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259|回复: 56

中国式陪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笔】


中国式陪读

文\无哲


陪读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的,也可能是外国人发明的,没有具体的出处。但有一点要看清楚,应该是天下学子们的父母发明的,因为望子成龙心切,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古时国之学子,少年免冠,家中条件好的,先私塾,后书院,寒窗十载,古读诗书,深陷于琴棋书画之中不可自拔。那些家中供不起孩子读书的贫困人家,孩子成人之后照样上山打柴,下河捕渔,躬身耕垄。而那些有机会读书的少年,待乡试、京试之后,终将尘埃落定。如有幸进入殿试者,则有望跻身三甲之列,皇恩近在眼前,只看龙颜是否眷顾于你。如你力执牛耳,夺得状元,必光宗耀祖,坐享荣华富贵,名留青史。那时的父母们有的耕于田野,或做点小本生意,或者是家中金玉满箱,或者家有良田万顷。少年知学还好,良师在前教导,父母吃穿供济,学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读书,书中就自有黄金屋。如少年无成,父母可保你先做相公,婚后妻妾连陪带伴,也许读书气力更足,只待金榜题名时,尽得风光无限。
所以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是幸福的。
为了身着锦袍玉带步入梦中的龙庭,十年苦读,饱览诗书,不学富五年也有四车半。所以说,中国古代读书人也是令人尊敬的。
而今天的中国式陪读一如既往,更是花样百出,青出于蓝。
幼童还没上小学,先陪你培养特长,女孩子可以跳舞,拉琴,学画。男孩子也可以启蒙弹拉学唱,书画也行。孩子小,开课前父母可以送到老师处,课后父母必然要接回来。有精力的父母可以全程陪学陪练,大不了可以当半个老师,在家中自己辅导孩子一二。这样的父母,从小就想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真是热血满腔,难挡其锐。
少年上了小学也不得轻松。功课要做,艺术特长的功课也要做。遇到双休日,就像炼狱一次,比平日还要累,因为父母也休息,他们可以一人一天地陪着少年出入艺术培训班,让少年抓住这两天的机会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这时的父母看到少年在一天天长进,发现少年有一定的天资,在少年没有学成之前,就先有了成就感。若要心中高兴,必然对自家少年发力,加大艺术细胞的灌输力度。兴奋是父母,惨了的是少年。
到了初中,先要找个好学校。本地的不行就考外地的,初中也有名牌学校,这是人人皆知的。初中三年除了抓住学习,打好基础,有特长倾向的,必然要次次考级,以待高考时进行专业冲刺。但初中学不好,基础打不牢,少年就难以蜕变为自信心很强的青年,并为家长所头痛。特别是中考之时,在外地上初三年级的,家里有条件的父母有的就开始了十足的陪读。一是怕孩子中考时有压力,二是怕孩子中考前吃不好,三是想在孩子身边天天打气。所以就放下工作,放下单位的奖金,在学校的旁边租一个居室陪读起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监督孩子学习,动不动还要看孩子脸色行事,事事顺着孩子,只要能哄着孩子多学点,目的就达到了。等到孩子中考完成,也不管成绩如何,反正是家长的义务尽到了,考的不好也没办法,总不能说父母没管孩子吧,省得将来后悔。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陪读的开始!
其实,这个时期的我就是头痛的,儿子从小就无特长,学习一直中等偏上,中考之后进不了名牌中学,也只好进入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到现在也看不出来他两年后的高考中会爆发出多大潜力,会给我的希望以多大的回报。
孩子到了高中,就是思想的开始,选择的开始,终点的开始,也是迷茫的开始,困惑的开始,轻狂的开始。他们已非少年,他们要得到尊重,他们要编织属于自己的翅膀。当高一的学生还在庆幸自己长大的时候,高二的文理科选择已注定要给他们带来压力或动力。高三是重要的一年,特别是到了下半年复习阶段,有条件的家长们已开始租房陪读,不管是一万多还是几千元的租房费,家长们都感到值得。家长们不知道陪读有时会给子女以信心,有时会给子女以厌倦。听话的孩子是不用陪读的,不听话的孩子是需要看护和督促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听了都累,别说是让我陪读,将来门都没有!咱家的孩子学习再不行也不是泥捏的。
可以说,中国式陪读是现行教育体制逼出来,这种体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的一种时代性产物,也是责任感不强的无奈选择,尽管有失现代性,仍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再看看乡间的孩子们,确认一下他们的梦想,只要有足够的钱,能顺利读完高中,就是最大的愿望。如果能考上大学,如果家里能出得起高昂的学费,他们就会成为乡间的王子,就会成为告别贫困世界的幸运儿。
中国的子女教育是高成本的,国家的义务教育是低成本的。在这两个成本的对比中间,更好的师资被个体动用的金钱所垄断。有钱就能上得起好学校,有钱就能请得起好教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试方式是陪读的温床。比如我们存在有的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低,家长们怕孩子考不上,有钱的可以去那个省市买商品房,取得一个户口迁移名额,孩子的户口过去了,再在那里上学,不怕将来上不了名牌大学!这不公平呵,同样的国度,同样的一个鼻子一张嘴,而考分为何不一样呢?总要给一些省市特权吗?总要把培养国之栋梁的重任多交给这些省市吗?难道这些地方的学校就能把分数低的学子培养成未来强大中国军团的精英吗?是不是我的看法错了,还是古往今来就是这样的传承。
中国的学子累呵!想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做不到呵,至少是现在做不到。
崔永元先生在2007年7月主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个对话节目时,与易中天对话有这样一句戏言:有人说,易先生的品三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教人学坏。我听后有所思,这不是教人学坏,应该是给大家传播祖先留下来的间接智慧。特别是需要增加素质的学子,你的智慧不行,如何在将来近对日本远对欧美呢。再如果,我们的陪读家长换成易先生,课余就给孩子们讲三国,那我们的下一代会出什么样的雄才大略呢。
少年强则中国强。陪读出来的少年到底强不强呢。是那间在乡间经历了苦难的孩子成为少年强呢,还是陪读时沾过蜜的少年强。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因为在我的眼前,铅笔和橡皮们正越来越模糊。

