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76|回复: 4

小文四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文四篇



                                         冬日的心情



冬天早已来临,若果在以前,已经满眼厚厚的白雪,天寒地冻了,人们缩在屋中,只在阳光盛大的时候走出内屋,在背风的向阳处晒太阳;当然还有许多人挣扎于田地里,对于他们,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都在劳动中度过的;他们是最值得尊敬与同情的人类,是地球真正的主人。

冬虽早已来到,时令也将近冬至,天却不觉得冷。有人感叹世道不如从前,连冬天也不如以前寒冷,令人惊醒了。

实在说寒冷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当人处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就有一股振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但现在冬不象冬,暖和如懒懒的三月阳春,人就整日昏昏欲睡,不知西东!

人类的进步日新月异,对自然的侵害亦愈益深重,这种以破坏地球生态为代价的进步与文明,是否真的进步与文明,还值得怀疑!据科学家测定和研究,被称为地球外衣的臭氧层出现了巨大的窟窿,并且窟窿在逐渐地扩大,最后可能从南极上空扩展至整个大气层,到那时,全球生物将面临紫外线的强烈辐射,危及健康与生命。

今日的寒冷,使我惊醒,我们已习惯于暖冬,平日倒十分感谢这温暖的冬日,不用穿起厚厚的棉袄。

然而不久前的大洪水,其凶险与灾难性,人们记忆犹新。这灾难的洪水源于全球气温升高,使得气候异常,加之江河流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这个暖冬一旦与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联系起来,人们将不寒而栗,谁知暖冬过后,一场巨大的洪灾会不会降临你头上?



                                                     蔚蓝的天空



有段时间,曾经常常躺在床上,透过窗口看到蔚蓝的天空的一角。那真是蓝啊,象浩瀚无垠的海洋,我也融入这海洋里,化作其中的一条鱼,游啊游,游啊游,看到了海底各种的美丽绚烂的景色,要比我陆地上看见的美得多。

而后是一本博尔赫斯澄澈透明的小说,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一个谜,这无数故事和谜语组成了蔚蓝色的天空,或海洋。我愿意化为一只鸟自由穿梭于云层间,我的故乡就在天上,那里雷声滚滚,象不断驶过的轰隆隆的火车和飞机,闪电却照亮我黑暗的双眸。

这是某个夏天的中午,外面阳光盛大,我仅仅看到蓝天一隅,我不愿起来,只在遐思,这蔚蓝蔚蓝的天好似将我融化,融化为一片高远的白云,最后白云也消逝,我成为蔚蓝色的一部分。

此刻,我希望自己虚伪的部分化作水气,蒸腾而去,露出真诚的我;我希望冲破世俗坚硬的外壳,自由翱翔于蓝天;我希望自己驾着幻想的彩船,遭遇各种各样的美景胜地;我希望自己坚强、自由、不屈、深入,热爱与痛惜,不再流于生活的表层。

这个夏天的中午,我渴望幻想地生活,幻想甘霖撒在身上。但一声尖锐的鸟鸣,伴随沉闷的枪声,把我惊醒,是谁又在扼杀生命?



                                           关于小说

                                   ------写在短篇小说《跋涉者》前



现在沉不下心构思我心爱的小说。教书的生活需要耐心,细致,一些烦琐的事情把一日的时间分割殆尽,余下的就是睡眠。

然而光凭读书、写作不能保证我的生活,必须工作,并且要干得尽量出色,否则他人会鄙薄你。

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创作无限期地搁浅了。梦也是一些和现实相关联的鸡毛蒜皮之事,它抓住我对它耿耿于怀的心里,不断压迫,摧残我。

但幻想不能缺,人的精神需求不可无。人真正的丧失在于精神追求的丧失,小说尽管向读者展示现实生活,或它的变形、暗示和隐喻,重要的却是作者的精神诉求。

以前我构思,也写过若干篇小说,只是极少全篇完成,有的只开了个头,有的写到中间,有的只差结尾,凡此种种,深感遗憾。

我的这篇《跋涉者》终于开篇了,它试图向你展示个体的精神与物质追求,向你指出生命向上向前的本质,向你昭示乌托邦的朦胧美好。

不过,此刻我的心情也被虚无笼罩,好似我不很短的前半生,匆匆忙忙,不知干了些什么。自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走过来了。



                                          书和人



我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一看见书心里就喜悦,一日不看书会觉得索然寡味,“面目可憎”起来,当然从未照过镜子,自己是否因为真的因为不看书而变得丑陋,只是感到内心空空的,无所寄托。

真的难以想象一个人能够离开书而快乐自由地生活。

书对于我或许是一剂良药,帮我医治心灵的创伤,使我忘却外面复杂险恶的环境,更使我坚强、自信。

书更是一种独特的清醒剂,看一本好书能清洗我浑浊的大脑,超越世俗的平庸与乏味,令人振作,催人奋进。

“你这样毫无意义地生活要到何时?”每一本书好象都这样对我说。

于是,我到屈原、李白,莎士比亚,荷马中寻找意义,从陀思妥也夫斯基、尼采、兰波身上发现意义,从荷尔德林、莱蒙托夫、鲁迅的书中探索道路,寻觅方向。

于是我拼命地劳动,在烈日下风雨里种植粮食,管理庄稼,收获果实。我想,惟有艰巨的体力劳动,能暂时令我忘却对意义的追索。

人,一个人很容易堕落,颓废,沦为庸俗的。特别在周围充斥着平庸的呼喊与行动,置身于中如坐在刺丛上,书更给了我一个超越平庸的氛围。

尽管这氛围可能非常封闭与自足。

[ 本帖最后由 北溟 于 2009-4-3 21:32 编辑 ]
发表于 2009-4-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生态,生存环境,的确需要思考。当灾难一再的来临,何不防患于未然。文小意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妙妙阅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自然温柔的假象是让我们沉迷还是警醒,任何安逸的状态都潜伏着危险可能的来袭。

二、放飞内心真实的自我,可往往醒来又挣扎于世俗的束缚。

三、梦想与现实总不能很好地契合,但精神追求永远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氧气。

四、书是充实精神世界,营造高尚心灵的源泉,爱书之人必有爱,大爱。

北溟版版的小文每一节都给人启迪和共鸣。

随手记下点滴感悟,权当读后小记,北溟版版不要笑我读得肤浅哦,嘻~

我想有魅力的文字就在于能给人触动,给人思考的空间。

问候北溟版版,也非常谢谢你给我的文字那么精细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不可一日不读,小说也得要天天坚持,毕竟完稿后的喜悦,会使你信心倍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