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他们叫我光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之地先生,我的诗歌毛病很多,要谢你上次的评,更谢谢你这次的砍,修理枝节才是好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诞生一个有争议的精品

我的那个精品也是一个,阳光这次平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恨无边 于 2009-4-20 23:01 发表
又诞生一个有争议的精品

我的那个精品也是一个,阳光这次平衡了


有争议就有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 于 2009-4-20 23:07 发表


有争议就有提高。

也是追求平衡的高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交代:

写这篇东西出自于多次改名字,而这些改动是来自社会的变革,年轻一些的人可能不能够体会到那些年代的社会内容。最早的名字是苏联专家给起的,后来中苏断交了,名字就没了,那个名字是我最喜欢的名字。后来文化大革命了,苏联是修正主义,要有革命的名字,就起了个文化大革命的名字,然后我下放到农村了,因为是黑五类子弟,名字就黑了(我没有下放过,是艺术添加),之后改革开放了,要有更新的名字。等等吧。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有很深刻记忆的。

写这些的时候,我不能把历史事实交待出来,那样诗歌就没办法写,所以隐去了历史事件,这样对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所以发这诗之前,我很犹豫,毕竟跨度那么大,能够告诉人们什么呢?

我一直有一种冲动,要写这些,要把它们写出来我才舒服,就这样,我扔出来《他们叫我光子》。我写的如何其实也不重要了,我写了那段历史,把它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表现出来,我觉得就安心了。

自己认为,这诗歌中是存在一些毛病的,青蓝已经揭示了,我也知道自己写诗歌的毛病,一贯都是冲锋一样就出来,文字的功底薄弱啊,显的有点傻。在线索连接、意象关系、内部张力和外部延伸等方面经常照顾不到。我强势的方面是有生活有感受,具有比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感悟,我弱的方面是我不关注文字本身,仅关注创新和情绪的发泄,寻找文字弹出来的快感。

这诗给我精华,我是料想不到的。这要感谢诗歌报的真诗人们对我仅仅的优点的赏识。出现争议我是有准备的,我的想法是,砍下去,如果死了,就再来,如果砍出个东西来,至少它是个东西。所以,我是不怕砍的,砍起来很舒服。如果一首诗歌,连砍的条件都不具备,我想那可能已经不是诗歌。

乱七八糟写这些,希望你们了解我的想法,来诗歌报3个月,是我很快乐的3个月。谢谢关心我和关心我诗歌的朋友们,其实我很喜欢你们每个人的诗。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0 23: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于苏联和中国热恋阶段的老诗人啊?

失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见供参,问好阳光兄

我不太看好这个实验性的作品,我能够猜出诗歌文本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我不认为诗歌文本比较有效地表达了它想要表达的东西。即使在表面上文本的线索看起来很强大,我还是很个人化地认为诗歌显得细碎、断裂、含糊、旁逸过多,而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感动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迎风直言,你下刀砍的是地方。我在老实交代里说了。你说的“诗歌显得细碎、断裂、含糊、旁逸过多,而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感动我”。正是我担心的问题。事实上,我感动了自己,或是感动了一些和我有相同感觉的人。在今后的写作中,我将会注意这个问题。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楼主也是从文革那会儿过来的啊,那怎么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历史的原因我被改过多次名字,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改革前,改革后,我其实最喜欢原本的名字,但它们不存在了。

郁闷,一直以为阳光还是孩子,原来是大人了,里面的仓颉 被你 误写为 苍颉了, 可能打字失误,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19 20:43 发表

这一句话确实我想了很久,你给我个建议吧

说真的,看出的容易,想出的就难了
呵呵,今天看了青蓝斑斑的评,再来感受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09-4-21 00:54 发表
原来楼主也是从文革那会儿过来的啊,那怎么还……

问好ZLG,那怎么还。。。。。。或者悄悄告诉我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名字为线索,窜起人生的经历,窜起社会的大背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微型的社会史,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且从作者的回复中得知是自己的历程,更是令我感动。当然,一首诗难免有缺点有瑕疵,一件艺术品也是如此,就我本人认为,从没有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的,太过于完美,那是公式而不是艺术。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过渡有些生硬,在叫为“光子”的转换有些牵强。整首诗的个别词语也有些扎眼,但不影响这首诗的震撼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来感受,学习精华作品

诗歌的思想性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