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100|回复: 11

愤怒出诗人:215期临屏诗9号、6号、1号作品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弹蓝色吉他的人

       这期的作品凝重,都充分展示了个体的思考。虽然参加的人不多,但也有即兴的佳作。最近参加的活动多,现在有暇细读下三位作者的作品。还是那句话,文本出炉就不属于作者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零度叙述》的作者罗兰·巴特所言“一部作品之不朽,并非因为它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现浅析如下:

亚军作品:
9号
《大片石头坐在裸露的江滩》[意象诗]
文/山长水远

我看见大片大片的石头
坐在裸露的江滩
把水挤进冬的天空
像一群老者
很安祥地聚在一起
似乎在唠咯又听不到什么

不知从哪里来
毎一块石头的面目
熟悉又陌生
额头早已淘尽了沙子很光洁
落满太阳或者砸满雨水
终归是一大块没有破碎的骨头

大片大片的石头
让开阔的江更加开阔
让呼喊虚弱
谁都不能用手搬开哪一块
你也许会说它们死心眼
笨笨地扎堆在一起

我看着这大片大片的石头
手掌也握成石头
又硬又热
心里迅速涌起一个人的波涛
比远去的江水
还远

       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一种团结的精神,“谁都不能用手搬开哪一块”“笨笨地扎堆在一起”;坚硬的意志,“终归是一大块没有破碎的骨头”。而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石头”又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一个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审美蕴涵的特定文化符号。如《红楼梦》的原名就为,《石头记》。作者对“石头”意象创造性的运用,是这部伟大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首诗歌,我看到作者喜欢海子,受到其影响。譬如起句,“我看见大片大片的石头/坐在裸露的江滩/把水挤进冬的天空”,这句让我想起海子的句子“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天空”;以及结尾“比远去的江水/还远”,这句让我想起了海子的“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还有海子隐忍的悲伤和愤怒,“我看着这大片大片的石头/手掌也握成石头/又硬又热”。这是一首不错的临屏诗歌,但缺点也很明显,意象的单调从而缠绕过多,没有跳跃的空白,未能给人想像的空间。

季军作品:
6号
《30万的控诉》[赏图诗: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文/云梦心曲

30万  我的一奶同胞
30万  我的骨肉兄弟
30万  中国不屈的灵魂
30万  南京屠城的血证

强奸  强奸  强奸
掠杀  掠杀  掠杀
从婴儿到老人  
无一遗漏  无有幸免

生灵涂炭  
无恶不做  无所不及
透过历史的断层  
这里弥漫着血雨腥风
血海中流着被剖胎儿的血
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
奸淫者的狂笑

照片是见证   名字是见证
日记是见证   白骨是见证
光岛是见证   世界是见证
二战幸存的人  是活的见证  
东南亚的慰安妇  是铁的见证

这一切的一切
竟被肇事者否认
日本政府竟把祖宗的“功绩”抹杀
远东国际法庭已经做出公正判决
二次大战的头号世界战犯已经伏法
恶行怎能辩驳
历史岂容窜改

这不是
普通的名字 普通的墙
这是70年前南京大屠杀亡灵
一座用名字堆砌的碑
一柄刺在中国人心头的剑
一堆重重叠叠摞起的白骨
一部用血泪书写的历史

       愤怒出诗人,这首诗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饱满的爱国之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作者的大量排比修辞的运用,使我想起了惠特曼的诗歌。这样的诗歌虽然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但是,艾略特说过“现代诗歌是逃避情感逃避个性,而不是表现情感和表现个性”。显然,政治抒情诗的先天缺陷谁也无法弥补。尽管如此,这首诗歌的情感冲击力,是每个爱国者都可以体验到的。


1号
《真相》[意像诗]
文/幻中行

*你的骨头
你殷红的花瓣下面一湍黑水
绿滢滢的张开血盆大口
吐出信子,吐着青雾
毒杀一切善良的生物
腐蚀真理

驻守星空
以黑为本的我
总算见识了比黑更黑
比邪恶更恶毒

对着星星,你说骨头
我不知道这样的你
有没有骨头
有没有一根筋骨
可以让你直立

*尘土
四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多少腥风血雨,明枪暗箭
是的我终将归入尘土
我们都将归入尘土
归入虚无

佛法无边
包容三界众生
包容你的樱桃小嘴
细脚蛮腰
包容你
恶毒的魔咒

我也会包容你
你的红口白牙
你的琐屑
当你疼到深处
我会为你推开虚无的门
进入太虚幻境
面见警幻仙子

       严格来说这两首诗歌跑题了,命题要求用“骨头”和“沙子”来组合一首诗歌。既然看了,就谈谈第一首诗歌,因为还提到了骨头。诗人常用蛇作喻体去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评价。冯至在20年代写的《蛇》中,有这样的设喻:“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这里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特点形容寂寞;而后顾城在《昨天,象黑色的蛇》设喻罪恶的年代。这首诗歌则设喻没有骨头的人,腐蚀真理的人。只可惜未能结合命题的印象来组合成诗歌,但我也读出了作者的愤怒。
      总之,三位作者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历史的思考。能从短暂的2小时时间写出不错的诗歌,体现了自身的写作功力和生活阅历。就此打住,不当之处,望作者和读者海涵。

[ 本帖最后由 弹蓝色吉他的人 于 2007-12-23 09:1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
来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兄弟好评。
辛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吉他的评析。辛苦了!先挂起来,重了!大家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把吉他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吉他的好评,祝福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评的好!我那两首确实不是为临屏而写的,只是因为题目有些相似所以帖来凑数的呵~

看了你今天的临屏,特别喜欢你的第二首。圣诞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的第二个“尘土”说是由沙子这个意像化来,我认为应该也有点道理。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幻中行,你好:
  关于“意象”,应该是在用出题者所提供的,譬如人家出了“酒吧”和“教堂”,你诗歌里没有,仅有“舞厅”和“修女”,能替代吗?还有,要求两个意象组合一首诗歌的。

   也许你的有道理,我刚来不久,不知道规则到底如何?还是请斑竹解释下吧。不当之处,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我一直比较喜欢你的诗风.
还有你对诗歌的掌控力.
这是我不及的.
所以一直在向你学习.
我觉得你好厉害的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月 于 2007-12-23 09:22 发表
好评。
来欣赏了。


谢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