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云梦心曲

挑战者2007年9__12月份临屏作品诗评专用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4期临屏诗赛的几个浅评:)6号作品:
《十年》·[固定题目诗]

文/雅&玉指

沙哑的声音
读着一行行清秀的字
地板上红豆卜卜跳响
他合上瑰色封面
锁上她的百日细语
除了每天扫尘
却任那把斑绣的锁
守住一个十年的约定


这种诗抒发了一个男人对昔日爱人的思恋之情。表述非常清晰,如果让遥来挑毛病的话,因为是临屏之作,感觉一些词句还可雕琢。试着修改一下:

沉静的声音
流水般漫过
一行行清秀的字迹
散落一地的红豆
该怎么捡拾
他合上瑰色封面
就能关闭所有记忆吗

日夜扫尘
任那把斑驳的锁
默守

一个十年的约定


《鸟儿的死亡》[意像题诗]

文/雅&玉指


最温暖的怀抱在哪
一直没能停住寻找的翅膀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
曾以为最温暖的地方
总是突然在某天会变冷
绿树开始黄的时候
我便要离开
逃避雪的拥抱
最后一个宫殿的温室里
洁白的羽毛被烤焦
终于找到最暖的地方
------天堂
代价是死亡


候鸟随季节迁徒、南北奔波,只为寻一个温暖的所在。万物生灵都是如此,为了幸福,一生都在直执追求。这首诗想表达的就是这些吧。有些句子还可再精炼些,多余的句子一句也不能留。呵呵,这是一位老师对我写的一首诗的评语,我照搬到这里来了。
遥不会评诗,乱说一通,请雅&玉指妹妹有选择地看待:)
祝你的诗越写越棒!

10号作品

固定题目诗: 《十年》
文/那山那水
懵懂背起书包
装满,妈妈沉甸甸的希望
走过春夏秋冬
触动笔尖,蘸着青春的血液
勾画,图景的轮廓
眸中,跳跃的a、o、e......
妆点,空虚的躯体
是非,弦在箭上,原来
人生是道难解的方程式
泥泞的路上,丢下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
经不起棍棒恐吓的风暴,逃之夭夭
雨后,彩虹如期而至
妈妈揉揉浑浊的眼,映出鸟儿越飞越高的影子
张开,掉光牙的瘪嘴,笑了


在妈妈的眼里,一个孩子的成长,又岂止是十年呢。无论你白发苍苍、妻儿满堂,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啊。
“雨后,彩虹如期而至”这句接上句的“经不起棍棒恐吓的风暴,逃之夭夭”,感觉有些突兀。“是非,弦在箭上”还是“箭在弦上”?因为是临屏之作,个别句子还需雕琢,个人浅见:)



赏图诗《何方归》
文/那山那水
无极的苍穹,酣睡。
青藤抽打过的心灵,滴着血
荒野,始终不肯接纳一个流浪的灵魂
霓虹灯,同时露出蔑视的目光
嫩芽的光泽,活生生被扼杀
安琪儿温暖的怀抱,在一个又一个梦魇里划过
扎人的荆棘,还是那样锋利
四季,为什么总飘着雪花
谁会驻足聆听,墙角的低泣


作者描抒了一个只有在梦中才能寻到温暖怀抱的流浪的灵魂。
“四季,为什么总飘着雪花
谁会驻足聆听,墙角的低泣 ”这让我想到冬夜街头衣衫不整、无家可归的乞讨者。这里充份体现了诗人的悲悯之心。如果写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的话,诗中挖掘的不够深刻,比如捣制孩子无家可归的社会、家庭问题等等,这才是诗的实质。如果写的是一些成年乞讨者,或许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他们大多也是四肢健全的,他们为什么不靠自己的双手去脚踏实地的生活呢?单纯的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怕只能在墙角低泣了呢。另外,部分句子还可再精炼些,比如“扎人的荆棘,还是那样锋利”直接改为“荆棘,愈加锋利”好不好呢?

