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16|回复: 9

还记得少年时(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5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投票从前做过的事儿,大家看我选的——“在班上同学背上贴写有:“我是XX的纸条”、“给别人想很形象的绰号”、“走路的时候看到地上的易拉罐就踢”、“上课的时候折纸飞机飞” ,这都是从前经常干的事儿。不过还是有好些没有票可投,可想发题的人没干过,自然也写不出来。

上学那会儿,大家都喜欢画小乌龟、小兔子什么的,粘块不干胶就可以往某某身上贴了。

记得我们历史老师,你给他贴多少纸条他都装没看见,就是安心讲他的课;还到处地走来走去,不过半堂课,身后准缀一小片,跟镜泊湖的瀑布似的,特引人注目。一待下了课,他就把书放去讲台上,两手往身后一抹,小纸条基本全掉地下了,他还是装没看见,抬腿就走。

张老师不介意,也不去告状,自然我们也就继续干;难得有这么位好脾气的老师由着我们胡闹,自然大家历史课带着愧意用了心,也都学得不赖,就是历史课堂上谁都没个正形,再不会安安份份的。

有个小学同学姓尤的,叫什么名字好些年没见面,居然也就不记得了。他这人平时不大爱说话,但是特别喜欢玩,尤其擅长捉迷藏。不管你躲去哪里,他准能一个挨一个点着名说谁谁谁在哪,一边把人揪出来,判断力惊人的准确。

记得有一次在小学校后四个门儿玩捉迷藏,他负责抓,因为他喜欢抓,就让我们跑。这又让他显一回。无论我们从哪个门跑出来,他都能及时堵住我们。当时大家哈哈哈的笑,慌张张地逃,拼命想叫他搞不清我们下次从哪个门出来;但每次都被他逮个正着。

为这事儿,我们觉得小油儿简直太神了,就给他起外号叫神,直喊到他转学走了。

地理老师姓黄,是个大胖子,从早到晚笑呵呵的,极擅长讲各地的风貌,能如数家珍。上她的地理课颇不寂寞,从风景到小吃,地质矿藏什么都说,时不时还插点她从前在当地的一些小故事。一说到故事,表情就极丰富,豆般的笑眼睛就越发的活泼,咕溜溜地闪着亮儿。

我从前走路安份的时候比较少,鞋前有个小石头、小纸团什么的出现,那就多半会给上一脚,当球儿踢踢,也过一把瘾。发展到后来,见什么踢什么,记得有个易拉罐被我整整踢了两条街,惹得一路上人们都不拿好眼睛看我。我也不搭理,照踢我的。直到踢够了,踢累了,桄榔桄榔的声音吵得自己心都要翻个儿了,就一路踢到果皮箱那,鞋尖往下一压就挑起来送进箱口里去。

这样踢了一路,脚下过了瘾,心中的满足感就颇多,借着喧嚣后得来的清净美孜孜地走我的路。

我说出来你肯定不信,我折的纸飞机可说技艺炉火纯青,五寸长三寸宽的纸飞机我叠得最板整,而且投出去能自动转一个整圈飞回到我面前来;我就把手一摆,小飞机服服帖帖降落在我的手掌心里。

就这么一飞,大家伙儿课都不肯上了,眼睛都往我这儿看。大家看,老师觉察到了就也看。我本是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投掷一回的,自是赶紧收起来,老老实实捧上书,老半天不带抬头的。

要说还干过旁的什么事?多,多得数都数不清。偏爱干不着调的事儿。总之爱玩那段时间没耽误过学习,家长不管,老师也不怎么介意。况且没叫凶狠老师抓到过。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凶课我一向安分守己,是标准的“好学生”。

美术课擅长大撒炮丢飞机,满课堂的飞。大家都眼累手忙的在那鼓揪(方言:忙活的意思)画,飞机就不定飞谁头上、桌上。我不去拾,也没人给我飞回来,一架一架到处都有机场,看起来也蛮舒坦的。

