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3|回复: 10

点评4、8、9、13号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并点评4、8、9、13号作品


一、4号作品:


1、《临街的门窗》(固定题)
通过一声梆子、一只猫、一朵桃花铺垫出一个街道的场景,意境鲜明,动感和画面感很强。这些线索再连接到临街的门窗,“窗格子老了,灰突突地落满噪音”“ 慌忙撞破门扉”“ 在一扇门和一叶窗的身后”等句子聚焦门窗,线索连接流畅,情节鲜明可见。尾节再通过“一朵桃花挤了出来”“在一扇门和一叶窗的身后春天删节”表达季节的变换。有文字功底,节奏和旋律控制的不错。唯一是缺少些深入,只表达了一些现象,延展的空间小了些。


原诗如下:
窗格子老了,灰突突地落满噪音
卖豆腐的梆子声,准时敲响那层窗户纸
目光总想捅破什么

一只猫蹲在窗台,忽然机警地逃掉
他的瞳孔由大变得更大
杂乱的脚印层叠地堆积惊恐
然后慌忙撞破门扉

一朵桃花挤了出来,象春天的水袖
一直伸到老街的深处,捡拾着临窗而过的名字
然后一一晾晒
在一扇门和一叶窗的身后
春天删节


2、《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意象诗)
以“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为排比展开并深入进去,作者把流水作为琴弦,围绕流水的琴弦把事情说开,有弹性,有意境。但是枝节飘了些,描述了一些表面,核心中缺乏一些植入,平面化了。


原诗如下:
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

卵石们整齐地排列
歌声亮在水草招摇的额头

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

雾化的远山留不住青鸟的欢鸣
一堵墙在跌入水中的时候获得永生

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

在月亮之上,吹玉箫的人渐渐冰冷
该入戏了,只是今夜

别碰!流水中那根抖动的琴弦

3.《和谐》(赏图诗)
一幅轻巧的写生,在淡雅的境界里描述了一个安静的画面,给换面置入许多的美好,也寄托了美好的希望,视角不错,文字简练。略微散了些。


原诗如下:
小小的瓷罐睁一只闪亮的眼睛
把握着和自己的内心一样的圣洁
任一条藤做无畏的攀登吧
爱情也好,友情也罢

岁月的红砖,陈列乡情的倒影
多么圆满!这一纸的温馨

过多生活的饰物掏空软勒
就让一纸淡墨在砖红的背景下
将生活的细节升腾


二、8号作品:


1、固定题目诗: 《临街的门窗》
以叙事的形式描写了城市改造中的拆迁,通过一个街道日常的场景,铺垫出热闹的城市街道,最后定义房子只是一个“一块块砖走过的痕迹”,人们走到哪里,无论什么地方,“打开门窗看到花花世界,关上了,就回到黑暗,虽然分别住进好房子和破房子,但那终究是自己的家。
说了一个道理。诗歌散了些,铺的开了,稀释了思想和意境。


原诗如下:
被林立的楼群包围着,那一排低矮的平房
临街的墙壁上被刷了个大大的红圈圈
中间醒目地写着打上红叉的“拆”

透过窗户看到形形色色闲散的人
玩鹰的,卖鸽子的,倒腾旧货
和古董瓷器的,五花八门

每天被叫卖声和嘈杂声包围
还要担心被街上的人偷窥
邻居家的三轮车经常堵在门口
那个老乞丐每天照例从门前走过

这房子不过是一块块砖走过的痕迹
隔着那道墙便化出各自的天地
忙碌的人在暮色里渐渐消失的身影
像一根根木头隐入各自的房子里

打开门窗看到花花世界
关上了,就回到黑暗
虽然分别住进好房子和破房子
但那终究是自己的家


2、意象诗:《诉说》琴弦  墙  水草
《诉说》把三个意象贯穿于一些哲理和感悟中,通过自然界的物体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诗歌情感丰富,情绪饱满。意象诗似乎应该以意象的形式为主,通过叙事来表达容易散去。本诗铺垫的多了些,淡了诗意。