“四季,为什么总飘着雪花”中的飘着雪花显得柔了些,可不可以写成“四季,为什么总下着雪”
呵呵,啰嗦了,个人浅见,您不要当真哇:)


意象诗《迁徙》
文/那山那水
摸着记忆的线索
反复咀嚼美丽的谎言
灰姑娘,骄傲的顶着妃冠
我手中的门票,却馊了
翻过高山,越峻岭
疼痛,掩埋地下
爱的原稿已封存
打开厚厚地石门,窥探
塞外绽放的山丹花
有我栖息的枝头


咦,偶找了半天,没有看到“候鸟”和“宫殿”的字眼哈,但是侧面提到了,呵呵
这是第二次评那山那水的诗了,遥不会评诗,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谅解,问好:)

2号作品
《候鸟  宫殿》[意象诗]
文/雨影漂泊


夜色越来越沉
在长长的等待中一群候鸟
撞击宫殿重门。看,皇宫
今天的主人多么骄矜
弹开兰花指,轻拈命门
三个迷宫显而不露
每一只鸟的恒心
胜过每只鸟的智能
仅有一只鸟探头探脑
“我的王,我要看看
无影的宫殿和宫殿日暮时分
候鸟们关闭喧闹练习分行”
“我的候鸟:今天你也是
宫殿内练习分享分行的主人”


呵呵,这首诗很有趣,不过,迟到的诗题确实让我们象候鸟一样等待呀。因为对诗歌的热爱我们相聚在这里,我们都是练习分行造句的执着的候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评214期临屏诗:8#,11#,12#作品

问8.11.12号作者好!我还是个新人,可能评得不太恰当,请多包容,有机会砸回我吧


赏析12)号作品:
《十年》[固定诗题〕
     文/阿遥~
一进门
隔着十年的距离大声寒喧  
隔着十年的距离拥抱         
夸张的唏嘘声
十年的光阴轻易就攥在手心   
杯子端起来
矜持和手机一并塞进包里     
女人们一反常态地大笑
男人们神经质似地哭         
他们想打落天上的星星      
就着酒喝
他们唱了一夜的歌
他们没一句完整的唱词         
回忆像蒙太奇电影
十年之前的校园结满青涩的果子   
十年之后
他们弄丢了自己               
天亮起来
他们把星星
放回各自的去处               

这首遥的作品,写得非常细节化,从寒喧、拥抱、到大笑、哭、唱、醉、忆,再到散,完整的表达出一个相隔多年的聚会,一种恣意的乐。人生难得半日闲,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多年的朋友难得有暇相聚,逢后必想要尽个兴,乐翻天都愿的吧

《候鸟》〔意象诗题〕
  文/阿遥~
秋色漂染天空的发辫
它高高在上,并且携带魅惑
细碎的咒语追着风声
叶子死心踏地,和一棵树绝别
候鸟的羽翼翕动,划破不散的雾
它的飞行曲线是一道谶语
那时,你就站在宫殿的回廊里
衣袂飘飘,像一根羽毛
你要飞了
我的吻落在你的白脸庞,好冷
从此,彻夜点一盏灯
从此,开着向南的窗子

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
前面的铺垫,从秋天这个意像开始,秋天多离别。它高高在上。。。。咒语追着风声,这两句写出对秋天的怨和恨,叶子听了秋的惑语和树绝别,候鸟飞行曲线在雾中依依不舍而去,谶语,预言也,示意还会回来,后两句是在想他像回来时的模样   
整篇看:爱情的候鸟飞走了,从此开着向南的窗苦苦等候,通篇围绕候鸟的特性,在特定的时间就会离开,但笃信他会回来,尽管每晚的等待是多么幽怨。
语言的功力非常好,值得我认真学习


《母爱》〔题图诗〕
  文/阿遥~
一个女人
历尽十个月的煎熬
和撕心裂腹的疼痛
而这一切
都将在一声清澈的啼哭里淡出
婴儿在月光下翻身
进入温暖的怀抱

简练的一首诗,母性的爱,让女人坚强和伟大,每一个女人总要经历的最真切的感受,每个人都拥有过这份母爱。
如果你读后感动了,请对母亲说声感谢!


