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文化重建是當務之急
●李長空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道德傳世的民族。《國語•魯語上》說:“重莫如國,棟莫如德”,道德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做人的根本。在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理念中,“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涵蓋了國人理想的人格精神,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進入20世紀以來,西方文化與中國道德之間的衝突和鬥爭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鮮明主題。無論是“五四運動”還是80年代“思想解放運動”,每每現代西方文化衝擊中國,都伴生出一場場激烈的徹底批判中國傳統道德的風暴。
百年來,西方列強用“西方中心論”的文化霸權主義,在國人當中培植起一種崇洋媚外的文化心理,日流、美流、韓流……數千年民族文化,成為國人心靈中一付沉重的精神枷鎖。中國啟蒙知識份子把中國的封建專制歸咎於人的精神愚昧,而愚昧的罪魁則是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及家族、教會、商會等傳統社會組織形態。中國現代知識份子始終致力於打碎傳統,讓個體擺脫這些傳統道德與社會機制的束縛。他們相信,一旦個體獲得解放,成為新人,就可以制定出新道德、新文化、新制度,中國也就進入美麗新世界。然而,道德就是道德,文化就是文化,信仰就是信仰,本無所謂新舊之分。道德、信仰、文化的具體內容確實是可以演進的,但其中的核心價值卻是永恆的,它們就蘊涵于傳統中。離開了傳統,道德、信仰、文化也就不復存在,而沒有了這些價值的紐帶,社會基礎也就趨向瓦解。——姑且不說作為“園丁”的教師、“白衣天使”的醫務人員和“人民公僕”的國家公務員這幾個被人們視為社會標誌性倫理領域的道德底線正受到日益嚴重的侵蝕和破壞,也不說許多人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在麵館吃面後把碗藏在衣服裏帶回家、街上偶爾散落的錢物被多人哄搶、車上翹“二郎腿”阻礙他人行走,單是公交領域道德痼疾嚴重釀成的悲哀和慘劇,就值得我們認真深思。在公交領域,有司機酒後駕車橫衝直撞不顧乘客、行人人身安全的,有市內客車到站不停、不到站就讓乘客下車的,有長途客車中途停車強行收取乘客“加班費用”的,有乘務人員和乘客不給老人、兒童、孕婦讓座的,有乘務人員任憑男乘客猥褻女乘客視而不見的,有的士司機強姦女乘客的……甚至在共和國首都北京,一個即將舉辦奧運會的國際大都市,竟然還出現了公交售票員掐死未成年少女這樣的慘劇!——當我們的社會生活底線在這樣一個神聖的地方也失去了最後的防守能力,社會生存基礎和民族精神面臨的威脅到了何種地步就可想而知了。而且,現今西方文明社會,也鮮有這樣不文明的現象,西方的社會逍德準則也不容許這樣的行為存在!無論如何,一種基本的道德秩序是我們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基礎性平臺。任何社會、任何個人都必須立足於此。損壞了這一基本平臺,其他一切高處的東西、一切燦爛和輝煌的東西,最後都將無法維持。對社會生活底線肆無忌憚的突破,到頭來必然要受到社會生活的嚴厲懲罰!
道德文化淪喪,不僅僅體現在個體經濟提高中,也體現在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之中。開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思想解放運動”與制度改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讓位於單向度的器物層面的現代化——人們以自己的欲望為最高目的,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個人財富增長及地區經濟高速增長。一位新西蘭朋友說:“中國目前是經濟起飛,道德文明沉陷。我剛參加完一個大型海外交流協會和華商會議,目睹會上會下全是‘招商引資’,領導嘉賓都在談經濟,有誰對環保及精神文化建設的現狀顧上一眼?我在一個分組發言時‘不識時務’地‘獨語’道:‘經濟發展到現在,中國的領導人不能只顧經濟而忽略環保及精神文明建設了。’可是我的聲音,比起那此慷慨激昂的、排山倒海的‘招商’宣言和發言,顯得是多麼地微弱!”一位韓國線民這樣寫道:“你不要覺得中國人多團結多偉大,韓國人在國家出現困難的時候可以全國人民捐金子給政府,在你們中國,可能嗎???”一位日本人也這樣說:“我們國家是有規劃的,全世界都在看我們的動畫片,我們的電視劇,用我們的電器,很多人瘋狂的崇拜日本,在中國,也不在少數吧?你們接觸的都是外面的文化,而中國人又對自己的文化不感興趣,當有一天你們一覺醒來,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別人的時候,你們連後悔都來不及啦!順理成章的,總有一天,你們的國土也會變成我們的,因為你們中很多人已經認同我們的東西,我們的思想了。”
以上事例說明,我們迫切需要厘清“道德文化”的概念,並發展一種“底線道德文化”,以確立當今社會生活的可靠屏障。客觀言之,我們可以將“道德文化底線”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所有人最基本的自然義務和社會義務,比方說不背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道德文化精神、不傷害和侮辱生命、不欺詐他人,這也是最基本的或我們在一般意義上說的道德底線;第二個是各種行業的職責或特殊行為領域內的道德,比如說官員道德、教師道德、醫務人員道德、新聞從業人員道德、公交公司司務乘務人員道德、網路道德等等。這種職責的高低輕重是和權力或影響力成正比的,權力越大,其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越大,責任也就應該越重;第三個層次是與制度、法律有關的,是所有公民應有的義務,比如說奉公守法、捍衛法治、抵制對公民權利的侵犯、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等等。
看過一則報導,一位元記者採訪一位元著名科學家。記者問科學家:你這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是什麼?科學家的回答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他說:“我這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都是啟蒙時期在幼稚園裏學到的,比如: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不是你的東西不能要、要講究衛生……”。在永無止境地追求物欲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認真思考一下:我們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東西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在一份報告中說:“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尤其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會日益發展和進步的今天,健全的人格(包括道德品質、人生追求、行為準則、權利義務等)更應受到廣泛關注和宣導。
道德文化重建,是國人當務之急,而道德的啟蒙是重中之重!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很重視幼兒的教育,也願意投入,可以說琴、棋、書、畫、英語都是必修課目。但是在道德的啟蒙上,往往很少有所注重,有的也只是泛泛而教。其實對於幼兒,系統的進行一些道德的啟蒙教育是必要的。今後,無論孩子是從事人文或者理工等工作,良好的道德理念是最最重要的基礎。尤其是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沒有良好道德的根基,可能是一事無成,也可能是前功盡棄,這樣的案例舉不勝舉。
2l世紀的中國,要進入富強、民主、文明的新階段,就需要在道德文化建設上有一個大的發展。只有一個民族既努力實現自己的經濟騰飛,又努力繁榮自己的民族道德文化,才能真正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句話:請別忘記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道德文化精神!
【作者簡介】李長空,原名李家慶,中國詩歌學會(PIC)會員、國際詩歌音樂協會(ISPM)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詩集《李長空詩選》、《夢中家園》(詩集),散文集《燈下漫筆》,評論集《李長空評論賞析集》等。電子信箱:ckyq1971@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