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古城天子 于 2008-9-11 09:58 发表 “说理”在这里是被淡化了的,应该是生活历练后的结晶,更是生活本质的突显,我是这样理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8-9-11 13:55 发表 全兄,一定还有比“起”这个字更恰当的字哦,其实不难置换。也许是语言习惯不同吧,读着还是别扭。 话说完了,我再回头看看全兄无能为力的样子
原帖由 全鼎子 于 2008-9-11 15:27 发表 “吹”“刮”“涌”…… 不行不行,这真是语言习惯。干脆一,二句合并,“风敲打我的木门”,不管喽,随青蓝笑去。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8-9-11 16:31 发表 中国古典诗歌一般而言有重抒情和形象,轻哲理和叙事的倾向,个人觉得这是应该得到批判的。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8-9-12 23:27 发表 坚决不笑了,这次进来祝全兄中秋快乐。
原帖由 全鼎子 于 2008-9-13 17:59 发表 从比较的角度讲踏雪所言极是,仍需照应到不同文化的背景。但诗到宋却于此有所更拨,窃以为,明清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批判不敢说,可能后人沿抒情和形象一路走得多吧。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理入诗与诗意境相得 ...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8-9-23 23:13 发表 全兄跑哪找安静去了,看能不能给揪出来。
原帖由 云梦心曲 于 2008-9-24 20:01 发表 欣赏
原帖由 全鼎子 于 2008-9-25 10:06 发表 被揪出来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0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