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50|回复: 0

诗坛名家评《天籁如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德明 整理

毛翰的音画诗集《天籁如斯》(第二版)已由亿刊网公司制作出版,http://www.easykan.com/urinbook/book_show_734.html  在网上流传。这是一种配画、配乐的诗集,是所谓“超文本”的电子书籍。作为中国“超文本”诗歌的尝试之作,其设计制作相当精美,颇具艺术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在互联网时代,在传统的纸张印刷的诗集备受冷落的今天,这也许是诗歌走向读者的另一条可行的途径。
《天籁如斯》问世后,备受各方好评。新启蒙论坛网站为之举办了在线研讨会(主持人:大戈、许少慧、西马、惟庄,特邀主持人:吴励生,特邀嘉宾:张德明。随后,中国学术论坛网站举办专题网聊:《天籁如斯》与网络诗歌新探索,网聊嘉宾:吴励生、毛翰,主持人:陈勇。两次活动,讨论发言相当热烈,大家以《天籁如斯》问世为契机,对网络时代的诗歌艺术走向做了深入的研讨。发言记录载于http://www.frchina.net/等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下面是一些诗人和诗评家对《天籁如斯》的评语(以年庚为序):

这是绝妙的创作,在网上传播,特别动人。诗与音乐和画的配合,《天籁如斯》作得很和谐。像这样的作品,除了在网上发表,用书本,便没有这样好的效果。可见,将来网络上的诗歌,会开辟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石天河

中国新诗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赢得广大读者?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光效果,看来是一条可行之路。祝贺毛翰,筚路蓝缕,踏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其成功尝试,大有开创之功,让困境中的新诗看到了前途和曙光!
当然,媒介只是媒介,媒介不能代替内容,无论如何,诗本身要好。如果诗不好,则任何包装和推介都是徒劳的。我赞赏毛翰在诗歌创作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绩,《天籁如斯》里的诗颇具经典性,大多为纯美、清雅的抒情之作,《黑色幽默》一辑则见出思想的犀利,议论的雄肆。其艺术价值,值得诗坛关注!
                                              ——孙绍振

去年年底我在芝加哥郊区一个公立图书馆作为期一个月的诗画展,几位华裔与美国艺术界的朋友们看了,都建议我出版一本诗画集。就在我整理近几年在写诗之余所创作的一些绘画及雕塑作品时,看到毛翰先生的《天籁如斯》,顿时引起了我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双语诗加上自己的朗诵,制作《非马艺术世界》的念头。
多年前我曾在一篇题为《铺天盖地话网络》的文章里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作家必须择善固执,坚持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以及对人文理性的信心,不能为了迎合讨好而去随波逐流,或玩弄时髦的新花样,制造一大堆浮光掠影、随看随丢的文学垃圾。另一方面,他也不该拘泥保守或局限自己。为了达到文学必须感动人并同读者沟通这个基本要求,他可以也应该不择手段包括利用有声有色、铺天盖地的计算机网络。”在这方面,我想《天籁如斯》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美国)非马

……又被“下半身”、“垃圾派”糟蹋得病毒缠身,近时复因“梨花”所引起的恶搞而导致进一步身败名裂,诗歌已处于日薄西山的可怜状态,亟须救亡。
救亡的任务,天然落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诗人的身上。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拿来出真诗来。
毛翰的《天籁如斯》,就是有益的尝试——
字里行间情思萦绕,展现诗的本质;
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感,闪射艺术的光华;
精彩的配图与诗意融合在一起,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
悠扬的旋律,为这种文学界形式增添了飞翔的翅膀。
毛翰和有关作者,为灰暗诗园点燃了希望。我相信,他们所付出了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杨光治


题毛翰《天籁如斯》
                                               
真实的梦境?
还是梦境成真?
色彩的盛宴
形象的精灵

诗的倒影
画的歌声
可爱的世界
美丽又多情
——吕  进

《天籁如斯》非常美。这已不是通常意义的诗配画,而是把画面、声音及诗歌融为一体的一种超文本的制作了,不是纸本写作的搬家,而是网络诗歌的新发展。我高度评价毛翰的努力,并希望再接再厉,在此基础上再提高一大步,开创中国大陆全新的多媒体诗歌。
——吴思敬

