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96|回复: 6

【散文】老家的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老家的年
亚男

腊八粥

腊八粥之于现在来说也许不是我追求的一种美食,但它在过去的岁月里,的的确确是我所追求的。她有那么一点点肉星在里面,其美味是可想而知的。吃腊八粥这一习俗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我没有去考究。反正到了腊月初八这天,母亲都要熬腊八粥。从小就吃着母亲熬的腊八粥长大,至今都无法忘怀,腊八粥的美味。
腊月初八不管这一天的天气好不好,家家户花都要熬腊八粥。这粥从各家各户飘出来的味道,香香的。我记得有一年的腊月初八,天气很好,母亲起了个大早。太阳照在母亲的身上,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她把早已准备好的大枣、枸稷等东西,放在锅里,大火熬着,不一会儿香味就出来了。在端上桌子的时候,我不小心碰了一下,一碗腊八粥倒在了地上,我和母亲望着,泪流了下来。
母亲熬的腊八粥浓而不腻,稠而不糊,清爽得让我爱不释手。往往这个时候,我都和弟妹抢着吃。现在想起来,那时还真有些不懂事,干吗要和弟妹抢呢。十多年过去了,吃腊八粥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现在有好些年没有吃到母亲熬的腊八粥了。我不知道,现在母亲熬的腊八粥有没有当时的好吃。现在只要时间,天天都可以熬腊八粥吃。
吃腊八粥,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是说,一年就要结束,吃腊八粥预示着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吉祥。
如今的腊月初八,我还在离父母千里之外,没有谁为我熬腊八粥。那一晚,我坐在往事里,接到母亲的电话,她问我熬腊八粥给孩子吃没。我说什么呢?孩子在学校,我知道学校是吃不到腊八粥的。她说,孩子回来了一定要熬腊八粥给她吃。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关于腊八粥的事说了一次又一次。
说真的,我在城市里也叫妻子熬过一次腊八粥,但没有母亲熬的腊八粥好吃。母亲说,回来过年时,她一定给我再熬腊八粥。
回到老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中午,母亲真的是熬了腊八粥。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端上桌子,大枣和狗稷像一双双眼睛一样看着我。女儿端起就吃,一个劲儿的说,比妈妈熬的腊八粥好吃多了。我看着腊八粥,回味着从前,那时的生活紧张,腊八粥里根本没有八样东西,但吃起来特别的香。我不知道现在的腊八粥是不是和从前的味道一样。我尝了一口,还真的和从前一样。
这么多年了,母亲的手和脸都已爬满了皱纹。也许是我母亲熬的腊八粥有特别的意义,我吃得异常的开心。
现在我才知道,吃腊八粥是表示平安,和美。


年夜饭

在没有回到故乡的时候,我想,年夜饭也是饭,不会比平时特别到那里去。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的想法。
今年在故乡,年三十,父亲起得很早,他再一次把院坝扫得干干净净,在院坝里生了一堆火,把院坝里无用的杂物统统放在了火堆上。袅袅炊烟升起一幅乡村图画,我穿过这幅图画,穿过我的童年,给桃树、李子树喂饭。那一碗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我得先让果树吃吃。
年夜饭并不是指三十晚上的饭才是年夜饭,而是团年的饭就是年夜饭。我的家乡有些人家是中午团年,比如我家就是。
到中午的时候,年夜饭就做好了。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鸡、鸭、鱼齐上桌。当然,吃年夜饭是少不了酒的。我为父母斟上酒,在一串鞭炮声之后,年夜饭开始了。此时的乡村,此起彼浮的响起鞭炮声。过年了,过年了,小孩子在不断的喊。
一杯酒抵达我的心灵,是什么味道,只有我知道。父亲说,一年结束了。父亲说这话时,我明显的感觉到他有些凄苦和无奈。是的,过一个年,表示着他又老了一些。但父亲总会调节吃年夜饭的气氛,他说着,这一年里,麦子收了多少,稻谷卖了多少钱……
酒一杯又一杯,母亲一直在叮嘱,不要喝多了。
这一吨年夜饭吃得真久,近黄昏的时候,还没有收桌子,母亲热了几次菜。我和父亲,你一杯,我一杯的喝。我不知道父亲醉没有,但我有些飘飘然了。
黄昏的乡村别有一番意味,到处都响着鞭炮声,时不时还有人在唱山歌。不知道是电视,还是收音机在放着《常回家看看》。整个山村,沉浸在年的气氛里,我望着那蜿蜒的山,心里涌起无限的感慨。
远处的山和村庄都已看不清楚了,我和父亲坐也下了桌子,母亲收拾着,说,看你们吃的什么,有好些东西筷子都没动。父亲说:“你不是说要多剩些吗?”
年夜饭吃的是一种气氛,也吃的是安康和吉祥。

