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49|回复: 19

诗评旧作,请大厅版主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黑色的夜晚和土地上种植——林金旋诗歌色彩、时间、空间与状态》
                                             杨凯毅
     一个人怎么样表达他自己呢?我觉得至少有两种方式很值得注意:一种我把它称为“把字句”式的,另一种被我叫做“被字句”式的。前者是“我”在对“他者”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后者则是“我”被自己所描写的“他者”所表达。“把字句”带有明显的主动性,“被字句”更像是被动的。当然,没有全然的主动和被动,所以,在认识和表达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总是错综复杂的。具体到文学活动比如说诗歌创作中,那就意味着诗人一方面通过诗歌写作主动地表达着自己,另一方面诗人也被自己的诗歌作品所表达。这二者之间往往表现出一种有意识与无意识,自觉与不自觉,显形与隐性的关系,因此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一个诗人(及其诗歌),就不但需要看他自己主动自觉地说了些什么,而且还需要看他写出来的东西如何在无意中暴露了自己。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后者也许还更充分地、更真实地、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及其诗歌)自身。我认为,只有进入诗人视野的事物才有可能成为他的事物,只有诗人描绘出来的世界才真正成为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东西经常进入一个诗人(及其诗歌)的视野并被他所表达,这往往可以让我们对他自身是什么样的作出一个大致的揣测和判断。也就是说,每个诗人(及其诗歌)都有其选择性,成为什么样的诗人,造就什么样的诗歌,其实往往就是一个选择的结果。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林金旋诗歌中在色彩、时间、空间与状态等方面的选择性表达加以考察,以期达成对于诗人(及其诗歌)的知性解读。在我看来,林金旋是一个土地性的或者是生存性的诗人,他和他的诗歌表现出对于土地的强烈的依附和对于生存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们来做些具体的解读。
                                          
                                         “黑色开始驱赶着我们”

      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林金旋作为一个毕业于美术院校的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认知度我想应该高于一般人,甚至于是情有独钟的(在诗歌中我们很少看到他对于线条的关注)。那么进入诗人视野和笔下的色彩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黑色!当然,黑色不是惟一的色彩,但却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色彩。
      诗人的色盘中,主要有这样几种颜色:黑色、红色、金黄色、蓝色、绿色。在《龙福村-咸果味》一诗中,诗人写道:“增长的厂房, 移走了/一座座山丘,一片片绿色/蔓延的黑烟燃烧了/橄榄树上的爬跳,与偷果的快意//水道,流淌着/乡亲的日日夜夜的劳作/为生活提炼的色素/黑,蓝,红,黄……”黑烟吞噬了绿色并成为农村生活的主色。在《手掌如花开》中,诗人又说:“滑过掌纹的痛惜,散落唇边/残留那点红色的虚妄//我捡起翻转的叶子,她说秋天来了/我突然害怕,害怕八月的余热/燃烧着我与我金黄的秋天//我举起双臂/黑影飘落,那么不自然的造型啊/对着墙壁,对着夜与黑暗处的跳动/独赏,手掌如花开。”红色是虚妄的,秋天的金黄色随时都会被烤焦,只有那造型不自然的黑影,对着夜与黑暗处的跳动,那么真实,那么强烈,就像那凄美如花的孤独和寂寞。再看《漫过菠萝桥》:“潮湿的心情,发霉的空气/漂浮六月。雨水/黄色,红色,黑色/把我和整个夏季淹没//我知道/云层的云层上/可以清晰地看清了这片土地/与山脚下的夜晚/那黑色张狂地扩散/与许多个去年前响起的/叹息//多年来/你控制不了自己/泪水,漫过了菠萝桥。”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对于黑色的强调:黑色的生活,黑色的心情。
      有关黑色的描写,在诗人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土地的黑色的,天空是黑色的,甚至那游走于天地之间的生命存在——他的网名也是黑色的:黑色旋风。“冰硬的双手迟钝地移动/触摸起伏的岩石,野花杂草/山崖的深深处/避开了太阳的照耀/渊底的精灵,开始哭泣/黑,我的世界黑了。”(《沙子,我的眼睛没有沙子》)这是2005年的诗作,而近期的作品《芭蕉、我或什么都无关》中,诗人还是这样歌唱:“闻到燃烧后的焦味,那些烟灰/搅着红色搅着黑色或搅着生活的往事/一样地搅痛了我//......你说红球从蕉叶掉下了/你说黑色开始驱赶着我们。”
      即使诗人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的世界是如何变成黑色并被黑色所驱赶的,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对世界的颜色的观感和认定。而这观感和认定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主观的,这么主观的感知向我们透露了诗人的什么秘密呢?这大概只能从人类集体对“黑”(色)的文化积淀和诗人个体对“黑”(色)的精神体验中去寻找答案了。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阅读体验,我无法给出单一的答案,但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迷惑恐惧以及内敛牢固的感觉,或许会让我们在了解诗人的时候得到一些帮助。在《我逃离,我逃离不了》中,诗人逃离的包括了哪些事物呢?记忘之间的爱情,生死之间的亲情,停走之间的自我,灵肉之间的暗伤,无关有关的葬歌,痛并快乐着的念想......诗人所要逃离的东西也许恰恰就是被无边黑色所笼罩的东西——当然,黑色所覆盖的远不止于这些。“我也忙碌,忙碌些死了或活着的事情”,读者们只要进入诗人的文字,生存的矛盾痛苦、艰辛无助、迷惘困惑,生活、生命之浓浓黑色,也就能一目了然的。
                                         
