己的杂乱与迷失,我忘记我自己进入这样的诗句里。确实,与其说我读懂了这样的诗句,或者说读懂了诗句里的心灵,更不如说是在这样的诗句与心灵面前我在读我自己,辩证一些换个角度思考自已能否存在。

这样的理由,让我写下上面的诗评与读后感。

自己在这里经常提倡几种赏读的方式:
一种方式:从别人的诗句里,去解构解读他们的思想与诗境。
二种方式:从别人的诗句里,去读自己的思想与诗境。

匆匆敲出这些字。以向诗歌报里的诗友问好。也问青蓝诗友创作不断,而诗意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鈍刀 于 2009-4-28 19:33 发表
青斑的文字,于我来说,还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我常常在青斑的文字边缘,想象这个有些神秘的女子,如何用一枝笔,架构一座座迷宫!

看来风斑才是一个能穿越青斑的文字迷宫的人,所谓的以文相交的愉悦,应 ...


谢谢小钝刀。如果说我的字是迷宫,那大哥不是穿越迷宫的人,大哥是敢于走进迷宫的人。真的感谢大哥,大哥这个走进的过程,也是让我正面学习的过程。
话又说回来。我的字难道真的是迷宫吗?反正我自己不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轩雨抚梦 于 2009-4-28 19:51 发表
来阅读风兄
似乎点破

问好你。破的同时立,这应该是一个过程,深层次阅读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乡巴 于 2009-4-28 20:16 发表
挂赏!!慢慢学习

问好乡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8 23:41 发表
诗歌是对心灵的一次逃散,再诗意的表述其实说到底,也是一次放纵和收敛的过程。

-----------赞成。学习浩荡的评论。

问好阳光兄。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09-4-29 10:54 发表
佛法无边,经常提示我们芸芸众生,如何去除贪、嗔和痴。在善业里完成人在活的时候的意义,而止息于恶业的扩大与推广。就佛的最高境界自然还要提升自己,不能仅仅止于善与恶的对立对抗里,更要上升佛法里的业。超离善 ...


大哥,读过你的回帖,蔓芷似更有所悟。谢谢大哥又进来,并不厌其烦。

大哥的这番感慨,是一次对身心的洗礼,也是一次对诗歌的洗礼。这里不仅只是你我,还有他,她,我们。这对于我们爱诗的大家,对于爱生活,爱生命的我们大家,都值得悟道。大哥切得准,切得巧,也切得深。这样的视角即是透视,也是解剖,更让蔓芷佩,不经意间又长了些许见识。

都贴心收藏了。再谢大哥。我不祝大哥创作快乐,只祝大哥生活快乐,提前祝福五一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继续学习~
一种方式:从别人的诗句里,去解构解读他们的思想与诗境。
二种方式:从别人的诗句里,去读自己的思想与诗境。
确实,一般也是从这两种中去找自己的支点,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蓝有幸结识这样一位兄长,祝福。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