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35|回复: 1

[原创]杂记—美好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东北人和秋菜———

我今年秋买了五个红萝卜埋地头了,后来想挖出来拖屋里去,发现已被人提前挖走三个,真是心疼死我了。

不过还好,我还买了几棵白菜,10斤土豆,腌了点咸萝卜。

要知道,东北人买秋菜存放到冬季吃是习俗,这样到了冬天,不出门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汤水,一边望着纷纷扬扬下着的大雪,一边坐在窗前吃饭,也别有一番暖融融的滋味呢。

我同事王宝江家居然买了六百斤的大葱,问了才晓得他和他媳妇特喜食生葱蘸大酱,每餐饭无葱不欢。

我腌过几回酸菜,最后都扔掉了,实在是腌不好。是以后来我那二尺来高的坛子被邻居借去再不还,也不怎么想念,就由它去了。不过偶尔还是去邻居家送点腌萝卜,小拌菜儿,换一半棵酸菜,打个牙祭。

插一段评论人———

说起酸菜,就必有人会提起那个“文化人”雪村来,不是靠着一句“翠花上酸菜”成名了么。

我却很烦雪村这个人,就这个什么上酸菜我看第一眼,听了一回,再不看第二眼。那人一副猴子相,还得得搜搜(言行举止极不稳重的意思/方言)的,招人烦。其实不过是招我烦而已,可不少人还对他很有好感,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好感?很好奇!

再说秋菜———

转到别处去了,再搬回来。

象青、红萝卜、大白菜、土豆、大葱、胡萝卜......这都是东北人买秋菜铁定的样式。从前是用窖藏,现没窖(都被搞城市建设的拿推土机推了)了,平常人家多摆放在楼道不太热的地方,比如半层的窗前或是沿楼梯三四层摆上;好预备冬季菜少时吃。若不然,从前冬季新鲜菜少,虽有也贵,平常人家可受不起,这储存秋菜就是东北人家9~11月份间的头等大事。

在从前,秋菜一来就堆满场院,我们小孩子常结伴在菜堆上玩耍、捉迷藏,随便把白菜丢来扔去,甚至当炮弹丢进不定谁家的菜窖里。自然被呵斥的时候少不了。但却没一人往家偷的。

说起这偷菜的还真有,都不是孩子,偏有那不讲究的男女成人,一是家贫,二是图省几个钱,趁夜天黑就用麻袋装回去不少。看菜的人守不过来,后来就干脆扯上灯整夜不睡。

再说在不太热的楼道里,放置的白菜、土豆只要不受冻都不影响食用。只不过,白会干巴几层,吃的时候扒掉就行了。土豆搁久了会生芽子,吃前须小心剜净了根儿,不然是有毒的。

而绿豆、黄豆是可以放在小盆子里搁上清水升芽子的。待生好了,就是黄豆芽、绿豆芽。炒炝均可,味道清爽适口。不但无毒,据说还有解毒的功效呢。

黄豆芽炒了好吃,绿豆芽须用水抄过再做才行,不然有一股味儿。

关于吃———

我有个旧友,专会做素菜,我吃了好几回,时下想想颇觉有福!

好友如斯前年回来一次,买了芋头,又给做了,为这事我还写了芋头来纪念。那以后,她就来信管我叫芋头小猪。

我平时不常生火,但其实是挺中意吃的,只是懒得自己动手。不过馋极了不会做也会去学,只为圆满个嘴口。记得那年想吃包子,街上卖的包子极难吃,就四下翻书,又谦虚求教,自己学做包子。

美好的童年———

再说偷的事儿。大白菜生吃不难吃,带点甜丝丝的味儿,清热又解毒,也极爽口。只是小孩子们不很喜欢,偷吃的事儿有,偷拿的事无。

待得香瓜一上市,孩子们就鬼道起来了,常是一帮帮的出去围上瓜车,不多久三五个瓜就到手,一溜烟跑回楼道里敲开分吃,兴高采烈的劲头远比一个人坐在家里吃买来的瓜足实。

老房子的大菊为大家解个馋口没少挨她妈的揍,四波也经常被他爹揍;可打完了大菊能安分很久,四波上午挨完揍,下午继续偷。

记得小时侯常看院子里大人打小孩儿,就是因为偷吃的被人逮着告发了才挨了揍。

俺们一帮勾肩搭背站成一堆儿笑眯眯看挨揍的人在皮带、劈柴、巴掌下哭喊。初时一点不觉得是事儿,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跟着那痛极了的哭喊揪心。可等挨揍的一没事了,就又嘻嘻哈哈的了。

