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42|回复: 24

阅读风浩荡诗作:《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

                    ——————阅读风浩荡诗作:《窗外下雨,窗内人被某种情绪触动》


当风歪着脑袋朝一个方向吹的时候,它们给天空让出的高度会蓦然地落到我们的视线里。这只是我的一种假设,我假设风也是具有人性的生命,天空是人性的心灵为最终高度的攀爬。那么在此刻,它们统统被我赋予了一种旷远达观的力量,当它们与我所要表达的内容粘稠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它们并不炫目,但它们必然是耀眼的。一切事物在这种比喻下会慢慢地醒来。阅读风浩荡的诗句,我们必须也这样品读。以我们自己的心灵为中轴线,在线的二端,一端系着情,一端系着境,但它们并不是各自为政的。

风浩荡诗歌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意象化得极为巧妙,他用以写意,用以说情的“物”均是变了形的原生态的延展,这种物的人性化,物的巧妙化,在他笔墨的调理下,得以合理地,诗意地升华。这种手法在风浩荡的近作《窗外下雨,窗内人被某种情绪触动》这一组中得以集中表现。

我浅语几句,试着走进风浩荡的诗里,暂时充当一下风浩荡诗歌中的局内人。

《窗外下雨,窗内人被某种情绪触动》


《迷宫》

处处设房,处处不设防
他按路所指
快三拍的走,然后转弯
每一房有四面的墙
每一垛墙,可能有窗
有门
还有是,让你继续顺路走下去
然后转弯
直到迷路,即使找到出路也不知所归

他看到
街上的树,向上找方向
路上的房子,呆立着,似乎也在长,似乎哨兵保安
似乎冷冷的把城市设计成迷宫
在你进的时候,拒绝进
在你出的时候,让你留驻

更高的房子里,开了一小窗
一个人,把目光扔在更高的地方

被他看见
那目光像一团雾,更像指尖的烟灰
他慢四拍的走着
像一烟灰缸似的,装着这目光这烟灰

【浅语】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时常有惶恐不安的感觉。现代人生存压力普遍过大,这种压力本身就是对心理的一种掸核和挤压。风浩荡这首《迷宫》创作的初衷可能正基于此。诗中开篇前二节笔墨,表现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走,如入迷宫。这种情绪的浸透,有点沉重,这是一种从哽咽到哽塞,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却始终无法被时间或空间掩藏起来的情绪。是一些真切的,琐碎的细节串起来的炎凉之图。

后二节的描述中,风浩荡利用空间位置的腾挪转换,自然而然地介入了另一个“人”,以及与诗中“他”的视线交接,都是为深化诗歌“迷宫”这个主题打下的伏笔。那个新介入的“人”与“他”之间的对望是冷的,冰的,霜的。这是小范围之内的迷宫,又构成了二个人陌然的迷。这是对前二段大幅描述的城市迷宫的一个有效的补充。虽然速度慢下来,但树叶却一直在梦境的白月光中摇晃。

结尾的灰色调,可能是痛苦的,但却是可依可感的。生活于城市迷宫中的我们就是每天游弋于这城市迷宫中最直接的思想者。思想者是痛苦的,但因痛苦而清醒。思想者是清醒的,但因清醒而痛苦。结尾的灰色调其实也是一种对真实境况的舒展,若有一分坦然,不紧不慢,张驰有度。

《唇冢》

把语言的翅膀
钉在
唇的墙上

想飞?