长头发的美术老师一脸愠色冲过来,当头给我一顿小声的批,叫我老实画。我就老实画。没五分钟又开始到处给人贴小乌龟。老师看见又急了,我就把刚刚大划拉完的画交给他,老师就没话讲了,只是要我安分些。我的画说不上怎么好,全班还是数得着的,老师也就不怎么管,只是不希望影响了别人。

今天投了几张票,就想从前的许多快事。想一想,一晃多少年去了,同学们满天的散,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从前的光阴往事呢?想是有个契机就都能顺心记得上来,毕竟欢乐多在少年时么。

2009年4月15日0:20分明月幽篁论坛/注册名:沙漠大滩

[ 本帖最后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09-4-15 01:19 编辑 ]
发表于 2009-4-1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年少的时光总是无比幸福的,就好像徜徉在春日煦暖的阳光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从前的日子似乎总在江堤下哗啦啦无忧无虑的响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多的时光,回过头来,只剩一些零碎的细节,却依然生动。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咦,你也有这个图诶,我可爱死这个小木鱼勒,动的时候象敲个皮球儿似的,老是笑眯眯~

其实这些年一直在回忆过去的日子,已经写下来老多了;当然,很多记忆埋藏在库的深处,更多的都还没有留在浅表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小人书(原创)
今天看见有个人罗列了一大联名单,说他喜欢看谁谁谁的书;还问大家喜欢看谁的书?有兴趣也发过来一起排排。我当时看着那些人名、书名狠发了一会呆;要说了你可能不信,就他罗列的那几套书名,我一本也没读过;甚至有些连书名和人名都是头一回见到。

由于自个的肤浅,我觉得有点没面子,就瞠目结舌了有一会儿,然后就瞪着眼睛告诉人家:“傻笑两声,大哭三声,蹲下扒堆沙子:‘谁和我扒大旗啊?输了要弹脑瓜崩~~’”那会儿的感觉就象读书人看见乡下两个小混混打架打到我面前来一样,劝怕挨骂,拉怕挨打,不劝不拉不是个道理,竟不知道咋办好了。

所幸我这个人自我调节意识非常的好,且颇有点无厘头的劲头,喜欢云五说山的。就明白转移话题、转移视线要比一句话回不上口更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再要是拐弯到极点就怎么都不会叫人家话里赶话的扎我两刀,刺我两针。但我实在不知道转什么圈子好?再后来就觉得不如说真话,也叫他们明白明白看连环画都能搬着火车上房梁,怎么讲就怎么是了,兴许就能得着个甜枣;再不济也没空白答卷一张么。

于是就接话尾说我忘记说我也喜欢看什么了?抬手搬脚的,就把床下头每天闲翻的几百本小人书的事给颠对出来,全当是应付考题了。可真说来,我的确是比较喜欢看小人书,因为什么风格都有,绘画、文学编辑等等,一部名著能给你缩减成三十分之一,还叫你看得比原书感觉还好。

据我所知道的,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有许多名画家找不着卖画的机会,怎么办?那就有画小人书练笔的机会。画不画,当然是要画的了。虽然给的票子少,也不能一个字多少钱的跟您计较,但总能得到点报酬,当工资一说吧。于是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镜花缘、儒林外史等等等,别管你是谁写的,健在不健在的,只要是书就总有人给编绘成小人书发行到各大新华书店去;价钱还不贵,听我老爸那时候讲,一本就几分钱,再到后来也就四五毛钱,怎么也没贵到如今的日本连环画一本要价要到七八块钱去。所以就卖得好,就畅销,老人孩子不看电影画报倒喜欢人手一本小人书,大树边上,太阳光底下,家里家外的,有坐没坐,倚靠歪躺,别管什么姿势,就都看这小人书,就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早些年逢上文化大革命,批四旧、搞五反,小人书也得讲革命,当出的不当出的,那都有讲究。象表现 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就出得多,什么《放下你的鞭子》,《什么红灯记》,什么《董存瑞》、《黄继光》、《鸡毛信》、《地道战》、《草原英雄小姐妹》,再有些老一辈革命家、历史人物的传记,那都是畅销书。

