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480|回复: 28

清明——祭爷爷奶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的电话】

“安,这个清明怎么不回家?”
母亲的声音有些嘶哑。我正和老黑
在茶楼谈一笔贷款
普洱茶具
在女子纤巧的手上摆弄得很娴熟

“你爷爷、奶奶白痛你啦”
我端茶的手抖动了一下
爷爷走时,我在大学里追一个
叫唐芸的女孩。家里不知道
怕影响我学习没有通知

那女孩是大连的,学校在武汉
爷爷葬在汨罗江边


【奶奶】

奶奶个子细小,爷爷风流倜傥
所以奶奶总是谨小慎微
在我的记忆中,她没有一点脾气
她总是战战兢兢跟在爷爷身后
或者,在门口深情地看着爷爷远去的背影

我爱跟着爷爷,爷爷的老相好
喜欢玩骨牌。爷爷总是带着她和我
三岁的我,就会天、地、人、和
五岁就和爷爷他们一争高下
奶奶忙完了家什,就默默地倚在门口
等我们归家


【白血病】

奶奶临走的时候,我刚上初中
那时没有血癌一説,医生诊断,得了白血病
我们都不知道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
只看到奶奶在一天一天地憔悴

我看到给奶奶输血的瓶子
就想到了爷爷的老相好
她小口抽烟的样子
就像这点点滴入奶奶身体里的血

爷爷一直守在床边
那一年的雨特别多,奶奶合眼前
向我招手,我靠近她的嘴
“回——家”

奶奶真的回家了,她的遗体
安详地躺在厅屋中央
我和我的老屋披麻戴孝


【跪在树下】

长沙到汨罗并不远,送走老黑
我就拐上出城的高速

爷爷和奶奶合葬在一起
墓前的二棵桂花树上,挂了几个纸人儿
我点燃鞭炮,跪在树下

离我不远,是一家子
他们的哭声轻轻地涌了过来
发表于 2009-4-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的记忆,深刻的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 无须修饰 却是最好的~
祝福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6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子,是心灵的一种寄托。不孝,时常敲打着心门。今夜,我刚刚才从家乡驱车返回。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人的几个,外冷内热,分寸有度,推荐精华,问好胡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深意长的清明,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流露的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静感受。问好小月亮,哦不,要抱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诗歌的篝火点燃在绝壁间》

胡月的诗歌,一直都是内心镜像营造的产物。就我所感知的胡兄的创作过程,仿佛就是一次他多姿心灵上的旅行,当他把心中所涌用文字这样更直接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他的渗透就有了广义上的诠释,那种超越,让人可以安静渡过每一滴时光。于心灵震撼的瞬间,我们也会追随作者进行一场放逐。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它的终极都是被感动。

诗歌的最直接的境界,我想应该是产生美感。这种美感,也并不是狭义上的简单定义所能涵盖的。孤独有孤独之美,快乐有快乐之美,引而申之,伤悲亦有伤悲之美。胡兄的诗歌一直以叙述见长。他对叙述的起落把握,以及在叙述之后相对于中心内容的承载的适当调度,都是可圈可点的。这是我阅读胡兄近作《清明----祭爷爷奶奶》这组诗歌之后的第一感觉。

【母亲的电话】

“安,这个清明怎么不回家?”
母亲的声音有些嘶哑。我正和老黑
在茶楼谈一笔贷款
普洱茶具
在女子纤巧的手上摆弄得很娴熟

“你爷爷、奶奶白痛你啦”
我端茶的手抖动了一下
爷爷走时,我在大学里追一个
叫唐芸的女孩。家里不知道
怕影响我学习没有通知

那女孩是大连的,学校在武汉
爷爷葬在汨罗江边

------现实生活是一个大溶炉,我们每一天,都在感“生”忙“活”,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存价值。作者在这首诗的第一节,非常巧妙地将这样一个灵活而真实的场景引入到诗歌中,将读者的视线首先牵牢。其实,这也是作者着重为尾节的延展埋下的伏笔。这句诗将我们抓住的同时又放开,因为这并不是他所表达的主旨。第二节的首句是一个强过渡,却在乍然间为我们带来震撼的力量。而后又在接踵而至的叙述中轻轻做了一个侧切,使感“生”忙“活”的氛围得到加强。我理解下的作者的用图是有意识地用这种空间上的置换,为整组诗歌疏理出一条暗线,当那些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被我们驮在背上的时候,“死亡”也必然是我们终将摆脱不了的羁绊与宿命。

