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095|回复: 15

有关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神话

尾生

我们坐在干涸的河床上,想念一个人
想念不曾拥有的记忆
尾生,我会以为你变成了一尾鱼
洪水来的时候,会逃生的鱼
自然不鼓励人们孤独
我在河这边扔一块石子,
尾生,你要在对岸看到它激起的涟漪

精卫

她被伤害后,变成一只鸟。
要接近一个不肯屈服的精灵,
就要接近这个被击中的动物。
我是在镜子里注视她,看她忍受痛苦和焦虑
这残破的躯体被艰难地重新缝合,
大海那么远,翅膀是神的,痛是自己的

夸父

天真的奔跑者抛下手杖
日落之后,让它化做一片桃树林
让它们长在大山的躯体上,仆倒以后的躯体上
喝干了黄河水,喝干了渭河水,
生命的焦渴,前方的太阳
桃林为它们抹一痕月光似的淡影
多少人在阳光下看到托起太阳的巨手
我更愿在月光下看到一片安静的桃树林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8-6-30 10:24 编辑 ]
发表于 2008-6-3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的涌动,亦试图有独自的触觉,这非常好。如果游走在句子间的,那些起伏而延绵时候,能更为畅意些。想必也不是很矛盾。      诗之艰难,与你共勉:)

[ 本帖最后由 席芷 于 2008-6-30 14: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大觉大语,却似追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席芷 于 2008-6-30 14:16 发表
内心的涌动,亦试图有独自的触觉,这非常好。如果游走在句子间的,那些起伏而延绵时候,能更为畅意些。想必也不是很矛盾。      诗之艰难,与你共勉:)

谢谢席芷!我总是表达不好,但是我会记得你的勉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头熊在歌唱 于 2008-7-1 10:32 发表
有人大觉大语,却似追日。

熊的语言,我不懂,但还是感谢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夸父

老了重读神话,像回忆童年。把文化想象成一道有源有终的河流,神话只是上游的一条小溪,因为天真,河水极其清澈。我们可以看到先人的思想和影子。夸父的传说,很多书中都有记载,他是一个上古的巨人,珥蛇,追逐太阳而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当来源于此。太初,先民在大地上,发出像风一样的富有穿透力的自然的歌声。夸父用自己的奔跑歌唱。
小的时候读书,总是囫囵吞枣,像赶时间一样,很少在哪一个章节,哪一个字眼间停顿。现在看书漫无目的,有时竟发现自己停在一些字眼上恍惚,半日也不曾翻几页,倒觉得有趣。夸父的故事那么短。
《大荒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都是传说,记载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也不知道记者为谁,只是觉得字里行间,颇可玩味。
《大荒北经》中珥蛇的形象大好,以真实的在场感惊动视线。逐日的英雄在大荒之山,栩栩如生。先前看过欧阳江河诗中写“蛇信子尖尖的火苗使他想起童年”,我想起太阳上的火,深深敬佩诗人的笔力。
我偏喜《海外北经》的记载。它侧重写追日的过程,“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若要问追日的目的,也许在于渴。若要问渴的缘故,也许在于追日。奔跑只是生命的一部分,问目的,也许究竟功利。神话的世界是没有功利的,也许这是我老了喜欢读神话的原因,摆脱一些功利和世俗的眼光吧。
“弃其杖,化为邓林”这是现在重读夸父,最能动我心之处。从他“道渴而死”来看,他是失败的。英雄末路上的桃林,似乎是被命运安排用以祭奠夸父,用以安慰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强大的灵魂的。同时桃林是极为阴性而温柔的意向,我觉得是仿佛生命里的月光,照在这位追日的巨人身上。
我虽然老了,仍希望自己能以神话里面纯净而简单的心看世界。我不想也不能把世界看透,想为自己留一点欣喜。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8-7-1 13: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再细腻地融进去一些,让形神同出..就更好..浅见..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那么远,翅膀是神的,痛是自己的

我更愿在月光下看到一片安静的桃树林
-----------
好喜欢这样的文字表现!欣赏!!再欣赏!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句子馨香灵动。问候静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8-7-1 13:55 发表
把你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再细腻地融进去一些,让形神同出..就更好..浅见..问候

谢谢迷雾,我朝你指的方向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儿 于 2008-7-2 11:51 发表
大海那么远,翅膀是神的,痛是自己的

我更愿在月光下看到一片安静的桃树林
-----------
好喜欢这样的文字表现!欣赏!!再欣赏!向你学习!!


翠翠这样说,我会觉得大而不当的。祝翠翠一切皆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08-7-2 11:53 发表
一些句子馨香灵动。问候静雨

谢谢绿衣。还请多多批评。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种题材,要不就在完全是自然的冲动中完成其动作,要不就静下来想好了从感性还是理性进入再做动作。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自然沉静有余味,后面二个提炼的新意不足。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8-7-2 13:03 发表
写这种题材,要不就在完全是自然的冲动中完成其动作,要不就静下来想好了从感性还是理性进入再做动作。浅见。

呵呵,写作经验。你能过来看,我很高兴!谢谢踏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