再后来,文化大革命过去了,监审也就松了,外国的著作也都一一的给搬进中国特有的阅读刊物”小人书“里头来了。一是它编绘得好,都是挺有名气的画家和文艺工作者编译过来的,就都很有看头,对照着厚厚的大本子谁也说不出什么当掐当拍的刻薄话来,因为编辑得有水平,画得有功底。二是因为价钱很公道,不象时下腰杆子厚实得多得很,就算你卖一大套《资治通鉴》都没问题;那会儿的人家底子都薄,所以就都对这小人书情有独钟,多大年龄的人都不避。

我顶喜欢看的就是《一仆二主》、《瑞典火柴》、《铁环》、《初嫁》、《玩偶之家》了等等,象什么福尔摩斯探案集我是一点都不喜欢。为啥?画得是不错,每篇都画风迥异,叫你单欣赏画面就能醉了;可它编译得没劲,干巴巴的捏着就看不进去,翻不了两页就得丢回箱子里,满眼的都是枯燥、乏味。我想是翻译水平不够。

到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我还没明白什么叫字的那个时候,各类的电影、戏曲片、动画片也都给编到小人书里来。以前也不是没有,就是少,象顶上说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现在提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倒是都有,可少,没得几本。等到这门一大开,早些年、后些年的一些动画片就都给重新整理编成小人书了;再加上又把戏曲片也添加进来,什么《三滴血》、《宝莲灯》、《墙头马上》、《攀龙附凤》、《珍珠塔》、《铁弓缘》、《花木兰》...把那经年累月的剧作家们好不容易编成的段子,就都排成电影再搬到小人书里来了。等过了八五年这个半大的门儿,各种民间故事也都一一脱离原有的只有字没有人的16开大本子,纷纷加入小人书的行列来。

小人书有个比较正规的名字叫连环画,可我也好,爸爸、妈妈也好,都不叫那名儿,都觉得叫小人书好,形象。平时闲暇,爸爸总静在一边捧着经书不完的看,妈妈就拖着我倒在床上翻小人书,一边给我念,一边她不是流眼泪就是哈哈哈的笑,弄得我拧着眉毛直怀疑妈妈是不是脑袋出毛病了?嘴里不说,心里嘀咕个没完。等日子久了,我也认识得几个字了,就一个人单看,没想也和妈妈一样,她在那头笑,我就在这边抹眼泪;实在难过得不得了,就丢了书本子扑她肩膀头上哇哇狠哭一气。倒是妈妈和孩子不一样,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可就知道来劝来安慰,总要弄得破涕为笑才算安心。待得又高兴起来,看书的劲就又再上来,于是,再拣起一本,闷头又看。

家里旁的书也有,也多,可总是不及这小人书看得多,看得快,容易领悟得明白。所以,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看小人书。由上一代积攒到我这,排排床底下有三大箱子,几百本。虽然后期小人书不出了,买不得了,但我搬到哪,它们就跟到哪,什么扔了都不扔它们。

记得每每买过,就必得在封二处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我我的名字,于何处购得此书”;然后夹上书签收存。但字写得不好看,每每又被老爸批评得满脸通红,可过后依然故我,写字继续大划拉。

今天是实在没得应对人家的话头,要说自己看过的那几本书吧,总觉得我看过,人家也必得看过,说不说都没什么趣头。要说就总得说些别人不说的,看得少的。想来想去,就这小人书看得多看得久,想是一路活了二十几年,大概没几个人能象我似的能把小人书翻到这个年岁。也是得意,得意到自己在这别人觉得挺幼稚的圈子里能混到今天,也算是一绝了。您说,我干吗不实实在在地罗列罗列呢?何况这小人书它真就好,比时下那些上午看完,下午忘记啥名的卡通书不是强上一万倍么。再何况,它还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呢;今天能有机会畅快一说,心里头还真叫舒畅呢。

2005.7.5日23:16分时代论坛/烈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红鞭(原创)

