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行千里母担忧……(1)
妈妈一个人去北京快一个月了,八十多的舅舅得了癌症。家里面就剩下爱人、小孩和我三个人,我们的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天天过的像打仗一样。我和爱人倒着班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由于忙不过来,孩子的姥姥还从晋州过来帮了几天忙。家没有时间好好收拾,到处都乱。上班、下班;接、送孩子;做饭、吃饭;看孩子、哄小孩睡觉。天天忙着却看不见前面怎样,像为了果腹的蚂蚁在转。
同时,我也挂念着北京的妈妈。都六十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心脏病、高血压、失眠、晕车,反正是极不适合出门。想家、想自己的孩子和小孙女,她也早惦记回来,只是有病的舅舅不让回来,也是亲情在作怪,所以不怪。但是在这儿我要发一下牢骚:舅舅有病,也不用待那么长时间,看看就回来以后不行再去。自己的身体也要紧啊!毕竟自己也不年轻了,谁家的老人谁担心嘛。
我觉得有一件小事特别值得一提,很有必要记录一下,以后回过头看看或许有一点纪念意义:一天晚上,快五岁的怡爽在客厅玩,我在里屋分机给妈妈打电话,问一下舅舅的情况以及他什么时候回来。怡爽拿起了客厅的电话,听到了里面奶奶的声音。于是我的耳朵里钻进了稚嫩的童音,声音不高不低、语速不急不缓,但每个字都深深的撞击着我的心:
“奶 奶,我 想 你 了!咱 回 咱 自 己 的 家!今天就回!……”
“奶奶今天回不去”
“嗯,那您明天一早就回来…….”
“嗯,嗯…”
接下来是无语、是寂静,有几秒钟空白,我和妈妈都没有说话。我的眼眶有点湿润,该说的话也没有说,记得只是说让我妈早点睡觉,什么时候回家再商量。妈妈本来就失眠严重,估计那夜又无眠了。
亲情最让人感动,特别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亲情,一种内心的直白的亲情,哪怕是一个牵挂,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若干年后也不会忘记。现在只能在孩子无心的话语中感受这至纯、至真的亲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