让我给墙凿个洞
容我长一点的时间

之前
你先钟摆一下
把自己左倾右倾
摇在梦里

【浅语】风浩荡的这首用了一种很妩媚的表达方法,把他所设置的情境故事置于淡淡的馨香氛围中。“唇冢”这二个字的组合让人惊叹。“唇”是用来说话的,“冢”在这里我理解为是一个小小的困围,把唇齿困围住,就应该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情境状态。但这种欲言又止,却又是欲罢不能的。这种自然的心情既有缠绵悱恻,亦有婉转轻盈。如果把这种干净和明亮放置在梦境钟摆的空白页之中,又怎么能够是孤独绽放的昙花一现呢?彼此之间一直默念着一个隐秘的名字,谁又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唇可能一直闭下去,只字不言,但心灵早已经翩翩起舞,象飞翔在暗夜里的萤火虫,所有的黑都是点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美丽与期待捉迷藏的过程。

《守望》

月,挂在云的枝头
没有长好
太高,也别攀上去

等熟透了
会落下来的
水果
砸在你的头上

就是涩的酸的
你也要咬一口
说很甜

【浅语】风浩荡这首写得应该是男人的“守望”,而且是特别霸道的那种。“月”能长成什么水果呢?如果按风浩荡的写法,那我想,相思果就应该就是“月”的“变种”吧。这么大胆的想象,出乎意料之外。果子熟了,自然会落在瘦瘦的泥土之上,那游弋在泥土之上凡心的妩媚,一定是挂着心的残梦。因为有爱,因为有情,这种形而上的残,也是完整的。因为内心层面的完整和坚定的期待,无论任何滋味,都必是甘甜的。这首任心情虚构的诗句,仿佛花瓣落在春天,这种守望并不模糊。如果把情爱皱成绝句,再装桢成风景,再裱入心里,那么这一刻的凝神不动,岂止无饵?

《想》

一只鸟
巡视天空

太阳太虚无,比月亮远一点
地球上的地平线
四周望去
就是一个圆

把这个圆
提起高一些呢
高过山
漫过水

这只鸟
还在想,为什么
用云洗了一下
这线就断了,成了碎碎细细的雨点

【浅语】《想》这首诗,诗得很陶器,仿佛一种落幕后的尘封,让我们陷入冥想的状态。在春天的早晨遇到一只小鸟,那些青嫩,悄悄拔节出一场预谋,它们一部分上升,一部分沉淀,一部分适合呼吸。无论怎么分配,都脱离不开现实存在的生命圆中。此圆也可以是彼园,我们就是这个园中的小鸟,不知疲倦,畅快中、怅惘中飞翔着。在有雨的清晨,雨滴亦是彩色的,一如我们一直生活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一边是粼粼水波的凸起,那么另一边定会是无法自拔的凹现。这个世界之圆,总是和谐的,圆满的。最重要的是在于你拥有怎样一颗幻想的心灵,更在于你幻想之后的飞翔,明天的心灵用欲望的手心如何在不断摆脱自我中去招回。

读到最后,我不得不叹:有一种错觉,难以辨别。风浩荡最后这首诗提供给我们的能动信息量太少了,我对诗歌的印象在一直模糊着,所以我只有想象着以自我式来进入,如果与你的诗出本意相悖,请风浩荡海谅。

在这个没有月光的晚上,夜雨潺潺。我在匆忙中追赶这些诗句之后,我知道,在生活的终点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的组合。那么对于诗歌这道多元方程式的解答,它的解也并不是唯一的。当一切都静寂不下来的时候,一切就都会矮下去,一切又都会重新开始。亦如草尖上滚落的一滴露水,它总是知道,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明天,会是焕然一新的。

[ 本帖最后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4-25 21: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5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浩荡诗歌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意象化得极为巧妙,他用以写意,用以说情的“物”均是变了形的原生态的延展,这种物的人性化,物的巧妙化,在他笔墨的调理下,得以合理地,诗意地升华。

点评得当,欣赏风浩荡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诗好评,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
————————————————————
这标题就是一句好诗。学习,问好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评要挂起来大家学。一起提高水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望》

