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39|回复: 8

同题诗《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耕》
文/liway

把四月捧在掌心,深吸一口气
汗液粘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二十年了
从未问过父亲
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却常能听到
酒后,父亲饶有兴致地、说起父亲的父亲怎样给日本人扛活

二百斤的麻袋双手叫力不再话下
两斤牛肉馅饺子,地主、东家瞠目结舌
也未见得富贵人家都坏了良心
吃饱了好干活的道理,自是至理名言

六十年前家里不种地,天灾人祸,地广粮稀
那时老家也养着牲口,赶脚、生计全凭四蹄
牲口比人金贵

三十年后开荒的大军浩浩荡荡
四月里田野初绿
老马保持一种姿势
放任似的,把头伸向脚下的土地
或沉思、或追忆

而今,二百斤是一年的收成
两斤牛肉,找门子、拉关系,关键时刻还得凭票办事

三粒种子从父亲的指尖滑出,准确的在坑内列队
一瓢水、一捧土、一个影子紧随,步履踉跄

两千年的犁耕文化,至此绵延不息
俯身即拾的瓦勒碎片
刮去鞋底泥,刮不去衣角汗渍

三十年黑土白天
一笔划不出两道辙

[ 本帖最后由 liway 于 2007-4-11 12:19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对比,也出新。  这是耕者的真心话。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问好
“两千年的梨耕文化”////“梨”可能是键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心中的烙印。不错的角度。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07-4-11 09:18 发表
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对比,也出新。  这是耕者的真心话。

问好!

谢谢这位新朋友的真心话,本人有时间没有来关注了;希望您能常来批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荒芜梦话 于 2007-4-11 11:24 发表
学习。问好
“两千年的梨耕文化”////“梨”可能是键误吧?

谢谢朋友提醒,已经纠正!问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萧青 于 2007-4-11 12:34 发表
耕——心中的烙印。不错的角度。学习:)

问候朋友,多日不来了,来了也是断断续续的回复!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不来啊,耕者有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壮飞 于 2007-4-14 17:59 发表
好久不来啊,耕者有生啊

是啊,壮飞兄,好久不见了。生活和写诗有时是不一样的。耕,真是可笑,那是父辈的足迹。问候兄弟,多谢来捧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