赏析(8)号作品:
作者这三首参赛作品都在使用同一种对比联想,这种对比与映衬的手法,是让读者在对比中,比较善恶和美丑。
《人的一生》看图诗
文/王小程
出生的时候是裸体的
光滑的肌肤,柔软的肉      
死亡之后也是裸体的
枯涩的头发,坚硬的骨头   
前两句从文本我的理解可概括成一句:“人性始于脆弱的美”,人性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从脆弱走向坚强,  
后句可解读成:“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价值残留――思与气节,即使外表丑陋,死亡也带不走这些。”
不知作者的创意与我解的对与否,但至少这首诗能给我这些启迪:再美的肌肤和肉体最后也容易腐烂,而丑陋的发丝和骨头却可以久存,所以“人的一生”我们该注重的是什么?


《十年》固定题目诗
十年前,我在小学背唐诗
总觉得
诗人
真神圣!
十年后,我在异乡学写诗
总感觉
诗人
太庸俗!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作者通过一种仰视和睨视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学诗的过程中从希望到失望的感受,也是在对现代的一些诗歌,斜一眼批叛的眼神,诗歌的出路在哪?值得诗人们关注!


《究竟谁聪明》意象诗
麻雀对大雁说:你们候鸟真愚蠢,跑南跑北的,累死活该!
大雁对麻雀说:目光短浅的家伙,蹦蹦跳跳的,冻死活该!
国王对农民说:你看我的宫殿多宏伟!既精巧又坚固!
农民对国王说:我的房子虽然简陋些,但没强盗盯上!
几天以后。。。。
国王用枪把路过的大雁打了下来,美味了一顿
当天夜里,匪徒洗劫了宫殿
几天以后。。。。
农民用网子捉住了偷粮食的麻雀,饱餐了一顿
当天夜里,大雨冲倒了茅屋

这首诗故事性强,带寓言性和反讽性,同样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过份的骄傲等于愚昧,阐述了一个:在宙宇和大自然中,谁也不能自作聪明,生态有链,一物总有一物可降的道理

首先说明一下,我只是赏析诗中,我能理解到的意思,对于诗中的缺点,以我的水平还不敢妄语。只觉得好的诗应带给读者思维的冲击,8号作者的这三首诗分别含有不同的哲理,细读下耐人寻思,比起我的诗要强,所以这次的季军当得汗颜,评得不当请见谅~
不过,最后说一句,当初这组作品也在我想选之列,但时间的关系没像现在写评论时细看,只是第一感觉三首全在用一种对比,虽内容和情节上安排不同,但没有第一吸引人的认真细看的欲望,如这三首在手法上有变新可能选票结果大不想同,当然,这不能算是个缺点,没选上的我相信一定有好作品被漏掉。只因在诗歌作品多于牛毛的年代,读者看诗也眼花,诗歌究意要怎样才能:先从读者的眼,而入读者的心呢?我也在迷惑。。。

《十年》
文/郁汀
用十年时间
回忆一片秋叶
时间
悄无声息染白鬓发——
树,站立
伸出瘦弱臂膀问天   
只一片叶子
跌落尘埃
风失忆拼命的刮
萧索慵懒展开
铺破碎的梦
手指僵硬弹不动冷涩琴弦
用十年时间
回忆一片秋叶
绿埋葬在岁月根部
无法打苞……

这首诗意比较朦胧,最欣赏的是:绿埋葬在岁月根部。岁月的绿叶是青春,十年后青春如秋叶般枯黄。
时间
悄无声息染白鬓发——
树,站立
伸出瘦弱臂膀问天


萧索慵懒展开?这里形像化点就更好,比如慵懒的神态有很多种,可写与身体部位联系到一起,读起来生动些。个见,你看如何?如不喜欢就别改吧。每人风格不同 ,每个用词可能都有自己的用意。如说的不对请谅解,有空也可回砸我的:)互相探讨吧

[ 本帖最后由 雅&玉指 于 2007-12-13 15: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215期临屏3号\4号作品浅析

