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若不是见了凡尘兄弟的一转帖,我想我不会有此强烈的情绪去写这些浅显的文字,为此老道致谢!
说真的,老道是怀着诸多的心情来完成此文的,我不知自己的这些浅见是否会招来一群沉浸于自己“超意识”写作者的声讨。然而老道还是说了,为了诗也为了我自己!(之于诗歌老道是虔诚的,然我不是信徒,我是一个诗歌的上路者和对话者。)
初看到给新诗一种内容形式上的格式并说稍作学习:“
是的,写诗的的确确有技巧,而且技巧也不算复杂,比起写武侠(这个我过两天来探讨写武侠小说的技巧)的技巧,要简单的多了,大约5到10分钟就可以完全领会,然后再经过一番的练习,一两天你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现代派诗人。
对,现代派诗人。好了,进入正题,这里先给出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引用原文语”
可以在短时之内便可走向现代派诗人或是“大家”之路时,老道真的吓着了!这不只是情绪上的惊吓,更是心灵上的震憾!
我不曾怀疑过唐诗宋词及元曲的某种格式,他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对当前情趣贯注而具有生命的那种声音节奏(平仄与韵律),这里有他的同一性便是韵与平仄的节奏,而个性则为特殊情趣所表现的声音节奏!这更形象于一首歌曲的曲谱。古诗(包括唐诗宋词及元曲)本就有诵与歌的成份,中国的诗歌本来就是能歌的,况且他所衍生的形式多样,绝非定型于一种样式。但这种有格式的调子没有指出一首诗、词或是曲就一定有某种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同一性,这里更不涉及到“某人在某时某地做什么事”一种框图。也许新诗也就是在这种观念下流于“口水化”、“庸俗化”、“人人皆诗人”、“写诗的比读诗的人更多”、“诗歌就是说话”、和“没有生命力”的。朱光潜先生在《给一位写诗的青年朋友》中写道:“一般青年作家似乎特别喜欢写新诗。原因大概不外两种:第一、有些人以为新诗容易作,即无格律拘束,又无长短限制,一阵心血来潮,让情感自然流露,就可以成为一首诗。其次一些人是受风气影响,以为诗在文学中有长久崇高的地位,从事文学总是要做诗……”当下有一群写作者总有这种倾向,认为诗是最容易写的,至于写作的意义却从未想过……
(老道这里的言论不涉及某一个人、某一流派,特此声明!)
新诗有内在的“技巧”成份,这点老道从不怀疑,(老道所说的这种“技巧”很少含有技巧性的成份),这里我所强调的是一种诗歌内在的规则。诗歌本就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文学样式的艺术,新诗是自由的,可长可短,不像律诗、词有严格的平仄限制,句式的选择、用韵有广阔的空间。然而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随手涂笔、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应该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就老道个人浅见中诗歌的“技巧”与诗友们共商榷:
(一)语言上的技艺
我之所以将语言列为第一位来说明,是因为离开语言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是诗!大家都该知道,诗歌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诗歌的最基本表征和建构体。语言是情思之结晶,诗的语言亦于日常语言有别,诗比散文更该精练和有神。在个人的观点中,诗歌语言上的技艺主要有(1)语言的精简与凝炼形象。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新诗创作,必须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下功夫,力求精美。诗歌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精练、生动、形象等。离开了这些特点,什么语言也不行。过于强调白话、口语将容易把诗歌语言的根本特点忽视,对新诗的发展绝对会有影响。(2)语言的内敛。这主要是指语言的含蓄美,其实质上依然归于精简与凝练上。(3)语言的节制性。在完成语意表述的前提下,语言的节制无疑会带来一种简捷的文风,从而形成很好的语言力度,诗歌的表现力也会凸现出来。我认为诗歌语言的节制是诗歌文本的基本素质。诗歌语言是极其感性的,相对汉语言庞大的系统,诗人们从中发现并掌握好诗语的切入点很显然是更加无规则可遵循的。这就要求写者要保持很高的文学素养智慧,坚决杜绝琐碎、重复、模仿的陈词滥调在个人笔触间毫无节制地流露。从这点上来说,诗歌的语言便是节制的艺术了。(4)诗歌语言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首诗生命力的外在表现,而这种表现最基本的形式是作者“个性”的写作与突显,我之所以强调诗歌创造力是因为艺术总以创造为前提,而诗歌的特征,即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具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鲜明特色的“个性”特征。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二)意象与意境
诗是情感亦是意象的,是健旺情感所产生的庄重的意象!
