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阵阵吆喝声(误操作,修改编辑的权利被取消,只能贴在下面了!)
“有鸭毛卖吗?”
“有旧书旧报纸卖吗?”
“有破铜破铁破塑料卖吗?”
这些吆喝声,我每天都要听好几遍,听得我耳朵都起茧。
妻说这吆喝声是她的一个学生家长的。
那孩子叫黄君临,是她的得意门生,又聪明又勤奋,从初一到初三,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前三名,是个考不倒的“不倒翁”。
那孩子还很懂事,周末、假期总不怕脏不怕累地帮他母亲种地,帮他父亲清理收回来的破烂。
妻还说那孩子还特有心气,今年中考前,学校组织那些毕业班的优等生到市内的三所重点中学参观,他特别喜欢市一中,他感叹市一中简直就是座花园,任何一个角落都是读书的好地方。他回来后,特别写了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条幅勉励自己,他宣称,无论如何自己也要像一株花那样灿烂地开在花园一样的市一中。
那孩子的舍我其谁的心气实在感动了老师,老师们当然也都鼓励他报考市一中,他们都认为凭着他的水平那简直就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不想多费笔墨。
总之,那孩子参加中考,发挥正常,750分总成绩,他考了个696.5的高分,比上个学年市一中的中考录取线高出14.5分。
妻说,中考分数公布的那一天,那孩子和他的父亲一起出去收破烂,顺道拐进学校看分数。父子俩因为风吹日晒,黑不溜秋的像是刚从非洲回来。那孩子挺沉得住气,他父亲可不行,高兴得泪汪汪的,嘴角不停地抽动,手足无措,拉着孩子向老师们鞠躬,说感谢的话。妻说,那场面真感人,她就感动得泪水潸然。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实在大出人的意料。
今年全市中考获得高分的学生实在多,市一中的中考录取线居然定得高出去年录取线16.5分,这样,那个叫黄君临的孩子就差了两分不能正常录取了,只能以“择校生”的身份进入市一中。
现在的社会,新鲜的事物就是多。这“择校生”到底是什么名堂,我至今也还没十分明白。大概就是正常录取人数之外,再定个录取线所招收的学生吧。不过这些学生得多交钱。多交多少呢?三年一次性交清18000元。
“有鸭毛卖吗?”
“有旧书旧报纸卖吗?”
“有破铜破铁破塑料卖吗?”
近来,那孩子的家长的吆喝声格外勤,这样高频率的吆喝声要是不借助电动小喇叭,那是要喊破嗓子啊!
[ 本帖最后由 金樽邀月 于 2007-3-22 18: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