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华岩游及前后
文/简出
一,
按照昨天约好的时间,早晨8点30分之前,我和熊洲便从烟厂出发,走到红卫路上了。
在市委门前的坡路上,我们迎面看见唐良华和另一个人扶持着雪梅蹒跚而上。
雪梅低垂着头,一脸的病容。我们赶紧上前问唐良华怎么回事?
唐良华说:雪梅今早去上班,还没有上公车便突然倒下,昏倒了。
“你们准备把雪梅送到哪里去呢?”我问。唐良华告诉我们:我们送她回去。
此时的雪梅正蹲在地上,轻轻的哭泣着。
看见雪梅这个样子,我劝唐良华还是把雪梅送到医院去好些。
随后,我们和唐良华等人分手,来到花园,向马路上张望着我们另一个伙伴李科夫。。。
昨天晚上,我,熊洲和李科夫决定今天坐三轮车到万华岩去野游。
按昨晚的部署,今天一早李科夫就要到单位去借三轮车。
可现在李科夫还没到,他到底能不能借到三轮车呢?我和熊洲都没有底。
二,
李科夫没有令我们失望,将近9点种的时候,李科夫骑着三轮车来了。
我和熊洲跳上三轮车,开始了这次别具一格的郊游。
我们买了食品,罐头,啤酒等,花光了我仅有的十多元钱。
李科夫觉得不必破费那么多,我却不这么认为,倘若还有钱,我会买得更多。
和真诚的友谊比起来,这些钱我觉得不算什么。
李科夫踩着三轮车,我们一行三人非常快乐的行进在去万华岩的路上。
我们找到一根很长的树枝,把我从部队带回的床单套在上面,插在车上,算是一面旅游大旗了。
一路上,我们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三,
在接近旅行第一站时,我们的兴趣,话头转到了俄国人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琳娜》。
托尔斯泰笔下的这些人物又在我们热烈的讨论中复活了。
呵呵,托尔斯泰,那是个可爱的老头。
第一站是李科夫的外婆家。
我们和他的亲戚们寒喧了一阵后,便在李科夫的舅舅带领下,来到了向往以久的万华岩。
“噢,万华岩”!我们齐声欢呼着。
万华岩淡紫色的山洞被阳光勾勒出似幻似真的色彩,非常美丽。
“噢,噢,美丽的万华岩”我心里刹那间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喔,多么迷人啊”!
“我心旷神怡了”
“我被陶醉了”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将自己最初的印象通过形象化的修饰来描述着这一天然的奇景。
尽管还没有深入到万华岩洞奇妙无比的内部景色,但早已经陶醉在万华岩风景优美的洞口了。
我们流连于奇异的,甚至有些梦幻般色彩的洞口。
这些保存完好的,甚至有些原始的景物,它们是那么美,深深的打动了我,并给我留下了最美最深的印象。
由于一早上我们拼命赶路,此刻大家都饿得不行了。
我将旅游大旗铺垫在地上,摆上满满一大堆食物。吃了起来。
也许是太兴奋了,我们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一边吃还一边跳起了追步舞。
四,
李科夫的舅舅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
我们一个劲地劝他吃点东西,摆在那里的啤酒,罐头,食品以及从家里带来的黑龙江红薯,糖果等。
他用令人觉得惊讶的,彬彬有礼的态度谢绝了我们的邀请,仅仅尝了点红薯片。
李科夫的舅舅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村汉子。他穿一身他们贯常穿的服装。他不善言谈,朴实,憨厚。
我看得出来,他想尽力满足我们的愿望,使我们快乐。我觉得很喜欢他这种朴实。
吃完后,我们开始进洞了。因我在部队干的是侦察兵,所以,我自告奋勇打头阵探险。
我们首先爬进一个窄小的洞口。
爬呀爬呀,洞子里越来越小了,在我的前面出现了一泓清清的地下水。
我把手电筒打到尽头,昏浊的光线照在潮湿的岩壁上,没路了,我们只好折返而回。
在洞内,我们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突然发现洞内有无数的钟乳奇石。它们是那样的美!
我把手电筒一片一片的照过去。
于是,我们在黑暗的洞里仔细的欣赏这些奇特的钟乳石来。
岩洞里的泉水静静的流淌,一点细微的波浪也没有。
只觉得那水静得迷人,清澈得迷人,还有倒影也非常迷人。。。
我们发现在洞里说话有一种很好听的回音在岩洞里回响。
于是,我们说话的时候特意把声音拖得很长,让回音在洞内盘旋缭绕。
我和熊洲还合唱了一曲《外婆的澎湖湾》,气氛显得非常高涨。
大家说说笑笑,决定再来一次诗朗诵。
我朗诵了裴多菲的《小树颤抖着》以及另外几首中外著名诗歌。
熊洲朗诵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最后是李科夫,他朗诵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们完全沉浸在诗意的语言里,像张开了翅膀的鸟儿一样,在诗歌的王国里自由自在的飞翔。。。
五,
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出了万华岩。。。
在万华岩的洞口,李科夫忽然指着一陡兀的岩石大声的叫了起来:
“维拉斯!噢,你们看,那不就是维拉斯吗?”