2007.7.8

[ 本帖最后由 落草风起 于 2007-7-10 17:54 编辑 ]
发表于 2007-7-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兄剖析得很到位,也值得大家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心,以及假期家教机构的不断发展,中国式陪读被越来越推向高峰。

我爸也在设想,明年我高考时早些去学校附近定个宾馆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我就不能够理解,何必?不过是一个高考而已!

有些孩子自制能力差,适当地提醒和友善且自由的教育是必要的,可是硬生生地陪读却也有些太……怎么说,或许正如你所言:“等到孩子中考完成,也不管成绩如何,反正是家长的义务尽到了,考的不好也没办法,总不能说父母没管孩子吧,省得将来后悔。”

只要这种应试教育不改变,中国式陪读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地蓬勃发展。不能够否认这种形式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帮助,中国也会因此而发展出更多相关的第三企业。呵呵,我是觉得,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状况,予以判断和选择。

“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因为在我的眼前,铅笔和橡皮们正越来越模糊。”

我没有很广阔的视野和全面的分析能力。于我,更偏向于随遇而安。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我愿意去承认它的合理性,并主动地调整好对自己有利的生活姿势。

“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在改革。从应试到素质,虽然落实得并不全面与切实,但至少也是在摸索与改革。我是个乐观的人,我相信明天会更好:)如果我有这个能力,当然我也该为此做点微薄的努力~

呵呵,问候无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剖析得深刻,等会有空了再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文章.深刻,现实!

看看我的周围,好多母亲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地陪读,把家中读书的孩子全方位服侍好......但,那培养的是真人才吗?

唉,恐怕可怜的不仅仅是天下父母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写我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来议中国当下越来越盛的陪读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草风起 于 2007-7-9 16:36 发表
一起来议中国当下越来越盛的陪读现象.

陪读,没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议文章的话我觉得文章写得比较乱了些,还有点情绪化。议陪读的话,我觉得制度下的个人在这个事情上面还是可以自我选择的,选择既体现了个体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个体的生活智慧。在陪读还只是现象而不是习俗或制度的时候,它首先只是个体的选择,其次才与社会习俗和国家体制相关联,所以首先要负责任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其他的。人往往会忘记了,有时候,我们在批评其他的时候,其实是在逃避和推卸自己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天放的观点。
文字有些在表面停留,还缺少必要的深入的逻辑性的讨论。
在社会问题上,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泛泛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7-7-9 13:01 发表
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兄剖析得很到位,也值得大家反思.


感到有些说得不过瘾。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星星小倩 于 2007-7-9 13:58 发表




小星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禁狐 于 2007-7-9 15:19 发表
剖析得深刻,等会有空了再来读!

懒丫的,好久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里花落知多少 于 2007-7-9 16:26 发表
喜欢这文章.深刻,现实!

看看我的周围,好多母亲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地陪读,把家中读书的孩子全方位服侍好......但,那培养的是真人才吗?

唉,恐怕可怜的不仅仅是天下父母心吧......


千万别可怜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07-7-9 16:34 发表
就像写我似的:)))

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9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