每当想起过年的时候,眼前总会晃动着一双捏着小棉球的手。母亲会左一个、右一个,把揉得结结实实的棉球塞进我的耳朵里,再拿过护耳给我戴好;随后,就把满捧拆好的小红鞭放进我的衣服口袋中。待燃起一枚新香,母亲就会指着窗下聚集起来的小伙伴们,催我赶紧下楼;因为照母亲的话说,三十晚上的十二点就要到了,新的一年就会在爆竹声中开始。

接过新香,我就会咧开嘴两眼发光的笑,然后就用手捂住浅浅又鼓鼓的口袋,象阵风一样冲下楼去。常常是鞋带没有系,门也忘记了关,母亲只好追下楼,为我系好鞋带,戴好帽子;有时也会往口袋里多塞一盒火柴,免得我把香弄断了再回楼上点燃。

我小的时候,很多人家里并不是很有余钱,商店里卖的鞭炮种类也没有现在的多;象啄木鸟、大地红,那个时候都没有,大家买的比较多的就是一百响、二百响的小红鞭;也会有些俗称叫麻雷子的炮仗。再说烟花,就多是滴答筋、二人转之类的小烟花。买了鞭,多是一个一个的拆开燃放,很少有人家是几百几百成挂燃放的;那似乎是很奢侈,也很令小伙伴们极羡慕的炫耀事。但回想起来,是比现在的孩子们玩的更兴高采烈些,也是离爆竹更近,更有惊险性的乐趣事。

每每下了楼,大家多不急着燃放,而是叽叽喳喳地彼此诉说家里给买了多少鞭,什么品种的?待到时间差不多了,也炫耀得说不出太多的话,就掏出一个小红鞭,用舌头舔一舔,让唾液把鞭尾面洇湿,再把小鞭就着寒冷的天气冻到墙上去。等到十几个人都粘好了,齐齐地一起伸出手中的燃好的烟或是香火,凑到鞭捻上引燃;随后马上转身,紧跟着就听到参差不齐的啪啪声,闻到让人兴奋起来的烟火味儿,大家就一起欢叫起来;接着就各点各的小鞭,或扔或冻,噼里啪啦放个不完。

有的时候,鞭捻燃到尽头却没有引爆火药,一个小鞭儿就会浪费掉;如果是现在的孩子,也许就扔掉了再换新的鞭。可我们却不,把不响的小鞭儿都放进另一个口袋里;等到所有的鞭都放光了,就把不响的鞭拿出来,从中间折断,搁在窗沿上,准备放刺花。

说起来,折小鞭也是很有技巧的,不能都折得分离开,一个让它连着一点纸皮,不能完全断开;再折断一个,这次要完全的折成脱离的两半。折好之后,就把全折断的一半对准连着纸皮的小鞭儿的中间,那是露出火药的位置。再用烟火或是香火一点那半截鞭,就见那火药“嗤”地一下燃烧起来,将火舌冲进对面断鞭的火药里,连皮的断鞭就会轰地一下喷射出闪亮而急剧的火花来,向那半截鞭一冲,就把那半截鞭冲得远远的,象个小火箭一样飞射出去。

在黑暗中,就象一小团闪亮的烟花,虽然只是一瞬间,却把所有的绚丽绽放出来,看起来真是美极了。所以,我们总是乐此不疲,一个对一个不过瘾,就几个对一个半截鞭,半截鞭飞了,连着纸皮的也会被冲得四散开去。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我逐渐长大起来,就开始懂事,临春节不再急着要买鞭炮,年三十夜也不再跑出去,而是帮忙做些轻手利脚的闲活,也为母亲减轻些负担。没事的时候,就伴着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吃花生。等到十二点钟声一打,母亲大喊一声“过年了”,大家就赶紧围坐到桌边去,等着父亲、母亲把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分好酱醋、筷子;然后全家人就在拜年声中热热闹闹地吃饺子,看烟花,听爆竹声,迎接新年的到来。

而每年,我都会从家人处得到几个小红包,虽然都装的不多,可着实让我激动得大叫起来,叫拜年就拜年,叫磕头就磕头,反正小孩子不知事,怎么做也不觉得丢面子。有了红包钱可买的好吃的就多了,一样一样的数,数一夜也数不完,乐得翻来覆去睡不好觉。

