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85|回复: 0

李发模论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权当清秋对阳春的一次倾吐
——序《子力诗选》

李 发 模


子力送来他的又一部诗集《子力诗选》,嘱我写序。
翻开他的诗集的第一首《距离》,我的眼睛不由一亮,我的心在说:“子力进步了!”,再读第二首《眺望》,更坚定了我的眼力和感慨,子力,真是一个难得的才子和潇洒男子。接着再读《大悲咒》,感慨依然。
一页一页翻下去,《青杠园山泉诗会》映入眼帘,那次诗会是由子力和郭思思筹办的,我去参加了,后来听说他写过这样一首诗,《遵义晚报》副刊的刘华曾笑着告诉我,说该诗写得“太那个了”。直到读到子力这首诗,我笑了。再往下一首首的读,我乐了。我沉思了一会,回想我所读过的子力的诗,感到他已从诗歌的创作形态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亦即从“清晰”与“直面”到减去“思辩”与“求证”,而逼近当今的“先锋”。我脑海中不断蹦出“崇下”两个字。这之前,我曾读过一位诗友送我翻阅的《崇下诗选》,也给周围一些诗友看过,有人嫌“太脏”,有人却“赞赏”。我的看法较中性,认为集中也有好诗,有其存在的理由。就人生而分裂:既是天使,又是野兽而言,触及人性中兽性的一面,不是不可以,但要真正触及人类生命的广度和灵魂的深度,从现世道德的是非中超越出来,走向生命的仁慈与宽广,却是一个诗人写作境界的高低。我说子力的诗,介于“崇高”与“崇低”之间,他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度,他似乎是在“游戏”又恍若是在“幽默”,读后让人感到了一种难言的“疼”。特别是他的《由春光之死想起的》、《生逢其时》、《太阳、公牛或者其他》等诗,有一种刀锋逼人的感觉,更有一双“色”之眼在喊:“早上好”。读这些诗,我的思维突然转亮,暗生一种夺目的纯粹。
另外,他的组诗《天堂之梦和天堂之鸟》;长诗《冷夜:惶惑之一》、《冷夜:惶惑之二》、《空房子》、《孩子,你是我的错》、《40,蝶舞如斯》等,不得不让人感到他诗意的雄厚与峻奇。在他的其他一些诗中,如《读海子的诗,真想把自己干掉》、《感恩》、《无雪的冬天》、《魁岩》、《西流水》等等,更是灵动了生命的无奈与哀愁。还有很多诗也常有漂亮的诗句、诗意、诗心惹人眼谗,充满了一股子青春活力与无限的哲思。
总的看,诗集的第二辑是写爱的回忆及亲情、乡情、友情;第三辑是选编了他的第一部诗集《蓝花谷》中的部分作品,更加注重和深化了那个难了的“情”字与“我想我,又很难我”而立身于人世间的“我”字。
纵观《子力诗选》这部诗集,他有站在离土地最近的地方,“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之作,也有贴近人心最近的地方,“寻真、问善、言情、追美、”之深寻。当然,子力的一些诗作也存在“繁杂”、“粗疏”的东西,这是允许存在的。
其实,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仅是诗,就连整个文学都成了边缘化,小众化,而率真且潇洒的子力还安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境遇,不懈地读书,创作,也真是难能可贵了。我曾对贴心的文友感叹,在当今中国,一个“钱”字,弄得人好苦;在文艺界,一个“性”字,搅得人好肉麻;小小老百姓们,为一个“食”字,手捧半边烧饼像久旱的禾苗逢甘霖;衣食丰足者,又为一个享受之“享”字,承受着难于承受之轻。现实生活中,四处是交易,把文化这枚硬币投入商业怪圈,文化人无奈、乖巧、温顺……继而自寻刺激,纵然奋起居然找不到一个精神支点之时,我们说自己是人,错了!说自己是畜牲,又错了!说自己是神、是佛、是上帝,还是错了!我们该是什么呢?
难怪著名诗人、诗评家杨然说子力是“无奈诗人”的化身。我说正是“无奈”、“挣扎”、“疼痛”、“幽默”成就了子力诗歌创作的优势和特点。
在一些人眼中,诚实已成傻子,良知已成错别字。然人类的一日三餐,一日一眠,却又永远像白开水一样——这生命与生活永远也离不开的水,需要我们的诗晶莹而干净,是生活的,是人心的,让人读后轻松而释怀,哪怕仅像喝一口凉水,抒发一种情绪,也应该是环保而有益的。比如对于老人,我们没什么给他,然给他黄昏,给他落日,给他鸟翅归林,给他一文安闲与宁静,给他一梦年少的依稀……这该是诗人应有的良知。
我还认为,诗,能于目极八方,纵横古今,指点万物中拾取一粼半爪,只要是忠实于心灵的,采摘自人生哲思的,远离了急功近利的……能让读者身外的与内心的世界哪怕停下5分或10分钟的愉悦一次,明眸一回,或是轻松震颤一下……这样的诗也就无愧于读者了。也许是“花鲜知春好,树老得秋多”,我是渐渐的老了,我也怕自己的见识老套,害了年青人。我从不敢说“得秋多”,只是经历秋的风霜多一些而已。何况,我国是诗的国度,魏晋的风骨与飘逸,唐宋的豪放与精致,明清的典雅与细腻,既让我们难于逾越,又导致我们的思维进入一种根深蒂固的“模式”。我们又该如何继承与创新?我们是该冷静思考,是该凝炼我们自己的时候了。
习诗一如“参禅”,是“根悟”、是“修炼”;“参”到“自己都了得”,诗便出现“超逸”境界。我学诗是从“载道”到配合“中心”,再历经现代派诗人们的“反载道”乃至拒绝“崇高”,当慢慢懂了诗的力量在于“感”而不在于“教”,又遭遇以“不懂”为耻到以“不懂”为荣的悟化过程。所以,诗,不腰系人间情怀,硬要与天人“较劲”,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一种青春与活力的丧失。
在这里,为子力的诗集写序,也谈了一些自己对诗的认识和感悟,以一脸沧桑面对杨柳春风,我的心是真诚的,是因为我太喜欢子力的为人为文了。那么,这篇序文就权当是清秋对阳春的一次倾吐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8 0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