文/云梦心曲


3号
《永恒的浮雕》
[意像诗] 文/湿伞
荒漠,风雕琢的浮雕。
日月的哨兵,
睁圆眼睛,
守护凝固的澎湃。

以往的故事,
脱去一切浮华,
收缩成最实质的骸。

沉重的图形,
昨天,今天,明天,
古往今来。

云梦心曲语:问好!湿伞
  本首临屏诗的要求是:意象诗,以“沙子”和“骨头”为意象。(题目自定)。
  诗作者的《永恒的浮雕》,以沙子为意象,符合题意要求,紧扣主题。
  /荒漠,风雕琢的浮雕/首句漂亮,大气。
   /日月的哨兵,睁圆眼睛,守护凝固的澎湃。/形象逼真,把沙漠的荒芜、久远刻画无遗。
   /以往的故事,脱去一切浮华,收缩成最实质的骸。/此处出现题目的另一个形象“骨头”,并且用的巧妙,也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所有的生灵所发生的一切故事,都已经过去,都变成了骸骨。
  /沉重的图形,昨天,今天,明天,古往今来。/这样一座《永恒的浮雕》,象图形刻画着古往今来,记录着历史的沉重。
  此诗虽短小,但诗意磅礴大气,语言洗练,有回味的余地。
 
   4号
《 墨汁在宣纸上悠然滑行 》[ 命题诗 ]
文 /心灵解码
在你的浓重涂抹与肆意宣泄中
我是你遗失的一行浊泪吗?  

你是想遣我于伤怀之外的无我之境?
还是想用我填补谋篇布局时短暂的空虚与苍白?

无非是一场黑夜入侵白昼的空间架构
却用尽了千变万化的辗转腾挪

背离你那饱满的光晕
我渴望消瘦成一条干涸的溪流
将血液渗入
承载我的泥土
我的命运
力透纸背

  云梦心曲语:问好!心灵解码
/在你的浓重涂抹与肆意宣泄中
我是你遗失的一行浊泪吗?

你是想遣我于伤怀之外的无我之境?
还是想用我填补谋篇布局时短暂的空虚与苍白?

  / 虽然是在写《 墨汁在宣纸上悠然滑行 》,但我更愿意理解成是左右墨汁在纸上滑行的人。三个责问,一层比一层递进,在这幅浓抹重彩的文字抑或图画中1、我是你的一行泪吗?2、谴我于伤怀之外;3、用我填补空虚与苍白。笔者以墨代人,把恋人间的心境刻画入木三分。

/无非是一场黑夜入侵白昼的空间架构
却用尽了千变万化的辗转腾挪/
   墨与宣纸是黑与白,用黑夜入侵白昼的空间架构,很巧妙;/却用尽了千变万化的辗转腾挪/,/千变万化/看出着墨人的工夫,此句转的有点急。
/背离你那饱满的光晕
我渴望消瘦成一条干涸的溪流
将血液渗入承载我的泥土
我的命运
力透纸背/
  写出我的渴望,我的命运,用你的饱满与我的消瘦的反差,映出了我无言的承诺。此诗以墨喻人,写出情的迷离,爱的童话。个别句子可以缩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216期临屏诗7号、9号、10号作品浅析
7号
《南京的圣诞节》[固定题目诗]

六十多年的雨水早把一座城市清洗干净了
宽阔的街道,拥挤的人群
繁华,让住宅楼房身价倍增
没有谁会担心自己一生积蓄购买的几十个平方
会被战火毁去

女儿漂亮
不需要用灰土涂抹脸庞了
翻译是让人羡慕的职业
鬼子的后代是臂弯里的国际友人

不知道祖上那个朝代的门没能闭紧
洋节日如此红红火火
为了给孩子期待中的惊喜
我翻便口袋只买下一枚最小的雨花石

“南京”在中国人心中是一多么复杂的意象。纪念日后无法排解的情结,放在圣诞节里是多么滑稽。文化入侵其实同样恐怖,不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孩子喜欢“奥特曼”?正如我们当初喜欢“阿童木”一样。幸好,我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因此学会日本话,虽然我们不能熟练地应用汉语,可她并没有失去母语的地位。一枚历经风雨的雨花石需要“我”倾尽最后的财富,这是多么大的讽刺!还是把这块土地上祖宗鲜血染红的泥土送给孩子吧。这样一想,这圣诞节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我们在走向世界。

“翻译是让人羡慕的职业
鬼子的后代是臂弯里的国际友人”
----视角独特,新颖,发人深思。看到这些句子,无奈之极。汉语的地位在人们心里是如何的低下,更何况汉诗!还有我们的文化呢?