而母亲也总是懂我这颗时至今日也还未泯的童心,待到年夜饺子吃完,一切都拾掇整齐了,再把爷爷奶奶伺候着睡觉后;母亲就会拖我去厨房,悄悄掏出一挂小红鞭,窃笑着提溜在我面前轻轻地摇晃。那红艳艳的纸皮儿,就象一串尖尖的小红辣椒,映得我心都醉了,直勾勾盯着那挂小红鞭跟着笑。

我伸手去抢,母亲就缩回手,从身后换到另一只手里,再拿出来馋我,我就再去抢;可一来二去,我总是得不到手,于是沉下脸,转身回房。待母亲觉得大事不好追进屋来,我已经塞好了棉球得意地望着她,一枚新香在我的手中泛着红红的火光。

母亲于是赞许地笑笑,把那挂小红鞭放在桌子上,拉着我的手一起拆;一个一个都堆在手边,渐渐地它们就象小山一样高了。

鞭拆好了,墙上的挂钟也敲到了两点,我就把小红鞭都装进口袋里,再点一枚香,穿了棉衣拖母亲一起下楼去放鞭。到了楼下,分给母亲一半鞭、一枚香,我冻一个,母亲冻一个,相视一笑,点了捻一起转身,听那轻微的“啪啪”声,闻浓浓的烟火味儿。

每每听到鞭炮声响起,就觉得又过了一岁,自己又长大了一点;于是转回身满心欢喜的望着母亲笑。母亲则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好象懂了我的心意;随后就用手拿着一个鞭点燃了向我脚下扔,我跑,鞭炮声就响个不绝...

记得一次蹑手蹑脚回房睡觉,见父亲睡得很深,我和母亲赶紧换了衣服睡下。只是有些兴奋,好半天不能睡实,刚有点朦胧,就听见父亲在低低的训斥母亲不懂事,再听见母亲捂着被子哈哈的笑;再后来,房间里就完全静下来了,偶尔还能听见窗外有隐约、零星的爆竹声传来,浓浓的睡意顿然袭来... ...

美好的日子晃眼过去好多年,如今我已是一身独过,虽也是同国人一起渡春节、过三十,但已经几年不吃饺子,几年没有放过鞭了。不买年画,不贴喜联,只在阴历二十八那一天,把所有的衣物、床罩、褥单、帘布全部拆洗一遍。到了三十夜,一一铺挂整齐,坐在灯下发一会呆,或是听几支曲子写一点东西,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把旧的一年静静渡过。

有时,我也会关了灯坐到窗前去,望那些在满天弥漫的蓝雾中飞扬的小红纸屑,凝视那些因寒冷和兴奋而红润起来的小脸蛋,脑海里不断闪过从前的日子:“伙伴们拆了鞭,一个一个地粘在墙上,一次一次地引燃鞭捻,一下一下地跳着闪避”;窗外火光在不停地爆炸、闪烁,过往的故事也不断地滑过我的眼前。

现在很少会有人把鞭拆了单个去放,更没有人折了废鞭点个刺花了;买的鞭也多是大地红、霸王鞭,一挂挂几千响甚至上万响,一百二百的极少能见到了。烟花也不在是钻天猴、滴答筋儿、二人转,小孩子们已经不再偏爱于它们,却转向到大礼花和种类繁多的火流星上去。一挂鞭可以从几层楼高的地方顺下来,不断爆炸的闪光也从地面一直升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使得视线延伸到了五色缤纷的天穹上;抬眼望去,美丽的焰火流洒得满空都是,象无数羽翼鲜艳的鸟儿在振翅飞翔...

多数时候,我等不到鞭炮声全部止息下来,疲倦的感觉就袭满全身;于是拉开被子,与着梦乡去到了新的一年。

一月二十九日那天,我买到了一包三百响的小红鞭,准备到年三十的晚上都拆开来。等午夜的钟声敲过,大地被红色的纸屑铺满的时候,独自到窗下去一个一个的粘,点燃了,再透过密实的小棉球倾听那轻微的“啪啪”声,迎来下一个新年... ...