意象(image):是诗的见的“直觉”(intuition),是事物在你的心中所现是本身的形象,(参见克罗齐《美学》)。意象即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范畴之一,同样在个人感觉是更是一首诗作所需的基础和重要元件。作为诗论范畴,意象二字最早见于中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窥意象而运斤”。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有所创,其中值得一提的倒是朱光潜先生的理论(参见《诗论)。新诗创作,意象的经营可以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比喻的,象征的,跳跃的,递进的)然而这一切却总归是个性化的。因为,意象经营的个性化,是一首诗有别于其它诗作的根本所在,也是一首诗创作的成功标志。(这种个性老道依然说他不能有娇作、渲泄、作秀、疯狂的成份)
意境为情趣意象的契合贯融,诗歌的创作更是一门讲求意境的艺术.意境就是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一幅有情意有境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诗歌创作讲求营造一定的氛围,在氛围中抒发情感,以情动人,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因景生情.只有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或现象充满感情,以富于思想,使读者能够为情所感,为情所动,达到对诗歌的赞同和认可.要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意境,不单要有丰富的情感积累,还要求在表达方式上注重对细节的捕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意境的营造是一个人之于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他更有着情怀和素养上的溶注!
(三)情与思
诗首先是情感的,而后是思想的,最后才是艺术的。这是老道对诗的一种观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读作品,常觉得作品先得我心.他所说的话上自己心中想说却说不出的!这是用语言和意境来实现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大情,是真性情,是没有矫作的情! 说实话老道读诗或是写诗总是喜欢在一首诗里赋于其思想的深度,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注入,有时候就连自己也不易感知!一首诗应有她的亲和力,诗是读者和作者的心境贴然无间的地方,有着生命的共鸣共感。在诗歌之中保持一种“亲和力”无疑是困难的。就我看来,当代诗歌的“亲和力”不是流于俗气,不是“下半身”和“快餐式”的写作,也不是诡异的表达和不知所云的“超意识”写作,在个人的意见中,这种亲和力意味有二:一是以优雅的姿态引起读者或者大众的欣赏与赞美。二是以悲悯的情怀表达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及文化本身,引起读者的震憾与共鸣。情与思是纯个人的东西,这里不可能有一种捷径去走,只有悟了,也只能悟了!情感想象本来就有几分粗野性,写在诗里若是有了冷静肃穆,直至温柔敦厚,那就是一流的诗了!在诗歌之中抑制抒情的扩张,将汪洋恣肆、甚至泛滥成灾的情感导入一条平稳、坚实的渠道,从而浇灌出丰饶的诗歌之圃,是我们努力去做的。
(四)对古诗的借鉴古诗之所以流传并经过历史的沉淀依然被后世所关注和欣赏自有他吸引人的地方,而我们的新诗呢,若干年后,我们的新诗会被我们的后辈所传诵么?一次次新诗的实验性写作要么被淘汰要么被同化了,他没有走向更远的路。其实一句话说白了就是经不住考验和沉淀,就是在这种尝试中太过流于某种形式或是立求创造一种新的技法而显得浮躁和俗浅!有人曾谈到过诗性的回归问题,个人觉得只有将诗的本质性的东西重新唤醒我们的新诗才会大放异彩!这里我主要强调(1)学习古代诗人对于意象的提炼方法,从而丰富当代诗歌的表现手法。(2)学习古诗“意境”的营造方法和重要性。(3)借鉴古典诗歌在语法上面的灵活性。(4)古诗的音韵美也是我们值得去探讨和学习的。当然这里我并不所指现代诗一定要走格律的道路的。可能大家认为音乐性就是格律或押韵,其实这里节奏倒很重要,节奏是一首诗的生命律动,是音乐意义与定位中所指的音步。有时候读一首诗歌,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这当然是作者有意经营的结果,给阅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快感。相反的,一部分人的诗歌读后给人的感觉令人难以忍受。我曾经喜欢过很多美术作品,我感觉,背景很重要,调子。诗歌是不是也应该有个背景?我只是这样提提。有时候,在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长长短短的句子给我的感觉就象一首歌里面的过门,我觉得这就是浅意识中所形成的视听感觉中的快感。音乐美,是诗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新诗语言与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的分界线。平仄相间(不必像旧体诗词那样严格)、大致押韵、适当注意音步等,这些是构成新诗音乐美的要素。在这方面处理得当,诗就具有音乐美,也就会让人爱不释手。新诗在这方面该注意的。
新诗的出路在何方,作这一个爱好诗并尝试写作的人们,诗歌之于人类和个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总觉得诗是神圣的,她容不得玷污!当下诗人们该作的也许还有一点便是人格力量的重塑与人格力量的感染!一个好的诗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做诗先做人”这是老道的个见。真正的诗人是那些超然于功利之外,默默写作的人,是在安静中思索和探索的人,为诗,我敬重他们!一个诗人的人格因素对于他的诗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深入而持久的。一个诗人做到在诗歌之中表现出他的人格力量,他的诗歌才能抵达一种“本真”的状态,从而通向澄明的境界。为此我更敬仰他们!
老道在此只是个人的浅显观点,也许他不代表任何,本来他什么也不会是!
谨请诗友们斧正,老道依然是真诚的!
[ 本帖最后由 一介老道 于 2008-3-21 22: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