9号
《 他不在这里  》[意象诗]

劲爆的音乐 与他无关
美艳的短舞裙 与他无关
狂闹的声音 与他无关
一瓶酒的温度在上升
烧皱了毕挺的西装
口袋上的新郎标签火烫 
一片疑惑的眼神 刷亮酒巴的一隅

他闭着眼在吞酒,
像喝矿泉水一样畅吞
他不在这个糟杂的世界
在教堂神圣的婚礼上

他眯着眼看着那里的一切
新娘的面纱在心上颤抖
新郎 他的兄弟
正像一只蜜蜂在忙碌
跟着忙碌的身影
他酒红的眼 渐渐昏沉 

这样的写作,偶尔练习还可,多了就走不出去了。感觉这不是诗歌,汗。


10号
《南京的圣诞节》[固定题目诗]

在金陵
70年前的圣诞节  
只有一种颜色  
血红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30万同胞的鲜血  
在汩汩流淌

在1937年后的每一个圣诞节
这里的人们都手持一种花
白花
不忘国耻祭奠亡灵
“为了让白骨得以入殓
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为警钟
把逝名刻作史鉴
让孩童不再恐惧
让母亲不再悲泣
让战争远离人类
、、、、、、、
《南京和平宣言》
一直在金陵上空回旋

除了口号不知还剩下什么?兄弟,我们都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16期临屏诗歌11号、14号作品简析
以下粗浅的解析,有损诗歌作者本意的地方还请谅解。
11号
《南京的圣诞节》
三十多万灯盏的熄灭,到现在
也没能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
后继子孙,猛醒
我手里,有一颗子弹
它一腔装满爷爷的仇恨、家族的鲜血
并载有父亲的体温,现在
它在我手里,极其
安静
我们对视,铜镜的窗口
1937年12月13日,地狱
大门洞开
老鼠成精,萝卜头成精
六周
错位
厄尔尼诺吞噬了过量的摇头丸
大地昏迷不醒
天空失血过多

……

七十年,都说弹指一挥间
索尼,松下
丰田,三菱
另一轮抢劫
谁在心甘情愿?
杀了你的父亲,奸了你的母亲
然后做口棺材卖给你
爷爷最后的教导
闭上眼睛
左手仅剩的三个手指握着那粒子弹
身上九处饿狼的齿伤,活突突
格外吓人
中国人的大度
在雄鸡爪下的一条毛虫面前
我怎么也拿不出
这样的一个圣诞夜
同样日货纵横的南京
你--------
怎   么   过??

提到南京,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70年前的悲惨的一幕,我们中国人永远也忘不掉那场永世的屈辱,作者把自己的愤怒、爱恨的感情完全融入了这首诗歌,一开篇,就为我们重重的敲响了警钟——勿忘国耻!紧接着,用一颗子弹,象征自己愤怒的情感的隐忍,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情绪饱满,流畅,读来给人以振奋。本人认为,这首诗歌的民族情绪浓重,在短时间内写成这样,是很难得的,也许是因为长了(超过了30行),没有获奖,有些遗憾。

14号
《 指向 》[ 意象诗 ]

房顶高耸,
瞄准天空,
收发博爱的信息。
宽厚的钟声,
调出镇痛的鸡尾酒,
周济舔伤的人。
用管风琴的声桶,
做巧克力的磨具。
圆形的甜点,
带着教堂的宁静。
酒吧的菜单,
翻译不出,
变形的忏悔。
翻转掉了座的酒杯,
放在桌上就像房子的顶。
相信锐的极点,
都会放电。

房顶高耸/瞄准天空/收发博爱的信息。本首诗开篇通过描写教堂外观让人进入,进而宽厚的钟声,调处阵痛的鸡尾酒,周济添伤的人。后边又以酒吧的景象用管风琴的声桶/做巧克力的磨具。圆形的甜点/带着教堂的宁静。和教堂暗合,唯有那些变形的忏悔,翻译不出。各式的忏悔,也许连上帝也不一定能够看得清楚。世界是复杂的。那么,前边提到的这杯鸡尾酒是不是上帝的眷顾呢?所有的伤痛和罪责,在这里都将被安抚和被宽容,即使忏悔是变形的,上帝永远都是仁慈的。后边结尾几句与开篇呼应,相信锐的极点/都会放电。整首诗以酒吧和教堂为意向相互交错,将酒吧和教堂糅合成一种分不开的情绪,让人进入一种奇妙的意境。诗歌表达如果在明晰一些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