2005年2月1日晚22:08分秋色/火的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合的初始(原创)故事
天地初开的时候,混沌的沙尘向下降,纯净的灵气向上升。当沙尘和灵气相会的时候,沙尘说:“我想让自己变得纯净而轻盈,升到天空里去,可是现在我却向下沉。”灵气说:“我想把大地上的一切都渲染的富有灵性,可我只能却向上升,无法留在大地上。”它们都为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在半空里徘徊踯躅着,谁也不肯按照那混沌之主的意旨行事。

又过了不知多少个岁月,天地始终没有明确的区分开来,原因便是因为思想意见的不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沙尘和灵气不断地交会磨合。某些灵气便依附在一些磨亮了的沙石上,升向浩瀚的宇宙,成了一颗颗灿烂闪烁的明星。而另外一些较大的沙石也黏附了灵气,扑落到大地上化做了山川和丘陵。由于它们的变化,使得天地间有了比较明朗的界线。但还是有很多在不停地在思考磨合着的沙尘和灵气留在半天里,一时拿不定主意,彼此缠绕交合着议论不休。

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星辰的沙石和被灵气赋予了灵性的山川交谈了起来,星星说:“天空里太空寂了,虽然有我们发出一些光亮,可还是显得暗淡了些的,要是能有个更明亮的大星星就好了。”山川说:“地上也显得枯涩了些,虽说我们的姿态形状可以说得上是鬼斧神工了,可缺少些点缀衬托,要是能有什么覆盖在上面就好了。”星辰和山川彼此交流感叹着,但它们已经被定型了,虽有感触也是无能为力的了。

说者有心,听者也是有意的。半天里一团缠绕交织着的沙尘和灵气听见了它们的谈话,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明确了自己的未来,高高地升到天空上成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它的光华是暗淡的星光所不能比拟的,整个大地都被它播洒的清辉照耀得安详而静谧。于是,天上又有了月亮。

就在月亮形成的过程中,另一些很轻的沙尘和灵气汇聚在一起。它们既不想升到天空里去,也不愿降落在大地上。在不断的磨合中,它们化为了云,留在了天与地的中央。它们是自由着的而又是顽皮着的,一会蒙住星星的眼睛,一会又把月亮藏在云团深处。一团一片,做了天地初开时的浪荡子,成群结队的在天空里飘浮来去。

也许,某种不懈的追求精神和向往美好的明确态度,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吧。半天里的一些沙尘和灵气在漫长的岁月里纠结着凝聚了非常巨大的能量。大地上它们适应不了,而半天里又无法存留,在星星、山川和月亮找到了归宿的时候,它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它们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不够明亮,缺少一种永恒的光力来做世界的象征。它们移动着自己已经庞大了的身躯,缓缓攀升,直到它们升到宇宙的最高处。由于体积巨大,在上升过程里它们和一些星星碰撞摩擦,以至于表面开始燃烧起来,并发出比月亮和星星亮无数倍的光芒来。当这团沙尘和灵气最终停住不动的时候,它们就成了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寰宇里,把内心中蕴藏的光和热无限量地倾泻到大地上。

山川在大地上目睹了这一切,它们很羡慕天空里的多彩斑斓。感伤之余不禁流下泪来,这泪水汹涌着就汇成了江河湖海,在山川丘陵之间奔腾不息。

云这个时候快活的很,因为有了太阳的出现,云舞的身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洁白美丽,变幻无穷。它们很开心,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商量着怎么样能把半天里残留的沙尘和灵气都清除干净,以便让这里成为云们独有的世界。刚好此时地上山川的泪水汇成了湖海,白云们便把水一点点吸收到身体中来,试图用这水把多余的尘埃都送到地上去。