贴春联

年夜饭后,父亲就张落着贴春联。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大富人家,这贴春联,是过年毕不可少的。不但要贴,还要贴出它的喜庆。
小的时候,贴春联的事是我做的,但现在父亲不要我动手,他说我难得回来一次,叫我陪母亲聊聊天。
父亲异常认真的把门沿上以前贴春联留下纸片撤下来,然后刷上浆糊,然后再贴上几天就写好的春联。几道门贴下来,红彤彤的一片。父亲站在门前左看右看,笑眯眯的说,年头好了,这联也写得好。“国新家新万事新,世好人好代代好。”横联是“改革开放”。我问这来年是谁写的,父亲很自豪地说,是他自己写的。看着父亲那高兴劲儿,我还说什么呢。
刚贴好的春联,女儿就去摸,妻子连忙拉着女儿,叫她不要去摸,说摸得一手红。父亲说,让她摸下没事的。女儿摸过之后,一手的红,跑来问我咋办?我告诉她洗了。父亲说,红手好,别洗了,来年一年都是红手。
我在院坝里转悠,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红红的门沿,像一张张笑脸。有很多年我都没见乡村过年贴春联的场景了,今天看着他们贴出的春联,心里涌起一丝恬淡。我在一幅幅春联里看到今天父老乡亲的生活图景。
是的,贴上春联,就给乡亲们贴上幸福,我从春联读出了乡亲们的喜悦。老家的年是喜庆而吉祥的。我生活在城市,这么多年了,过年也贴春联,但就是没有感觉到这贴春联的喜庆。


放鞭炮

“噼里啪啦”响彻山谷,小孩子一涌而上,“拣鞭炮了”。乡村的年就在这一声声鞭炮声里开始了。我坐在黄昏的一幅图画里,让表跑响着。鞭炮响起就是一串喜悦,我穿过这鞭炮声,回到我的童年里,那一枚鞭炮,响过的日子,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
炸得满地纸片,按是天飞下来的雪花吗?我问自己。女儿在我放鞭炮时跑得远远的,她从来没有见过放鞭炮,躲在奶奶的背后,偷偷的看鞭炮一枚枚的炸起来。在鞭炮响过之后,她和其他的小孩一样,也去拣没有炸的鞭炮。妻子不断的叫她,说,小心炸了手。
此时,父亲从屋里拿出一挂鞭炮,叫她不要去拣。父亲撤开一挂,一枚一枚的和她在院坝里放起了鞭炮。每一次响,女儿都躲得远远的。在炸过之后,女儿拍着她的小手,不断的喊,“炸了,炸了”。
放鞭炮是愉快的。它炸开的是一年的好心情。
有好些年没有放过鞭炮了,今天看着那一挂挂鞭炮,炸掉了我心中的孤独和寂寞。穿过鞭炮声,我拾起回家过年的感觉,想到父母这些独自在家过年,也许一枚鞭炮也没有放。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烟花和鞭炮搬到院坝中,母亲一边帮忙安,一边说:“买这么多,花很多钱吧?”
女儿嘴快,她说:“奶奶不多,就几百块。”
“几百块还不多呀。”母亲说。
女儿说:“回家过年就得放过痛快。”
她说着点起烟花对着天空放。此时,正好是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一枚烟花冲上天,绽放着它的灿烂。顿时,整个山谷,鞭炮声、烟花声响起来。
屋后那一片竹林在风的吹动下,也响起来。乡村的年夜是沸腾的。我望着满天的烟花想,大概这就是乡村年夜和城市年夜的不同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岁



