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号- 文/那山那水
○《回首》[固定题目]
踏着暮色的余光
重新温习相遇的那一夜
模糊的记忆里
你始终对我微笑着
停下匆忙地脚步
翻开儿时的试卷
里面有数不清的错误
青春,仓促而过
耳边传来的依然是那曲古老的歌谣
凋零的花朵,怎么也不肯再绽放
一缕虔诚的目光,送你远行
是否还记得
当年,有位姑娘在村口把你张望
...........................................................
有故事诗的味道,只是故事像好久以前的文字或影像作品的故事.看来文学艺术还真能对人产生不知不觉的影响并把语言世界的个别真实当成是现实世界的普遍真实.
●7号- 文/王毅起
○《写给东方》[意像诗]
我从小时候就记起
外婆的故事里
磐卧着我意念中的一只美丽睡狮
在万里草原上
征服着岁月的疯狂
长大后
我常常横越山冈
想那里一定有美丽的蜚翠
和东方龙的翅膀
那是东方的火炬
那时我民族的脊梁
我爱我的家园
我歌唱我古老的东方!
...............................................
又是和上面一首同样的问题:看来这样的情况还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不过在这首里,虚幻的真实从现实场景转移到了心理空间.我怀疑有多少写作行动者还滞留在某个时代的话语和思维习惯里没有走出,更没有能力做出新的表达.从理念到构思到语式到字词都很陈旧.
●9号- 文/湿伞
○《在途》[题图诗]
看到对岸,
变换出舞步。
走上桥梁,
忽视了动荡的波涛,
提取翠莲的突兀。
图形的空间里,
跳跃着小小的符号。
在视阈里,
衔接轻松的脚步
不在意有多少人读,
也不在乎谁懂。
..................................
为了避免选诗上的重复,选了这首.9号的前两首因为束缚更少些,表现出来的自性也许更明显些:自由随意的跳跃让我读他的诗歌像听无主题的音符声.但在限制性这么强的图画面前,依然我行我素地跳动,从另外一个角度又可以更加说明诗者如何写诗.
●19号- 文/路青
《回首》[固定题目]
岁月匆匆
不觉2007已悄然而去
在记忆里
似乎它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
让我不段的在这迷惘里
寻找___
也许是不散的烟雾
终日缭绕照不进阳光的明艳
也许是一日日不需去猜疑的流转
让记忆变的暗淡
岁月匆匆 2007
不觉已别去
只让我在脑海的空虚里 叹息
回首一些残碎的记忆
......................................................
似乎是初学者的练习,散文写法和表达纠缠显而易见,不评.
我说话直白,各位包涵!
[ 本帖最后由 踏雪迎风 于 2008-1-10 01:1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