倒非是偷来的就比买来的瓜甜,可当时的感受是这样的,分不到一小块儿,就觉得极香甜,再没有味道更比这偷来的瓜好吃的了。

和朋友交流幼年的体会,颇有同感——感觉就是不同,辛苦换来的果实远比轻易到手来得舒心,又极觉刺激。甚至有时候觉得俺们是一帮侦察兵,机智神勇(其实是鬼鬼祟祟)的和卖瓜人打哈哈,分散注意力,然后把握时机迅速完成任务。

“嚓、嚓、嚓......”几只小手伸出去缩回来,一转眼,瓜车前的孩子们跑了个精光。

对于已经在安全地方聚集起来准备分享胜利果实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结局自然是快活的。在唧唧呱呱你说我讲的形容、比喻、夸夸其谈中,填入口里的即使是一把山丁子、一个小苹果也觉远比品尝一篮子各样汁水淋漓的瓜果更为甘美可口了。

而从前好吃的还多着呢,象灯笼果、山丁子、黑枣、姑鸟儿,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没见过,更提不上吃过、玩过了。

姑鸟儿,有黄的、红,红的极苦,可入药;黄的已成熟,香甜;绿的掏空了放在嘴里可咬出响儿来。

从小到大,我各样的野菜、青草、全花、树叶子都吃过。丁香树的叶子最苦了,一点不比黄连差,;入过口,整个下午都去不掉苦味儿。

死不了的根可以做咸菜,没什么味,但特脆。新挖的洗过了生食,略略带一点吃生地瓜的意味,只是不甜。

上院的大涛吃过很多树的树皮,能说出各种树皮的味道。他还煮过皮带。

为了体验红军长征过草地吃皮带的艰辛(老人们常拿这个教育我们),我们在后院儿堆砖生火整整煮了一个下午,终于烧光了所有“拣”来的木柴不得不捞出来后,大涛用削铅笔的小刀割下来一块儿瞪着眼睛嚼了半天,最后全吐了。

老人们总说我们该尝尝红军过草地的苦,以后就不会埋怨穷了。大涛就带头试吃。自那以后,再没人提吃皮带了,都安生的吃家常饭。

今天在赤壁游戏里谈起吃皮带的事儿来,情义团的伙伴“坠天使路西法”也讲了他小时候煮皮鞋吃的故事。他说:“煮过皮带?我们小时候煮过皮鞋。咬不动,再煮!再咬,还是不行。于是扔了,回家被打得满床滚!那时候不懂事,偷偷拿人家皮鞋煮的......

听了小路的故事,我几乎笑疯了。真想不到皮带、皮鞋都有人试吃过啊!

看呐,多美好的童年!

可如今的孩子,能有从前那种精神,那股劲头吗?下楼找不到伙伴,几分钟不到又被喊上去,生怕被拐卖走了,再不就是勒令刻苦学习,为将来生存出人头地打基础。

这些暖水里泡大的孩子,个个都象关在笼子里的小鹿,生在雪国,沾过雪,打过雪仗,玩过爬犁,自制过雪划子的却没有几个。

看清楚了,这些没尝过童年美好的孩子们困闷的底心里实与野兽仿佛,看他们在游戏中疯狂消费、杀人、破口大骂的劲头就明了啦。所以,还有什么不能理解他们的呢?

看看吧,原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一个个像白发苍苍的小老头日日埋头用功,真是叫人不忍。这功利化的社会逼得前进无门,后退无路的成人发疯了,孩子们也不得不去疯,早早就开始了神经质的历程。

如今的日子虽苦,但想想童年,优越感竟油然而出......

2008-12-11 23:11 分发于大自在天论坛/注册名:银白色的春天
发表于 2008-12-1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性很强的文字,问候云,文字趋向于一种平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