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40|回复: 8

再见,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见海子》

海子的灵运行在水面,海子说要有诗,就有了诗。海子看见诗是好的,就把诗与生活分开了。海子称诗歌为神迹,把生活称为世俗。有神迹有世俗,这是第一日。

很世俗地,我也用海子作为一段文字的开头。不可否认,当前的文学青年,尤其是从校园起步的一些人,是先被海子的故事感染,然后才接触新诗,开始似通非通地以梦为马。因此许多时候,海子就是神迹,就是诗歌。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海子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向自己的失乐园。这个词也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成了诗意人生中幸福的终极神迹。

八九十年代,真是个读书的时代,也是新诗的黄金时代。诗人辈出之中,海子只是个普通的名字,或者只是个平均水平线之上的一个名字。直到某天他的忽然死去,死亡也许算他在世俗中写的最后一首诗,他的名字因此被传颂四方。被诗人们兔死狐悲,被爱好者朝圣般的向往。

海子后期,其实已经近乎精神错乱。他沉浸于自己编织的诗歌王国里,把自己树成高高在上的君王。他指挥着文字,一如指点着世俗中的芸芸众生一起排演由他乌托帮而来的史诗年代。他要给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明补上这一段缺失的部分,他被这种使命感驱使压迫着,直到最后的崩塌。

这不是完全由诗人所组成的世界,诗人也要生活在世俗,从世俗中汲取氧气和水。诗人脱离了世俗,一如草木脱离了土壤的束缚,自由的代价自然就是死亡。所以谁也不可能在人的世俗里,象神一样活着。春暖花开,其实也是一个世俗的幸福标准。

海子之于春暖花开,徐志摩之于再别康桥。一位诗人一生中能有一首诗真正留传四方,就不枉了写诗一场。就算别的作者全都不堪入目都是胡说八道也没什么。所以我不因为“别拧我,疼”的肉麻,因为海子后期那些涩晦不堪如同呓语般的所谓诗剧,而求全责备他们。在我心目中,他们都是很成就的诗者。

对于爱好者来说,白天喂养生活,夜晚喂养诗歌,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诗歌王国海阔天空,海子只是浪花一朵风一缕。

海子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诗人》

一个人用麦子写诗
另一个用童话来写
喜欢麦子的躺向了铁轨
用童话写诗的人
最后挥起了斧头
当我再读诗或写诗的时候
总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目光中的怜悯
让我不寒而栗

《生与死》

别再歌颂死亡了
每一个生者 都没有这个权利
没有谁真正死去过
死了的人不会说话
没有哪一个死了的人
能重新站在我们面前
告诉我们天堂与地狱的色彩
告诉我们
他不怨不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怀念一个自己坚持自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喜欢顾城的诗

晶莹,透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纪念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诗固然好,只是最终海子逃避了真实。


想念却一声轻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下这个单纯的孩子,这种执着的精神.只是不可偏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到有个有见识又愿意说真话的……问好风筝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