                                           我尽情的歌声卡在黑夜的喉咙

      林金旋是惠州市玉田广告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广东《尖诗歌》民刊主编,在黑色的白天里他要为生存而奔波劳碌,写诗对他来说那是:忙里偷诗。他偷诗的时刻,或许也包括了白天,但我们还是轻易地就可以找到他更多的夜里偷诗的证据。在题为《今夜,我尽情歌唱》中,诗人写道:“那些风,那些寒意与不安的银光/绕过栏杆,绕过我的爱和我的爱人// 我尽情的歌声卡在黑夜的喉咙/可我依然地歌唱,无声的歌唱”。
      充满爱意的歌声总在夜里有声无声唱起:“水鸟安静入梦了/柔软的银光穿过桂枝/......感动一湖秋夜的宁静/......我很想,我与时间就此终止/我很想,很想一直这样的看着你”(《很想......》),“你摔倒的夜晚,我在深情的诗篇里呼唤//烛影摆晃,凉风轻送/暗淡的光芒燃烧着我的牵挂”(《亲爱的,快乐好吗》),“那些白色天使/穿走在幽暗的长廊/那些罐罐瓶瓶的水滴/二十年前开始流入我的躯体/二十年后我对死亡与悲痛/再一次注解//今夜,我止步”(《我在这个时候想起你》),“你合上日记,锁住阵阵的花香/又一次把我的春天藏起/空余他,与夜的呢喃/我单薄的笛声尝试与飞翔的夜莺/穿越茫茫的黑空,在你,庭前的夜来香中沉睡”(《明天你会来么》),“我不想她反复地翻转/在今夜//我无意伤了她的睡眠/就如,这风雨伤了征程”(《我无意伤了她的睡眠》)。
      这些诗歌似乎都是写给同一个人的,无论是病床还是郊外,也不管是春天还是秋日,诗人就像夜莺一样展开他的歌喉。夜莺歌唱爱情,所以我把这些诗歌看成是诗人的爱的倾诉。即使“银光/绕过栏杆,绕过我的爱和我的爱人”,“我依然地歌唱,无声的歌唱”,最后 “我尽情的歌声卡在黑夜的喉咙”!温存而隐忍的歌声中,依然遮不住那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味道。
      虽然为爱情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自古而然,诗人在表达他与爱人的关系的时候,在时间选择的处理上,对夜晚的偏爱似乎还有更多的共性,但如果我们再看看他处理爱情以外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夜晚,依然是他时间上的首选。“就这样对望夏夜,向南的方向/盛装无尽的凉风和一个故事的遗憾/二十多年前,瓦片上的银光骗走了/我的父亲与他的两把锄头”(《锁》),“他喜欢关闭窗户/他喜欢吹灭烛光//......午夜,黑云走失了/我想,该与他出来晒晒月光”(《我想,该与他出来晒晒月光》),诗人是在月光下来描写父亲形象的。“蓝爵的灯光/隔着洁白的面板在昨夜打转/我惊。我颤抖的手与我颤抖的心/今日,我愧对你”(《生日组诗-写给母亲》)母亲的身影在灯光下灼痛了我。“我无法运转生锈的思想/我无法找到她点燃黑夜的灯盏/我迟钝地爬行......”(《生日组诗-写给自己》),诗人在黑夜中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我寄托木鱼。寄托敲打声声/穿过午夜,穿过楼群与我顶端的罪恶/你敬摆一束百合花。菩萨前/诚恳膜拜。感谢生命感谢生活/那年的今日,你的到来/那年的今日,我的到来”(《生日组诗-今日属于你与属于我》),午夜佛前的你我。“一些注视一些掩饰/一些妖媚一些虚空//她,她们/折磨着午夜”(《她,她们折磨着午夜》),这是对都市夜女郎的同情和喟叹。
      对夜晚的偏爱,对夜间事物的重视,使我们怀疑林金旋是一个属于夜晚的人。本来,夜晚是用来休息用来恢复能量的,夜具有慵懒混沌的性质,但是,林金旋并不在这样的夜里沉醉或酣睡。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诗人,林金旋的身躯在白天里焦虑和劳碌,而到了晚上,诗人的心灵就忍不住开始了它的片刻偷闲,于是,夜莺歌唱。“你收起了满眼海景时没有忘记/搅动海浪。那股咸咸的夜风/穿透了我所有肤层,渗透我的血液/渗透我的感觉”(《我逃离,我逃离不了》),夜莺的歌声,在夜风中,有一种渗血的感觉。
                       