月,挂在云的枝头
没有长好
太高,也别攀上去

等熟透了
会落下来的
水果
砸在你的头上

就是涩的酸的
你也要咬一口
说很甜

【浅语】风浩荡这首写得应该是男人的“守望”,而且是特别霸道的那种。“月”能长成什么水果呢?如果按风浩荡的写法,那我想,相思果就应该就是“月”的“变种”吧。这么大胆的想象,出乎意料之外。果子熟了,自然会落在瘦瘦的泥土之上,那游弋在泥土之上凡心的妩媚,一定是挂着心的残梦。因为有爱,因为有情,这种形而上的残,也是完整的。因为内心层面的完整和坚定的期待,无论任何滋味,都必是甘甜的。这首任心情虚构的诗句,仿佛花瓣落在春天,这种守望并不模糊。如果把情爱皱成绝句,再装桢成风景,再裱入心里,那么这一刻的凝神不动,岂止无饵?

----------------我读下来感觉是一个爱情的告诫类的警句。比如说,不要早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青蓝斑斑的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谢谢青蓝~
学习两位~
呵,有时觉得《守望》里写的本是一根鸡肋~
或是一种"流行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语】风浩荡这首写得应该是男人的“守望”,而且是特别霸道的那种。“月”能长成什么水果呢?如果按风浩荡的写法,那我想,相思果就应该就是“月”的“变种”吧。这么大胆的想象,出乎意料之外。果子熟了,自然会落在瘦瘦的泥土之上,那游弋在泥土之上凡心的妩媚,一定是挂着心的残梦。因为有爱,因为有情,这种形而上的残,也是完整的。因为内心层面的完整和坚定的期待,无论任何滋味,都必是甘甜的。这首任心情虚构的诗句,仿佛花瓣落在春天,这种守望并不模糊。如果把情爱皱成绝句,再装桢成风景,再裱入心里,那么这一刻的凝神不动,岂止无饵?
评得妙,语言优美,创作型的评论,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的人得到青蓝君的评论,大概是一种光荣的事吧。诗,我喜欢《迷宫》;文章,我特别喜欢与评论诗无关的文字,比如下面这两段,我是当作诗来读的——
“思想者是痛苦的,但因痛苦而清醒。思想者是清醒的,但因清醒而痛苦。”
“在这个没有月光的晚上,夜雨潺潺。我在匆忙中追赶这些诗句之后,我知道,在生活的终点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的组合。那么对于诗歌这道多元方程式的解答,它的解也并不是唯一的。当一切都静寂不下来的时候,一切就都会矮下去,一切又都会重新开始。亦如草尖上滚落的一滴露水,它总是知道,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明天,会是焕然一新的。 ”

当然我并不赞成你乐观地认为“明天,会是焕然一新的。 ”明天是不可预料的,也许是个更糟糕的天气,犹如“彼岸”永远是个谜一样。
“诗得很陶器”,读着有点不习惯。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4-26 12: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
这首小诗读起来很妙 可以停下来想象 发出会心的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乡巴 于 2009-4-25 18:21 发表
风浩荡诗歌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意象化得极为巧妙,他用以写意,用以说情的“物”均是变了形的原生态的延展,这种物的人性化,物的巧妙化,在他笔墨的调理下,得以合理地,诗意地升华。

点评得当,欣赏风浩荡的 ...

嗯,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9-4-25 18:31 发表
学习好诗好评,问好二位。


胡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溪高羽 于 2009-4-25 18:49 发表
窗内的静,永远只是临近了边界
————————————————————
这标题就是一句好诗。学习,问好两位。

这句,我也喜欢呢。问好高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5 18:58 发表
这样的评要挂起来大家学。一起提高水品。

谢谢阳光兄鼓励,一起挑战,一起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5 19:42 发表
《守望》

月,挂在云的枝头
没有长好
太高,也别攀上去

等熟透了
会落下来的
水果
砸在你的头上

就是涩的酸的
你也要咬一口
说很甜

【浅语】风浩荡这首写得应该是男人的“守望”,而且是特别霸道 ...


青蓝凭感觉,阳光兄也是凭感觉,只要有道理,等式就成立。
不过,我私以为,您这人说法有点跑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