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943|回复: 32

读诗记忆(之六、七、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六、读TY《继续说说》
   
      我非常喜欢这样有个性的文章,这是真正的精品。欣赏“会说些什么,什么时候停止,不知道,实在也不是很有必要弄清楚”这样的写作态度。不过我认为“厚颜、无耻”和“自信、自爱”是有区别的,凡是在实现自己目标时会损坏别人利益的,就应该算作前者,反之就是后者。用你的文章举例说,“你糊弄我,我糊弄他,他糊弄你,彼此彼此”这应该算为前者吧?
   还有,“比如大家都兴趣极大的性事,狗儿就很直接,光天化日大街之上就干了;鸟儿稍费点事,叽叽喳喳开了尾屏就来事;只有这人最为麻烦。。。。。。”其实现在妓院多的是,进妓院就像狗儿一样直接,这取决于个体,大概有人喜欢单刀直入,有人喜欢转弯抹角,我是喜欢后者的,而且我觉得男女之事之所以有兴趣,正在于转弯抹角的过程,最终的交配倒是没有多大趣味的,其实所有事物的最终结果都没有多大趣味,就拿人来说,古人的最终结果是黄土一堆,现代人的最终结果是骨灰盒一个。
    
     《教书育人》一篇我认为入选任何一本当代选集都毫无愧色,正因为都毫无愧色,大概都不能入选,这就像选美一样,入选的多是银样镴枪头,而且真正有韵味的美女也懒得去出风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喜欢《知道》,喜欢这样的话:“你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已经知道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知道。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看别人,要紧处在大体;看自己,关节却是那些细致的。”但我不同意用一次重大事件确定人物的好坏,而要看日常中的所作所为,一个人在一生中做的好事比坏事多,我们姑且称之为好人,一个人在一生中做的坏事比好事多,我们姑且称之为坏人。所以我敬重雷锋远胜于黄继光、董存瑞,因为后者在同样的状况下我相信不少战士都能做到,前者的大爱是悲天悯人的圣人行径。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伟大,它不仅亘古不灭,永远照亮人性,而且我坚信必将历久弥新。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大毛病之一,就是把官当作最伟大的事物,而轻视甚至蔑视真正的伟大,所以,纵然是昏君和暴君,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远比人文大师和科学家伟大得多,正确得多,光荣得多,而不知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全在于那些人文大师和科学家创造的璀璨的人类文明和文化。何以我不赞成用一个重大事件作为判定人的好坏的标准,亦有说乎?有时累了我就看看电视,电视节目虽多到无数,但多数是极浅薄、极粗俗和极无聊的,唯一值得认真看看的是“动物世界”,我看到无论哪一种动物,当同类遭受了灾难,它们都拼命援救,身为人类的一员,如果对同胞的苦难不施以援手,不是连动物都不如吗?我们现行的许多评价标准都让我疑惑,比如不少电视连续剧东拉西扯几十集,不外乎或者称赞个别法官的公正执法,或者颂扬个别公安人员敢于打击黑恶势力,或者歌颂个别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这给人的感觉是法官本应该徇私枉法,公安人员本应该庇护黑恶势力,政府官员本应该对上行贿对下索贿,有个别人居然不如此,所以该大书特书,莫非是使用人和监管人的某些环节有大漏洞,因而出了大问题?又比如,在太平无事时,不少政府官员把人民忘得干干净净,对人民的正当诉求不理不睬,甚至采取非常手段解决,最常见的是为了房地产开发商和企业老板的私利,公然损毁人民的权益,不惜与人民为敌,竟厚颜无耻地说人民是暴徒刁民。可是一旦出现大的灾害,需要分担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是想到了人民,号召人民捐钱捐物,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每年名为自愿实则不得不捐的捐款大概不少于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工资吧?那可是用于养家活口的全年总工资的二十四分之一或十二分之一啊。捐了钱物的“暴徒刁民”转眼又成了可歌可泣的人民了。同一样的人民,为什么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双重标准?为什么不能采用不分彼此的单一标准?
   