                                 没有伤口的痛无形地拷打着我深爱的大地

        事物的本质一方面是自呈的,另一方面也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得以映照和揭露;人的社会关系揭示的可能更多的是人的本质中瞬息多变的动态的一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可能相对而言更多地暴露了人们更为长期稳定的静态的本质。作为农民的儿子,林金旋的土地背景和身相在诗歌中一目了然,这种无所避忌无涉于时下的某种恶炒,也不指向诗人未来的认定和成就,它是诗人没有丝毫矫作的真实自呈,而这些自呈出来的事物反过来又呈现了真实自然的诗人自身。如果说用黑色来描绘带有某种先天的性质同时也是后天主动的选择,在夜晚歌唱显得有些被动也不是先天性的,那么对土地的表达就既是一种先天的自在依附又是一种后天的自为疏离(当然疏离有时也是一种亲密和进入),是土地选择了诗人还是诗人选择了土地?我觉得在这里恰恰表现出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并且还是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隐显并存的。
      土地在诗人的空间世界里到底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诗人三年来的诗歌,进入视野、付诸笔端的空间(及空间上的事物),大致是这样一个排列的顺序:土地——山水——云气——电光——天空,由下而上,低矮的土地比高远的天空更能得到诗人的青睐!爱屋及乌,或者说与此相应的自然结果就是:植物对于动物、山野对于都市、水田对于商场、农民对于劳工、耕种对于制造等等,都有着压倒性的被表达和表达。林金旋离开农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作为一个潮汕人,他甚至有好几年没有回家去祭祖拜山,他行走在城市里,融入了城市生活,他是一个城市人,但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生活,诗人看到并写下了多少呢?除了在早期几个练习性的诗歌中略有所及外,比较集中和明确的,恐怕只是这样几首了:《她,她们折磨着午夜》、《挣扎在繁华的背后》、《为何谈诗歌不喝茶》。但是,妓女、乞丐、文人作为城市景观的对象,他们的来历、现时的身份认证、未来跟城市的关系都是暧昧的,何况诗歌中还给我们提供了明显的农业文明的背景和心性,所以我认为诗人没有把眼光和笔触投向城市的商业空间。诗歌中诗人关注的生命空间依然还在那个自己已经走离的出生地:农村的土地。
      我们只要看看这些题目和诗句,就可以明白土地对于诗人的重要意义:《别伤心,我听到你深深的呐喊》、《傍晚的乡村》、《请原谅我没有回去》、《菠萝山》、《龙福村》、《芭蕉、我或什么都无关》,这每一组长诗都是关于农村和土地以及那里的人的生活的追思和写实,也是诗人的牵肠挂肚。短诗中,乡村和土地更是俯拾皆是:《来年,满山花开》:“黑夜行走,我频频回望/故乡那片杨桃林的方向/今时的几颗果子,谁去偷采/酸酸的味道谁又在品尝//繁华都市浓荫的街道/你是否会停顿片刻,追忆/多年前山坡上的那颗杨桃树/花开,花又落//夜风飘着阵阵泥土味/错乱的皱纹悄悄地刻写/流失了时光,我逐渐地苍老/可我,紧紧地守侯/来年的春天//你还在守侯么/满山花开的来年春天”。《他的田地》:“他的田地/稻谷瓜果只停留在我的嘴边/水在多年前漫过/五块不方不圆的造型/菱角慢慢地磨平,那些土那些沙/早已醉化//他打量他的田地/该种些什么鱼......”。《说什么,他在乎》:“平静是大地,躁动也是大地/从昨天或许前天可是,他不关心了/那些水。那些土/那些午夜缠绵的风暴//.....他不在乎自己在说什么/如故乡的庄稼蔓延的病毒/与火车刚刚的出轨”。《侨场的站牌,句号躲藏》:“田野的蛙声/终结午夜,伤感的水珠湿润/茅屋的青苔”。
      透过这些长长短短,前前后后的诗歌,我们可以用一个或许不大恰当的比喻来作为结论:诗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生存空间才是诗人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念想和挂牵,诗人通过自己的写作,读者透过作品,一览无遗——故乡的土地。