乡村的年夜最有特点的就是守岁。

一家人坐在火塘边,嗑着瓜子,吃着糖果,清点这一年的收成,安排新一年所要做的事情。

一个大树桩烧得旺旺的,烧出新年的希望。

有好些年没有这样一家人坐在一起了。从大爸家说到幺姑家,他们的孩子都咋样了。从小麦说到稻子,从鸡说到鸭。猪肉涨了。青菜和白菜在园子里依然那么招人喜。

时不时有风吹得窗帘子啪啪响,屋里的火烤得暖洋洋的。屋顶有猫在走动。我问是哪家的猫?母亲告诉我,是大爸家的。她说,这猫可管用了,自从有它,家里就没有老鼠了。谷子和玉米任意堆,也没老鼠来动。

几年前我回家买的电视,正在播春节联欢晚会。现在我还没见赵本山出来,母亲说,赵本山的小品就是好看,让人笑得不亦乐乎。

往年独自在城市里过年,似乎春节联欢晚会也变得那么平淡无味,然而,今年和家人坐在一起,春节联欢晚会也好看了。女儿和妻子看得是那么的津津有味,还笑个不停。

老家有挑银水的习俗,到了新年钟声响过之后,家家户户都要到井里挑一挑水回来。我踏着新年的钟声挑回了一挑水。在路上,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

新年的钟声和鞭炮声、烟花声交织在乡村新年夜里,充满着安康和吉祥。

守岁就是守着岁岁平安。这一夜,我们都没有睡意。我们在激动中保持着平静,在冷风中感受到温暖,在希望中追求着幸福。





走亲戚



“不远了,走过那山梁就到。”我对孩子说。准确的,这么多年没有去,我也记不清楚还有多远。

过年走亲戚似乎是一堂必修课,平时大家都忙,没有时间走动。特别像我大老远的回来,不到大姑,小姨家走走是不行的。

这回是全家出动,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家五口,浩浩荡荡的走亲戚。

也许是父亲早就电话通知了,我们在隔大姑家一根田埂处就看见,门口站了很多人。一进院坝,大姑就上前拉着我女儿手说:“你真是稀客,都长这么高了。”

“今天怎么这么齐,所有的亲戚都来了。”我笑着说。

大姑说:“老早就知道你们一家今天要来。这不把大家都邀约来,热闹呀。”大姑笑得合不拢嘴。

在大姑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我们又走,这次队伍又壮大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无不给这个平静的山野平添几分喜庆色彩。

乡村的年,是大家走亲蹿戚的年,无不有几分恬淡和惬意。我女儿蹦蹦跳跳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路欢喜,一路歌。像一只乡村的百灵鸟,自由地飞翔着。

所到之处,女儿受到大家呵护,好吃的糖果随时兜里都是满满的。每到一处都一帮小孩子在她的左右。她给他们讲一个又一个故事。小伙伴们对她崇拜得不得了。

要离开故乡时,女儿很有感慨地说:“乡村过年真好。”我问她好在什么地方,她说,有好多的玩伴。

我一直在想,这些亲戚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到城市里来走走。也许他们在城里过年,会是另外一种心境。

回想起小时走亲戚,两把面,一包白糖,走东家,走西家,最后还是那两把面,还是那一包白糖。

其实,走亲戚并是要拿什么,而是走走,大家感觉到亲切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的年俗都是大同小异,亚男写出了独特的感受。
问候亚男,喜欢这一组文字,读起来很有感觉,也想回家过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和乡情在记忆中铺张,像一张老照片在慢慢泛黄。

亚男的散文具有生活的真实,也将浓郁的乡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文字亲切易懂,语言平实朴素,写出了那种传统的年味,令人向往和回味。

问候亚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情景了,越发觉得现在在城市过得少了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好想回家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08-1-24 21:16 发表
童年和乡情在记忆中铺张,像一张老照片在慢慢泛黄。

亚男的散文具有生活的真实,也将浓郁的乡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文字亲切易懂,语言平实朴素,写出了那种传统的年味,令人向往和回味。

问候亚男
谢谢雨儿。本回复收入“青梧评说——新年元月之说长道短”。问好亚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0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