再说这些残余的灵气和沙尘历经了星光、月华和太阳的照耀,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凝结在一起化做了一个个的椭圆形的颗粒。颗粒的最深处灵气的本性便开始孕育,结成了一个个的孢子。它们此时没有考虑上升还是下降,也没有云的追求自由自在的想法,只是全心全意的不停地融合分裂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光的作用,天地间的灵性几乎都被它们所吸收了,所以,这些孢子们长得饱满又富有活力。

云儿们没有在意孢子们的举动,也不想去看它们在做什么。此时,云的身体中已经蕴满了无数的水分子。可它们觉得还不够多,还不能把天空清洗干净,就使足了力气把地上的水继续吸收进来。这时候,云们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云儿们的贪心,身体由于过多的吸收了大量的水份,云的身体变重了,融合时混在体内的灵气已经不能托住云留在天空里了。于是,云儿们便在惊呼中重重地跌落下来,不可歇止的扑向大地。

这是雨的诞生,是因云们的失误而造就的。

云的身体在下落中开始分解,一滴滴、一丝丝,如注般砸向大地。在雨下来的时候,云们最初的愿望也达成了,因为半天里那些多余的物质“孢子”也被雨水带到了大地上、泥土里。

孢子们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这个新的世界,温软的泥土摩擦在身体上令它们觉得很舒服,就深深地把身体扎到泥土中去。雨水在孢子的身体中浸润开来,与孢子深处的灵性一撞,那灵性就感受到了山川孤寂的悲哀。孢子们被山川的悲伤感动了,重重的外衣逐渐破裂开来。孕育了无数个岁月的灵性迎着初升的阳光自泥土间冉冉升起,那张开的嫩绿色叶瓣竟是有些近似天中的云朵。

生命诞生了!天上的太阳看到了这一切,她笑了;把她那无所不能的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倾注在这天地间唯一的生命中。太内上的另外两个移民,星星和月亮也看到了。它们也想用自己的光来帮助这新生的嫩绿。可它们没有太阳明亮,发出的光连自己也感受不到,反被太阳的光华笼罩住了;便要求太阳让出一些地方来。太阳自然不肯,于是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争吵。

山川在地上看到了,就出了个主意,让太阳从东边的天空向西跑,当跑到最西边时就到山的后边休息息。而月亮和星星此时就可以沿着太阳走过的轨迹也向西来,等月亮和星星们到了西边时,也躲在山后边休息恢复体力。而太阳呢,就可以重新出来了。如此周而复始,大家就都可以抚育这新的生命了。太阳和月亮都很赞成,星星们也非常愿意这样做。由于山川的想法,天地间又有了时间,朝阳夜月晚星辉便由此而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地上渐渐被青翠的绿意所覆盖,山川上也密布了长草高树。一切似乎已经是完美的了,可曾经的云们却仍停留大地上不得回到天空里。它们向往着往昔的欢乐、自由翱翔,哀哀的哭泣着,日夜不停,无始无终。

燃烧着的太阳又听到了,它很怜悯云儿们的遭遇,她很想帮帮它们重新回到天空里去。也想到由于自己不停的照射,叶子都被晒的开始卷曲起来了,时间久了,也许就会死去。它想到一个办法,用自己的热把夹带着云儿们的水分蒸发到天空里来,待叶子们需要雨水的浸润了再让云们回到大地上去。它和天上、地上的伙伴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实践。那,真的是可行的,云儿们欢笑着升上天空又愉悦着扑向那青翠的山林中。

自此,天与地就截然的分开了,而它们又是息息相关的,共同孕育着生命,夜晚或是白天。白天里在阳光下,生命会全心全意的生息成长,绽放美丽的花朵;到了夜晚,它们又会在安谧恬静的月光下散发着馨香,吐露着悠闲。

云儿依旧在天空里自由自在的飘浮来去,摸摸新生的嫩芽,捏捏星星的鼻子,嬉笑着远远逃开。偶尔,它们也会洒一天恬淡,拉着丝丝的洁白安然的沉睡在天空里。

世界就是如此了,宁静而又活泼美丽着。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孕育着生命,周而复始着永恒的不息。

2003.7.22日23:03分秋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你一起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日快乐,云的文字越来越好,祝贺创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