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22|回复: 9

岁末语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末语录(一)

1
一个人能坦然地身处黑暗,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他内心光明,不惧黑暗;二是他比黑暗更黑暗,随便处在哪个黑暗的角落,他都将成为黑暗的中心。

2
处于边缘的人有一个劣势:他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站到中心;但也有一个好处:他不用担心被抛离。几乎是必然的,站在中心的人终究要被抛离,因为世界是旋转的,这毋庸置疑,更不可改变。而处于边缘的人远离中心——聚光的中心,也是风暴的中心——他成为冷眼看世界的旁观者。没有什么不妥的,这是选择的结果,也是命定的结果。

3
一切已然的结局都遵从天意——至少多半是天意。一个从水稻田的田埂上走出来的读书人能走多远?可能很远,远到他只能通过吟咏唐诗来打发乡愁;当然也可以很近,近到近在咫尺,每个季节、每天甚至每时都能闻得着乡土的气味,近到他有一天可以直接走进生他的泥土里去,免去舟车劳顿,免去入土之初可能有的小小的兴奋和失眠。

4
工作和生活在适合人居的江南小镇上,算得上是一种福分。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大约20公里的路程。早上出门很早,晚上回家不晚,没有也不必有急得不要命的感觉,总是把车开到60马就足够了,引擎的轰鸣声不重,略有一些风噪在耳畔嗡嗡地响,有足够的闲暇看路边的树林和田野村舍。到320国道81公里处则更须慢行——接近于滑行,因为左边是一座巨大的桂花林,开花或不开花,都须滑行才相宜;而右边可以看到老家的屋舍,在滑行中看它在田野的深处静穆,心里的满足和安宁,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2007.11.14

岁末语录(二)
1
照常理来说,平庸的时代催产不出不平庸的诗人,平庸的生活也催产不出不平庸的诗。
在一大堆苟活着的诗人堆里,似乎只有死才是不平庸的,所以有人用死完成他以为的(谁知道他以为过没有)杰作——一件祭品,彻底的献身!比起一班钻在钱眼里、阴洞里、名利场里的所谓诗人,这应该算是超拔的一页诗章,然而也是毁灭的诗章!

2
平庸的时代以毁灭诗人的生活来毁灭诗人——内外夹击,生活从外部,诗人自己从内部,共同完成了戕害。然而真正的杰作仍然没有诞生。
活着的诗人们早早地投降了,向生活,向时代。说到底,他们沦为平庸是一种双重的必然。他们或许以为他们拼命捣弄出来的东西很杰作,其实他们连甩自己一个嘴巴拍醒自己的勇气都没有,他们很享用这样一种自我麻痹的状态。他们是另一种烟鬼!

3
生在平庸的时代,生活不容选择地平庸,在追求杰作的路上自娱自乐一把,苟活一把——生不能抵达,死更不能抵达,大抵如此。
明白这一点但仍执着地一路狂奔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就算是过渡性的一代,他们也不失为勇猛的闯将;而那些投机取巧、扯旗自拥并以相互攻忓为能事的懦夫,则略等同于蚊蝇虫蚋,只等时间的轻轻一拍。

2007.11.16

岁末语录(三)

1
写诗的人写不好不分行的文字,是很难让人服你的。
一些在诗坛混得有点人样的所谓“诗人”,往往在他的文章里露了破绽——错别字尚可推托为输入电脑时的一时疏忽,语病或文理不通却是无论如何遮不住的羞处!一个文字功底有限的“诗人”在诗歌这种文体中居然玩得游刃有余,真不知是诗歌的悲哀,还是诗人的悲哀。

2
读某本诗刊的“文本内外”栏目,我一无例外地先读不分行的文本,如果尚可卒读,自然有些兴趣去读他的“分行文本”,如果竟然不堪卒读,我说什么也不情愿去读他自以为是(或许编辑也以为是?)的“诗”了!

3
立志以诗歌为终身事业的人,不妨也多写一些不分行的文字,就算你视诗歌写作为爬格子的最高境界,也还是有必要把自己的诗笔在散体文的磨刀石上磨砺一番。不要以为诗歌允许你突破语法的束缚,你就可以“无法无天”了——诗歌的“突破”语法最终还是在一定的“法度弹性”内的突破,万不可将自己汉语文水平的不合格美其名曰“突破”或“创新”!

