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55|回复: 7

评几个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皮》——浓墨重彩许多爱
文 / 易州米

《画皮》是一部人妖之间的情感故事,情节在感情戏泛滥的今天算不得曲折,但却是对我们脑子里那个旧故事的彻底颠覆,并把这个崭新的故事在唯美的画面里演绎得十分动人。

我认为《画皮》不仅勾画了一张美丽的面庞,一个因爱而生的故事,而且用浓墨和重彩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为观众描绘了许多种人间之爱:

小唯对王生的爱,那是妖对人的一见钟情。为了这份爱,她开始厌恶做一个妖,厌恶再吃人的心,但她又千方百计陷害王生的妻子佩蓉,一步步将这份爱攥到自己手心里;当然这份爱可贵的一面是让她开始真正懂得爱,懂得爱不仅是索取更是付出。

王生与佩蓉之爱则更多的是忠诚。王生心里爱佩蓉,但也慢慢地开始爱小唯;佩蓉爱王生,但她也没有彻底忘掉庞勇。我想当小唯在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之后,他们会一直爱下去,只是会悄悄地将另一份爱埋在心里,并且越埋越深。

庞勇对佩蓉的爱是将手松开。佩蓉既然选择了王生,庞勇只能将那只爱的手臂松开。他远离心爱的人,却还在用一双关爱的眼睛注视着,只要她有困难,他就会出现。

夏冰对庞勇的爱,是一点点成长成熟的爱。他们为一壶酒相遇,为捉妖相知。夏冰作为降妖者的后代,一直为拔不出降妖杖苦恼,她甚至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当她所爱的人危在旦夕的时刻,爱给了她力量,降妖杖在她手里闪耀着无穷的魔力。

蜥蜴精对小唯的爱,是一种单向的爱。蜥蜴精为了小唯可以去杀人,杀无数的人,可以去拼命,可以死。但小唯并不爱他,或者说并不珍惜他的爱。他在故事中只是个血腥的杀手,所以他的死罪有应得,无论他杀人是以怎样的借口。

由此可见,《画皮》中几乎所有角色都陷在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中。也许影片就是要通过这些告诉我们——爱没有错,只是在获得爱的过程中,才有人和妖的区别。


《叶问》的几个疑问
文/易州米


《叶问》没有《卧虎藏龙》中打斗飘逸的侠影,没有《功夫》中荒诞可爱的夸张,没有《英雄》中唯美的画面和曲折的剧情,但它却能够打动人。

我认为这缘于《叶问》的平实和细节。《叶问》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个英雄形象,但这个英雄,是个平凡而低调的人。他虽然身怀绝技,但从不好勇斗狠,即使推脱不开的切磋,也是闭门比试;他家境殷实,但在外敌入侵的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为了养家糊口也只能去作挖煤工。似乎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习武者。直到他目睹了日寇的暴行,怒发冲冠,一人将十名日寇打翻在地时,我们才感受到了他英雄的气概。但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觉得叶问有多么高大,他好像依然是那个你可以随便走进他的院子与他切磋武艺的邻家大哥。

《叶问》中有很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丰富人物形象大有帮助。比如剧中人武痴林气走弟弟后非常懊悔,随身携带着一只小铁盒,装着弟弟曾放过的风筝,准备随时向弟弟道歉,兄弟情深可见一斑。比如剧中那个来佛山闯荡的山东人,他到处挑衅,一路踢武馆,依靠凶悍的功夫几乎打败了所有佛山武师,当他挑战叶问时,由于自知无法取胜,进攻时由手下为他背后递刀,使出卑劣的阴招儿,其人品武德让人一目了然,也就为他日后在日本人面前告发叶问的藏身之处做了铺垫。再如叶问在打倒十名日寇后,他虽然饥寒交迫,但看都不看日本人作为奖赏扔给他的十袋米,而只是拿走了还带着廖师傅鲜血的那袋米,把它送到了瘳师傅的亲人手里,我们从而知道叶问的出手不是为了米,而是为了同胞的鲜血。

