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14|回复: 8

朴实的语言,真诚的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看了临屏的诗歌作品,觉得这首诗歌写的不错,特别是在临屏的时候能写出这样的诗歌,我觉得作者的诗歌境界已经很高了,对于这首诗歌的作者,说实在的我是不怎么了解的,但是我对他的诗歌却看了不少,这首《远的远方》,我认为是一首很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个题目看起来不怎么的,但是作者要挖掘自己思维,去创作一首自己心灵深出的独白时,难免会有难度。
[赏析]:
首先第一节里面,作者点到了诗歌的眼睛与思路,远方的远方是湖、是眼睛。清幽而深邃,这个境界真的是不小,需要亲身的体验才可以达到。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传说和天地,多么有思考滋味的词语,再看看语言,还有作者的感情是多么的真诚。

再来看看第二节,穿梭、经历、寻觅三个词语在这里的作用不小啊,写是的是什么,是眼睛、还是湖,还是理解中的传说,多少尘埃,几世苍黄、虚幻的心音。这样的句子难理解吗?这样的句子语言朴实吗?简单里存在逻辑和哲理。

第三节。疲惫、不真实、苦涩的花,这些词语和意想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作者日夜的跋涉,有什么结果呢?作者的话就是:“出发的笑颜开成苦涩的花”。

第四节,作者的思维开始要在这里旋转了,但是作者控制了自己的感情迸发,在自己茫然的转身时,是湖的静美的眼波搀住早已焦渴的歌喉,真实感人的事件。紧接着是作者结尾的呼唤。

第五节,回到题目再看看,在思考一下,远的远方究竟有多远,疑问啊?谁知道,谁走过或者谁能有个标准的答案。而作者在这里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柔软的水草
忘记来时路的形状”并且是永远的不不在起来,注意这句话前面的词语是“真想”这是谁在说话?

结尾:远的远方在那里?什么境界?我们谁到不知道!作者在这里谦虚的说“心底的一汪湖水”。这句话具有佛家的思维模式。所以全诗读起来涵义深刻,读者思考的余地很多,是大诗歌的标志,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此我首先祝福作者。希望以后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来!

附:作品:

《远的远方》

文/晓月清辉

比远更远的远方
传说中清幽的湖
天地间深邃的眼睛

穿梭多少尘埃
经历几世苍黄
寻觅的脚步晃荡虚幻的心音

长长的跋涉无尽的疲惫
白昼黑夜已不真实
出发的笑颜开成苦涩的花

将要茫然转身的一瞬
那湖静美的眼波蓦然搀住
早已焦渴的歌喉

匍伏湖畔依偎柔软的水草
忘记来时路的形状
真想永远不再起来

远的远方
有时就是心底的一汪湖水
发表于 2007-2-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费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写得很不错,楼主读到心里去了,评出感觉味道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月兄对临屏瞬间思维能力的掌控,自由独到之处,且诗歌状态稳中有升,辛苦亨一,临屏诗歌许这样良好的赏析反馈。给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了!
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