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果然见那岩石仿佛就是一尊断臂女神维拉斯的雕像。
于是,我们又忙着找那些千姿百态的岩石,然后形象的指出它像谁,是件什么艺术品。
熊洲在一处滴水的石壁上发现了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柯德》中的那位勇斗风车的侍从桑丘*潘沙。
到最后,我们都争着为洞口的两堆长满了青苔的土坷垃取名字。
我觉得它们像坟茔,就给它们取名叫“金字塔”。
因为最近我对埃及的金字塔产生了兴趣,很向往那种神秘的古建筑。
李科夫叫它们“幽堡”,而熊洲干脆叫它们做“卫士”。
我们众口不一,各持己见,谁都主张按自己的兴趣给它们取个正式的名称。
争论终于结束了,因为还是觉得“金字塔”最形象,大家都同意了它们就叫金字塔。
我很快乐,觉得自己占了上风。
因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离开迷人的万华岩了。
说实在的,万华岩的确有很多地方深深吸引了大家,使我们非常留恋这里的一切,一切...
六,
忘了交代一句,当我们就快到达万华岩的时候三论车轮子暴胎了。
我们就把车子临时存放在一个既像维修站又像车库的地方。这会儿我们打道回府了,
这辆三轮车却不能搭载我们了,只好推着三轮车回到李科夫的舅舅家去修补轮胎。
一到李科夫舅舅家,熊洲就和李科夫忙着要修补轮胎。
李科夫舅舅家里没有修理工具,他跑到别人家里去借来了修理的东西。
七,
这时,我的胃痛得厉害,又饿又冷又困,使我难受极了。
我使劲捂着肚子,坐在房间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到熊洲叫醒我时,轮胎已经修补好了。
李科夫的亲戚非常客气,这会儿已经把一桌丰盛的晚饭准备好了。我的胃口不好,随便吃了点东西。
考虑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吃完饭就向李科夫的外婆,舅舅等人告辞了。
他们一群人送我们到路边,我们很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一再的道谢。
我们坐上三轮车,一路飞奔。
车子已经走了很远了,李科夫的亲戚们还站在马路上向我们挥着手。
我打起我们的旅游大旗,左右使劲的挥舞。。。
八,
田野在我们眼前越来越宽阔了,而青山此刻就显露出朦胧和苍茫。
忽然,“叭”的一声脆响,我看见车轮的内胎暴露在外,在满是石子的路面上艰难的磨擦着。
我们只好停下车。老天啊,我们真是有点倒霉呢!
没办法,我们只好将轮胎里的气放掉,把干瘪的内胎塞进去。
这下,又不能搭人了。
九,
我们轮流推着三轮车步行着。
大家似乎都很泄气,直到看见不远处的坡下有个村庄,大家的心情才稍微有了起色。
来到村庄的路边,熊洲和李科夫便下去找气筒了,我在上面的马路上等着。
没过多久,他们两手空空的上来,我知道,没有借到气筒。
我们继续走路,为了活跃气氛,我们谈起了最近报刊里较流行的话题“飞碟”。
我说了这一段:哦,我想起来了,报上登过一则这样的消息:
说是阿根廷的一个律师,驾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通往圣地亚哥的高速公路上,忽然眼前烟雾弥漫,
失去知觉,等他清醒过来时,已经到了梛威奥斯陆。而时间已经过去两天了。。。
十,
希望来了,希望来了!在大家聊起飞碟的时候,我们看见前面又有村落了。
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当我们接近村庄的时候,有几个小孩子在路边玩耍。我们问他们谁家有打气筒?
其中一个小男孩说他家有。
李科夫就叫小孩子带路去到他家去。不一会,李科夫从男孩家里借来了气筒。但打了很久却未打进气。
我便问那小孩:你家里就这一个气筒吗?
“我家里还有一个”那小孩说道。
李科夫准备去换一个气筒,这时,一条大汉朝我们走来,很和气的说“打不起气吗?”
“是的,怎么也打不进”。李科夫说。
站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告诉我,这就是他的爸爸。
“不会用是打不进气的。来,我帮你们打一下”。
那大汉说完,拿起气筒就打起气来。原来是气筒认生,主人一会就帮我们把气充足了。
为了快点赶路,我们向那大汉道了谢,便急忙启程了。
十一,
我们还没走出多远,“只听叭”的一声响,没想到轮胎又暴了。只好请那大汉帮我们再修补修补。
“修一下,好的。不知道我修不修得好。”大汉说得很干脆。
胎补好了,可没走几步又泄气了。
就这样坏了修,修了坏,反复修理多次后,终于在晚上八点多之后才真正上路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大汉姓曹。老曹非常非常好。因我已经很疲倦了,我不想细说了。
总而言之,老曹是一个非常热心肠的人。他曹淳朴,憨厚,重义气。
我们为了感谢他,熊洲和李科夫把身上的钱拿出来给他,老曹坚决不肯收下。
和老曹这样的好人接触了几个小时,也算是万华岩之行的意外收获吧!
1982年2月23日。星期一。
补白:
万华岩风景区位于郴州市郊,是一个规模宏大正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全长9公里,主洞长2245米。洞内有涧,涧水贯穿全洞,洞内石蟒、石狮、石帘、石田等30多种天然熔岩精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1988年,美国溶洞考察队在此探险后,称万华岩“可与世界任何一个最美的溶洞相媲美”,洞中仍在生长发育的水下钙膜晶锥,全世界仅两处可见,被誉为“国宝”。
[ 本帖最后由 简出 于 2007-8-24 14: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