《叶问》作为一部好片子在打动我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一些疑问:

第一,叶问的功夫从何而来?叶问一出场就已然是佛山第一,但我们在故事中除了看到他每天象征性地打一打木桩,并不见刻苦练功,那么依他当时并不算大的年龄,他是怎么成为佛山第一的?他的咏春拳又是跟哪位高人学来的?既然片子名为《叶问》,我想这些还是应该有所交待。

第二,叶问与侵华日军将军的比武是否有根据?在当年日寇的铁蹄之下,能否有这样一场公开的一对一的比武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况且叶问的对手还是个侵略者的将军。

第三,叶问到香港之后的境遇怎样?我们知道叶问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徒弟李小龙,那么叶问到港是如何开办武馆广收门徒?他是如何将咏春拳发扬光大,最后成为一代宗师的?

对于第三个问题,听说正在筹拍《叶问2》,应该给出答案吧。看来我们又有所期待了。

旧事越怀越旧
文/易州米

电影《梅兰芳》画面唯美,剧情精致,把一群为戏剧而生的人从几十年前拉到了我们面前。我感觉那斑斓的色彩和人生更像一幅幅斑驳的黑白照片,让人悄悄地拾起怀旧这个词。

电影院里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异常安静,没有笑声、惊叹和掌声,更没有谁昏昏欲睡。商业时代里浮躁的气息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似乎淡了些。这些学生还是一群不懂得怀旧的人,他们脑海里一半是未来和幻想,一半是金钱和物质,现在陈凯歌给他们上了一课。

其实于所有人都一样,怀旧本来就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体验了。

梅兰芳少年的成名历程,中年的情感纠葛,抗战时期的境遇,这些故事并不新鲜了。任何一位名人的生活经历都可以被导演用电影划分成命运的时间段,再找不同的演员来诠释。梅兰芳所不同的是,无论他的命运再细分为多少个段落,都是一个主题——“戏”。而不是其他的。

戏妆、戏台、戏园子,昔日的繁华在银幕上再现,命运的段落被依次连缀,电影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梅兰芳。但我总在想,这些按照后人的理解和想像复原的旧事与当年差多少,差什么?

凭心而论,电影中两位主演在戏台上的表演和有限的唱词并没有真正打动我,作为一个只在“春晚”上看过几眼京剧的人当然没有资格评价,但我想知道的是梅兰芳当年是怎样一下子迷倒了不懂戏的邱如白,怎样迷倒了美国观众和日本青年?而电影为我们营造的那个京剧的时代究竟能让人有几分沉醉?我们现在被引导的怀旧,会不会把旧事越怀越旧呢?

梅兰芳作为一个时代,我希望永远保留他身上迷人的传奇色彩;梅兰芳作为一个凡人,那些有关他和戏剧的旧事,我认为只有真正平静的心,才有资格将它们轻轻翻开。

[ 本帖最后由 易州米 于 2009-1-17 23: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版版评的都是岁末年初热映的几部片子,

除了《画皮》,另两部只看了简介和片花。

第一次读易版版的影评,很不错!

不但面对作品,更燃烧自己,投入地写出自己的个性和见解。

问候易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许多我认同的看法。文笔也很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画人生---每一次的亲临,都一样地思考。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部电影都非常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09-1-17 23:18 发表
http://pb.images22.51img1.com/6000/lyeh351868194/b894213fa2c6d1ae6d9377ea44f9d5e9.gif

易版版评的都是岁末年初热映的几部片子,

除了《画皮》,另两部只看了简介和片花。

第一次读易版版的影评,很不错 ...

问好雨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过第一个
看影评说梅兰芳是沉闷的优雅,把偶吓回去了.在中学的时候疯狂喜欢甄子丹,那时他没怎么出名,如今盛名加身,我却不再看他的片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丝不明 于 2009-1-17 23:34 发表
不错,有许多我认同的看法。文笔也很清晰~

感谢几位的点评问好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