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67|回复: 29

参加活动的一个,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弑》
    文/踏雪迎风
题记:神的战争,从天上开始,到地下结束,历来如此。

轻弹电指,洞穿厚黑的天心
它在负痛中滂沱
末路狂奔中流出的一些洁白
箭镞般坠落

躲避于树下的,与树木一起焚折
深藏于岩穴的,与石头一起失明
那如冰似火的洪流
直逼飘摇中所有的建筑,摩天楼群里
最大的蚂蚁也失去镇定和声音

谁还会想到这是谁的山河?大地明灭泥泞
连新鲜的骨头也找不到藏身的老鹰
神战之后,地上焦香的味道什么时候到达天庭
悔恨是否还能找到寄托的肉身

[ 本帖最后由 踏雪迎风 于 2007-11-24 15:49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蓝色吉他的人 于 2007-11-24 14:28 发表
又要砸啊

就是要砸呀!俺捡砖头建楼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弑》
    文/踏雪迎风
题记:神的战争,从天上开始,到地下结束,历来如此。

轻弹电指,洞穿厚黑的天心————电字可去掉,“电指”是啥名词。
它在负痛中滂沱
末路狂奔中流出的一些洁白————“一”改为“那”更好
箭镞般坠落

躲避于树下的,与树木一起焚折
深藏与岩穴的,与石头一起失明——————“与”字去掉为好,否则病句
那如冰似火的洪流
直逼飘摇中所有的建筑,摩天楼群里
最大的蚂蚁也失去镇定和声音————————把“镇定”改为“触角”更深刻

谁还会想到这是谁的山河?大地明灭泥泞——————“明灭”?不解,是“泯灭”吧。
连新鲜的骨头也找不到藏身的老鹰
神战之后,地上焦香的味道什么时候到达天庭
悔恨是否还能找到寄托的肉身


    解读文本:这首诗歌写得大气,看题目便知是写反叛的战争,但其是朦胧诗的表现手法,诗到象征为止。第一段用了“厚黑”和“洁白”强烈的对比,喻指善恶的交锋,所谓的真理不一定总是赢家;第二段写当今的生活,面对厄运,是逃避,是挣扎,是反抗?“摩天楼群”这个意象让我想到“9·11”事件,物质再发达,面对灾难,一样也无助。蚂蚁再大面临厄运也惊慌,失去前进的方向。第三段又到一个设置的场,山河的破灭,人世界的战争,难道真有天庭来主持正义吗?可见,这首诗歌可以理解为对当下战争的思考,对当下善恶的思考,对个人遇到厄运无助的喟叹。这些都是人无法逃避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与崇高的作品相比,我还是觉得“现场”的诗歌更能感动我,个体生命原生状态的诗歌更能感动我。把身体放在文本里,日常生活放在文本里,感到更有质感。总之,这是一首不错的诗歌,但我个人不大喜欢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吉他来砸,欢迎再砸

《弑》
    文/踏雪迎风
题记:神的战争,从天上开始,到地下结束,历来如此。(题记具有提示意义)

轻弹电指,洞穿厚黑的天心————电字可去掉,“电指”是啥名词。(因写电神,故称电指)
它在负痛中滂沱
末路狂奔中流出的一些洁白————“一”改为“那”更好。(一,状其少,不改。那,太确定了)
箭镞般坠落

躲避于树下的,与树木一起焚折
深藏与岩穴的,与石头一起失明——————“与”字去掉为好,否则病句。(与是于之误,谢谢。)
那如冰似火的洪流
直逼飘摇中所有的建筑,摩天楼群里
最大的蚂蚁也失去镇定和声音————————把“镇定”改为“触角”更深刻。(也可以)

谁还会想到这是谁的山河?大地明灭泥泞——————“明灭”?不解,是“泯灭”吧。(时明时暗之谓)
连新鲜的骨头也找不到藏身的老鹰
神战之后,地上焦香的味道什么时候到达天庭
悔恨是否还能找到寄托的肉身


    解读文本:这首诗歌写得大气,看题目便知是写反叛的战争,但其是朦胧诗的表现手法,诗到象征为止。第一段用了“厚黑”和“洁白”强烈的对比,喻指善恶的交锋,所谓的真理不一定总是赢家;第二段写当今的生活,面对厄运,是逃避,是挣扎,是反抗?“摩天楼群”这个意象让我想到“9·11”事件,物质再发达,面对灾难,一样也无助。蚂蚁再大面临厄运也惊慌,失去前进的方向。第三段又到一个设置的场,山河的破灭,人世界的战争,难道真有天庭来主持正义吗?可见,这首诗歌可以理解为对当下战争的思考,对当下善恶的思考,对个人遇到厄运无助的喟叹。这些都是人无法逃避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与崇高的作品相比,我还是觉得“现场”的诗歌更能感动我,个体生命原生状态的诗歌更能感动我。把身体放在文本里,日常生活放在文本里,感到更有质感。总之,这是一首不错的诗歌,但我个人不大喜欢而已。
    (解读上有些与我的想法不一样,不过作为文本本位的解读来说,自圆其说没有问题。我本意是想站在中国本位上来思考世界的历史的和历史中几个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意是想站在中国本位上来思考世界的历史的和历史中几个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的。

哇,太深远拉,语言承载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弹蓝色吉他的人 于 2007-11-24 15:53 发表
我本意是想站在中国本位上来思考世界的历史的和历史中几个主要元素之间的关系的。

哇,太深远拉,语言承载不了的。

无所谓啦,能表达多少就算多少吧。你能想到的已经很多了,甚至超出了我对我这个涂鸦的期待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交流!我来学习,问好两位!红上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垂天,多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讨论,喜欢这样逐句解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讨论真好!支持!问好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三位大侠,一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益的讨论,学习。有力量的诗歌,大胆的尝试。问好踏雪迎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放,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