【奶奶】

奶奶个子细小,爷爷风流倜傥
所以奶奶总是谨小慎微
在我的记忆中,她没有一点脾气
她总是战战兢兢跟在爷爷身后
或者,在门口深情地看着爷爷远去的背影

我爱跟着爷爷,爷爷的老相好
喜欢玩骨牌。爷爷总是带着她和我
三岁的我,就会天、地、人、和
五岁就和爷爷他们一争高下
奶奶忙完了家什,就默默地倚在门口
等我们归家

------这首诗的描述更见骨力,作者用仅二小节的叙述就轻轻地敲开了奶奶心中的梆子腔。这种洁白之上的收获,总逃不脱心中那一丝一毫的牵挂。一位与世无争,任劳任怨的奶奶形象,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此时此刻,悲哀之情是根本不用说出来的,它正透过每一个字眼自觉地钻出在我们面前。作者的心,也早已经陷入泪水的重洋。

【白血病】

奶奶临走的时候,我刚上初中
那时没有血癌一説,医生诊断,得了白血病
我们都不知道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
只看到奶奶在一天一天地憔悴

我看到给奶奶输血的瓶子
就想到了爷爷的老相好
她小口抽烟的样子
就像这点点滴入奶奶身体里的血

爷爷一直守在床边
那一年的雨特别多,奶奶合眼前
向我招手,我靠近她的嘴
“回——家”

奶奶真的回家了,她的遗体
安详地躺在厅屋中央
我和我的老屋披麻戴孝

------当我读到“我和我的老屋披麻戴孝”这一句的时候,一种游弋于天堂之外的牵系再一次跃然而出。它庄重得有些凝滞,凝滞得让我们倍感凄凉。小四节诗中,作者运用了三重对比,将定格在自己记忆底片上的思怀片断以黑白底版的形式吟啸出来。这首诗的叙述稍重一些,但也是一种伴随情感的适当迸发。这些字若雕刀般,刻骨而铭心。

【跪在树下】

长沙到汨罗并不远,送走老黑
我就拐上出城的高速

爷爷和奶奶合葬在一起
墓前的二棵桂花树上,挂了几个纸人儿
我点燃鞭炮,跪在树下

离我不远,是一家子
他们的哭声轻轻地涌了过来

------这首诗可以说是整组诗歌的一个情感皈依点。作者还是从最高的生活头顶落下来,在醒着或者睡了的灵魂面前貌似平静地弥补了一段空白。尾节二句表面上看是有些拐弯的描述,其实他是作者当下心情的一个真实的写照。也正是这样的描述,才准确表达了他此时心情的不可言说。在远处并不远的地方,涌动过来的是黑与白之间的一个裂口,亦是一个无法填补的情感断裂带。跪是一种深深的祭奠,而哭和念却是一辈子无朽的结。

胡兄的创作手法越来越纯熟,诗歌的指挥棒在他自己的手中已经有序地挥起。胡兄诗歌创作中最大的优势是于“情”于“境”的渲染,这种渲染在一牵一引中本色而又夺目。记得你曾经与青蓝说过:“我不会变,我会一直在创作中坚持自己。”那么青蓝就祝福胡兄,在未来的诗歌道路上,越走越远。痴到疯癫,并将诗歌的篝火点燃在绝壁间。

[ 本帖最后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4-9 1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和情爱是人情感天平上的二条主线。如果说,在这篇诗歌之前,我对胡兄的爱情诗印象颇深的话,那么阅读这组诗歌我又看到了胡兄的另一面(之前还有一组《花色鸟》也不错。),他对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的人间至情至真的亲情的把握,也如此动人心扉。昨晚走进来阅读时,我一下就被吸引了。因为喜欢,所以就范范的说了二句,不当不到的地方,请胡兄谅。

精华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4-8 14:18 发表
《将诗歌的篝火点燃在绝壁间》

胡月的诗歌,一直都是内心镜像营造的产物。就我所感知的胡兄的创作过程,仿佛就是一次他多姿心灵上的旅行,当他把心中所涌用文字这样更直接的方式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他的渗透就有 ...

单独发帖吧。学习了,问好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溪高羽 于 2009-4-6 12:22 发表
沉痛的记忆,深刻的怀念。


问好高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杨玲子 于 2009-4-6 12:48 发表
真 无须修饰 却是最好的~
祝福哥哥


谢谢妹妹,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