      喜欢《苦难》: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愚民。民愚其谁获利?不言而喻。清洗别人记住苦难的记忆,弱化别人记住苦难的能力,其实是在剥夺别人人生过程中避免和克服苦难的成长机会。是一种以善的名义的恶行。”如果这不算警句,大概这世上也难找出几句警句了。只有永远记住苦难的民族,才能永远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只记住欢乐的民族,大概离亡国灭种不远了,就像陈后主和商女一样,纵然那边是“战士军前半死生”,这边却依然“美人帐下犹歌舞”,纵然是江的这边敌兵如“黑云压城城欲摧”,而那边却依然“隔江犹唱后庭花”。
   收藏了,慢慢读。


之七、读TY《写诗偶感》

TY兄:得罪了。
    这几首我读得懂。有特点就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诗的题目叫《一代人》(我晓得你肯定知道这题目),这首诗就只有这两行(我晓得你肯定知道只有两行)。用两行诗共19个字(这诗没标点)写出了文革那代人在黑暗中的坚忍的求索,多了不起!还有一首北岛的的诗叫《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几千年来有谁想到一个字可以成为一首诗,而且是很有意思的诗呢?写中国新诗史的人没有一个不提这两人的。你说顾城这两句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庸句,请你举出证据加以说明。历史人物不是不可评价,那要有理据支撑,没有理据支撑的结论只能是梦话,甚至是谵语。如果每个人都在大白天说梦话,这世界就要乱套。


之八、《纸上的泪滴》的回复
 
      TY兄啊,我可对天发誓,绝无嘲讽之意,是真心实意的听了你的意见并作了真心实意的修改,之所以又改过来,是希望大家看看到底是原来好,还是改后好,以便听取意见,更以便今后改进。我的为人原则是:只说事不说人,更不搞人身攻击。所以我那篇笑话中没点任何人的名字,而且基本去事实不远。我也不知究竟是为什么,我的话老是被人误解,特别是你们当老师的。也许你们生活在学术环境,而我生活在三教九流中,因而你们严谨,我却散荡。这时代的人都忙,你肯读我的诗并给我提意见,是抬举我,我非常感谢,我称你为老师也是发自真心的,我并不知道你真的是老师。你的诗我也爱读,虽然对一些人的看法上不一致,人各有所见,是再自然不过的,我特别推崇有见解的人,不管这见解是对是错,只要说出一些道理就行,苏洵认为《史记》是劣书,说什么“迁喜杂说,不顾道所可否。。。。。。而乃裂取六经、传、记,杂于其间,以破碎汩乱其体。。。。。。今夫绣绘锦縠,衣服之穷美者也,尺寸而割之,错而纫之以为服,则绨缯之不若。迁之书无乃类是乎。”不管这说法对不对,但我喜欢这种独特的意见。如果真的给你造成了伤害,那是无心之失,希望你不要见怪,并真心的向你赔罪,并真心的希望友谊长存。祝你春安、著祺。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4-20 18: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4-1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原文,有见解。这里的读后感也很有个性。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4-19 17:34 发表
读过原文,有见解。这里的读后感也很有个性。

学习。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悄兄,把我做成专辑了。
对顾城和李商隐他们的几个诗句的评价,我不会改变想法,甚至我一直以来认为顾城是诗人的耻辱,而李商隐是文人的无行——虽然以人废言受诟病,但我喜欢这样做。
对方悄兄的诗歌,我有不少是欣赏的,有个性和特色,有时甚至出格。
对我的文字,希望方悄兄多批评。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中。段落很挤,有些累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篇写得很细,所以仔细读了,很有同感。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09-4-20 14:00 发表
头篇写得很细,所以仔细读了,很有同感。
问好!

方悄兄如果给出链接,轻云兄就能知道出处,就会更清楚事情的原委了。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对的。
我是经历了事,有一点胆小,不敢瞎搭茬,怕人家不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4-20 11:42 发表
感谢方悄兄,把我做成专辑了。
对顾城和李商隐他们的几个诗句的评价,我不会改变想法,甚至我一直以来认为顾城是诗人的耻辱,而李商隐是文人的无行——虽然以人废言受诟病,但我喜欢这样做。
对方悄兄的诗歌,我有 ...


踏雪兄好,我深信我俩的友谊会与日俱增的,真诚地期望你给我猛烈地批评。抄一首李白的《戏赠杜甫》作个纪念吧:
“饭颗山前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何故别来太瘦生,
只为从前作诗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09-4-20 14:47 发表
嗯,对的。
我是经历了事,有一点胆小,不敢瞎搭茬,怕人家不高兴。


谢谢烈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4-20 14:16 发表

方悄兄如果给出链接,轻云兄就能知道出处,就会更清楚事情的原委了。问好二位。

踏雪兄:我对如何连接操作不来,你如果知道的话 ,就告诉操作步骤。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4-20 17: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

比如第一篇,给这个链接应该可以的: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page%3D1&page=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找到你原来跟帖的帖子,然后把上面的地址复制粘贴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4-20 17:49 发表
就是找到你原来跟帖的帖子,然后把上面的地址复制粘贴过来。


踏雪兄:麻烦你将第二篇和第三篇的连接地址告诉烈火的轻云,我看过几篇他的文章,确实有烈火味。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4-21 09: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