原诗如下:
天空向大地诉说悲伤
会变作雨落下来
树木向云彩诉说爱情
就拼命地拔开自己的身高
水草眷恋池塘里的鱼儿
低声软语占尽缠绵

这个季节
我会更多想起雨
春天的沙尘能多少被抑制
拨动思绪的琴弦,徜徉河畔
看柳絮翻飞诉说春天

想起雨,就会想到眼泪
想到眼泪,就会想到舍弃
想到舍弃,就会想到爱
想到爱,就会心疼
心疼山盟海誓
心疼那个名字
心疼曾经的憧憬
心疼相爱的往事

大山可以诉说
有泉水相守
大海可以诉说
有日月作陪
惟有爱不可诉说
那是雨水加键盘敲出的魂

3、赏图诗:《走过雷雨夜》
把场景设计成为离别,诗歌的内核里包含着痛苦、害怕、担心,经历过霹雳和雨夜之后,沉淀为宁静与安详。有那种大彻大悟的境界在里面。情节隐的深了些,内部没产生出爆出的力量,外延上缺了。


原诗如下:
再没什么使我害怕和担心
经历了那骇人的雨夜
天已放晴,晨曦从窗口溜进
点燃了房间,风无声地滑过窗外
那束马蹄莲静静地倚在瓶中
永结同心的花语刺痛她们
霹雳过后已经再没意义
垂头,无语,静静陪伴着
班驳的砖墙和安详



三、9号作品



1、《临街的门窗》
在变与不变中说变,这个技巧用的好。前面铺的多了,也与后面关联度不大,开始的铺垫冲淡了后面的包袱。


原诗如下:
我曾想过那穿墙而过的是我的笑
带着远方的森林,带着摇晃的花朵
还有那一阵阵风声和鸟鸣

那田野里的麦芽儿染上新绿色的幽香
一颗赤子之心沾满了泥与那片土一般甘裂
于地表,于地里,于季节之外的气节

临街的门窗,与内与外通了个气儿
时间变了,地点也变了
该变的都变了,它却没有变

2、《琴弦 墙 水草》
这个短制有一种意境,琴弦、墙、水草的三者关系通过音符连接,使用透过来传递内部的相互关系。简练但平直了些。

原诗如下:
手抚过琴弦
乐曲,却透不过墙的影子
和水草的一次摇晃


3、《窗外是什么》

对画面简单的素描,有点解说词的味道,设问和回答连接线索。要再增加些深度,增加些诗内的稳定性。


原诗如下:
蓝色的花瓶里,那是一束洁白的马蹄莲吗?
从形态上看似与马蹄有几分相像。
暂且就称它为马蹄莲吧!酷似一春的禅意。
暂且就称它为马蹄莲吧!酷爱这满屋子的诗。
和大蒜摆在一起,又与烟盅摆在一起,
道不清的,到这不必弄个明白。
简短的停留之后,抬头望向窗外
是什么?是春天过渡到夏天的过程。


四、13号作品


1、固定题目诗: 固定题《临街的门窗》
这诗文字老道,情绪冷静而稳定,内核里的东西藏着一种尖锐的刺,随时可以刺向某处。作者以朦胧的手法描述《临街的门窗》的一系列变化和故事,彻底隐蔽了主题,用主题个体中鲜明的个性拉出枝节。节奏有力,不错。隐地深了些,输出能量低了些。进入要给个踏脚之地。

原诗如下:
于张纸,文字走失形状
那是一场高空的情节,从你
极不愿意的口中吐出

落地开始变样,一堆红
出售结局与你有关,可你
黄连一样无法转头

你走上了相片,笃笃有力的笔锋勾列着你形象
被审判的始终找不到真凶
唯一的证人,你却无法张口

2、陌路:《琴弦  墙  水草》
隐中之隐,琴弦-----出声,墙------四面坚硬,水草--------海底丛生。核心----------指数。

原诗如下:
放到议事台上,我才能出声
四面坚硬却让我移不出半步
多少争论,有关指数
经年来,海底丛生

3.《密室》
《密室》的创意很好,密室里展开好多故事的线索,一些心情的表达。个人觉得,似乎与画面脱离了。

原诗如下:
捣碎山河,春秋
一条路,始终无人触动

我是最先跌落海底的鱼儿
因为一些诱饵,过早地奉献了我幼嫩的嘴

当丰盛,火一样地漫延
最早的一些青翠,时光中斑驳不堪

我终于学会上岸,那已是
万家灯火之后的辉煌

在我静静地叹着口茶
一段涟漪纷繁地收紧,一扇门悄悄地打开
一些远去的
激情地回来,路上
凝立














.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4 10:39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诗和评。阳光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敬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没有完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9-4-23 23:05 发表
跟着学习,问好。

谢谢胡月兄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4 11:32 发表
完成了

不砍我的了?
吃亏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个,一块儿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辛苦了,读,并且读进去,再读出来,将内化后的感觉呈现给我们分享,的确不易。学习好诗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意见我收下了。很细致,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