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47|回复: 2

爱的清赏——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的清赏
——古筝诗集《虚构的房子》读后

●高低

        近读诗人古筝的诗集《虚构的房子》(吉林人民出版社)有一种爱的清赏感觉:仿佛在晴朗的秋日,在微波如语的小溪,静静感受诗人身后那一片被情愫喂熟的风景。这片风景,来自生活的体验、品味和感悟。这个集子的五辑虽然题材范畴各异,却有一种内在的神蕴贯穿始终,那便是“爱”——对自然的钟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故土的爱恋。这一广义之爱,赋予了诗作丰美的情蕴,也是整个集子的魅力所在。
        古筝的诗,语言素朴而不失新颖别致,常有闪着灵光的诗句擦亮读者的眼睛和心灵。在这个集子里,有一个非常别致的且给人印象很深的意象:“植物”。植物,普通不过,朴实无华,谁会将它与崇高、圣洁的“爱”联系在一起?然而作者匠心独运,把“植物”与母亲、与相思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恰恰体现了她爱之执着和深沉。
        在古筝情感一类的诗作里,读者看不出大悲大喜,大爱大恨,却能明显地体察出她那颗婉约、真诚、挚爱的心。“我刻意把小熊闹钟摔坏/可时间并不刻意为我停留/有句话被蜡烛油封了嘴/却在心里一遍遍唠叨”(《停不了的爱》)。这首诗也许可以作为对她情感的最好的诠释。她默默地敞开着她的心扉,毫不遮掩毫无矫饰地告诉你她斑斓的情感世界。也许诗人有过痛苦的情感历程,但她没有借笔宣泄、呻吟,而是用平静、淡泊化解这份痛苦,让深藏于心底的情愫丝丝缕缕地渗出来,给人一种苦而不涩和点点潮润的感觉。
        古筝对亲情的感受也很深切,有独到之处。如《莲——献给妈妈》,以“你是太湖中的一朵莲”开头,通过中间的父亲、乡音、肩膀和兄弟姐妹的铺陈、渲染,最后终于发出“每当季候风拂过荷塘,妈妈啊/心与心,都在湖中丝丝相连”的感叹。从写实的浅显,到结尾写意的深切,平凡的母爱温暖如春。又如《祭奠父亲》,以“失去水分的快乐”为切入点,从“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垂落在床沿的手指”这一描写中,使读者既看到了悲戚中深挚的亲情,又体会到亲情中“父亲”无法言说的辛酸和孤独。这时的“失去”,已经转化成一种理念,涵盖着深一层含义:也许是对亲情的珍惜,也许是对父辈的理解和体贴,也许更是怀念两代之间沟通心灵的共同点。寄寓了一种社会责任,给读者留下了体味的余地。
        著名诗人洪烛在古筝诗集序言中说,“古希腊的萨福开创了诗人的传统,而古筝捧着的是中国式的古琴——它一点不比西洋的竖琴差到哪里。”是的,如果诗人没有独特的视角和话语向世界发言,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琴声,就意味着没有独到的眼光,更谈不上独到的魅力。譬如,人们之所以喜欢李清照,是她诗词中那种特有的凄美口味;喜欢李白,是他诗词中充满奇特的浪漫情调;喜欢王维,是他诗中蕴含的浓浓禅意;同样的,人们之所以喜欢普希金、波德莱尔、泰戈尔、勃朗宁夫人、惠特曼、艾略特、金斯堡、阿赫玛托娃等大诗人,之所以喜欢艾青、徐志摩、戴望舒、穆旦乃至洛夫、余光中、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的诗歌,正是他们的诗中具有自己独特而迷人的风景,或豪迈大气、或明净简洁、或凝重悲怆、或婉约沉静、或恬淡清雅、或深入浅出、或色彩奇妙……让人从中感受到不同的个性、格调和气味,并在进入他们所呈现的诗歌艺术世界里,获得某种感动、净化或启示。同样的,在古筝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更多是她的灵性的机锋和对亲情那份浓浓的挚爱。
        古筝的诗就像微波如语的小溪,以一颗清淡宁静而凝重的心,向读者揭示了爱的真谛。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的诗歌一如其人,灵动而秀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不错.
写得很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7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