                                     从今天起,她与他在岸边种植日子
      
     只有飞鸟才会对高远的天空心仪不已,因为那里有它渴望的自由;落叶的家是大地,那里有它永远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动物性的存在和植物性的存在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真的有天壤之别。人既有对信念的固守,也有对自由的追慕,这种固守或追慕既是因人而异的,也是随时改变,或因地制宜的;既可以是执其一端的,也可以是齐头并进的;既可能是主动追求的,也可能是被动接受的......总之,人的选择具有多样和善变的性质。如果真的是选择先于存在,存在先于本质的话,那么选择怎样的存在也就意外着以什么样的本质存在着。一个人是选择动物性的存在还是植物性的存在,既来自于他自身也决定了他自身。
      在我看来,动物性的生存状态更多关注自由行走和发挥的过程,它的对应场所更倾向于明亮天空;而植物性的生存状态则强调吸纳、固守和结果或者说果实与茨块的收获,它是属于黑土地的生命和生活。那么,林金旋作为一个热爱乡土的诗人,他能有什么样的选择呢?我们极少看到他对于天空和动物的描写,他快乐的阳光总是被黑暗悄无声息地漫过并淹没,他对自由的思考远远没有他对生存和责任的投入那么多,他要的不是一个欢欣雀跃、不断高远的过程,他是要一个衣锦还乡、有根有蒂的结果。植物——种植——收获,如果可以把这说成是依赖于土地者的必然结果,那么我要说:今天的林金旋,作为诗人,他的状态就是两个字:种植。
      然而已经离开土地的人他怎么还能种植——而就算是尚未离去者也未必就能种植:“你狂欢地奔跑在广袤的田野/歌唱着收获,采摘了欢笑/沉醉在土地的怀抱,母亲的怀抱/这一切,成为曾经美丽的画卷//那颠覆人性的博彩,渗透了/故乡大地的骨髓/千年的土地,失去希望的种植/伟大的父老,不再早出晚归地耕作”(《别伤心,我听到你深深的呐喊》)。金旋的诗歌很少用大词和高调,但在这首诗里,他的直抒胸臆呐喊出了他的双重悲愤: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种植者不再能享受收获的欢乐,他的父老乡亲却沉迷博彩不再早出晚归地耕作!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不管是已经走出还是依然留守)所遭受的苦难,使诗人如此地痛苦和愤怒:“多少妻离子散的故事/多少无采的眼神,研探着/这简单的数字,游戏欺骗了/亲爱的父老//几多的深夜/你长长的沉默,无法释然/扑腾的热血在痛哭”(同上)。因为这是诗人的根本,是他的出生地出发点,也是他的母怀他的归宿。被永远回顾的种植的历史,被刻骨记取的种植的现实,使种植一词完全内在于诗人的生活,成为一种生命的状态。
      从此以后,诗人只要看到水土,看到水土边的植物,就会有种植的影象和意念浮现,而那些进入视野和笔下的,也就成为了一种种植并让他的读者感到了可喜和亲切。就算“他的脚下/沙土流失”(《隔壁女孩》)》),就算“榕江水流失了”(《龙福村-爷爷,你看不到......》),也不能阻止“从今天起/她与他在岸边种植日子”(《隔壁女孩》)。是的,种植日子,像“那年,父亲种植了他的忧虑”(《父亲种植了他的忧虑》),像“她带着蜜蜂劳作”并“计算她的家与我的余生”(《菠萝山》),像我背负对母亲“曾经的诺言”,“一直坚强生活与拼搏工作”(《生日组诗-写给母亲》)。
      有土的、无土的“种植”,成了诗人对人生状态的一种体认并体现于生活中。“风赶着蕉林的飞鸟/风赶着今日最后的那道光芒/我注视你的深思,我注视那片变幻的蕉叶/忽略了油绿,忽略了热/断节的叶掌如我断节的生活/一样的轻飘”,生活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植物性的感受,那么种植植物也便类似于生活的劳作,对于植物的过分强调正是对于生存的高度重视的微妙的换写。


