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喜欢的女诗人:席慕蓉
席慕蓉,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
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
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主要著作:
《七里香》(诗歌)、《无怨的青春》(诗歌)、《时光九篇》(诗歌)、《边缘光影》(诗歌)、《迷途诗册》(诗歌)、《我折叠着我的爱》(诗歌)、《三弦》(小品)、《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写给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摄影+文字)
席慕容有一首诗是我的最爱之一,名字叫《诗的末路》,贴出来大家欣赏一下:
所有的悲伤
其实是不断重复前来的
所有的寂寞 也是
要到了此刻
我才知道
生命里能让人
强烈怀想的快乐实在太少太少
我因此而逐渐胆怯
对每一个字句都犹疑难决
当要删除的 终于
超过了要吐露的那一部分之时
我就不再写诗
席慕蓉的很多诗现成了歌词,被演奏成了歌曲,近年来出版的发烧友系列很是好听,比如《渡口》、《出塞曲》等,有一发烧友演唱者叫刘罡,他的嗓音配上这样的词,非常美。
还有一超级低音炮演唱者叫赵鹏,他的专辑里曾收录过徐志摩的《偶然》等,超低音的男性魅力很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听听!
(二)我喜欢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哥们李奕柯是当时的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宋史•李格非传》中提到)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士程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藏书。后来赵士程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作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具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士程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风疏雨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士程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李清照故居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三)我喜欢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1995.9.8)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1942年应《西风》杂志《我的生活》征文写散文《我的天才梦》得名誉奖。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曾发表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与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发现老死于美国洛杉矶自寓。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柢,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张爱玲经典语录: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爱》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范柳原对白流苏说的)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
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更衣记》
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点贱。 ——《倾城之恋》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半生缘》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十八春》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一个历尽苍凉与浮华的男人的话语,有些无奈,有些深刻,有些狡黠.
繁荣,气恼,为难,这就是生命.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很容易把人幻想得非常崇高,然后很快地又发现他卑劣之处,一次又一次,憧憬破灭了.-----<<我看苏青>>
因为想恋爱成功了,却不期然发现这句话很适合我现在的心情.张爱玲就是有这种本事让你时时刻刻发现你的任何一种心情都能找到一种相似.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金锁记》
柳原道:“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
“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画面,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情。我们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
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点的----同样的需要远离人群。
他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她这种地方也还是很可怀念。她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这世上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
我已不爱你了,而你是早已不再爱我了,即使有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男人做错事,但是女人远兜远转地计划怎样做错事。女人不大想到未来——同时也努力忘记她们的过去——所以天晓得她们到底有什么可想的!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太大的衣服另有一种特殊的诱惑性,走起路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极其神秘。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生孩子有什么用?有什么用?生出死亡来?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都是严格的考验。
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是袖珍戏剧。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四)我喜欢的当代女作家:张小娴
张小娴,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曾任职电视台编剧及行政人员,亦曾编写电影剧本。香港著名言情小说家,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
1985大学时代边工边读,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任当编剧,5年之后转工去亚洲电视,1993年偶然为编剧协会替《明报》撰写两则专栏,得到尝识,开始在《明报》先以《娴言娴语》后用《贴心感觉》开专栏,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一炮而红,1995年结束10年编剧生涯正式成为专职作家,1995年6月在《苹果日报》开专栏“禁果之味”,随后加盟皇冠出版社,并于当年出版《三个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动了港台读者。1997年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单人床》一书,除打进香港畅销书排行榜首之外,还持久走红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之后,她的《再见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饼》及《汉仔夫妇》系列作品相继问世,销量数以十万计,张小娴风头席卷全球华文地区,直逼国际出版市场。1998年她创办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任总编辑至今,现为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为《经济日报》撰写专栏,是香港著名的畅销言情小说家。
张小娴的作品,善于描写都市的男欢女爱,深受年轻读者的欢迎。
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诺言。
她找寻幸福,然后发现,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
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
她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张小娴经典语录:
1.同一个人﹐ 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 当他重複地伤害你﹐ 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 感觉已经麻木了﹐ 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 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2.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 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3.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4.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5.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6.只有爱情可以令我们满怀希望而又失望得那么彻底。
7.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 互不相识, 忽然有一天, 他们相识, 相爱, 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 有一天,不再相爱了, 本来很近的两个人, 变得很远, 甚至比以前更远。
8.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9.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10.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1.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12.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佔有欲。
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生廝守?
13.别离,是为了重聚。
14.我宁愿高傲地发霉,也不要委屈地恋爱。
15.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16.狗不会瘦, 因为它不会思念。人会瘦, 因为他思念着别人。人总是被思念折磨,在思念里做一头可怜的流浪狗。
17.爱情, 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18.「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 扔到海中﹐ 那么﹐ 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 你的言语﹐ 我爱耞﹐ 却不懂得﹐ 我的沉默﹐ 你愿见﹐ 却不明白……」
19.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20.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21.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22.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廝守到老。
23.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24.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123;。
25.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26.有些人注ㄊ堑却齽e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27.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28.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 我咬一口的肩膊
29.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30.当他伤害我, 我会用过去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 然而, 再美的回怀也有用完的一天, 了最后, 只剩下回忆的骸,
31.最癡心的等待是一直等下去,不知道他会不会来,不知道他来了会不会走, 也许他永远不会来了,还是一厢情愿地等下去,无可奈何,却心存盼望。
32.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如果我们没有重聚,也许我僣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洽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33. 爱情原来是淒美的吞噬,但愿我的身体容得下你,永不分离
34.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35.你爱我吗?已经爱到危险的程度了.危险到什么程度? 已经不能一个人生活.