4
我亦提倡写新诗的同时学习写一点旧诗,不算创作,权作对诗笔的一种砥砺,时间长了,自然习得一点挥洒自如的汉语运用能力。不管怎么说,我们写的是汉语诗歌,在汉语的古典习练中汲取的营养至少少一些排异之忧。有人更愿意输入洋血,但总要寻觅到相匹配的血型才好。

5
另一方面,汉语诗的气脉恐怕只在汉语本身,习练旧诗的好处也许更要看重汉语的精气神,无论是典雅一脉,还是俚俗一脉;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民间写作”,认祖归宗起来,实在只是一脉两支、花开并蒂的汉诗双姝,至于你喜欢西洋的玫瑰香精,我却独爱家造的蛤蟆油,怕也只是外在的卖相和香氛不同罢了。

6
我很怀疑把诗写得特别粗粝或特别艰涩的诗人,总觉得他在遮掩什么。那种捉襟见肘的写作其实什么也遮不住。

7
你相信所谓的语言天才吗?我是有所保留地相信,保留的部分就是我所更相信的训练的功绩。在我看来,是天赋的悟性和长期艰苦的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语言天才”。没有长期艰苦的语言训练作为底气的文字犹如缺锌的毛发——自封的“语言天才”,你顶着一头细软泛黄的毛发蹦跶个什么劲儿?

8
粗粝的诗风。有人试图藉此使诗更具力量感和生命感。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本无可厚非,作为一种对萎靡诗风的反动似乎更显其矫枉不妨过正的先锋姿态。不过,艺术化的、匠心独运的粗粝与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粗粝实属不可同日而语。读者自有一双慧眼甑别优劣。

9
艰涩的诗风。这种艰涩多半是机械移植和卖弄智力/学问的产物,如果再加上半吊子的玄学,所谓语言的迷宫就这样打造而成。

10
有人把诗仅仅当作一种智力游戏,苦心孤诣地编织一张张智力之网;他很为自己的智力得意,因为他“难倒”了很多人;他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培养自己的读者——愿他大功告成,愿他的努力足以延续诗之一脉,但切勿自鸣得意,因为每一条诗脉都只是一脉,此一脉永不比彼一脉更高明,他们只可互证各自的价值,却决不能相互取代。

11
明晰健朗的诗风有赖更为成熟的心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坦荡的、光明磊落的、强大的心灵何须躲躲闪闪?晦涩羸弱的诗风追随者,如果不是心藏阴暗,至少也是出于心存禁忌和太多难言之隐吧?

12
旁敲侧击比之直言不讳似乎更具策略性,也容易博得更多的艺术分。当然,这牵涉到艺术观或言艺术趣味的差异。一株盆景松的艺术观和一株黄山松的艺术观是不可能相互苟同的。艺术生态也应体现多样性。

13
一味的直白和一味的晦涩同样迂愚,折衷似乎是博取赞誉的不二法门,殊不知一味的折衷亦是迂愚。一切当视题材、主旨、趣味、心境等综合而定。在抒写的过程中随机调谐而浑然生成或偏倚一端或折衷妥协的风格取向,当偏则偏,偏又何妨?又或折衷蕴藉,自出机杼,一切取决于诗人自己的生命状态和审美趣味,旁人的谤讥毁誉意义甚微,几可忽略不计。


2007.12.12


发表于 2007-12-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录精辟,红下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焚帛的语录倒是印证了心情文字的口号:能诗不能文,不算真诗人!
是呵,不分行的文字是走路,诗歌则是舞蹈。
我首先自己很惭愧,并非自己诗写得有多好,而是我当初竟有些许掩饰的阴谋在其中。

学习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斑竹好,岁末胡诌,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焚帛。思考得很深入,也很贴切。

后面两篇语录,也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子多多批评指正,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生活、世情、诗歌中提炼的思想。

思考很深刻,也贴近心灵,读后令人感悟和思索。

问好焚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儿好,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思想,好体悟!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囚班多指正:)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0 0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