      以上是我读林金旋诗歌时候的一些感想,出于行文方便和删繁就简的考虑,我抓住了一些我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加以谈论,以期达到突出重点一目了然的目的。这个过程有可能也会忽略了另外的一些细节,或者在细节上有一些出入,这是需要诗人和读者多多谅解的。林金旋的诗歌还在进行,就像他的生活也还在继续一样。在最近的一组诗歌《春天了,我想说》中,色彩似乎变得五颜六色了,诗歌上的变化,是否暗示着心态和生活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要衷心祝愿的是诗人的诗歌和生活都能实现他自己的最好的选择。
                                                                                            2007/5/1
部分相关链接: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B%C1%D6%BD%F0%D0%FD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B%C1%D6%BD%F0%D0%FD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B%C1%D6%BD%F0%D0%FD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B%C1%D6%BD%F0%D0%FD
http://www.shigebao.com.cn/viewt ... B%C1%D6%BD%F0%D0%FD

[ 本帖最后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5 14:45 编辑 ]
发表于 2009-3-2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坐了沙发。先提上,晚上再细读学习。问好踏雪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足以令人钦佩
先进来提上去,细读后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这么认真的读人和诗,佩服一下,呵呵,问好踏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下细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儿 于 2009-3-25 16:15 发表
洋洋洒洒,足以令人钦佩
先进来提上去,细读后再说话~

谢谢霜儿,洋洋洒洒不是什么本事,你谬奖了。我们大概年纪差不多,你有好见解,我想听你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月石 于 2009-3-25 20:48 发表
收下细读,问好!

感谢月石兄,多提宝贵意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别 于 2009-3-25 20:01 发表
能够这么认真的读人和诗,佩服一下,呵呵,问好踏雪。

谢谢林别,汗一个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一种阻隔的艺术,很需要这样细致的点评。拜读与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彩初 于 2009-3-26 12:31 发表
诗是一种阻隔的艺术,很需要这样细致的点评。拜读与学习中

谢谢沈兄弟鼓励,多批评指拙,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如此细致挥洒,挂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3-27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09-3-26 18:09 发表
难得如此细致挥洒,挂读

感谢温首席点评。细致勉力去做,挥洒我是当真不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09-3-27 00:05 发表
读诗评比读诗要轻松得多.感谢迎风兄!好人好诗好诗评
深圳欲望问好

感谢欲望兄深夜来读,黑压压一片居然读下来而且轻松,非常人能及、非常人能及 开个玩笑,望兄勿怪。
踏雪迎风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4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