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30|回复: 9

浅析青蓝彼岸、悦缘居士、寄南挑战获奖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蓝彼岸是一位年轻的,朝气蓬勃的,才气恣意的女性诗人。她的诗飘逸潇洒,禀性自然,浪漫无束,就某些方面而言,可谓引领潮流,涵盖当下年青人的心态种种,极易引起青年一代的共鸣。
   赏图诗有它的难度,由龙的妹妹提供的《断斧图》,抽象,涵盖广,意境深刻。有至少这么5个点:断斧、断木、蝴蝶、木断斧断、抽象的意境。
   很难把握;而且又有时间的限制。
  《隐藏在根的魂魄里》至少抓住了《断斧图》的3点:蝴蝶、斧子、佛(抽象的意境)。
   佛算作是《隐》一文的诗眼了。即把抽象的意境物化。隐藏在根的魂魄里,便是佛家所讲的归,是一种逍遥而又消极的生活态度,当然,看作是清心寡欲的世界观也未尝不可。这便是这首诗优秀的地方。
   固定题目诗:《三月的变奏》 我想龙的妹妹一定想要突出的是变奏,从初春开始,渐渐变化的季节之歌。抓住了这点,等于抓住了诗歌的要领。我们来看青蓝彼岸的这一篇:
   
综观,不难看出,全文使用了倒叙之手法,语言精炼,子句优美,春意盎然。甚至有些沁人心脾之味道。
总是在早晨醒来

一株桃花学会素描                 ——可以看作是春天来了。点出“春”
大地之上,不见了红房子           ——稍微有些费解。红房子的指代略显模糊
不见了红发的月光                 ——这一句自然是顺承而来的——若上一句指代成立

昨日之梅残埙成                     ——典型的倒叙。可谓经典。
一种缘份。风的骨骼
还在进行图腾                         ——图腾什么?是图腾梅花吗?赞美春天,可否?
三月的潮水涨了又退
究竟谁?才是静止的              ——这是令人惊喜的一句。似乎,我们又找到了“佛”

    再次综观此一首,写到了春之初,写到了送走寒梅,变奏的声音,似乎听不到,或者说要依靠猜测,哦,可能还有春天的进行曲?!
      
无疑,意象诗:《最好的碑文,并不是石头》是比较优秀,亦是相当成功的一篇。紧紧地抓住了古战场、一朵百合花作为意象的主体。联想丰富,意境开阔,最主要的是给我们指出了最好的碑文,不是石头,不是刻在石头上的生硬的文字。读来令人震撼!





悦缘居士先生的《三月的变奏》
三月,迈开的脚步            ——点出春天
拖泥带水                    ——个人认为,有待斟酌。影响了诗意。
轻扬的春风
吹不开你忧郁的心花          ——写到人,这很好。自然的一切,唯有为人,方才美丽。
绵绵的细雨
是你生命中的姐妹            ——拟人。很妙!
微微溅起的花香
吻合于眼前你美丽的容颜      ——虽然写到了人,然而俗了,浅了。
焕然一新的枯藤、老树
为我添了一段峰回路转的爱情   ——柳暗花明。以爱情升华。最最感人。
    综观全诗,语言流利,文笔妙美。抓住了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但是变奏在哪里呢?当然一定要说有变奏也可以。只是牵强得很。问好。




    ◎寄南朋友的赏图诗《我是蝴蝶》,个人认为,最优秀之处,当属引用了曹植的这首诗。
亲爱的王,这是我
对你最后一次陪伴了
我先给你背首唐诗吧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然后,我想让你记住一句话
无敌真寂寞,英雄最孤单      ——此一句,概括《断斧图》,似乎说得过去。

      曹植的这首诗,在这里比较亮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寄南朋友的这一首,虽然短小,但是立意准确,比较符合《断斧图》想要表达的主旨。语言犀利,略带风趣,读罢,令人深思沉痛,久久不能平静。

[ 本帖最后由 陈三界 于 2008-3-13 14:36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3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
上去晒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界兄弟写得好!

读好诗、好评,给人愉快!

问好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界辛苦了,请多砸就是,青蓝写诗没有章法的,惭愧中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诗好评!问好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点评,很见功底。一直以为,诗若鲜活,不仅是随手扔个石头,下面尖叫的就是诗人自己,还有就是那听到尖叫并从中得到很多触动的读者。赏评,将作者与读者拉近了距离,诗的距离就变得如此近,近到天涯在眼前。

寄南的诗中,点评中说到,那诗是曹植的,就应属汉魏风骨,而非唐诗。故寄南文友此处是一个笔误,需要改正。

久不来,来,则向大家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浩荡这位朋友,细心。大家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寄南谢过陈三界朋友的点评,问候并握手!
另:谢过风浩荡的指正,这个我已经知道错了.因为是临屏赛,觉得改了不好就没去动它,不过我发红颜里的已经改过来了.多谢你的细心指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好诗
学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