毛翰先生多年来一直勤奋笔耕于诗的田园,他的优势有二:其一,既是创作诗歌的诗人,又是欣赏、品评诗歌的专家,这在诗坛上并不多见。其二,他所涉猎的诗歌概念比较宽泛,既有以读为主的诵诗,也有可以入乐歌唱的歌诗(歌词),这在当今诗人行列中也属罕见。应当说,他的《天籁如斯》将诗、音乐与画面三者相互融合,又通过网络予以传播,让人们从视觉与听觉上都能对诗的品味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效果是良好的。《天籁如斯》既是一种极富新意的开拓,又是他上述与众不同的创作与研究的一种必然成果,值得关注与赞赏。
我一向钦佩毛翰先生独具一格的思维方式,坚信他还会有更多创新,让诗坛注目。
                       ——晨  枫

现在,我们终于看到《天籁如斯》,如此规模,声情并茂的演出,我为这样的成功由衷的祝贺!
虽然,诗歌这一“新空间美学”的表达方式,在大陆甫拉开“序幕”,但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完备,多向的、互动的、多媒体诗歌将迎来自己的节日。
—— 陈仲义

《天籁如斯》究竟为当下诗歌界带来了哪些新东西?我认为,音乐也罢、画面也罢、网络也罢,都只能强化诗歌的效果及其传播,却不能把非诗或伪诗变成诗。《天籁如斯》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它首先是诗,货真价实的好诗,字字珠玑的天籁。
毛翰先生曾自谦说“它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东西”,在我看来,《天籁如斯》不容忽视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即它是一个创造,是一个开创方向的东西。
在这里,音乐和画面并不只是在一般地“美化”和“装饰”诗歌,而是作为要素,能动地参与进来,成为诗歌的有机构成部分。与此同时,网络无疑为诗歌的此种“变异”提供了最佳平台,借助这一平台,诗歌真正飞动起来,给人以立体的美学感受,这是任何传统诗歌文本都无法比拟的。
经由这样的创造,诗歌有可能从此打开进入市场的通道,从无人问津一变而成为一种高品质的音像制品,为音像制作公司带来财富。
                                         ——刘  诚

最新一届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汉学大会上,称“中国的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再次炮轰中国1949年以后的文学为“二锅头”,称中国当代没有戏剧,“诗歌是外国文学的一部分”。可是,顾彬先生是否知道中国诗人毛翰,是否有兴趣点击阅读毛翰的最新诗集《天籁如斯》,然后说说那是否也属于“外国文学的一部分”?!
如所周知,中国的新诗创作已经出现了大问题,还不仅仅是“历史的固有规定遭遇当下语境”与“西方的固有规定遭遇本土语境”的问题存在,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诗歌的中国主体性问题始终不能得以解决才是根本和关键。实际上,毛翰后来根据《诗经》进行“变奏”的系列诗歌创作,在我看来,便是这种重新语境化和自我指涉性的最新尝试。通过它,不仅可以“适应新的诗写实践”,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身份”的重新书写。
                                                ——吴励生

无疑,这是诗歌在网络时代极具魅力的创举,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既为人们展示了一个重构音响、画面、诗歌共享空间的创意,又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在当下诗歌日渐边缘化和泛化的背景下,它是对幼儿和中小学生进行诗歌启蒙,对全民进行诗歌熏陶,让诗歌真正回到人们的眼睛、耳朵和手指的绝佳方式,我想,它为新诗90周年诞辰献上了一份别致的礼物。
                                             ——南  鸥

《天籁如斯》的出现,为新时期以来的诗歌阅读提供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网络时代的喧嚣与杂乱中,我们必须拨开荒芜的植被,睁开层层包裹着的耳朵和心灵,去感知、谛听那些最温暖、最美丽的天籁之音。《天籁如斯》无疑超越了文本自身,必定让更多的人惊喜地发现,原来诗歌还可以这样阅读,还可以如此安静地伴随我们穿越黑夜,进而抵达月光后的黎明。
                 ——海  啸

毛翰的《天籁如斯》制作得很精美,很生动,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愉悦的审美享受。这一新奇的艺术作品,体现了网络技术和文学创作的有机结合,既为中国新诗的有效传播开辟了新途,也为新世纪诗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启示。
——张德明


《天籁如斯》下载地址:
http://www.easykan.com/
http://www.easykan.com/urinbook/book_show_734.html
也可以上网搜索“毛翰”或“天籁如斯”找到网址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