36.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37.相爱却不能相恋,相恋却不相爱。
38.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39.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40.学习不问问题,不是为了讨好男人,而是不想耞到令自己伤心的答案。
42.甚么事情都会成为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43.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
44.你的心就是我的海角和天涯,我不能去得更远。我们此生共赴天涯海角,不是游走半个地球,而是人间相伴。
45.如果爱情有十分﹐ 有几多分是酸﹐ 几多分是甜﹖ ……是十分的酸﹐ 一分的甜……没有那十分的酸﹐ 怎见得那一分的甜有多甜﹖」
46.如果爱他是一种沉溺,我也许还愿意沉溺一辈子
47.如果你真的没办法不去爱一个不爱你的人,那是因为你还不懂得爱自己。
49.爱情本来并不複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
你好吗?」、「对不起」
50.爱情里的所谓期限,都是用来延迟的。我很想不等你了,我却舍不得走。我知道我会老,我却舍不得放手。为甚么要有期限?因为我担心我做不到。
51.你爱我吗?」 「已经爱到危险的程度了。」「危险到甚么程度?」「已经无法一个人过日子。」
52.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53.爱一个人往往爱得太深……最后得到的不是永恆的爱……而只是短暂且痛苦的爱……
54.我望着你,咫尺之隔,却是天涯。我虽然不愿意但是也应该放弃你,我不能忍受自己在喜欢的男人心中的地位排在令另一个女人之后。
55.相爱却不能相恋,相恋却不相爱。
56.爱一个人 , 也许有绵长的痛苦 ; 但他给我的快乐 , 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57.爱情最美好的时光,是患得患失的阶段.
58.一旦失去,我们才知道,我一个人也可以,但我不想.
59.每 一 次 想 恨 你 , 却 又 更 恨 我 自 己 , 谁 叫 我 离 不 开 你 呢 ?
59. 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60.我像一个壤孩子,明知自己幸福,却偏偏要亲手破坏它.——荷包裹的单人床
61.我们不察觉自己幸福,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些痛楚、失望、悲欢离合,也是幸福
62.如果不能给我全部‥我宁愿一无所有
63.三个人的爱情太挤迫,撰择离开你,是因为不想被你的贪婪抛弃!
64.爱人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再见野鼬鼠
65.我微笑,是为了你微笑.
66.爱情中最伤感的时刻却是后期的冷淡,一个曾经爱过你的人,忽然离你很远,咫尺之隔,却是天涯.——最淒绝的距离~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
67.人生何处无离别?最重要是你们各自在对方的生命里起过一些作用。
68.原来有本事令人伤心的人 才是最幸福的, 是两个之间的强者
69.我要一个甚么样的男人?我就是要我那一半。他修补了我身上和心上所有的缺口,我也修补了他的。
70.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三月裹的幸福饼
71.所有的分手,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一个钱币的两面~我微笑,是为了你微笑
72.她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73.她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2
74.爱一个人.你必须有一点儿恨他,恨他你离不开他
75.我们虽然不能终老,但我们曾经拥有最甜美的时光他里面有我,我里面有他,永远相思.
76.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肝肠寸断,永不言悔.
77.首先说再见的那个人,永远佔上风.——再见野鼬鼠
78.我们的爱和伤痛,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他.——三月裹的幸福饼
79.世事总是有很多变数,如同明天的雨,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三月裹的幸福饼
80.爱是用来燃烧,而不是用来储存,光尽而灭.——荷包裹的单人床
81.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廝守到老。
82.我们虽然不能终老,但我们曾经拥有最甜美的时光.
83.爱情, 总是在患得患失的时候最美好. 如果永远不去开始, 也许永远不会消逝.可是, 谁又按捺得住不去开始呢?
84.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很巧,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女作家都姓张。这两人的语言风格我都很喜欢,她们的作品有着许多共同点,特别是对于男女间的情感问题,虽然语言上有些区别,但观点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一针见血的。读来会让很多男士心慌的,呵呵。
由于年代的缘故,张爱玲的表达上或许更朦胧和深刻些,语言上有很多时代特点,表现的思想内涵深远些,是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
张小娴的作品范围较为狭窄些,主要表现在男女情爱方面,但她的笔触很细致独到,思想很独立,有很强的现代感,部分作品曾经备受争议。
两个女人都很理智,也很痴情。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张爱玲的作品。
曾经看过由刘若英扮演的电视剧《张爱玲传奇》,有几分神似,很少看连续剧的我,当时是冲着张爱玲来看的,但剧情似乎简单了些,虽然概述了张爱玲的一生,但感觉中,仍是少了许多属于张爱玲的味道。
[ 本帖最后由 不了了之 于 2008-12-10 03: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