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985|回复: 97

能否以诗歌表达对这组画的观感或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一《夜色和一群人在等待/大概是36只眼睛》(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二《在这里/在污秽的流道/黑暗中/总有某种事物注视着我》(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三《有个村庄在沉寂/有片海洋在呼唤/有些心灵在跳动》(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四《是我们放出了火/还是夜色拉直了我们的身躯》(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五《我以为那些足迹是天上的星火》(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2006年11月18日记忆片段》之六《葬火/向大海道别》(材料:布面丙烯 尺寸:210cm X 180cm)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在日常的交流行为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采用语言。可我们日常交流的用语是非用不可的吗?它就是合理的吗?在这样的疑问下,选取何种语言作为交流的方式才是合理的?或是说采取何种行为方式来交流才是人道的呢?是否存在一种诗性的语言交流方式?它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的?
 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人创造的极其特殊的语言形式。自古以来人们用它们来表达情感,表达对事物和宇宙的看法。在人类的行为进程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遭遇艺术作品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意见和闲聊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日常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在艺术馆,音乐厅,电影院,在大街小巷等等场合,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候,往往会听到或看到观众发自内心的赞叹,并用言语表达出来——忘形地大声叫喊:“好!好!太精彩了!”;有的观众被生动的艺术作品震撼得说不上话来;有的咬牙切齿地直骂:“妈的!恶心!烂!太低级了!”;有的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地离开等等。这是对艺术作品最简单,最直接,最激烈的表达方式,也是最没有意义的表达。是没有视点的表达;是“不在场”的表达。当欣赏者这样表露的时候,主体意识被艺术作品消除,在强大的话语权下,他已经“缺席”了。然而欣赏艺术作品随着目光的移开,随着影片,音乐会的散场就结束了吗?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噩梦只是刚刚开始。你还在回味着刚才所看到的场面或者后悔不该来欣赏这些低级的所谓艺术作品。事后,在一个偶然的或必然的条件下——在讲堂上,在咖啡厅里或其他的环境中,有人谈起了这个作品;你正好听到或看见,这也使你回忆起观看这个作品的一些所谓心得;于是你加入其中。人们开始采用言语的方式,引用各种理论知识,采用分析解说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剖式的谈论;把作品是非了一地。或者还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又用书写工具,采取抄抄写写,东凑西拼,南剪北贴的方式,运用逻辑推理写成结构完整的美学论文等评论性文章。口诛笔伐的恶性循环就此开始。这是日常行为中我们所普遍遇到的交流形态。一种以理性对付理性,理性对付感性的交流形态。这种状态只是从一套术语进入到另一套术语;从一堆概念转变到另一堆概念的恶性循环。它带有巨大的侵凌性。虽然谈论者有时候会设定前提:这只是他的一点意见;而观众也很清楚这只是一家之言,别人说的未必是真的。事实是当我们面对这堆言语或者话语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伤害——任何语言都带有令人窒息的肯定性。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不可避免地把其内容确定了下来。这对观众,听者是无意识的精神强奸。观众在言语,话语下被迫丧失自我,迷失在层层设防的语言迷宫之中。这是没有人性,不美,僵化的,与人的道德渴望相背离的交流形态。
 正如耿占春先生所说:“语言总是被人们和我们自己随意地,近似地,漫不经心地使用着,犹如某种瘟疫侵袭了人类最为独特的机能,即使用语言的机能。这种时疫可能源自于意识形态的统一用语,传播媒介的千篇一律,日常生活的实用机制,以及从小学到大学‘传授凡夫俗子的文化方式’。一个严肃的写作者不可能不关心,象卡尔维诺一样:找到自己的维护健康的方法,在自身的语言机体内分泌出医治这种语言痼疾的抗体”。(引自耿占春《观察者的幻象》P.305 上海文艺出版社)因此能否换一种方式来谈论艺术,换一种诗性的语言来谈论艺术——以诗论画,以画论诗,以画论舞,以舞论乐......

[ 本帖最后由 海的面前海 于 2007-5-17 0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以诗歌表达对这组画的观感或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个帖子,稍后深入的触摸和进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一........理论,中西都有精妙的论述,来读你文章,问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儿红 于 2007-5-17 01:18 发表
喜欢这个帖子,稍后深入的触摸和进入。


谢谢你的关注。:) 在稍后深入的触摸和进入中如果能见到你的诗歌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7-5-17 09:32 发表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一........理论,中西都有精妙的论述,来读你文章,问候你


谢谢你光临本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评论王维时经常会用到的词句。也许苏东坡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王维的诗和画中某种特殊的共同意象吧。
外国关于诗与画的比较研究文章我没看过。对这个领域我是个初涉者。
或许“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是从意境论上来谈的。我有个问题,如果硬要把当代诗歌和当代艺术扯在一起,它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连接?当代艺术面对当代诗歌时或当代诗歌面对当代艺术时它们两者的表现形式是怎样子的面貌?做当代艺术与当代诗歌的比较研究有何社会学意义?
握你的手。与你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对这组画进行下解读.诗与歌与画是三姐妹.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愚钝,等别人的解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饭好吃
诗难写
来读!!!
给几个字:“随形、合身、神经、刺激、渲染、受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7-5-17 13:13 发表
可否对这组画进行下解读.诗与歌与画是三姐妹.
问候


谢谢光临本帖。
你是要我来解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韵雅 于 2007-5-17 13:21 发表
我愚钝,等别人的解读吧



多谢光临本帖。
我和你一样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轩雨抚梦 于 2007-5-17 20:44 发表
饭好吃
诗难写
来读!!!
给几个字:“随形、合身、神经、刺激、渲染、受力”



谢谢你光临本帖。
感觉你很有幽默感。
你给的几个字可真让我琢磨的。这六组词似乎可以看成是六幅画的概括。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你感受到了这些画的形象。你能否再继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这种形象更具体一些呢?虽然我是这组画的创作者,但我一直觉得作品一旦产生,它便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再也不会随作者的意志转移;它好象会说话了一样。你的几个字隐隐约约让我感受到我所感受不到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心情文字,我建议还是让我们以心情文字的方式来解读吧。
如是要诗歌解读,这个帖子就要移往诗歌厅了。
我看到了迷惘,一种淡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存档,以后来试着写写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9 1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